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天麻作为一种传统名贵中药,在人工栽培中尚未摆脱对森林资源的依赖。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该文通过实地调研,梳理了"林-麻"配套种植、"麻-菌"轮作、"林-麻-菌"立体种植、"因材施种"的菌材分类种植等循环利用模式,阐明了这些模式在天麻生产种所解决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不足;最后,在现存模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天麻生态种植体系,该种植体系强调:①在种植天麻前规划后续林,采用速生林与经济林相结合的方法,以速生林作为菌材的主要来源,并在经济林下种植天麻;②将菌材分级分类利用,叶片用于培养天麻萌发菌,小树枝用于培养原球茎及米麻,大树枝用于培养种麻,树干用于栽培商品麻;③循环利用天麻旧菌材,将旧菌材用于生产菌种或栽培栽培冬荪、竹荪、猪苓等食药用菌。该方案解决了菌材的来源、菌材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等问题,丰富了产业结构,用有限的时间及土地资源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无论是对于扶贫攻坚还是改善生态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天麻作为常用名贵中药材,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应用历史。随着市场对天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传统野生资源已无法形成商品。现各地充分发挥地方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天麻栽培,相继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天麻种植模式和技术体系。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黄冈综合试验站通过连续4年实地走访、指导,优化总结出湖北大别山区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结合天麻、水稻的生态适应性、种植特点及农户实际生产经验,从生产环境选择、菌材处理等方面分析了水旱轮作模式的原理,从生产现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角度对天麻-水稻水旱轮作模式展开评价。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实现了天麻高效栽培,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对大别山区天麻-水稻粮药水旱轮作模式总结、分析、评价,提出低海拔地区天麻栽培技术优化方向,即采用天麻共生蜜环菌人工菌棒替代传统段木开展天麻代料栽培,可有效缓解天麻栽培环节产生的“菌林矛盾”。对于改善大别山区乃至同海拔天麻产区生态环境、生产现状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天麻的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后全国各地针对天麻的人工栽培技术开展了十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杂交育种、组织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促进了天麻种植业的大力发展。本文就天麻的繁殖技术、菌种培育技术、育种技术和栽培措施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加强天麻新品种、蜜环菌新品种的筛选和培育,深入开展新的种植技术研究,开展连作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并寻求解决办法,促进天麻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天麻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品种之一。天麻的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后全国各地针对天麻的人工栽培技术开展了十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包括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杂交育种、组织培养等方面的内容,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促进了天麻种植业的大力发展。本文就天麻的繁殖技术、菌种培育技术、育种技术和栽培措施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重点加强天麻新品种、蜜环菌新品种的筛选和培育,深入开展新的种植技术研究,开展连作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并寻求解决办法,促进天麻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5,(5)
目的:筛选出最适合仿野生栽培天麻的坡向与种植层数组合。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仿野生栽培红天麻Gastrodia elata Bl.f.elata,探讨不同坡向与种植层数组合下天麻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变化,以及栽培天麻经济效益的分析,坡向设南坡、北坡两个水平,种植层数设1层、2层、3层三个水平。结果:不同坡向对单个新生麻长宽厚及鲜重生长效应依次为南坡北坡,3个种植层数对单个新生麻长宽厚及鲜重生长效应依次为3层2层1层。坡向和种植层数存在互作效应,6个处理中南坡-3层处理各时期单个新生麻长宽厚及鲜重最高,采收期新生麻数最多,总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经济效益最好。结论:南坡-3层为仿野生栽培红天麻的最佳组合,是既能充分利用适栽区资源又能提高产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摸清了目前天麻生产的现状、产量和质量下降的主要成因和问题。为提高天麻的产量和质量,重点介绍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与科学种植方法。试图为广大天麻栽培者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成功将天麻野生变家种以来,已经发展出较多的天麻人工栽培模式。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针对天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天麻人工栽培模式的角度梳理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未来天麻种植模式优化应朝向生态经济型模式的方向发展,从实际操作中提炼总结出配套栽培技术,以促进天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天麻(Gastrodia elata)为兰科植物,无根,无绿色叶片,营养方式特殊。1911年日人草野俊助提出了天麻与蜜环菌共生的观点,蜜环菌是天麻生长发育的营养源泉。可惜,草野的观察结果,半个多世纪未能引起应有的注意。1958年胡盛传等报导了“四川古蔺天麻栽培方法,”这是长期试种天麻的总结。但种植的天麻在土壤中与蜜环菌不期而遇,成功的机率很低。六  相似文献   

9.
天麻“以云南昭通产者最为著名”,天麻“以云南昭通产者为优”,已成为业内的共识。昭通天麻产自特定的地域,除与地理环境、种质资源有关外,还与种植方法有关。昭通天麻的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已于2004年10月顺利通过,《昭通天麻国家标准》已于2004年11月通过了专家的评审。本文在原产地域保护申报和天麻的GAP种植研究中,总结优选出了昭通天麻的栽培方法——集中连续给菌法。现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天麻是一种特殊的异养型药用植物,在栽培天麻的过程中,受连作障碍等因素的影响,种过天麻的菌材及土地常被废弃,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该文结合天麻、冬荪的种植特点和前人在生态农业相关研究的经验,分析了天麻、冬荪的生态适应性特征,归纳了天麻-冬荪轮种的技术要点;持续对天麻-冬荪轮种模式的推广面积、菌材消耗量、市场销售情况等问题进行跟踪调查,从菌材利用率、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附加值、生态环境保护、劳动成本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天麻-冬荪轮种模式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并根据天麻和冬荪的生态习性、收种时令、消耗菌材成分的差异性、微生物生态等方面阐明天麻-冬荪轮种的技术原理。天麻-冬荪的轮种既实现了药材和食用菌的双产,减少旧菌材的资源浪费,也使能量从营养供给型真菌向食药用型真菌的转换,保障了天麻种植过程中的生态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