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儿童咬(吮)下唇的不良习惯及其因此而导致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的矫治方法。方法:用上颌平斜导板治疗替牙期儿童不良习惯及其所导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8例。结果:经过平均6个月的治疗,所有患儿均由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转变为安氏Ⅰ类正常He,且戴人该矫治器后阻止了咬(吮)下唇习惯的继续发生。结论:上颌平斜导板矫治器体制小、制作容易,能快速而有效地矫治替牙期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及其所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常见儿童咬(吮)下唇的不良习惯及其因此而导致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的矫治方法.方法:用上颌平斜导板治疗替牙期儿童不良习惯及其所导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8例.结果:经过平均6个月的治疗,所有患儿均由安氏Ⅱ类Ⅰ分类错转变为安氏Ⅰ类正常,且戴入该矫治器后阻止了咬(吮)下唇习惯的继续发生.结论:上颌平斜导板矫治器体积小、制作容易,能快速而有效地矫治替牙期儿童口腔不良习惯及其所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运用Twin-block矫治器通过上下垫接触面间的导斜面来转移咬合力,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结果:应用合适的上下颌垫间的导斜面斜度可产生有利于正常颌面生长的矫形力,1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运用Twin-block矫治器通过上下(牙合)垫接触面间的导斜面来转移咬合力,诱导下颌功能性前移.结果:应用合适的上下颌垫间的导斜面斜度可产生有利于正常颌面生长的矫形力,1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是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文功 《海南医学》2008,19(2):69-70
目的 探讨上颌单颌拔牙联合导板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单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结合前牙平面导板,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矫治结果满意,上颌及上唇前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上颌单颌拔牙结合平面导板应用于低角的下唇及下切牙突度小,无下牙列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颌单颌拔牙联合导板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上颌单颌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结合前牙平面导板,应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患者矫治结果满意,上颌及上唇前突得到明显改善。结论上颌单颌拔牙结合平面导板应用于低角的下唇及下切牙突度小,无下牙列拥挤或轻度拥挤的轻中度骨性和牙源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据统计Ⅱ类错(牙合)的发病率仅次于Ⅰ类错牙台,居第二位。对于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采用双期矫治,即Ⅰ期应用功能矫治器施以矫形力促进下颌发育,改善上下颌间关系和侧貌,Ⅱ期为常规性治疗,双期矫治后达到矫治目的。本研究以Andresen肌激动器为Ⅰ期功能矫治器,Ⅱ期采用标准方丝矫治技术进行常规治疗,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he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观察矫冶前后的牙、he面结构变化。方法 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 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少。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 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he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he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用功能性矫治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殆,并比较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头影测量的变化.方法 对3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恒牙列早期临界病例采用非拔牙矫治,进行双期治疗.第一期利用功能性矫治器抑制上颌骨生长,推磨牙向后,扩大上、下牙弓,引导下颌正常生长;第二期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技术,适当配合Ⅱ类牵引,矫正下颌后缩,直至达前牙的覆盖、覆(牙合)正常.对两期相关的软、硬组织进行X线头影测量.结果 利用功能性矫治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使颌骨、牙齿、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利用直丝弓矫治技术,选择合适的功能矫治器可以使恒牙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邻界病例非拔牙矫治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替牙期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方法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23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不拔牙矫治。监控牙齿替换,利用替牙间隙调整关系。结果经对照16项头影测量指标,10项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别有显著性,其中ANB、  相似文献   

12.
咬下唇是临床上多见的不良习惯,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深覆盖、深覆牙合。作者对10例处于生长发育快速期,因咬下唇不良习惯所致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采用肌激动器或改良肌激动器,早期破除不良习惯,建立正常的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然后,再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治错位牙,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儿10例,男1例,女9例;年龄9~12岁,平均年龄10.5岁;临床表现:凸面型,下颌后缩,前牙深覆盖,平均7~8mm,平均覆牙合6mm左右。当患者前伸至正常颌时,侧貌明显改善;其中8例,下唇红有上前牙齿痕,2例下唇位于上前牙腭侧;Ⅰ期戴肌激动器矫治8…  相似文献   

13.
董育军 《黑龙江医学》2003,27(2):142-142
目的 澳丝应用于“2× 4”矫治中 ,矫治替牙期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方法 运用“2× 4”矫治技术 ,通过澳丝的良好弹性 ,矫正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结果 澳丝的良好弹性及恢复能力、刚度、持续作用力对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澳丝在“2× 4”技术中的应用 ,可有效地矫正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利用上颌平斜面导板协助方丝弓矫治器早期治疗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的方法、方法选择18例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的患者,在用方丝弓矫治器整平牙弓,排齐上颌牙列后,用上颌平斜面导板协助治疗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结果经过6~12个月的治疗后,18名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患者面型明显改善,磨牙和尖牙达到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用上颌平斜面导板协助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一分类错[牙合]的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牙期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He的特点及其优越性。方法: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He23例,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不拔牙矫治。监控牙齿替换,利用替牙间隙调整He关系。结果:经对照16项头影测量指标,10项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别有显著性,其中ANB、1-1、1-MP3项指标P〈0.01。矫治后前牙覆He覆盖正常,He关系良好,牙弓突度理想,平均疗程28个月。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He在替牙期尽早  相似文献   

17.
程红江  龚昕 《黑龙江医学》2005,29(12):895-897
目的 研究Twin-Block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牙合]的矫治作用。方法 选择14例替牙期、恒牙早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通过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大多数患者后牙调整为中性关系;前牙覆牙争覆盖正常;软组织侧貌协调。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类Ⅰ类错聆畸形疗效显著,促进下颌生长,改善下颌后缩,同时达到相应的软组织侧貌美观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T4K矫治器对于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者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2例安氏Ⅱ类1分类前牙深覆盖错胎患者,年龄为7~11岁(5男、7女)。戴用澳大利亚MyofunctionalResearch公司的T4K矫治器。经过8~14月的治疗后观察疗效,观察前牙覆盖覆[牙合]改变。结果:治疗后显示显著的变化,包括面形的改善和前牙覆盖覆[牙合]减小。结论:T4K矫治器在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前牙错胎的早期治疗中作用十分明显,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I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牙合)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 用肌激动器 (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 1 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 ,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 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 ,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 ,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 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 ,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 ,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关系作精细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