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460例心脏直视手术经胸腔引流替代纵隔及心包引流的体会。全组无纵隔感染及急性心包填塞并发症。作者认为经胸腔引流对预防心脏直视术后纵隔感染及急性心包填塞有重要意义,对于大心脏和瓣膜替换病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纠治、体外循环时间长、肝功能差的病例可常规采用。  相似文献   

2.
心脏直视术后纵隔感染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5-12~2002-12在1563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纵隔感染13例(0.83%),死亡2例(15.38%).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心脏直视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delayed cardiac tamponade,DCT)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治疗3-法及预防。方法 就2000年1月~2004年7月心脏直视术后发生DCT的23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2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随访症状消失,心功能稳定,疗效满意。结论 心脏直视术术前心功能差,心胸比例大,术后抗凝过度,心包切开综合征,心包纵隔引流不畅等易诱发DCT,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相似文献   

4.
总结5例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的观察与护理。护理重点为心脏直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对术前心脏功能差的患者做好心包填塞风险评估,定期行心脏超声及X线胸部检查,做好心包引流的观察及护理。5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6.
心脏直视手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13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 延迟性心包填塞是指心脏手术 1周后出现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包压塞[1] ,是心脏直视手术后少见的严重并发症 ,因多出现在康复期 ,故难以发现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 ] 。我科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共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2 10 0余例 ,术后出现延迟性心包填塞 13例 ,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13例中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8~ 6 5 (平均 2 9)岁 ,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2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1例 ,瓣膜置换 +冠脉架桥术 1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例 ,法乐四联症根…  相似文献   

7.
谢自欣  杜爱萍 《华西医学》1999,14(4):453-453
本文对 2 4例心脏直视手术后纵隔感染的病人采用伤口引流法 (3例 ) ,后期清创灌洗法 (3例 )和早期清创灌洗法 (18例 )治疗进行了比较 :前两种疗效均不满意 ,临床实践已证明 :早期清创灌洗法疗效好 ,伤口一期愈合率高 ,值行推荐。同时也介绍了封闭式胸骨后灌洗方法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8.
1995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对13例心内直视术后并发纵隔感染患者进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4例,8~69岁。主动脉瓣替换2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膜替换4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室缺残余漏二次手术2例,室间隔缺损、法  相似文献   

9.
纵隔感染为心内直视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5%~5%,它可致败血症、心脏切口感染,甚至破裂.修复心脏的人造材料感染使手术失败,病死率20%~70%.1983年4月至1999年4月作者等连续420例心内直视术后无一例发生纵隔感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与动脉血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就15例经手术证实术后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探讨其与急性心包填塞的关系。1病例与方法1.1病例:15例中男6例,女9例;年龄2~54岁,平均(34.21±14.17)岁。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抢救6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体会,关键在于尽早手术止血。本病可因严重出血体征不典型,国体外循环时间较长,对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破坏而干扰凝血机制。不恰当地使用止血药不仅无效反而有害。心包缝合不当亦可造成心脏压迫。提出了和术后低心排出量的鉴别及早期急性心包填塞的诊断意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1例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救治及其二次开胸的早期指征。方法:对1991年1月-2005年12月心内直视术(共1096例)后21例急性心包填塞二次开胸(发生率1.92%)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经二次剖胸解除心包填塞后17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二次剖胸手术死亡率为19.05%。二次剖胸手术者所患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6例,瓣膜病13例,大血管手术1例,心脏移植1例。结论:减少心内直视术后出血、渗血是避免术后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的关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二次剖胸手术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本文就心脏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4.
心内直视手术后急性心包填塞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梅  陈桂枝  仇桂东 《华西医学》2002,17(2):258-258
心包填塞系指心包腔积液 ,积血和血块凝聚而导致心室张期充盈障碍及心排血量降低的血动力学紊乱表现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而与其它原因引起的低心排不易鉴别 ,若观察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 ,常可导致病人心脏停搏以致死亡。因此 ,术后的监测护理应予以高度重视。1 临床资料从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我院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15 0 2例 ,其中 8例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均在术后 12小时以内。 8例病人中 ,机械瓣置换术4例 ,左房粘液瘤摘除术 2例 ,右房粘液瘤摘除术 1例 ,室间隔修补术 1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负压吸引在心脏术后心包纵隔引流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置双腔闭式引流装置,并返回ICU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手动定时挤压引流管路;研究组患者均行心包、纵隔低负压引流,于双腔闭式引流管路处连接可定量调节装置.结果:研究组患者于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每小时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引流管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负压吸引具有更好的心包、纵隔引流效果,能够大大减轻临床人力的消耗,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心脏直视手术后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后69例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脏直视手术后69例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就手术前基础心脏病变,手术环节,不同心肌保护方法在医院感染发生中的作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内直视手术4850例中,发生医院感染69例,感染发生率为1.42%,直接引起死亡6例。病死率8.70%;肺部感染和纵隔感染发生率最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凶险;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广,多重耐药菌发生率高。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手术前基础心脏病变严重有关,手术环节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净化手术室和良好的心肌保护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手术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小儿心脏直视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原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或全麻深低温、停循环下实施的手术,这类手术胸部都有大切口创伤和体外循环及药物麻醉,对胸部和肺有机械性和功能性的影响,因此手术以后导致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障碍,如肺血管通透性改变、肺顺应性下降、肺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就对我们的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预防和降低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国内外护理同仁们做了大量的研究,推动了心脏外科术后呼吸道护理的发展。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主要为带管期间的预防并发肺部感染,另一方面拔除气管插管后呼吸道护理,现已结合了国外一些先进方法,如:呼吸技术、胸廓震动法等,在患者主动及被动排痰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9.
胸腔引流血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78年,Schaff等[1]报道700例心脏手术后通过简单方法回输胸腔引流血,证明这是安全而经济的.笔者采用胸腔引流血回收装置,并进行一系列研究,为安全回输胸腔引流血提供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包填塞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1999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我院共行体外循环心直视手术 36 0例 ,术后发生心包填塞 8例 ,占 2 2 % ,其中 6例经急行减压手术转危为安 ,2例死亡。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心内直视手术后发生心包填塞 8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