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氩激光治疗儿童型Coats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儿童型 Coats病是一种致盲性视网膜血管异常性疾病 ,又称为渗出性视网膜炎。是由视网膜血管异常引起视网膜渗出、胆固醇结晶和视网膜血管改变为主的外层视网膜病变〔1〕。对视力进行性损害较快 ,早期治疗是保存视力的关键。现将氩激光光凝治疗青少年儿童型 Coats病的效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患者 1 2例 (1 3眼 ) ,男性 1 0例(83.3% ) ,女性 2例 (6.6% ) ,双眼发病 1例 ,年龄5~ 2 0岁 ,平均 1 4 .5岁 ,病程 1月~ 2年。视力≤ 0 .0 5者 3只眼 ,0 .0 6~ 0 .1者 7只眼 ,0 .2~ 0 .5者 2只眼 ,≥ 0 .6者 1只眼。 1 0只眼 (7…  相似文献   

2.
氪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平  梁皓  严宇清 《眼科新进展》2001,21(6):392-392
我科激光室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对 45例患者使用氪离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以下简称中浆病 )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5例中浆病患者中 ,男 41例 ,女 4例 ,单眼发病 40例 ,双眼 5例。年龄 2 7~ 5 5岁。其中 2 0~ 2 9岁者2例 ,30~ 39岁者 2 7例 ,40~ 49岁者 13例 ,5 0~ 5 5岁者 3例。发病时间 3d~ 4a。视力 0 .3以下者 7眼 ,0 .4~ 0 .9者 2 8眼 ,1.0~ 1.5者 15眼。渗漏点位于血管弓以内者 47眼 ,血管弓以外者 3眼。渗漏点个数多为 1个 ,有的达 3~ 4个。1.2 方法…  相似文献   

3.
弓形体病是眼科常见疾病,据报告眼后部色素膜炎有16~70%为弓形体病所致。自从荧光血管造影术逐渐成为眼底后极部常规检查以后,视网膜下血管新生在许多眼病中相继发现。近来文献曾报告3例弓形体病伴有视网膜下血管新生;本文再报告2例。病例1:9岁女孩于1980年4月因左眼视力  相似文献   

4.
激光、手术、冷凝联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由30多种眼部及全身血管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一种难治性青光眼,从1996年至1999年8月,我科采取联合视网膜光凝术、小梁切除术、前部视网膜冷凝术、睫状体冷凝术治疗24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4例均确诊为NVG收住我科,24例25眼中男16例、女8例,右眼9眼、左眼16眼,年龄23~80岁,平均527岁。引起NVG的原发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眼,视网膜静脉阻塞12眼,视网膜血管炎3眼,不明原因6眼。视力下降时间2月~26月,平均96月,眼痛3天~1年,平均33天。治疗方法:将病人分为3组,第1组为…  相似文献   

5.
氩激光早期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1997年我们对视网膜静脉阻塞8例9眼采取氩激光早期治疗,定期复查荧光照影,酌情补充光凝,随访这些病人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对象:视网膜静脉阻塞8例9眼,患者年龄61~75岁,男性5例,女性3例。颞上分枝静脉阻塞3眼,颞下分枝静脉阻塞2眼(其中1例伴视网膜动脉阻塞),中央静脉阻塞4眼,治疗前视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眼视力指数~0.12,分枝静脉阻塞视力0.04~0.4。激光治疗时机均选择视网膜静脉阻塞早期发病两周至两个月之内进行,其中一眼于发病两周时给予光凝。2.治疗方法:治疗前检查,包括裂隙灯。直接眼底镜、荧光血管造影,根据结果选择…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探讨视网膜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6例20只眼视网膜血管瘤的临床资料。16例中,男5例,女11例,平均年龄23.3岁;其中双眼发病者4例,均属于von Hippel-Lindau(VHL)病。按照血管瘤有无明显滋养血管扩张至瘤体、周围渗出、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广视网膜脱离最终至晚期并发症的过程,将本病分为5期。治疗的方法有激光、视网膜冷冻合并或不合并放液、巩膜外加压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全部病例均随访12个月以上,平均随访时间37.8个月。结果共有10只眼(Ⅰ期2只眼,Ⅱ期7只眼,Ⅲ期1只眼)采用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后,全部血管瘤均得以控制;其中,视力提高2只眼,不变4只眼,下降4只眼。7只眼(Ⅲ期5只眼,Ⅳ期2只眼)进行了冷冻治疗,5只眼出现视力下降,病情稳定的有3只眼(均 为Ⅲ期),病情进展的共4只眼(Ⅲ期2只眼,Ⅳ期2只眼)。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共有4只眼(包括激 光光凝术后2只眼),术后视力提高2只眼,视力稳定1只眼,视力下降1只眼。未治疗的1只眼随访1.5年后进展至无光感。4例VHL病患者中有3例3只眼随访中发现了新生的视网膜血管瘤。结论激光治疗是Ⅰ~Ⅲ期视网膜血管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冷冻治疗可加重眼内的渗出和增生,仅适用于少数Ⅲ期病例,Ⅳ期病例宜采用眼内手术治疗。(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96-298)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方法 对诊断为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的9例(12只眼)患者全部进行全身、眼部、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其中3例(4只眼)同时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 结果 8例10只眼的血管变异位于视网膜后极部,1例2只眼血管变异从后极部延伸至中周部。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先天性视网膜粗大血管1例(1只眼);(2)先天性视网膜小动脉纡曲2例(3只眼);(3)先天 性视网膜静脉纡曲1例(2 只眼) ;(4)先天性视盘及视网膜前血管袢5例(6只眼),其中伴有Val salva动作导致自发性视网膜出血有4例(5只眼)。 结论 先天性视网膜血管变异常好发于视网膜后极部,变异可发生在视网膜动脉或静脉,并可因Valsalva动作诱发自发性出血。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269-332)  相似文献   

8.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采用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 12 7例 2 0 7眼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 ,我院眼科门诊治疗 DR患者 12 7例 2 0 7眼 ,男 6 5例 110眼 ,女 6 2例 97眼 ,双眼 DR80例。年龄 33~ 76岁 ,平均 5 6岁 ,糖尿病史 5~ 2 5 a。全部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FFA) ,确诊眼底有 II期 (1985年全国 DR分期标准 )以上 DR表现。1.2 方法 应用美国 Coherent- 2 0 0 0…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40岁以下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15眼40岁以下视网膜动脉阻塞患者的眼底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血液学检查、病史及预后。结果 13例中,男11例,女2例,2例患者双眼发病。中央动脉阻塞13眼,分支动脉阻塞2眼。38%的患者(5例)有心血管疾病、其他病因有血管炎(2例)、大量饮酒(1例)、吸烟(2例)、外伤(1例)等。经治疗后,67%的患眼视力有所提高。结论 年轻人视网膜动脉阻塞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心瓣膜等心血管疾病是引起本病的主要相关病因,不全阻塞是其临床特点,积极治疗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单纯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肖云  苏兆安  姜节凯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700-702,I005
视网膜下出血多为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血管、脉络膜血管破裂 ,导致血液积存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之间 ,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眼部拟组织胞浆菌病、视网膜大动脉瘤、高度近视、外伤等疾病。视网膜下出血常位于黄斑部 ,可同时伴有视网膜前出血或色素上皮下出血 ,导致中心视力急剧下降。以往对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被动地等待血肿自行吸收。但是 ,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较多且厚时 ,自行吸收时间较长且视功能恢复较差[1] 。我科从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 ,试用单纯玻璃体腔内注入膨胀气体治疗 7例 (7只眼 )…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红 《眼科新进展》2002,22(2):132-132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于 1882年首次由 Eales描述 ,故又称 Eales病。由于常发生在青年 ,并有反复玻璃体出血的特征 ,故又称青年性复发性视网膜玻璃体出血。自 1991~ 1999年我科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患者 9例 9眼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9例 9眼 ,均为初发 ,男性。年龄 2 0~38岁 ,平均 30岁。左眼 4例 ,右眼 5例 ,发病时间 1~ 10 d,平均 6 d。治疗前视力 :光感者 1例 ,0 .1~ 0 .4者 4例 ,0 .5~ 0 .7者 3例 ,0 .8者 1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 5例 ,玻璃体混浊者 3例 ,静脉旁白鞘色素紊乱者 3例 ,无自觉症状者 3例。1.2…  相似文献   

12.
我院眼科开展玻璃体切除(简称玻切)手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RD)及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116例124眼,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16例124眼(8例为双眼),男75例,女41例,年龄5岁-81岁,平均42.6岁。孔源性RD54例54眼,其中黄斑裂孔4眼,巨大裂孔6眼。血管世视网膜病变29例35眼:Eales病10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RVO)17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8眼。外伤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8例28眼。其它5例7眼:综合征及Marchesani综合征各1例4眼,全葡萄膜炎2眼,眼内炎1眼。按美国视网膜学会…  相似文献   

13.
有效降低眼压联合尿激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骏 《眼视光学杂志》2000,2(3):181-181,188
视网膜静脉阻塞 (retinalveinocclusion ,RVO )是较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病变 ,常与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对视力危害较大 ,治疗有一定难度 ,本人于 1992~ 1999年采用有效控制眼压联合尿激酶等药治疗4 8例 (4 8只眼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8例RVO患者 ,男 2 9例 ,女 19例 ,最大年龄 71岁 ,最小 32岁 ,平均年龄 54.6岁。中央静脉阻塞 14例 ,分支静脉阻塞 34例 ,单眼发病。 4 8例眼压均在正常范围。 4 3例有网膜动脉硬化 ,糖尿病 5例 ,高血压 19例。发病至就诊时间 1周之内 2 2例 ,1…  相似文献   

14.
我们总结了在根特大学眼科经受检查的64例(67只眼)非穿透性眼外伤病人。在这一回顾性研究中,只包括了那些进行了荧光血管造影的病例。病人被分为5组:1.视网膜震荡(Berlin's 水肿)36眼2.外伤性血管性视网膜病 5眼3.脉络膜撕裂 16眼4.Valsalva 视网膜病 5眼5.射伤性视网膜炎 5眼其发病机理,眼科与荧光血管造影特点将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时间长,手术涉及区较广泛,对麻醉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传统上一般采用球后麻醉。但球后麻醉常引起较多并发症。我们尝试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采用球结膜下麻醉,效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8例85眼,男43例47眼;女35例38眼。年龄19~72岁,平均49.3岁。其中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11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玻璃体出血16例16眼,Eales病6例9眼,黄斑裂孔8例8眼,黄斑前膜5例5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包括玻璃体手术后硅油充填眼)15例15眼,眼外伤玻璃体出血19例19眼,球内异物2例2眼。所有痛创手术方案不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虹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虹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患者13例13眼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的临床随访资料。13眼中视网膜新生血管9眼(其中继发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2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眼,Eales病的1眼),虹膜新生血管4眼(均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3眼全部行玻璃体腔注射1.25mg/0.05mL的Bevacizumab,术前或术后分次补充完成视网膜光凝。随诊3~18mo,随访期间发现新生血管复发者,再行同样方法的注射和光凝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经治疗后,13眼中8眼(61.5%)视力提高,4眼(30.8%)视力保持不变,1眼(7.7%)视力下降;6例合并玻璃体积血,术后均明显吸收;13眼视网膜及虹膜新生血管均消退,随诊期间复发2眼,行第二次注射和光凝治疗后新生血管无复发。虹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眼中2眼治疗后眼压下降,随访期间均控制正常,另2眼联合青光眼阀植入后眼压控制正常。随诊期中,其余9眼眼压无升高。1例患者注药后结膜下出血,其余患者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Bevacizumab玻璃体腔注射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虹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在短期内能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和新生血管萎缩,副作用少;但尚需进一步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效果。方法对136例(261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根据病变的程度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并随访1年,观察光凝治疗变后患者的视力、眼底及荧光血管造影的变化,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在136例(261只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有效226只眼,总有效率 86.5%,其中增生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4只眼,有效60只眼,有效率93.7%;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97只眼,有效眼166,有效率84.2%%。经统计学检验P<0.01,两者有显著差异。讨论对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如有光凝指征,应尽早行氩激光视网膜光凝治疗,这对于控制或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稳定患者视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眼弓形体病常表现为前色素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玻璃体炎等。作者报告3例视力突然障碍是由静止性视网膜脉络膜疤痕附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所致的黄斑脱离而引起。其中1例新生血管膜成功地用氩激光光凝治疗。例1:13岁女孩,以往视力6/6,后降至6/7.5,视网膜有炎症。Sabin-Feldman染色试验阳性,效价1∶128,证实了临床疑为弓形体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用乙嘧啶(Pyrimethamine)、磺胺嘧啶及全身类固醇治疗,炎症静止而停药。右中心凹下方留有视网膜脉络膜疤痕。1年后发现疤痕附近有青灰色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引起黄斑部浆液性脱离。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新生血管膜位于中心凹后方而未予治疗。又1年后视力6/15。例2:53岁女患者,12岁开始双侧黄斑部有脉络膜视网膜疤痕,诊断为先天性弓形体病。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色素失禁症(IP)患者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特征及其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3/08确诊的IP患儿10例18眼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均为女性患儿,就诊年龄2周~42月龄,详细记录患儿的病史及家族史,均行眼底彩色照相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纳入患儿眼底检查结果提示:1期病变1例1眼,FFA提示视网膜散在异常血管,晚期无渗漏,定期随访。2期病变4例6眼,FFA提示视网膜可见异常血管吻合,无明显新生血管生成,均行视网膜光凝。3期病变7例9眼,FFA提示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渗漏、视网膜前出血性荧光遮蔽,均行玻璃体腔注药(雷珠单抗注射液2mg∶0.2mL,注射量每眼0.25mg/0.025mL)联合视网膜光凝;其中2例为单眼发病,对侧眼正常。4期病变2例2眼,4a期病变1眼,FFA显示视盘、黄斑向颞侧牵拉连至周边部视网膜、局部浅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4b期病变1眼,眼前节照相提示晶状体后白色机化膜,眼部B超提示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论:初步证实了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可辅助IP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治疗,对其治疗随访有指导意义,但对于各期病变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待更多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晚期Coats病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晚期Coats病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年~2 0 0 4年间在我院经FFA确诊为晚期Coats病的患者共7例(7眼) ,平均年龄为14岁±5 . 8岁。7眼均有渗出性视网膜全脱离,3眼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3例予以全身和局部激素以及活血化淤等药物治疗后,视网膜平复,行激光光凝术;另4眼予以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切开、眼内激光光凝和硅油充填术。手术的4眼均未行硅油取出术。平均随访8 5个月。结果 药物治疗的3眼:在疗程的第12周~16周,视网膜下液逐渐吸收,2眼视网膜近完全平复,视力提高到0. 0 2以上。手术治疗的4眼:视网膜基本平复,视力无改善,术后周边视网膜均有增殖膜形成,其中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3眼眼压均控制在10~15mmHg ,虹膜新生血管基本消退。结论 晚期Coats病的治疗需个体化方案。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均可减少视网膜下的渗出。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光凝对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Coats病的眼压控制有效,对视功能的恢复无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