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36例PCOS患者(PCOS组)和28例非PCOS患者(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进行PTEN蛋白水平检测。PCOS组对象同时测定血清生殖激素6项、空腹血糖和胰岛素,并行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根据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进一步分为PCOS子宫内膜病变组(11例)、PCOS子宫内膜正常组(25例);根据有无胰岛素抵抗分为PCOS胰岛素抵抗组(20例)和PCOS无胰岛素抵抗组(26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PCOS超重和肥胖组(28例)及PCOS体重正常组(8例)。比较各组子宫内膜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中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PCOS组低于对照组(P<0.05);PCOS子宫内膜病变组低于PCOS内膜正常组(P<0.05)和对照组(P<0.01);PCOS胰岛素抵抗组与PCOS无胰岛素抵抗组比较无差异(P>0.05),PCOS胰岛素抵抗组低于对照组(P<0.01),PCOS无胰岛素抵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PCOS超重和肥胖组低于PCOS体重正常组(P<0.01)和对照组(P<0.01),PCOS体重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PCOS子宫内膜病变组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率高于PCOS内膜正常组和对照组(P均<0.01),PCOS子宫内膜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子宫内膜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或缺失与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变有关,且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结论:检测PCOS患者子宫内膜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对了解PCOS子宫内膜病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IR)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量及意义。方法:选取34例因出血或闭经行诊刮的PCOS患者,根据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分为A组(PCOS子宫内膜增生和癌变组)16例和B组(PCOS正常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组)18例,同期因不孕或良性附件肿物行诊刮的内分泌指标正常者32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雌二醇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子宫内膜IR及IGF-Ⅰ的表达量,比较三组间的差异及子宫内膜IR、IGF-I表达量与血清雌二醇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A组IR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P<0.05),其中以不典型增生及癌变者增高更为显著;IR在子宫内膜的表达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428,P<0.01);②A组子宫内膜IGF-Ⅰ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不典型增生及癌变者增高更为显著。子宫内膜IGF-Ⅰ表达与胰岛素水平呈弱的正相关(r=0.286,P<0.05);子宫内膜IR、IGF-Ⅰ表达与血清雌二醇水平无相关性。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可能与子宫内膜局部IR及IGF-Ⅰ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和内膜胰岛素受体(IR)的表达,探讨PCOS子宫内膜改变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PCOS患者外周血清雌二醇(E2)、睾酮(T)、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稳定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查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及内膜IR的表达;以不孕症患者(非排卵障碍)30例为对照组。结果:PCOS组43.3%子宫内膜呈增生性改变,内膜癌占3.4%,非增生性子宫内膜占53.3%;内膜增生症、内膜癌及非增生症患者血清E2、T无差异(P>0.05);增生症患者HOMA-IR高于非增生症患者(P<0.05),子宫内膜IR表达高于非增生症患者(P<0.05),子宫内膜IR表达与HOMA-IR呈正相关(r=0.576,P<0.01)。结论:近50%PCOS患者子宫内膜呈不同程度增生性改变,可能与长期持续低量雌激素刺激、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有关;高胰岛素血症使胰岛素受体上调,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患者其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底物(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IRS)1表达。方法:所有研究对象于月经周期第1天刮取子宫内膜,其中P-COS患者51例,合并胰岛素抵抗者28例,非胰岛素抵抗者23例,对照组非PCOS妇女19例,行病理切片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子宫内膜IRS-1的表达。结果:PCOS IR组、PCOS非IR组和对照组IRS-1表达的灰度值分别为(131.94±18.39)、(78.16±6.87)和(74.76±4.78),PCOS IR组与PCOS非IR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OS非IR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IR患者子宫内膜组织的IRS-1表达降低,可能是子宫内膜发生胰岛素抵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对50例有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的PCOS患者行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A组),治疗前后进行子宫内膜组织学分析及胰岛素受体在子宫内膜表达的半定量分析,以50例有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的PCOS患者行达英-35治疗为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组织学的变化及胰岛素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①A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增生症的子宫内膜全部转变为正常增生期内膜。B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A、B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子宫内膜增生症的患者所占的比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A、B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表达分析,A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胰岛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表达有显著改变(P<0.01),具体表现为15例增生症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腺体细胞上的表达明显减弱,而在间质细胞上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无显著改变,B组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胰岛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两组子宫内膜组织学为增生症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发现在子宫内膜的腺细胞上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在间质细胞上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使部分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表达发生改变,提示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与胰岛素受体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表达,研究其与PCOS患者性激素、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体重指数(BM I)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P-COS患者31例作为实验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IR、IGF-Ⅰ表达。用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血脂、糖耐量葡萄糖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NS)。结果:实验组子宫内膜IR表达低于对照组,IGF-Ⅰ表达高于对照组。PCOS肥胖组IR低于非肥胖组,肥胖组IGF-Ⅰ表达高于非肥胖组;胰岛素抵抗组IGF-Ⅰ表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关性分析发现IGF-Ⅰ表达与BM I、HOMA呈正相关。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IR表达低于正常妇女,但IGF-Ⅰ表达却增高。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增加了IGF-Ⅰ在子宫内膜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与复方孕二烯酮(复方GES)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性激素水平及促排卵结局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PCOS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接受二甲双胍及复方GES治疗,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肾素原(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血清IGF-1、IGFBP-1、空腹胰岛素(INS)、空腹血糖(GLU)、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雄烯二酮(A2)、雌二醇(E2)、睾酮(T),测量每侧卵巢内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并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及服药期间的副反应。停药后开始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直接进行促排卵治疗。结果:实验组服药3个周期后,FSH(P<0.05)、LH、A2、E2、T水平及LH/FSH比值(P<0.01)均显著下降,血浆PRA、ATⅡ与空腹INS、BMI、INS/GLU比值显著降低(P<0.01)。IGFBP-1水平明显上升(P<0.05)。超声监测双侧卵巢体积显著缩小,卵泡数目明显减少(P<0.01)。促排卵治疗过程中,实验组HMG(或FSH)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卵泡生长率和HCG日A型内膜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周期排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复方GES合并用于PCOS患者,能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水平,调节PCOS患者IR状态,显著提高PCOS患者CC+HMG方案促排卵治疗的效果,并减少促排卵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补肾活血方增强子宫内膜降钙素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后子宫内膜降钙素(C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患PCOS不孕妇女97例,随机给予两种不同的促排卵治疗,A组用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成功者19例;B组用补肾活血方加CC/hCG,促排卵成功者32例。月经周期正常妇女27例设为C组。采用RT-PCR技术对3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降钙素基因(CTmR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CTmRNA表达A组分别低于B、C组(P<0.05),B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协同CC/hCG增强子宫内膜CTmPNA表达,推测中药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利于胚胎着床和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及治疗后的变化。方法:选择PCOS患者(PCOS组)16例,另选择卵巢功能正常的不孕患者20例为对照组,PCOS组应用二甲双胍/达英-35治疗。所有病例均测体重指数(BMI),抽血测定女性激素六项并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1RT)。于月经干净3~5天(闭经患者确认为卵泡期)刮取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COS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子宫内膜COX-2的表达。结果:PCOS组患者BMI\HOMA-IR、空腹胰岛素(I0)、75 g葡萄糖负荷后2 h胰岛素(I120)及T均明显高于家族史阴性患者(P均<0.01);PCOS组治疗前COX-2在子宫内膜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其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可能处于一种慢性炎症状态,子宫内膜COX-2过度表达可能是导致患者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和不孕的原因之一,二甲双胍/达英-35可逆转此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雄激素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探讨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卵巢和子宫内膜中的局部病理变化及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45只雌性SD幼年大鼠随机分为两组,PCOS组皮下注射脱氢表雄酮(DHEA)建立PCOS模型,对照组同期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和卵巢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评估PCOS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卵巢、子宫内膜组织INSR蛋白的表达与定位;通过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定性分析两组大鼠血液、卵巢组织insr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结果:血清性激素水平及卵巢HE染色病理结果提示成功建立PCOS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检测显示INSR蛋白定位表达于细胞膜,在卵巢间质及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卵母细胞中均阳性表达,两组卵泡及间质中的表达强度无差异(P0.05);INSR在子宫内膜中表达,模型组子宫内膜间质及腺体中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MSP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血液的DNA样本均检出部分甲基化条带、无甲基化条带;模型组卵巢组织的DNA中检出部分甲基化、完全甲基化、无甲基化条带,而在对照组卵巢组织DNA中仅检出部分甲基化、无甲基化条带,两组之间血液和卵巢的甲基化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INSR在子宫内膜的高表达与PCOS模型子宫内膜增生有相关性;暂未发现INSR在卵巢表达与卵泡发育障碍及卵巢间质增生具有相关性;两组卵巢组织insr基因甲基化程度不同,证明PCOS大鼠可能在表观遗传学方面发生了一定改变。  相似文献   

11.
朱剑文  何明  周燕  谢菡  王娟  王欢  邹丽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9):4182-4185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肌肉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活性变化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跨膜易位的相关性,探讨它们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RT-PCR法检测25例GDM患者(GDM组)、26例糖耐量正常孕妇(对照组)肌肉组织中GLUT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肌肉组织细胞外膜上GLUT4易位的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肌肉组织PI-3K的活性,并分析PI-3K的活性变化与GLUT4易位的相关性,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水平。结果:①基础状态和胰岛素刺激后GDM组和对照组肌肉组织GLUT4 mRNA的表达分别为(0.71±0.02,0.50±0.04)、(0.76±0.03,0.55±0.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基础状态和胰岛素刺激后GDM组GLUT4跨膜易位分别为(0.61±0.05,0.40±0.03),明显低于对照组(0.93±0.02,0.71±0.04),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基础状态和胰岛素刺激后GDM肌肉组织中PI-3K的活性为(3.1±0.2,2.1±0.3),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5.2±0.5,3.0±0.6),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GLUT4跨膜易位与PI-3K活性呈明显正相关(r=0.76,P<0.01)。结论:GDM患者肌肉组织中GLUT4的易位降低与PI-3K的活性下降具有关联性,PI-3K的活性下降是GLUT4的易位降低导致GDM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参与了GDM的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的关系,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64例PCOS和年龄、体重匹配的20例同期就诊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体重指数(BMI)、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胰岛素(INS)、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睾酮(T)的测定,比较CRP、hsCRP在不同代谢特点的PCOS患者中和对照组中的变化。结果:PCOS组与对照组相比,CRP、hsCRP差异无显著性;PCOS中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CRP、hsCRP差异无显著性;PCOS中胰岛素抵抗组与非胰岛素抵抗组比较,CRP、hsCRP差异无显著性;PCOS中高睾酮组与正常睾酮组CRP、hsCRP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伴有高雄激素血症的PCOS患者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能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生存素(survivin)和K i67的表达,研究其与性激素、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体重指数(BM I)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PCOS患者31例作为实验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子宫内膜survivin和K i67的表达,采用免疫法测定血中性激素及血脂水平,并进行糖耐量葡萄糖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NS)。结果:PCOS组survivin和K i67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组K i67表达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相关性分析发现K i67表达与BM I、HOMA呈正相关。结论:PCOS患者子宫内膜细胞抗凋亡和增殖活跃,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增加了子宫内膜K i67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关系及诊刮术在PCOS合并不孕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PCOS合并不孕患者(观察组)6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对照组)43例,分析两组诊刮术病理结果及内分泌代谢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55例:其中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3例、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症5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症38例、增生期子宫内膜15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8例)、分泌期子宫内膜6例。对照组43例中增生期子宫内膜36例(合并子宫内膜息肉5例);分泌期子宫内膜7例。②观察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及血雌激素(E2)、睾酮(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合并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及癌变率高,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与高雌激素是子宫内膜病变的重要因素,应重视诊刮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COX-2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COX-2和VEGF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4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标本为研究组,30例非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组原位内膜和腺肌病病灶、对照组内膜和子宫平滑肌层中COX-2和VEGF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COX-2mRNA和VEGFmRNA的表达。结果:COX-2和VEGF在研究组原位内膜和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内膜,研究组腺肌病病灶表达率均高于原位内膜(P<0.01)。增殖期和分泌期二者在腺肌病病灶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泌期二者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内膜的表达均高于增殖期(P<0.05)。COX-2和VEGF蛋白表达存在线性相关(r=0.787,0.562,P<0.01)。RT-PCR检测表明,COX-2mRNA在研究组腺肌病病灶存在高表达,对照组肌层和内膜不存在COX-2mRNA表达。比较对照组正常肌层,腺肌病病灶中VEGF165和VEGF121呈现高表达(P<0.01)。结论:COX-2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