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矽肺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矽肺是因长期大量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 iO2)粉尘(俗称矽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最古老、影响范围最广泛的职业病。当前,全世界成百万接尘工人面临矽肺发生的危险。据报道,美国100多万接尘工人中约有10万人可能发展为矽肺,法国每年有300例矽肺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二氧化硅粉尘接触与肾功能的关系,测定了153名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工人,112例矽肺患者及年龄相当的非接尘对照人群的尿酶和尿中微量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接尘工人和矽肺患者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白蛋白,其排出量增加与接尘工龄有关,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而与矽肺期别及脱离接尘时间无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利用寿命表法与相关回归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某矿接尘作业工人矽肺发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将矽肺累积发病概率控制在一定水平下的最大允许作业粉尘浓度,进而估算出不同的实际已接尘工龄的工人继续接尘时的预期矽肺发病年限。其方法与原理亦可用于其它有害作业防护措施的制订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尘肺病是危害劳动者健康的主要职业病,据报道,尘肺病占全部职业病的七成以上.而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又是最常见的尘肺病,这几种尘肺病的主要致病因子是粉尘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当作业工人长期吸入含有游离SiO2的粉尘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很可能患尘肺病,即矽肺、煤工尘肺、铸工尘肺.这些尘肺的发病潜伏期除与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分散度、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接尘时间长短存在程度不同的相关关系.本文选择的尘肺病例是从1982-2001年确诊的一期尘肺病例中随机抽取的,并通过相关回归分析,试图阐明这几类尘肺病的发病潜伏期与接尘时间的相关程度及其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5.
作者测定了79名矽尘作业工人和82名对照组工人血清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是矽尘作业组(5.866±1.872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792±1.634μmol/L),并随接尘工龄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因此认为矽尘作业工人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呈现活跃状态,参与了二氧化硅引发的肺纤维形成的病理过程,因此给接尘工人采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等进行预防性投药,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可能延长矽肺的发病工龄,为矽肺的预防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某冶炼厂冶炼工人矽肺发病情况况.方法:根据某冶炼厂的委托对该厂工人经体检后提出的可疑尘肺工人进行了职业性健康检查及诊断.体检项目包括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学材料,内科检查,高仟伏胸片,肺功能检查,血尿常规,肝功,心电等.结果:截止至2009年10月31日,体检机构向诊断组提请的可疑尘肺工人共37名,诊断矽肺22人,其中通过我院诊断组诊断20人,国家诊断鉴定组诊断2人,总检出率59.46%(22/37).结论:该冶炼厂工人矽肺发病符合急进型矽肺的诊断,其特点为发病年龄小,接尘工龄短,预后差.冶炼厂工人矽肺发病率极高,现场粉尘浓度严重超标,含有高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冶炼厂工人的矽肺发病率,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锦州陶瓷厂1960—1981年在岗接尘工人1066人进行矽肺发展情况调查,收集了矽肺发展和粉尘浓度资料,并计算了接尘的各工种工作时间(以年为单位)和该工种工作地点粉尘浓度(mg/m~3)的积之和的累积接尘量。单位为毫克年,应用工龄累积患病率寿命表,相关回归法,探讨陶瓷作业接尘工人接尘量与矽肺发病的关系。由统计可见工龄与接尘量,工龄与患病率以及接尘量与患病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并用寿命表法预测矽肺的发展趋势。现工龄为1—2年的一批接尘工人预期再接尘20.87年,其患病概率为238‰,这对于评价车间劳动卫生措施的效果,降低车间的粉尘浓度,控制矽肺的发展,保护工人健康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浅谈粉尘接触量与矽肺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粉尘接触量与矽肺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某大型矿山1975~1980年间工作1年以上的1 372名接尘工人进行队列研究,将队列成员按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进行分层,分层统计矽肺患者人数及矽肺发病率.结果 追访到2007年底,检出矽肺459例(占33.5%),在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达每年(87.7±64.8)mg/m<'3>时即发生矽肺.结论 累积总粉尘接触量与矽肺发生有明显的剂量关系,每年累积总粉尘接触量>150mg/m<'3>的矽肺发病率是每年累积总粉尘接触量<10 mg/m<'3>约155倍.  相似文献   

9.
矽肺是一种由于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微粒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和矽结节形成为特征的职业病,是尘肺中最常见、进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类型.采石、喷沙、矿山开采,玻璃吹制和陶器制作等都是矽肺易感作业.接触史常大于20年,即使离开粉尘环境后,矽肺亦呈进展性.矽肺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患者职业史,一般能准确诊断.笔者对618例矽肺的CT表现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矽肺的识别和诊断水平,减少矽肺CT诊断中的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10.
矽肺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矽肺是因长期大量吸入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俗称矽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是最古老、影响范围最广泛的职业病。矽肺一旦发生.呈进行性发展,不仅严重危害矽尘接触工人的健康,严重降低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最终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矽肺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其造成的身体危害及经济损失已被广泛关注,成为影响到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矽肺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1.
窦红  黄鹏 《新疆医学》2004,34(1):47-48
矽肺是由吸入结晶游离二氧化硅(矽)粉尘引起的致纤维性肺尘病,以散在性肺纤维化小结节为特征。早期矽肺患者的肺功能损害不明显,晚期的矽结节可出现融合,严重影响通气功能。现将我院1999年-2001年的矽肺患者肺通气功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14家石料加工行业104名工人,平均接尘工龄为1.67年。结果: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2.3%~79.5%;粉尘浓度几何均数为440±3.74mg/m3~544±3.47mg/m3;粉尘分散度小于2μm的占63.8~75.6%;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为35.6%,矽肺2人,可疑矽肺(不够Ⅰ期)6人。  相似文献   

13.
作者测定了280名煤矽肺患者和接尘工人及77名非接尘工人血清酮蓝蛋白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其结果分别为接尘组:267.2~310.0u%,13.5~17.2mg%;健康对照组:226.6u%,13.8mg%。煤矽肺患者及接尘工人血铜蓝蛋白活性及羟脯氨酸含量发生改变,若结合粉尘作业史和接尘工龄,将这两项指标作为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的辅助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烟酸对矽肺患者和矽尘高暴露人群血清NO、iNOS的影响。【方法】对矽肺患者和矽尘高暴露人群连续给予烟酸片干预12个月,观察其血清NO和iNO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接尘工人(0期)接受烟酸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NO平均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可疑矽肺患者(0 期)接受烟酸干预6个月后血清NO平均含量低于对照组;与矽肺患者(Ⅰ期)接受烟酸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NO平均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接尘工人(0期)接受烟酸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iNOS平均活力低于对照组;可疑矽肺患者(0 期)接受烟酸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血清iNOS平均活力低于对照组;矽肺患者(Ⅰ期)接受烟酸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血清iNOS活力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烟酸对矽肺纤维化的影响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O与iNOS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氧化硅粉尘对人血液红细胞谷胱甘肽(GSH)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7名身体健康,无粉尘接触史人员组成对照组,某石英砂厂接尘工人43人组成接触组和36名矽肺病人作为病人组,采用改良DTNB显色法测定红细胞GSH含量和L→P反应固定时间法测定红细胞LDH活力。数据采用POMS医学统计程序进行分析。结果:二氧化硅粉尘接触者和矽肺病人红细胞GSH含量和LDH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矽尘工龄与红细胞GSH含量和LDH活力之间呈正相关(r=0.3965,r=0.4133,P<0.05)。结论:二氧化硅粉尘可致机体氧代谢产物负荷蓄积。血液抗氧化剂载体—红细胞功能活跃,GSH含量和LDH活力升高,有利于机体对二氧化硅粉尘所致氧化性损伤的代偿和适应。  相似文献   

16.
冯启慧 《吉林医学》2016,(4):948-951
<正>矽肺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尘肺中最为典型的一种。由于人体长期大量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继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矽肺一旦发生则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危害矽尘接触工人的健康,降低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1-2])。矽肺是一种常见职业疾病,矽肺病的诊断影像学依据是使用X线高千伏胸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照尘肺诊断标准片进行影像学分期~([3])。其CT表现优于X线表现,因为对于大阴影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矽肺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人大量游离二氧化硅(SiO2)引起的肺进行性纤维化疾病。近年来,矽肺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进展。目前比较公认的矽肺发病机制理论涉及矽尘毒性,脂质过氧化作用,肺内细胞机制,细胞因子网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415名煤矿接触粉尘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几项指标,按不同工龄、不同煤矽肺期别进行了对比分析。接触粉尘超过15年者,肺通气功能明显下降,并随接尘工龄的增长而加剧。工龄超过15年者肺通气功能的表现接近于Ⅰ期煤矽肺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对这部分工人作经常性肺功能测定和X线动态观察,对煤矽肺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集体转入到某矿山后又相继脱离粉尘作业的某金矿部分离尘矿工与晚发性矽肺(简称晚矽)病人进行了通气功能的测定,目的是观察离尘矿工与晚矽病人的肺功能损害情况,为保护工人健康,进一步搞好矽肺病防治工作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20.
肺门淋巴结环形钙化(简称肺环钙),多见于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矽含量高的矽尘作业工人。我们从1973~1974年普查21,900名井下接尘作业工人中,发现煤矽肺并发肺环钙者6例,现报道如下: 诊断依据:以国际尘肺X线分类中所列举的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