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探索结核菌素反应性加拍全胸片在儿童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本文对1980~1988年我市181例结素反应阳性及胸片结果进行观察分析。 1 材料及方法 1.1 材料 结核菌素试验系皮内法(上海生物所产),1∶2稀释1日结素0.1ml注射于左前壁屈侧中央,72h查验反应,局部硬结小于5mm为阴性大于或等于5mm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国产HBsAg两步法酶免试剂,为实验室选择优质可靠的试剂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550份血清标本用美国伯乐超敏MONOLISA HBsAg ULTRA ELISA试剂检测HBsAg,分成MONOLISA检测阳性组(68例)和MONO-LISA检测阴性组(482例),分别用六种国产HBsAg两步法酶免试剂复检,分析六种国产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再将2IU/ml HBsAg标准品按1∶2方法系列稀释成5个稀释度,用MONOLISA HBsAg ULTRA ELISA试剂和六种国产试剂检测,考核各试剂的分析灵敏度.结果 MONOLISA检测阳性组(68例)中,国产试剂A,B和E结果相吻合,国产试剂C和D有1例漏检(x2=0.015,P>0.05);MONOLISA检测阴性组(482例)中,国产试剂A有1例假阳性(x2=0.002,P>0.05),国产试剂B和E有3例假阳性(x2=0.002,P>0.05),国产试剂C和D有4例假阳性(x2=0.002,P>0.05);国产试剂F多次出现“花板”现象,实验失败,不作统计.检测2IU/ml HBsAg标准品系列稀释物,MONOLISA HBsAg ULTRA ELISA试剂分析灵敏度可达0.062 5 IU/ml,国产试剂A,C和D分析灵敏度可达0.25 IU/ml,国产试剂B和E可达到0.125 IU/ml.结论 大部分采用两步法的国产HBsAg酶免试剂灵敏度和特异度能满足临床需求,但仍不及进口试剂,个别小品牌试剂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3.
溶血对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溶血对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的影响.方法:制备HIV抗体阴性非溶血和配对溶血(Hb 2~7 g/L)血清48份.另制备HIV抗体阴性非溶血和重度溶血(Hb 80 g/L)血清1份、HIV抗体阳性非溶血和重度溶血(Hb 108 g/L)血清1份,用HIV抗体阴性血清对HIV抗体阴性重度溶血血清、HIV抗体阳性非溶血和配对重度溶血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得到不同溶血程度的样品.测定HIV抗体,检测溶血及不同溶血程度对HIV抗体的影响.结果:48份HIV抗体阴性非溶血和溶血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8,P=0.938);对HIV抗体阴性重度溶血倍比稀释血清的A值和Hb浓度做相关性分析,两组间无相关性(r=-0.382,P=0.221);对HIV抗体阳性溶血、非溶血倍比稀释血清的A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36,P=0.817).△A(溶血血清A-非溶血血清A)与Hb浓度作相关性分析,两组间无相关性(r=0.149,P=0.644).结论:溶血对双抗原夹心法检测HIV抗体无影响.但是如果试剂反应孔包被、封闭的质量差可能引起Hb的非特异吸附而造成假阳性,故日常工作中要尽量避免样品溶血,严格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T灌注成像中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参数变化与继发出血(HT)的相关性。方法:75只兔颈内动脉注射自体血栓制作急性脑梗死模型,证实脑梗死的动物3~72h依次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并获得PS图。采用欧洲急性中风合作研究方法对病理证实的HT进行分型。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比较无HT与不同程度HT组之间PS差异及PS值增加幅度与HT发生的相关性。结果:59只(78.67%)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其中无HT组21只(35.59%,21/59)、HI组31只(52.54%,31/59)、PH组7只(11.87%,7/59)。各组脑梗死区PS值升高均以3h最明显,此后逐渐下降。非HT组与HT组3h、6h、12h及48h、72h病变区PS值均有明显差异(P=0.000~0.010),24hHT组PS值与非HT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P=0.093)。PH组3~12h病变区PS值明显高于HI组(P=0.019~0.030),24~72h两组之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h、12h、48h及72hPS与HT的有无及程度明显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718~0.805(P=0.004~0.000);3h及24h时间点二者仅为中度相关,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564及0.553(P=0.000及0.014)。结论:脑梗死急性期PS与HT的发生存在着较明显的正相关,原因可能是HT组微血管结构破坏更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不同真空采血管、保存温度、时间等对核酸检测(NAT)结果的影响,为NAT检测的采血管选取、过程控制、检测策略等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进行3个试验:1)标本保存温度、离心前保存时间及采血管对NAT联检试验结果的影响:将含HIV-1(150 IU/ml)或HCV(60 IU/ml)或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按照保存温度分为30℃组、4℃组,之后依据标本离心前的保存时间不同分为4 h,6 h,8 h,10 h,12 h,24 h组,再依据采血管生产厂家不同分为A、B、C组,对所有标本进行NAT联检试验,利用卡方统计分析各因素对NAT联检试验结果的影响;2)标本保存时间、采血管对NAT鉴别试验结果的影响:将含HIV-1(150 IU/ml)或HCV(60 IU/ml)或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按照保存时间不同分为0 d、1 d、2 d、3 d、4 d、5 d、6 d、7 d组,再依据采血管不同分为采血管A、B、C组,对所有标本进行NAT鉴别试验,利用卡方统计分析标本保存时间、采血管对NAT鉴别试验结果的影响;3)保存时间对HCV阳性标本NAT定量结果的影响:选取9份浓度范围在1.04×102IU/ml~4.86×103IU/ml之间的弱阳性标本,依据标本在4℃保存时间的长短不同,分为0 d、1 d、2 d、3 d、4 d、5 d、6 d、7 d组,进行定量HCVRNA检测,分析4℃保存条件下保存时间对血浆中HCV RNA浓度的影响。结果试验1:对于全血标本,4℃或30℃的保存温度,4~24 h的离心前保存时间以及采用不同的采血管对弱阳性标本NAT检出率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在4℃保存条件下,采用A采血管保存含HIV-1(1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0~7 d,保存后d 3,d 4、d 5、d 6、d 7弱阳性标本的NAT检出率与0 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B采血管保存含HBV(50 IU/ml)的弱阳性标本0~7 d,保存后d 3和d 7此标本的NAT检出率与保存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标本的NAT检出率与保存前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试验3:9份HCV弱阳性标本的浓度7 d内没有出现明显变化。变化范围均在0.56log之内,且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4℃保存2 d后,其浓度开始下降。结论采用Procleix Ultrio Assay和Procleix Ultrio Discriminatory Assay分析系统,在不超过30℃的采血环境中,NAT标本采集后可以在24 h内离心处理;为提高鉴别阳性率,建议4℃保存的献血者标本在NAT联检阳性后2d内完成NAT鉴别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HBsAg低值血清样本的检测,评价ELISA方法的检测性能。方法 收集化学发光法(CMIA)检测结果为0.05~9.99IU/ml的HBsAg低值血清样本305份,采用ELISA方法进行复孔检测。结果 HBsAg低值样本占HBsAg阳性样本的18.12%,主要分布于中老年人群。ELISA方法的总检出率为87.87%,其中0.05~0.11,0.12~0.20,0.21~0.50,0.51~1.00,1.01~5.00 IU/ml和5.01~9.99 IU/ml水平的检出率分别为36.00%,61.11%,78.38%,84.62%,99.11%和100.00%,各水平检出率之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99.84,P=0.000)。ELISA方法检测HBsAg低值样本的S/CO结果与CMIA方法检测结果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0.874,P=0.000)。结论 ELISA方法检测HbsAg低值血清存在漏检的情况,临床实验室应根据实验目的合理选择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的超声表现与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的相关性。方法观察超声检查及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均疑似为桥本甲状腺炎的患者200例,依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抗体明显升高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1 300 IU/ml或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500 IU/ml,110例]和抗体轻度升高组(TPOAb<1 300 IU/ml和TGAb<500 IU/ml,90例)。对照超声观察甲状腺实质回声类型及血流分布、超声测量腺体厚径,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抗体明显升高组与抗体轻度升高组,组内年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753),抗体明显升高组女性患者构成高于轻度升高组(P=0.007)。抗体明显升高组中TSH升高16例,抗体轻度升高组中TSH升高7例,两组间TSH升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2=2.228,P=0.136)。两组组内甲状腺左、右叶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明显升高组P=0.443,轻度升高组P=0.276)。抗体明显升高组甲状腺峡部厚径明显大于抗体轻度升高组(P=0.003)。两组中均匀型、网格型、局灶型和结节型分布不同(?2=68.896,P<0.001)。相关性分析(Contingency Coefficient法)结果显示抗体升高水平与超声分型有关(P<0.001)。两组甲状腺癌变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61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血清抗体增高的程度与甲状腺超声结构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抗体升高的程度可能与病变的范围或程度相关;抗体明显升高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及结节癌变的概率是否增高目前无统计学结果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对结核菌素试验结果是否有影响。方法对196例住院结核病患者,分别应用一次性1ml无菌注射器(实验组)与专用结核菌素试验的1ml玻璃注射器(对照组),由同一主管护师在患者双前臂内侧中央皮肤无瘢痕部位用同一支BCG-PPD制品进行皮内注射0.1m(l含5IU)试验。比较2组反应直径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BCG-PPD试验,平均反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1ml无菌注射器可以替代结核菌素试验专用玻璃注射器进行试验,对结果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检测系统的线性评价和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方法选取接近线性范围上限的患者标本(8.81E+08)IU/mL,用阴性标本进行系列稀释至比厂商声明的线性范围下限低一个数量级(8.81E+01)IU/mL,共制备8种浓度梯度的标本,每个标本重复测量3次,在一个分析批内完成,采用平均斜率法、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EP 06-A指南方法和线性稀释回收法进行线性评价。在线性范围内选取3份高浓度患者标本,采用最大稀释度试验确定CRR。结果采用平均斜率法,相关系数(r)=0.999,斜率(b)=1.004(t=93.326,P=0.000),符合线性要求;按EP 06-A指南,经多项式回归分析,最适多项式为二次,二次多项式中每种浓度的线性偏差均小于允许误差0.4(log值);采用线性稀释回收法,r=0.999,b=0.993(t=75.82,P=0.000),符合线性要求,各浓度梯度的稀释回收量均≤±0.4(log值)。采用最大稀释度试验确定最大稀释倍数为1∶100 000。结论 HBV DNA在(8.81E+01)~(8.81E+08)IU/mL为临床可接受线性关系,CRR为(8.81E+01)~(8.81E+13)IU/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Notch 1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CEⅡ)与肺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的高氧损伤模型中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Notch信号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新生儿急、慢性肺损伤提供理论的依据.方法 Spragne Dawkey雌鼠12只,体质量200~220 g,雄鼠3只,220~250 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将共培养的AEC Ⅱ随机分为高氧组和对照组.高氧组按3L/nlin通入950 ml/L O2和250 ml/L CO2,10 min后,立即用封口胶密封培养板,置于37℃、50 ml/L CO2培养箱.于给氧后24、48、72、96 h,收获各组细胞,测氧仪检测培养瓶中的O2体积分数,将低于900mi/L O2的标本弃去.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细胞,台盼蓝拒染实验计算细胞纯度,确认共培养造模成功.每24 h更换培养基并给氧.每一时间点同时设对照组,置于37℃、50 ml/L CO2培养箱中培养.NTT法检测AECⅡ增殖活力,绘制生长曲线;免疫组织化学法定位Notch1蛋白;荧光定量PCR检测noteh1 mRNA;流式细胞术双标记法检测AEC Ⅱ、AEC I细胞百分率.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高氧组Notch1活化人核受抑;高氧组各时间点Notch1 mRNA分别下降为对照组的0.43、0.29、0.11、0.03倍(置信限95%),通氧后AECⅡ百分率显著降低[24 h高氧组vs.对照组:(68.92±6.88)%vs.(90.35±4.01)%,P=0.006;48 h高氧组vs.对照组:(38.03±3.27)%、vs.(61.47±4.81)%,P=0.000;72 h高氧组vs.对照组:(20.13±4.45)%vs.(52.05±3.35)%,P=0.000;96 h高氧组vs.对照组:(8.17±1.99)%vs.(52.59±2.93)%,P:0.000].AEC I百分率除96 h外均增高[24 h高氧组vs.对照组:(0.1l±0.03)%vs.(0.01±0.01)%,P=0.006;48 h高氧组vs.对照组:(49.73±3.45)%vs.(16.13±2.13)%,P=0.000;72 h高氧组vs.对照组:(52.43±3.14)%vs.(5.98±0.95)%,P=0.000;96 h高氧组vs.对照组:(19.85±3.26)%vs.(29.03±3.16)%,P=0.0007].结论 高氧可抑制AECⅡNotch1受体的活化,引起AECⅡ增殖减弱,转分化异常.研究如何调控Notch信号通路将为修复肺泡上皮,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打开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并确定最佳的用于确定高HBV DNA水平的HBsAg定量值的诊断临界点。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期间柳州市中医院确诊为CHB的患者239例,检测受试者HBV DNA、HBsAg、HBeAg及ALT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eAg阳性组CHB患者HBsAg定量和HBV DNA检测水平均高于HBeAg阴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CHB患者中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603,P〈0.01)。HBeAg阳性组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555,P=0.000),HBeAg阴性组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076,P=-0.426)。在抗病毒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中,HBsAg定量与HBV DNA水平均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622,r=0.603,P均=0.000)。在ALT高水平组与ALT低水平组中,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都存在正相关性(r=0.586.r=0.578,P均=0.000)。高DNA组(〉2000 copies/L)患者的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r=0.637,P=0.000),低DNA组(〈2000 copies/L)患者的HBsAg定量和HBV DNA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226,P=0.057)。当HBsAg定量以5.03×10^3 IU/mL为临界点时,判定HBV DNA高水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27。结论CHB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血清HBsAg定量值可以较好地预测高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脂肪乳对地西泮中毒患者疗效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26例重度地西泮中毒患者按中毒严重程度大致接近原则,分为氟吗西尼组(单纯氟吗西尼治疗,9例);10%脂肪乳组(氟吗西尼+10%脂肪乳250 mL治疗,9例);20%脂肪乳组(氟吗西尼+20%脂肪乳250 mL治疗,8例)。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治疗后1、10和20 h)血液地西泮浓度以及病人住院时间、氟吗西尼总用量差异。结果治疗前各组地西泮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地西泮血药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个脂肪乳组血药浓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氟吗西尼组。其中治疗后1 h,20%脂肪组明显低于10%脂肪乳组[(1 952.3±837.4)ng/mL、(2 428.9±1149.3)ng/mL,P=0.033];治疗后10 h和20 h 10%脂肪乳组与20%脂肪乳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786.9±899.4)ng/mL、(1 359.1±665.6)ng/mL,P〉0.05;(1 362.1±792.1)ng/mL、(1 090.5±638.4)ng/mL,P〉0.05]。氟吗西尼总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氟吗西尼组(3.33±0.80)mg与10%脂肪乳组(2.26±0.36)mg及20%脂肪乳组(1.91±0.29)m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94,P=0.000)。氟吗西尼组(5.23±1.23)d与10%脂肪乳组(3.60±0.80)d及20%脂肪乳组(2.50±0.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脂肪乳组与20%脂肪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脂肪乳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地西泮血药浓度,减少中毒患者氟吗西尼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是地西泮或其他脂溶性药物中毒的潜在解毒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对胰腺癌细胞株的杀伤效果;探索曲古抑菌素A(TSA)增强其杀伤效果的机制。方法将胰腺癌细胞株分为2组。一组经100 mmol/L;200 mmol/L浓度的TSA处理24 h,另外一组为空白对照。分别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胰腺癌细胞株的MICA/B表达及使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CIK细胞对两组胰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胰腺癌细胞株MICA/B的表达与CIK细胞对胰腺癌细胞株杀伤率的关系。结果经TSA处理24 h后的胰腺癌细胞株,其MICA/B表达相较对照组有明显的升高(P=0.000),有统计学差异;在不同靶效比的情况下,CIK 细胞对经 TSA处理24 h后的胰腺癌细胞株的杀伤率有显著的提高(P=0.000);而相关性分析显示,CIK细胞对胰腺癌细胞株杀伤率的升高与胰腺癌细胞株MICA/B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TSA可显著调高胰腺癌细胞株的MICA/B表达(P<0.01),从而增强CIK细胞对胰腺癌细胞株的杀伤。  相似文献   

14.
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全分子HCG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全分子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异同。方法采用胶体金试纸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87例血清标本中全分子HCG。结果187例血清标本用胶体金试纸法检测阴性64例(其中假阴性例10例),弱阳性24例,阳性37例,强阳性62例。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5IU/L者54例、〉15~1830271 IU/L者133例。两种方法经配对X^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X^2=8.1,P〈0.005)。结论①胶体金试纸法较化学发光免疫法简便快速,但有假阴性。化学发光免疫法灵敏度、精密度较胶体金试纸法高,但线性范围稍窄。②胶体金试纸法测定结果结合临床可用于估计化学发光免疫法血清稀释倍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单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乙丁型肝炎病毒(HBV HDV)重叠感染的患者血清中 ALT、HBV DNA及 HBV 血清学标志(HBVM)等的异同,了解 HBV HDV 重叠感染特点,初步探讨 HDV 的致病机理。方法对95例 HBV HDV 重叠感染的患者生物化学指标、肝炎病毒标志物等作统计分析,以100例单纯 HBV 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结果在95例重叠感染者中,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率最高,占66.32%,肝硬化次之。按 HBV DNA 载量分类,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重叠感染组 ALT 异常率与 HBV DNA 呈正相关(r =0.90,P <0.05)。重叠感染组以 HBeAg 阴性模式为主(P <0.05),按HBsAg>250 IU/mL 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按 HBsAg>250 IU/mL 且 HBeAg >1 S/CO 统计时,单纯 HBV 组高于重叠感染组(P <0.05)。HBcAb-IgM 阳性率在重叠感染组中明显高于单纯 HBV 感染(P <0.05)。结论乙、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在慢性 HBV 中的发生率高。随着 HBV 病毒 DNA 数量的增加,肝功能的异常率也增高,HDV 感染能抑制 HBeAg 表达,重叠感染组中 HBcAb-IgM 阳性率高,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反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在儿科血流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183例同时送检血液培养和 PCT 检测的结果,以血培养为金标准,把患者分为非血流感染组和血流感染组,比较两组间血清 PCT 浓度的差异。两组间 PCT 值差异比较采用 Mann-WhitneyU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非血流感染组血清 PCT 浓度为0.15(0.065~0.55)ng/mL,血流感染组血清 PCT 水平为1.11(0.505~8.975)ng/mL,两组间的血清 PCT 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以0.50 ng/mL 为界点,PCT 诊断的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73.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4.1%和96.8%。结论定量检测 PCT 可辅助快速排除或诊断血流感染,为避免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或早期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对肝移植受者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测定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肝移植受者静脉全血34份,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枸橼酸钠和肝素锂抗凝剂分别抗凝同一份血样本,在IMx型免疫分析仪上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FK506血药浓度。结果肝素锂组与EDT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呈正相关(r=0.982 8)。枸橼酸钠组与EDT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呈正相关(r=0.961 3)。枸橼酸钠组与肝素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呈正相关(r=0.939 8)。结论肝素锂组与EDTA组几乎无偏差,但是枸橼酸钠组分别与EDTA组和肝素锂组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偏差。枸橼酸钠对MEIA测定FK506血药浓度有一定的影响,应优先考虑EDTA或肝素锂抗凝剂采集全血样本。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的性能。方法选择精子密度作为主要指标,对CA-SA检测的线性、批内精密度、干扰试验、与手工计数的比较,以及操作人员之间比对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线性实验结果:精子密度在(5~100)×106/mL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9 1,批内精密度为4.04%,白细胞的影响度为2.03%~2.92%,与手工比对的P值为0.52,操作人员之间比对P值为0.000 65。结论 CASA在精子密度(5~100)×106/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有较高的批内精密度和较强的抗生物干扰物质的能力,与手工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操作人员间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许志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794-1795,1798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与特应性皮炎(AD)的关系及其在AD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在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D患者40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40例(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和贝克曼库尔特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IgE和外周血EOS浓度,比较和分析两组间IgE和EOS浓度差异及其与AD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平均IgE和EOS值分别为(1 256.53±1 036.84)U/mL和(569.46±322.13)×106/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gE和EOS与AD易感性关联系数OR值分别达到4.402和3.7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和EOS与AD患病程度间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878和0.833;IgE与EOS间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90。结论血清总IgE和EOS与AD的发生和病情活动具有相关性,可为AD临床诊断、综合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