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匮》的所谓“少而精”的组方原则,“少”即是方剂组成的药味少;“精”即是主攻方向明确、对病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所谓“灵活”,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方剂组成的药物不变,只是把主辅药物调整一下,就成为与前者主治证不同的新的方剂;二是药物不变,只是药量增加,方剂名称与主治证亦有  相似文献   

2.
仲景处方精当严谨,尤其药量增减变化更是出奇制胜。一、药味相同,药量改变方名、主治各异一般认为,仲景遣方用药因病立法、以法制方、随证用药,唐容川谓之“全凭乎证,添一证则添一药,易一证亦易一药”。然而从《伤寒论》一百余首处方来看,并不尽然。桂枝加桂汤与桂枝汤其组成相同,只是前者桂枝增加二两,主治奔豚气,后方则主治太阳中风证。桂枝加芍药汤与桂枝汤组成也相同,  相似文献   

3.
消胃散源出于东垣《脾胃论》见“调治脾胃治验篇。”后世医家亦收载此方,并附方论、各自仁智互见,多有发挥,共查阅十方(包括原方),其中六个方剂是在东垣清胃散基础上演变的方剂,而《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卷七十八,”《疡医大全》、《张氏医通》中清胃散和东垣清胃散差异较大,尤其是金鉴、眼科清胃散在组方上没有一味药物和东垣清胃散相同;功效和主治证和东垣清胃散迥然有别,为此笔者查阅有关文献对古代医籍中历见的清胃敞的组成、药量、功效、主治证、配伍等全面考究,使其明其原歧。载有清胃散方书共10处,下面就十方的药物组成、药量、主治证、病机、配伍等分述如下: 一、药物组成及药量:1金元、《脾胃论》中清胃散组成及药量:黄连六分、升麻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成方制剂》治疗便秘方剂的组方规律和优势病证。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便秘方剂的组方规律和优势病证。结果获方剂66首,涉及药味158种,常用中药有23味(频次≥7);寒性、苦味药物频次最高,归胃经药物频次最高;主治证候以肠道热结证和热毒炽盛证频次最高;主治疾病以习惯性便秘频次最高;获得新处方3首。结论《中药成方制剂》治疗便秘方剂组方规律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其治疗的优势证候为肠道热结证和热毒炽盛证,优势病种为习惯性便秘,得到的新处方可以为便秘的治疗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使用中成药治疗便秘有局限性,临床上应注重辨证论治和非药物治疗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康寿胶囊组方法则的拆方配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冀  董静 《中医药学报》1997,25(3):44-45
方剂的药物组成,是由组方法则而定;而组方法则的确立,则依据其所主治的病证。即所谓“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康寿胶囊主治肾虚精亏型衰老证,属抗衰老药物范畴。80年代兴起的抗衰老中药研究,大多以补肾一法为组方原则。晚近国内外学者对中药补肾抗衰老法则皆持首肯态度。但我们认为,应同时加强对机体老化相关代谢产物排除药物的配伍应用。因此,康寿胶囊的组方原则仍以补肾为主,兼以活血、祛痰,以期达到加强代谢产物排除的目的。为验证该方组方的合理性,通过体外过氧化脂质的分解产物丙二醛(MDA)的测定,及家蚕寿命实验,对康寿胶囊补肾药及…  相似文献   

6.
<正> 中医方剂名目繁多,除具有药味增减、药量增减、药物配伍、剂型更换等变化特点外,有许多方剂方名虽相同,但药物组成、功能、主治却完全不同。了解这些方名相同而易于混淆的方剂,对业医者十分必要。举例如下。柏子仁丸同此方名之丸剂有二。一为经产之剂,一为收涩之剂。经产之剂出自宋代陈自明之《妇人大全良方》,方药组成是:柏子仁、牛膝、卷柏、泽兰、续断、熟地,有补血通经之功,用于治疗妇人血少经闭证。收涩之剂出自南宋许叔微之《普济本事方·卷六》,方药组成是:柏子仁、人参、白术、牡蛎、麻黄根、半夏、五味子、麦麸、枣肉。有养心清热、收敛固表之功,主治阴虚盗汗证。  相似文献   

7.
探讨中药剂量变化在临床的作用。药量增减的变化是指方中药物不变,只增减药量,可以改变方剂药力的大小,或扩大治疗范围,甚至改变方剂的主治和君药,方名也随之改变。在古典医著中体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张虹 《陕西中医》2011,32(2):230-231
<正>玉屏风散来源于元.朱震亨的《丹溪心法》。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组成,常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的病症,是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李军教授创立的11首以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诸多疑难病证效果显著的方剂,探讨每首方剂所治病证的病因病机、证情特点、治疗原则及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的组方依据,并依照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结合方中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病症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阐明所创方剂的方义,展现李军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对诸多疑难病证的真知灼见及其临床用药法度,期冀能对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拓宽中医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小方”一般是指药味在2~5味之间,药少而精,配伍严谨的方剂,属于“七方”中“小方”的一种。由于“小方”随方配伍多,使用频繁,有些已成为临床常用方剂中的基础方,并在方剂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学习和研究“小方”的药物配伍应用,有益于掌握临床方剂内在变化的规律。现就常用的几首“小方”药物配伍应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桂枝汤为治疗太阳表虚证的主方,具有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功效,是《伤寒论》中的核心方剂。故将其衍化的特点归纳如下。一、桂枝汤药味增量变化药味的增量变化,是指桂枝汤的药味不变而只增加某药的用量,从而改变方剂的作用或扩大其应用范围。如桂枝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三方药味完全相同,仅由药量的改变,其作用和用途亦随之改变。桂枝汤中用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  相似文献   

12.
据证立法、依法选方或遣药组方是中医辨证论治过程的具体体现。"方-证要素"对应强调了方剂中主要药物组成(即方剂要素)与其所主治的病机单元(即证候要素)的相互对应关系。解析《伤寒论》六经辨证代表方证"方剂要素"与"证候要素"的对应关系、理解经方配伍规律,对指导临床选用经方或合理组方,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方药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运用调配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临床效果。笔者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从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运用中医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然后在对药物的配方选药、方剂的组成,药物的炮制、配伍、用量、煎法、服法等。下面略陈管见,浅谈中医临床配方与用药的认识体会。1方药组成与用量方剂的组成有一定原则,它不是药物的简单堆砌.更不是单纯的药效相加,而是根据辨证立法及药物特性,有主次地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如仲景方就有严谨的组方法度,其中有不少方剂药味虽同,而药量有异,则另有其效。例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含阿胶方剂用药规律,为阿胶临床配伍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检索时间范围1995年1月-2012年12月,共检索到含阿胶方剂文献2635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软件,采用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文献中含阿胶方剂常用药物频次、主治疾病、主治证候及常用药物核心组合等。结果 2635首含阿胶方剂中,涉及药味1197种,使用频次200次的药味34种,主治疾病频次20次的疾病30种,主治证候频次20次的证候32种;3味药组合频次最高的是甘草、当归、阿胶(486次),4味药组合最高的是白术、阿胶、党参、黄芪(272次)。结论与阿胶配伍用药以补血补气之品居多;主治疾病以妇科疾病居多;主治证候以气血两虚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通过对各级、各类出版物刊登的中文藏医药文献资料的分析,探讨藏药方剂组方的规律。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现出版物中中文藏医药文献中藏医方剂组方规律与中医方剂组方规律的比对分析,研究藏医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藏药药味、性、效与疾病“对治”是藏医临床遵循的基本原则;藏医根据疾病“对治”原则进行藏药方剂组方,组方遵循“主仆”原则;依据病性与药物的性、味与化味,病性与药物的性效,病性与药物的功能进行组方,并根据临床实际进行相应的加减应用。结论:开展藏药方剂研究及临床应用应遵循藏药方剂组方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仲景制方特点可概为立方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药味少,易掌握。然统观《金匮要略》一书中201首方剂(4首有方名而缺药者除外),除众所公认的制方特点外,不难发观亦有用“大方”者(即方剂之大者,表现为药力猛,药味多,药量重),如列入正文的鳖甲煎丸、候氏黑散、大黄(庶虫)虫丸、薯蓣丸等,虽仅占百分之二,却体现了仲景的辨治特色,兹浅探如下。 鳖甲煎丸见于《金匮·疟疾篇》,主治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停于胁下而成疟母。其方由25味药物组成,鳖甲为主药,软坚散结,遵“坚者软之”原则,重用软坚散结之鳖甲,以达祛淤  相似文献   

17.
仲景经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加减灵活、疗效卓著。仲景运用经方时,或者依据兼变证的不同加减药味,或者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改变其剂量,或者仅仅是改变方剂的服用方法,就可以灵活微妙地调节方剂应用的侧重点。深入学习经方,学习仲景变化运用之妙,临床方可随证施用。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不加变化地直接运用成方的机会相对较少,在化裁运用成方时,经过药味或药量的增损,原方的功用就必然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如通脉四逆汤和小承气汤分别是在四逆汤和大承气汤的基础上,增减药量或药味变化而成的,但前者较之原方回阳之力增大,后者则比原方寒下作用减弱。在方剂组成原则的指导下,构成复方的数种药物,按其性能及该方所治证候特点而有君臣  相似文献   

19.
百合地黄汤是《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收录方剂。通过整理古代医籍、现代文献,系统考证百合地黄汤处方来源、组方、主治等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发现该方最早见于汉代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组方“少而精”,主治百合病,后世医籍记载主治与原方基本一致。处方剂量、药味炮制及煎服法均沿袭原方,鲜有改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抑郁、失眠、抗肿瘤等作用,主要用该经典名方治疗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心理亚健康状态等。通过全面文献考证,可为经典名方百合地黄汤的现代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文献参考。  相似文献   

20.
真武汤是《伤寒论》中温阳利水的重要方剂,其主治阳虚水泛重症常常可获拔刺雪污之效,可其组成药物却少而精。仲景先师在组方之时势必是深思熟虑、凝练于心,这里末学通过对真武汤组成药物性味、功效的探析,尝试能够虎窥一斑,以略懂先师之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