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106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在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苏54例,电击除颤复苏52例,其中复苏困难8例(除颤3次以上).结果 复苏困难8例患者,经及时调整血气分析、纠正电解质、药物辅助以及反复电击除颤等处理后均成功复苏.全组病例于术后8~16 d痊愈出院.结论 心脏复苏困难可能与心脏本身的病变、电解质的紊乱及心肌保护欠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方法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106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在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苏54例,电击除颤复苏52例,其中复苏困难8例(除颤3次以上)。结果复苏困难8例患者,经及时调整血气分析、纠正电解质、药物辅助以及反复电击除颤等处理后均成功复苏。全组病例于术后8~16d痊愈出院。结论心脏复苏困难可能与心脏本身的病变、电解质的紊乱及心肌保护欠佳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再次心肌灌注法在心内直视手术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苏困难时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在心内直视手术开放升主动脉后发生心脏复苏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不阻断或再阻断升主动脉,行控制性灌注温血半钾停搏液,至心肌电活动停止.结果 所有患者心脏成功复跳,并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其中9例采取不再次阻断升主动脉,仅行再次灌注温血半钾停搏液的方法,使7例自动复跳,2例电击除颤1次后复跳;5例行第2次阻断升主动脉后灌注温血半钾停搏液后3例自动复跳,2例电击除颤1次后复跳;1例行冠状动脉搭桥并主动脉瓣置换术先后共行4次阻断再行灌注后复苏成功.结论 对于心内直视手术开放升主动脉后的心脏复苏困难,采取再次心肌灌注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再次心肌灌注法在心内直视手术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复苏困难时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在心内直视手术开放升主动脉后发生心脏复苏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不阻断或再阻断升主动脉,行控制性灌注温血半钾停搏液,至心肌电活动停止.结果 所有患者心脏成功复跳,并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其中9例采取不再次阻断升主动脉,仅行再次灌注温血半钾停搏液的方法,使7例自动复跳,2例电击除颤1次后复跳;5例行第2次阻断升主动脉后灌注温血半钾停搏液后3例自动复跳,2例电击除颤1次后复跳;1例行冠状动脉搭桥并主动脉瓣置换术先后共行4次阻断再行灌注后复苏成功.结论 对于心内直视手术开放升主动脉后的心脏复苏困难,采取再次心肌灌注是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心脏复苏及药物的应用情况,进一步提高心脏复苏水平.方法 120例患者均在全麻、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心内直视术,体外循环后分析心脏复苏情况及应用药物辅助心脏复苏(恢复心脏跳动、调整心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结果 心脏自动复跳52例(43.3%),电击除颤复跳68例(56.7%),复跳困难(除颤3次以上)3例(2.5%).全组病例心脏复苏后0.5~2.0h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趋于稳定,送ICU继续观察治疗.共死亡3例(2.5%),其中2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合理分析心脏复苏情况及有效应用心脏复苏药物有助于提高心脏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方法和经验。方法:1998.7~2002.10中共159例病人用该灌注方法,即在常温或浅低温下、上下腔静脉阻断、心脏在有持续血供、主动脉阻断或不阻断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心内直视手术,主动脉阻断时冠状静脉窦持续逆灌。结果:所有病人全部安全脱机,一例因术后出血、一例因低心排而死亡,死亡率1.26%,余均康复出院,未发现气栓并发症。鼻温≤30℃与鼻温>30℃两组病人室颤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转机时间≤60分钟与转机时间>60分钟患者血尿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心脏不停跳心肌保护方法由于心肌有持续的氧合血供应,不存在心肌缺氧过程及再灌注损伤,且体外循环辅助时间短,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有利于各器官的保护。但浅低温、主动脉不阻断、视野回血较多吸引破坏增加,又使该方法表现出潜在的危险性,故临床应用有一定的范围,特别在术中回心血多的病人要注意,且应用范围与手术医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近一个世纪以来,输血挽救了无数大失血(外伤、手术等)病人的生命,为人类文明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确切地说,没有ABO 血型的发现和血液保存液的发明,就没有现代的外科和现代医学。 做手术输血是无可争议的,做心脏手术输血更是天经地义的。在人们的印象中,心脏外科历来是外科的用血大户,戏言“血老虎”。不要说复杂的先心法鲁氏四联征根治、换瓣.搭桥等大手术,就是房缺、室缺也常常是备血 800毫升,换双瓣备血2000毫升决不稀罕。随着输血医学的友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输血有许多不良反应和潜在的危险,甚至于带来十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体外循环经验.方法:105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使用stockerⅢ型心肺机及膜式氧合器,体外循环中采用中度低温,预充白蛋白并附加人工肾超滤,心肌保护用高钾含血停搏液灌注.结果:105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1例死亡.体外循环时间60~18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0~120 min,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体外循环,心脏自动复跳86例,电击19例.结论:手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可减低手术后的功能衰竭和并发症,并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评价磷酸肌酸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磷酸肌酸预处理组,对照组使用St.Thomas心脏停搏液,磷酸肌酸预处理组于St.Thomas心脏停搏液中加入磷酸肌酸(10 mmo1/L),测定血浆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结果磷酸肌酸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比较,体外循环停转流后2 h,心肌肌钙蛋白含量和肌酸激酶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体外循环停转流后12 h,心肌肌钙蛋白含量、肌酸激酶含量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磷酸肌酸对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具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吗啡在小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20例行房室缺修补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吗啡组(M组)心肌停跳液中加吗啡2mmol/L,对照组(C组)常规的停跳液。比较术后低心排和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率,测定主动脉开放后2h、12h、24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M组在主动脉开放后2h、12h、24h血cTnI、CK-MB的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吗啡对小儿体外循环下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9年3月~2000年3月共实施心脏手术29例,其中12例采用氧合温血心肌保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6岁~68岁,体重20.5公斤~71公斤。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瓣膜置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4例。术前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3例。体外循环时间53分钟~132分钟,心肌阻断时间36分钟~82分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含胰岛素的心肌保护液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3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使用心肌保护液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不含胰岛素的改良托马斯停跳液,研究组使用含胰岛素的改良托马斯停跳液,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停机后多巴胺用量、心肌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体外循环停机后的多巴胺用量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结束时、体外循环停机后24 h的cTnⅠ、 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停机后48 h的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04%,低于对照组的29.79%(P <0.05)。结论 含胰岛素的心肌保护液用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发挥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能有效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终末温血低钾停搏液再灌注技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40例择期首次体外循环(ECC)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升主动脉开放前,对照组在主动脉根部灌注ECC温血5min;试验组先在主动脉根部灌注含磷酸肌酸(10mmol/L)的温血低钾停搏液7ml/kg,待3min后再继续灌注ECC温血5min。结果试验组的心脏自动复跳率90%,对照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多巴胺的最大剂量试验组、对照组分别为(3.7±1.0)、(6,5±1.2)[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主动脉开放后4、10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温血低钾停搏液再灌注技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68例复杂性心内直视手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4∶1含血停跳液和冷晶体停跳液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评价体外循环期间含血停跳液间断灌注的心肌保护价值。方法在68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分别采用含血停跳液灌注(Ⅰ组)和冷晶体停跳液灌注(Ⅱ组),每组各34例进行心肌保护临床观察。Ⅰ组先用高钾4∶1混血停跳液灌注心脏停跳,以后每隔20~30min用低钾含血停跳液灌注一次。Ⅱ组为应用4℃冷晶体心脏停跳液灌注,每隔20min灌注一次。结果Ⅰ组心脏自动复跳率(94%)明显高于Ⅱ组(76.4%)。术后心低排发生率,Ⅰ组(8.8%)明显低于Ⅱ组(17.6%)。结论4∶1含血心脏停跳液较晶体停跳液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含血心肌保护技术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004年11月~12月实施的5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采用改良含血心肌保护技术,观察其效果。结果 5例病人术中心脏诱导停搏时间短,术后心脏复苏好,均自动复跳,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 本改良含血心肌保护技术减少了预充量,简化了操作,无需特殊灌注设备及技术支持,具有简便、经济、实用、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婴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103例婴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方法:大部分病例采用中度低温高流量灌注方法,部分别病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灌注方法,其中3例小停跳常温(不低于34℃)常规灌注方法。结果:100例均心脏自动复跳,无意外发生。结论:婴儿体外循环以中度血液稀释,维持胶体渗透压;同时以高流量灌注为主,使其接近正常生理要求,保证重要脏器组织供血,维持机体氧供及内环境稳定。心脏复跳后,辅助循环时间足够,平稳过渡停止转流。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心脏病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3例,后天性心脏病9例,不停跳手术2例,瓣膜置换术8例。结果:均痊愈出院。术后1周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一旦确诊,应尽早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年龄因素不应作为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18.
心脏直视手术3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315例心脏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总结315例心脏直视手术,分析各种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探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措施.结果:术后出现各种心律失常95例,呼吸系统感染41例,泌尿系统感染11例,胸腔积液8例,心包积液4例,低心排综合症6例,关胸后心跳骤停又紧急开胸按压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脑栓塞2例,灌注肺1例,死亡6例.结论:心律失常和呼吸系统感染是心脏最常见的并发症:重视术前心肺功能的调整;术中维持有效的组织灌注压,注重心肌及各器官功能的保护;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缺血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几分为2组。A组按常规处理;B组在体外循环转流后、阻断心脏循环前,先进行缺血预处理。观察2组转流前、恢复心脏循环时、停止体外循环时、术后3、12、24h血中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停止体外循环后、术后3、12h血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结果 2组阻断心脏循环后cTnI、MDA均增高,但IPC组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DH、CK—MB活性也增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降低,IPC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1);NO含量IPC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有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外源性磷酸肌酸(CP)风湿性心脏病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40例首次CPB下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CP组在含血停搏液中加入CP(浓度10 mmol/L),并在升主动脉开放前,主动脉根部灌注含CP(浓度10 mmol/L)的CPB温血5 min.对照组不添加CP,其他方法同CP组.结果 CP组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90.0%(18/20)比60.0%(12/20)](P<0.05);CP组复苏后多巴胺最大剂量[(4.0±0.9)g/(kg·min)]和开放升主动脉后4、10 h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水平[(32.4±5.2)、(23.7±5.3)U/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5±1.2)g/(kg·min)、(43.8±5.8)U/L、(33.5±6.0)U/L](P<0.05).结论 CP用于CPB下瓣膜置换术,患者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