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出生后3年追赶生长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GH)的关系。方法:分析50例SGA和45例适于胎龄儿(AGA)组幼儿身高、体重标准差得分,血清IGF-1和GH水平及SGA组生长正常和生长落后血清IGF-1和GH水平。结果:AGA和SGA组身高的标准差得分和体重标准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GA和AGA组,SGA生长正常和生长落后组血清IGF-1和G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A新生儿生后3年体格发育仍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但其血清IGF-1和GH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SGA从生后头3年存在IGF-1抵抗,为SGA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GH-IGFs轴在线性生长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奕  刘友学 《重庆医学》2007,36(3):268-270
线性生长是指身长/身高的生长,它是由基因、环境、营养、激素和许多生长因子共同调节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s)轴起着基本作用.生长激素(GH)调节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的产生,IGF-Ⅰ也可抑制垂体GH的释放,GH、IGF-Ⅰ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调节系统,调控着生长发育;但在这个过程中GH和IGF-Ⅰ也有各自独立的生长调节作用.生长板是线性生长的最终器官,也是GH-IGFs轴作用的效应器,所有影响线性生长的激素、因子都是通过影响生长板的生长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GH-IGF-1轴与儿童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玉芳  潘革 《医学综述》2008,14(3):321-323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H-IGF-1)轴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调控因素。GH、IGF-1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可促进细胞增殖,直接或间接调节骨骼生长,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GH的促生长作用是由IGF-1介导的。GH-IGF-1轴功能受损,会导致生长发育落后。小于胎龄儿的生长落后可能与GH-IGF-1轴持续受损有关。慢性疾病导致生长发育落后与GH-IGF-1轴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曲普瑞林治疗中枢性早熟女童的骨龄变化情况,以此来评估曲普瑞林在改善性早熟儿童生长发育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lO月来我科就诊的98例确诊为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患儿,给予曲普瑞林治疗。首剂量80-110ug/kg肌肉注射。2周后加强1次,以后每4周1次。3个月后根据性腺轴的抑制情况减为60-100ug/(kg·4周)维持治疗。用CHN法评估骨龄(BA)并定期测量身高,应用上海瑞金医院WizardV2.1软件预测成人终身高。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的BA,骨龄差值/身高差值(BA/ACA),生长速率(GV),预测身高(PAH)。结果:治疗前后患儿的ABA./ACA,GV,PAH比较均出现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儿骨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预测成人身高出现明显增加。结论:用曲普瑞林治疗中枢性性早熟,可有效延缓BA成熟,改善预测成人终身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性早熟(ICPP),即未能找到原发性病变的真性(中枢性)性早熟,是因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提前发动,功能亢进,下丘脑的视前内侧核及弓状核提早产生过多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所致青春发动提前。患儿的发育顺序与正常青春发育相似,但其发育提前并加速,发育时相缩短,可导致生殖能力提前。一般说来,中枢性性早熟中,女孩绝大多数为特发性,占80%~90%;而男孩一半以上由中枢性器质性病变引起。[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64-66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特发性矮小症(IS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内分泌轴的影响,分析rh GH治疗ISS的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ISS患儿共74例,每晚于患儿睡前为其皮下注射rh GH 0.15 U/kg,共治疗6个月。比较患儿治疗前后的身高、体重、年生长速率(GV)、骨龄与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患儿骨龄、T4、TSH未出现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患儿治疗3个月结束时与治疗6个月结束时的身高、体重、GV与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3个月比较,患儿治疗6个月的身高、体重、GV与IGF-1、IGFBP-3水平均明显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 GH对ISS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患儿身高、体重与GV的增长,原因可能在于rh GH可有效提升患儿的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H-IGFs)轴功能。  相似文献   

7.
胡卓杰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107-107,109
目的 探讨婴幼儿性早熟的病因及促黄体生成素激发(LHRH)试验在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 对24例婴幼儿性早熟进行病史分析、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给予戈那瑞林2.5μg/kg静脉注射,分别在用药的0、30、60和90min测血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4例婴幼儿性早熟属中枢性2例,外周性6例,部分性16例。LHRH试验结果中枢性以LH升高为主,外周性FSH、LH无明显变化,部分性以FSH升高为主。结论 婴幼儿性早熟以外周性和部分性为主。对于中枢性和外周性患儿应注意肿瘤存在的可能性。LHRH试验对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性早熟女孩血清E2,FSH,LH水平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志红  卫巧贤 《广东医学》2001,22(4):308-309
目的 测定性早熟女孩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了解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磁性微粒分离的免疫酶联测定法(IEMA),测定62例性早熟女 孩基础血清E2,FSH,LH水平及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刺激试验后血清FSH,LH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真性性早熟患儿的LH,FSH值明显升高,LH峰值均>12IU/L,LH与FSH的比值>1;假性性早熟患儿LH,FSH值略升高,LH峰值均<12IU/L,LH与FSH的比值<1。结论 血清E2,FSH,LH水平的测定,能够直接观察下丘腔-垂体-性腺轴功能状态,对鉴别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医学》2017,(1):68-69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女性初潮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2012-01—2015-12间收治的30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将患儿分为观察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药物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最终身高与治疗前预测身高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最终身高与治疗前预测身高差值大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促性腺激素类似物联合生长激素治疗女性初潮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疗效确切,可增加患儿的成年最终身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薇 《吉林医学》2011,32(28):5887-5888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25例,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疗前后身高、体重、骨龄、性征改变情况;测定治疗前后FSH峰值和LH峰值。结果:治疗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骨龄/年龄、预测成年身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子宫容积、卵巢容积、LH峰值、FSH峰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能够抑制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有助于改善患儿最终成人身高,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7年,Salmon和Daughaday在研究生长激素(GH)的作用时发现,GH对机体的促生长作用是由另一类物质所介导的,这类物质具有下列生物活性:不受抑制的胰岛素样作用,GH可调节的硫酸化作用,多重的促细胞增殖作用。由于它介导GH的生物作用,曾被称为生长介素(Somatomedin),直到1978年才被正式命名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人IGF-1基因位于第12号染色体上,由6个外显子和多个内含子构成,与Scandinavian人群中的Ⅱ型糖尿病相互关联。IGF-1可在全身各处表达,血液中的IGF-1主要来源于肝脏的生物合成,肾、结缔组织、肺、胸腺、脾、心、骨骼肌、睾丸以及大肠中也能检测到IGF-1的存在。IGF-1在正常生理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包括促进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降低血糖及促进细胞分裂增殖等,且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现就IGF-1与糖尿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的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Kloth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促性腺激素的水平,探讨其与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年龄< 8岁,诊断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女童34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年龄< 8岁,未启动青春期发育的26例健康女童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入选者的血清FGF23、Klotho、IGF-1、性激素水平、骨龄及卵巢容积,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身高、身高标准差积分、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标准差积分、骨龄、骨龄指数和卵巢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FGF2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Klotho和FGF23呈正相关(r =0.781,P <0.05),Klotho与IGF-1、LH、体质量指数、骨龄和卵巢容积呈正相关(r =0.646、0.520、0.317、0.413和0.697,均P <0.05);FGF23与IGF-1、LH、体质量指数、骨龄和卵巢容积呈正相关(r =0.781、0.591、0.392、0.353、0.410和0.669,均P <0.05)。结论 血清IGF-1、FGF23和 Klotho在女童青春期发育中发挥了一定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潘革  韦香妮  罗建明 《广西医学》2006,28(6):869-871
1957年在研究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的作用时发现,在动物体内注射GH后产生了一种血源性的物质,此物质介导了GH的促生长作用,遂提出了生长介素学说。1978年成功地从血清中分离出两种生长介素,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随后的研究明确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R)的结构和作用,并发现了6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及其在调节IGF作用中的功能,在大量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双重效应学说和IGFBP调控学说,Spagnoli等又提出了生长过程由GH、IGF-Ⅰ和IGFBP系统共同调控的学说。现将近年来研究该轴在新生儿的表达及调控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性早熟是指青春期提早出现。表现为身高加速增长,出现第二性征,骨龄增快,及外生殖器发育较同龄人快等。一般是男性9岁或9岁半前,女性8岁以前出现性腺增大和第二性征的病发。目前认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垂体-性腺轴功能过早激活所致的一种内分泌疾病,发病率约为0.6%,多发生于女孩。因本病可影响患儿的最终身高,同时由于第二性征过早发育,也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或精神行为异常,因此日益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测定儿童性激素水平,辅以B超、CT或MRI检查,骨龄测定是诊断和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重要依据。我科从2005年5月开展了性激素测定,为42例性早熟儿童做了戈那瑞林激发试验,为专科医生诊断治疗性早熟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申向黎  黄红  张伶俐 《四川医学》2008,29(1):104-105
近年来性早熟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中枢性性早熟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功能提前激活,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使患者过早出现青春期生理变化,骨骺提前闭合,累及成年最终身高,并由此带来大量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轴及抗氧化能力。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天津康复疗养中心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236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在该院体检的200例只伴有碘摄入过量的人群(碘摄入过量组)和正常人群236例(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GH、IGF-1、胰岛素(Ins)、丙二醛(MDA)、谷肌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碘摄入过量组和研究组的FT3、FT4、GH、IGF-1、Ins和MDA水平均升高(P?<0.05),TSH、GPX和SOD水平均降低(P?<0.05),与碘摄入过量组比较,研究组的FT3、FT4、GH、IGF-1、Ins、MDA水平均升高(P?<0.05),TSH、GPX和SOD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GH-IGF-1轴平衡被破坏,GH、IGF-1水平升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碘摄入量增加可能参与损害甲状腺功能的过程,影响GH-IGF-1轴平衡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快速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女性儿童的病情随访标志物。方法 回顾性分 析2013 年6 月—2017 年6 月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8 例中枢性性早熟女性儿童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 均经6 个月无干预随访,其中66 例患儿为RP-CPP,42 例患儿为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单因 素和Logistic 多因素分析RP-CPP 的相关因素,并比较经6 个月无干预随访后两组患儿病情相关指标变化程度。 结果 SP-CPP 组与RP-CPP 组患者的骨龄与实际发病年龄差值(BA-CA)、黄体生成素基值(LH)、卵泡 雌激素基值(FSH)、LH/FS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标准差积分(IGF- Ⅰ SDS)、黄体生成素峰值/ 卵泡刺 激素峰值(LHP/FSHP)及最大卵泡直径(MF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高LH 和高IGF- Ⅰ SDS 为RP-CPP 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两组患儿随访6 个月后,RP-CPP 组患儿 的身高、△ BA/ △ CA、黄体生成素(LH)及卵巢容积的前后差值均高于SP-CPP 组患儿,预测成年身高(PAH) 差值低于SP-CPP 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H 高和IGF- Ⅰ SDS 高为RP-CPP 发生的 危险因素,可通过监测CPP 患儿的身高、△ BA/ △ CA、LH、PAH 和卵巢容积变化预测患儿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肝泻火方对雌性性早熟大鼠身长、胫骨长度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长激素(GH)、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方法:取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性早熟空白组、亮丙瑞林组以及疏肝泻火高、中、低剂量组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兴奋性氨基酸-N-甲基-DL-天冬氨酸(NMA)诱导建立性早熟模型,并分别予药物干预,观察大鼠顶臀径、胫骨长度及黄体出现情况,测定血清IGF-1、GH、BGP水平。结果:与性早熟空白组比较,正常对照组、亮丙瑞林组、疏肝泻火高剂量组大鼠顶臀径较小(P0.05);与性早熟空白组比较,亮丙瑞林组与疏肝泻火高、中剂量组血清GH、IGF-1、BGF的浓度均较低(P0.05),低剂量组血清GH、IGF-1浓度较低(P0.05),但高于亮丙瑞林组(P0.05)。结论:疏肝泻火方改善性早熟患儿成年身高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GH、IGF-1、BGF的浓度有关,且治疗效果与疏肝泻火方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中枢性男性性早熟(CPP)男孩的第二性征、身高、骨龄、体重指数、预测身高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对28例中枢性男性性早熟男孩给予GnRHa治疗,辅以有氧运动,对治疗前后的第二性征、身高、骨龄、体重指数、预测身高、终身高等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前身高(HT)(147.5±5.9)cm,预测身高(PAH)(164.8±5.4)cm,治疗1年后HT(154.3±6.0)cm,PAH(168.8±6.2)em,2年后HT(158.1±4.8)cm,PAH(172.2±6.5)cm;性激素水平(T、E2、LH、FSH)回至青春前期,睾丸有所缩小;骨龄受抑,骨龄的标准差分值(HtSDSBA)由原来的(-1.6±0.6)增至1年后的(-1.1±0.7)(P〈0.01);2年后增至(-0.7±0.7)(P〈0.01)。结论GnRHa能有效改善中枢性男性性早熟的终身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陈瑾  林蕴  王英姿  林爱琳  尹敏康 《浙江医学》2022,44(21):2269-2273
目的探讨基础性激素水平和盆腔B超检测对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台州市立医院儿科就诊的性早熟女童110例,根据青春期演变,分为RP-CPP组(40例)和慢进展型性早熟(SP-PP)组(70例),测量所有患儿身高、体重;行性激素水平测定,包括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拍摄左手腕骨龄X线片,评估骨龄与实际年龄(BA/CA)比值;对患儿子宫及附件行B超检测。结果RP-CPP组和SP-PP组患儿初诊时身高标准差评分(H-SDS)、BA/CA比值、IGF-1标准差评分(IGF-1-SDS)、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子宫长径、卵巢容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长径、卵巢容积、LH基础值均是RP-CPP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子宫长径20.5mm、卵巢容积1.78ml、LH基础值0.19U/L是预测RP-CPP的最佳截断值,AUC分别为0.87、0.81、0.72,灵敏度分别为0.850、0.850、0.725,特异度分别为0.743、0.671、0.657。结论子宫长径、卵巢容积、LH基础值可能是早期识别女童RP-CPP的指标,可帮助决定及早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