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复方血栓通滴丸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经济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药物剂型分类,将复方血栓通滴丸和复方血栓通胶囊分别划为滴丸组和胶囊组.基于我国卫生体系和全社会的角度,构建决策树模型,研究时限为1年.临床效果来源于已发表的复方血栓通滴丸和复方血栓通胶囊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成本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栓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临床试验观察血栓通的疗效,采用Ridit分析评价血栓通的治疗效果。结果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有效率93.18%,对照组有效率81.40%。治疗组=0.4390,对照组=0.5624,即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梗塞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福炎  蔡先姣 《中国药房》2003,14(4):216-217
目的 :评价应用刺五加与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成本 -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 ,对刺五加与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刺五加与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总有效率基本相同 ,分别为93 50%、87 10 % (P>0 05) ;成本 -效果比分别为5 20、2 76。结论 :刺五加与血栓通均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塞 ,但血栓通成本 -效果比优于刺五加。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塞两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应用刺五加与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成本 -效果。方法 :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 -效果分析方法 ,对刺五加与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成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刺五加与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总有效率基本相同 ,分别为93 50 %、87 10% (P>0 05) ;成本 -效果比分别为5 20、2 76。结论 :刺五加与血栓通均能有效治疗急性脑梗塞 ,但血栓通成本 -效果比优于刺五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体外试验,观察金钠多、血栓通、丹参液对病人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纤溶活性的影响.发现降粘作用以金纳多为最强,其次为血栓通、丹参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以金钠多作用最强,血栓通与丹参液无明显差异;在纤溶活性方面,金钠多、血栓通作用明显,丹参液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栓通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雷蕾 《海峡药学》2007,19(8):35-36
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甙,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促进微循环的作用。本实验通过观察血栓通对甘油所致ARF兔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血栓通对微循环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非临床安全性检查.方法:对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了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并对三个厂家的血栓通注射制剂进行血管刺激性、溶血性及过敏试验研究.结果:血栓通注射制剂的小鼠LD50为(419.351±22.605) mg·kg^-1;临床使用最大浓度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溶血试验结果显示三个厂家的溶血率有较大不同;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显示血栓通注射制剂在该实验条件下静脉注入豚鼠体内会出现类似过敏反应症状;在本实验条件下血栓通注射液和注射用血栓通注入豚鼠体内后,没有引发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结论:血栓通注射制剂小鼠LD50为(419.351±22.605) mg·kg-1;血栓通注射制剂临床使用最大浓度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无明显刺激作用;其不同厂家的溶血率明显不同;可引发豚鼠类似过敏反应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血栓通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忠全  丁卓玲 《中国药业》2007,16(11):62-64
目的 介绍血栓通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 对近年来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血栓通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五官科疾病及骨科疾病的治疗。结论 血栓通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何广宏  董然 《中国药房》2014,(36):3449-3451
目的:为促进血栓通注射剂在骨科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4-2014年国内有关血栓通注射剂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综述。结果:血栓通注射剂在骨科临床可用于抑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骨外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等。结论:血栓通注射剂用于骨科辅助治疗多数仍处于试验阶段,其临床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降压物质"和"过敏反应"检查项,提高其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与组胺对照品引起麻醉猫血压下降程度进行比较,以确定降压物质检查法的限值。测定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豚鼠腹腔和静脉给药的无毒反应剂量,采用豚鼠过敏试验的方法设定腹腔致敏和静脉过敏激发的剂量限值。结果:降压物质检查中,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限值分别为15,7 mg·kg-1;过敏反应检查中,注射用血栓通和血栓通注射液限值试验浓度分别为5,4 mg·mL-1,致敏每只用0.5 mL,激发每只用1 mL。结论:为减少本品临床使用的不良反应,建议在其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中增加"降压物质"和"过敏反应"项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36):5105-5107
目的:比较注射用血栓通与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按用药不同分为血栓通组(271例)和银杏达莫组(133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平均疗程均为10 d。以总有效率作为疗效指标,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和经济性。结果:血栓通组和银杏达莫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88.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方案成本分别为12 860.21元、13 155.40元,血栓通组低于银杏达莫组。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均较好,但注射用血栓通的经济性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在我院临床应用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8月注射用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11年1-8月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报告共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48‰,其中3例为单独使用血栓通(37.5%),5例为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使用(62.5%)。结论应重视应用注射用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引发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危害,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路巍  钮自宇等 《中国药业》2001,10(11):24-25
通过体外试验,观察金钠多、血栓通、丹参液对病人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率、纤溶活性的影响。发现降粘作用以金钠多为最强,其次为血栓通、丹参液;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活性以金钠多作用最强,血栓通与丹参液无明显差异;在纤溶活性方面,金钠多、血栓通作用明显,丹参液未见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栓通在急性脑梗死病例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静脉滴注。结果有效率在97.14%。结论血栓通冻干粉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血栓通致不良反应10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颖  林昊 《医药导报》2011,30(5):677-680
目的了解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09年广西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对检索到的102例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血栓通的不良反应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过敏样反应、药物热为主。 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可引起多系统不良反应,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应用中应增强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外伤性前房出血Ⅰ组单用西药 ,Ⅱ组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 ,两组疗效观察比较。结果 复方血栓通胶囊用于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比单用西药 ,出血吸收时间缩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视力改善率提高。结论 应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 ,服用方便、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57例血栓通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血栓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国内文献报道的57例血栓通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栓通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过敏性休克最严重。结论:临床医师应重视对血栓通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血栓通组及丹参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心电图心肌缺血的改变及血流变等相关理化检查指标)。结果血栓通治疗组的心绞痛症状恢复,心电图改善均优于丹参治疗组,并对血液流变学有一定影响,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在我院临床应用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年1-8月注射用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我院2011年1-8月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报告共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48‰,其中3例为单独使用血栓通(37.5%),5例为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使用(62.5%)。结论应重视应用注射用血栓通与抗生素联合用药引发不良反应所造成的危害,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奥扎格雷钠加血栓通治疗,对照组用血栓通(粉针)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问的疗效差别。结果两组患者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奥扎格雷钠与血栓通(粉针)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单用血栓通(粉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