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皋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4):402-403
为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心酶谱变化,作者对本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2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首发症状、心电图及心酶谱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心电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ST段压低和心酶谱升高现象,表明心电图加心酶谱检查对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林旻 《临床荟萃》1999,14(20):933-934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心绞痛分类标准,心绞痛分为劳力型和自发型,自发型心绞痛中包括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本文着重探讨在使用硝酸酯类、β阻滞剂的基础上,加用拜心通(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发作时ST段不抬高的自发型心绞痛的近期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3年来住院的自发型心绞痛患者80例,剔除窦房结功能差、心率较慢、严重心功能不全、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以及主动脉瓣病变、严重贫血、休克等非冠状动脉原因导致的冠脉供血、供氧不足的病例。80例患  相似文献   

3.
变异型心绞痛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异型心绞痛是心绞痛的一种特殊类型,继发于大血管痉挛的心绞痛,特征是心绞痛在安静时发作,与劳累和精神紧张等无关,可因卧床休息而缓解,并伴有ST段抬高的一种特殊类型,它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室颤)和猝死。现将我院近几年来资料较完整的变异型心绞痛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7年4月共收治的20例变异型心绞痛,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2.4岁(38~74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抬高和压低的动态变化及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明确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2发作时血…  相似文献   

4.
现将我院200505/2007—10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5~80岁,平均57.5岁。住院天数1~21d,平均11d。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2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0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8例。入院前即诊断为2型糖尿病17例,病程2~25a。入院后经血糖监测除外应激,确诊为2型糖尿病者13例,均符合1997年ADA(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其中入院前皮下注射胰岛索治疗者4例,间断口服降糖药物者10例,未治疗者3例。血糖达标者3倒。合并高脂血症者22例,合并高血压者5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9例,  相似文献   

5.
变异型心绞痛 (Variant angina pectoris,VAP)属自发型心绞痛的一种类型。心绞痛发作时 ,心电图出现暂时性 ST段抬高 ,常伴发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 ,而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致猝死 [1 ]且容易误诊 ,我院经治 17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我院 1997- 0 1~ 2 0 0 2 - 0 4住院患者 ,男 14例 ,女 3例。年龄 39~ 70岁。均有心绞痛病史 ,病程 0 .5个月~ 5 a。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者 6例 ,吸烟者 9例 ,合并糖尿病4例。患者入院后除接受常规体格检查外 ,还行心肌酶学、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 (Holter)、冠状动脉 (冠…  相似文献   

6.
ST段不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处理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段不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ST段不抬高心肌梗死,其特点为胸痛发作时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T波倒置、T波低平或T波假性正常化,心电图也可能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和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对冠状动脉造影所示病变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248例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入院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按心电图下壁导联 ST 段变化将其分为:急性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 段抬高组(ASTEMI + Ie)和急性前壁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 ST 段压低组(ASTEMI + Id);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LAD)和多支血管病变(MAD)。结果心电图表现为 ASTEMI + Ie 者78例(31.5%), ASTEMI + Id 者170例(68.5%)。冠状动脉造影有132例(53.2%)。ASTEMI + Ie 与 ASTEMI + Id 组中 SLAD、MAD 比率无显著差异(χ2=0.033,P >0.05)。ASTEMI + Id 患者中,aVL、V6导联出现 ST 段压低累及 MVD 情况均明显多于SLAD(χ2=17.015,χ2=21.147,P <0.01)。累及 LAD 的 MVD 患者中,aVL、V4、V5、V6导联 ST 段压低的比率明显多于SLAD 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当 ASTEMI 患者入院心电图下壁导联有对应性变化,前侧壁导联ST 段压低,则提示可能为 MVD 病变。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后,预防再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频发心绞痛是心肌再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心绞痛发作,对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我们选择了2001年2月 ̄2005年2月因陈旧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而住院的36例男性老年患者,其诊断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中的临床诊断标准[1]。发作时心电图有2个以上导联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T波倒置,血清心肌酶峰值在…  相似文献   

9.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男性,年龄60~74岁,平均63‘2岁。符合WHO心绞痛诊断标准。其中初发型心绞痛5例,恶化型心绞痛5例。临床有反复发作的胸痛;心电图示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心肌酶学检查正常。住院期间口服消心痛或倍他乐克、硫氮革酮及小剂量阿斯匹林,同时有8例接受硝酸甘油静滴,2例接受消心痛静滴,治疗5~7天。其中有3例在接受硝酸甘油治疗5天后,又接受了小剂量肝素(75mg)治疗5天。经上述治疗后均仍有频发心绞痛发作。1.2治疗方法采用国产尿激酶20万U加入生理盐水150ml,30min静滴完毕,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均做心电图检查.并于发病后4周内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42例患者中,单支血管病变16例(占38.1%),多支血管病变26例(占61.9%),其中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者23例(占88.5%)。11例急性下壁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者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8例(占72.7%)。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改变者提示多支血管病变,伴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多提示合并正后壁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538例AMI中的110例NQM1经心电图及Holter记录发病24小时内的完整资料进行分析,表明ST段压低组泵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及左室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均高于T波倒置和ST段抬高组。6例心原性休克均发生在ST段压低组,监护室死亡9例,6例为ST段压低组。其中多导联ST段压低者预后较差,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军会  许明华  孟凡霞  吴兆玉 《临床荟萃》2003,18(21):1232-1233
常规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称顽固性心绞痛(RAP) ,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重 ,病情变化快 ,不及时正确处理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我们采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EA)联合抗心绞痛药物治疗RAP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均为我院心绞痛住院患者 ,共 2 2例 ,其中男15例 ,女 7例 ;年龄 5 2~ 70岁 ,平均 (6 2± 9)岁。1.2 诊断标准 符合 1978年WHO有关UAP的诊断标准 ,并同时具备下列 4条 :①近 2天每天心绞痛至少发作一次 ;②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相邻两个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0 .1mV或 2 …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ST段抬高是常见的心电图表现,而呈墓碑形(tombstoning)ST段抬高,即ST段呈弓背向上,R波减小或消失,与T波形成单向曲线的形状则属于严重的心肌损伤表现,其预后较差[1]。本文就562例AMI资料,探讨AMI时墓碑形ST段抬高的振幅、血清CPK及其与近期并发症、住院病死率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62例AMI患者,均为我院1980年1月~1997年12月经临床、心电图和酶学检查证实,胸痛发生在12h以内人院,符合1979年WHO关于AMI诊断标准。其中男416例,女146例;年龄在21~80岁,平均61.2岁。按ST段抬…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月-1998年10月,我院对20例经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试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0.2(52-68)岁。均为住院患者。其中并发原发性高血压14例,糖尿病10例。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发生心绞痛,并且有:①胸痛反复发作;②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0.1mV或T波倒置;③肌酸磷酸激酶(CPK)峰值在正常范围内;④应用口服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抬抗剂,静脉滴注硝酸甘油,48小时后仍胸痛反复发作。1.2治疗方法应用国产尿…  相似文献   

15.
急性 Q波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后出现 ST段再度抬高者 ,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值得临床重视。现就我科自 1998- 0 8~2 0 0 1- 0 5收治的急性 Q波心肌梗死 19例中 ,经溶栓治疗后出现ST段再度抬高 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6 2岁± 9岁 ,合并高血压者 4例 ,糖尿病 1例 ,吸烟史 5例 ,有冠心病家族史者 1例。 6例患者均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证实为 Q波心肌梗死、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4例 ,前间壁 2例 ,入院时心功能 Kiup 级 5例 , 级 1例。所有病例均无溶栓禁忌 ,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溶栓 ,发病至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咯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01-2010-03收住院的ACS患者51例.同时具备:(1)有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有冠心病的客观依据:心电图ST段压低或暂时抬高、T波倒置;(3)血清心肌梗死标记物浓度的动态变化;(4)冠脉造影或血管超声或心肌显像证实有冠心病等条件符合ACS的诊断.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25例、26例.其中ST段性心肌梗死1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4例.  相似文献   

17.
Holter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SMI)是目前冠心病(CAO)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的先兆。本文通过Holter临测114例CAO患者,探讨SMI的发生率与心率的关系及其规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参考1979年国际心脏学会及WHO制订的CAO诊断标准,选择的114例CAO患者均为1992年2月~6月的住院或门诊病人其中男84例,女30例,年龄31~88岁,平均59.12岁。 1.2 方法 采用美国Holter监测系统,CM_5CM_1双通道监测24小时,被检查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缺血型ST段的诊断标准:ST段水平或斜型压低≥1mm(J点后80ms)或原有ST段压低者再压低≥1mm或原有ST段抬高者需压低≥2mm,持续时间≥1min,两次缺血发作时间间隔≥1min,对于一过性典型弓背向上的ST段抬高≥2mm或T波由直立、平坦转为双肢对称倒置同时伴ST段压低≥0.5mm,持续1min以上者,也计算在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ST段变化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方法 对36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36例变异型心纹痛发作时ST段呈多种形态上抬,最大ST段上抬约0.1~0.6 mV,平均0.45 mV,表现为斜上型、斜下型、水平型、弓背向上型、弓背向下型等形态,且不同时间不断演变.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36例患者均有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其中中度狭窄14例(1支血管病变6例,2支血管病变8例),重度狭窄22例(2支血管病变14例,3支血管病变8例).经对照比较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T段上抬幅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的痉挛可能是ST段抬高型心绞痛患者的发病基础,心纹痛发作时ST段形态不断演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非心肌梗死胸痛患者ST段抬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非心肌梗死时胸痛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对2001-2007年的14例胸痛、胸闷患者临床资料、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及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的14例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急性心包炎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3例,主动脉夹层2例,变异性心绞痛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肺栓塞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结论:心电图ST段抬高且合并胸痛、胸闷,不仅仅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可出现在其他患者或正常人群中.  相似文献   

20.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 I)伴胸导联ST段压低过去多认为是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对应性改变。但近年通过有关临床分析,结合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有相当部分下壁心梗伴胸导联ST段压低者还合并有邻近部位的AM I,且预后较差[1,2]。本文通过对下壁AM I病例心电图胸导联ST段压低与不伴胸导联ST段压低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预后。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0~2004年我院收治下壁AM I64例,其中男45例,女19例;年龄38~76岁。入选病例需除外束支传导阻滞,陈旧性AM I,心室肥厚,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有严重持久的胸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