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温针灸治疗组(136例)、单纯针刺对照组(68例)和药物对照组(68例).主穴取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三组分别采取温针灸、单纯针刺和药物治疗.连续观察三年.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85.3%,药物组83.8%(P<0.05,P<0.05).结论: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董氏奇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内关穴并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针刺内关穴同时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但治疗组心绞痛缓解速度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谢平畅  侯时昭 《新中医》2016,48(8):19-20
目的:观察早期运用平衡针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平衡针针刺胸痛穴,2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 min、15 min、30 min分别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观察2组的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5 min、15 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组在治疗后均能有效缓解疼痛。结论:平衡针早期介入可缩短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减轻疼痛程度,平衡针辅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温针灸治疗组(136例)、单纯针刺对照组(68例)和药物对照组(68例)。主穴取心俞、厥阴俞、膻中、内关。三组分别采取温针灸、单纯针刺和药物治疗。连续观察三年。结果: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85.3%,药物组83.8%(P〈0.05,P〈0.05)。结论: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比针刺法及针加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CFS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针刺组(n=47)、针加灸组(n=44)及非穴组(n=42)。针刺组予针刺百会、膻中、气海、关元、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治疗;针加灸组予膻中、合谷、太冲、三阴交针刺治疗,百会、气海、关元、足三里温针灸治疗;非穴组在上两组所选腧穴周围1~2cm非腧穴点给予针刺。均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应用Chalder疲劳量表和患者满意度自评量表对治疗后疲劳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给予评估。结果:(1)疲劳积分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针刺组及针加灸组治疗后体力疲劳积分、脑力疲劳积分及疲劳总积分显著降低(P0.05,P0.01);与非穴组相比,治疗后针刺组及针加灸组上述3项指标显著降低(P0.05,P0.01);治疗后针加灸组的体力疲劳积分及疲劳总积分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2)各组临床满意度比较:针加灸组满意率明显高于针刺组和非穴组(P0.05),而针刺组与非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单纯针刺法或温针灸法治疗CFS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二者相比,又以温针灸法更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68例、单纯针刺组34例和药物组34例,主穴取心俞、厥阴俞、膈俞、膻中、内关,3组分别采取温针灸、单纯针刺和药物治疗,连续观察1年.结果:总有效率温针灸组92.6%,单纯针刺组82.4%,药物组85.3%,温针灸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温针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客观地研究针刺加电针法与针刺加穴位注射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出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针加电组30例,采用针刺加电针法;针加穴组30例,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法。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2个疗程。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与腰椎功能评分都有变化,两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疼痛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与针加穴组无显著差异,腰椎功能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于针加穴组(P<0.05);②临床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良率高于针加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电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针刺加穴位注射法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药组,每组30例。西药组予单硝酸异山梨酯和曲美他嗪片治疗,针药组予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天,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结果针药组、西药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0.0%、43.3%;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西药组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83.3%、53.3%;组间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可有效用于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路月霞  贾进辉  张振伟 《陕西中医》2007,28(10):1382-138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针刺膻中、百会、神道等穴,加西药左洛复;对照组67例单纯服用左洛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5%疗。提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塞后抑郁具有疏通气机,补虚泻实作用,调理脏腑,标本兼治,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平衡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控制血糖治疗加针刺董氏奇穴、平衡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控制血糖治疗结合常规针刺加口服弥可保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为51.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平衡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优于西药营养神经类制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孙晓静  张晓燕 《陕西中医》2006,27(6):728-728
目的:观察磁极针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8例,采用磁极针针刺,取膻中、中脘、期门等穴。对照组10例,用普通不锈钢针针刺,取穴相同。结果:磁极针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磁极针以其双重疗效,针感传导与持续性伏著,具有很好的调气活血,疏通经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用以西药单硝酸异山梨酯针、阿司匹林片、消心痛片、辛伐他汀片为对照组,以对照组加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为治疗组,收集临床住院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结果:治疗组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及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对心气阳虚、痰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安全、疗效肯定、随访临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方先钧  吴祥颖  董莉  周烨威 《新中医》2014,46(10):186-189
目的:观察穿刺式埋线针埋线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5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埋线治疗组33例选穴颈穴1、颈穴2、颈穴3、大椎等进行埋线治疗;针刺对照组32例选穴颈夹脊、天柱、大椎、后溪、内关、复溜进行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穿刺式埋线针埋线疗法是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总有效率优于针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针药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针刺百会、风池、颈3-5夹脊穴,以及穴位注射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症状积分在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联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4星期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心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拟通阳活血化痰汤配合针刺膻中、内关穴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就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自拟通阳活血化痰汤配合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冠心苏合丸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显效23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有效率82.61%,心电图疗效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有效率71.79%,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8例,有效率60.87%,心电图疗效有效率52.17%。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阳活血化痰汤配合针灸膻中、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与药物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方法与药物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1例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针刺组30例,药物对照组31例.针刺组主穴取百会、关元、膻中、内关、太冲、三阴交,配穴取背俞穴;药物组口服安宫黄体酮.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针刺组与药物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  相似文献   

19.
耳压结合体针治疗失眠症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双凤  沈保强 《陕西中医》2009,30(6):714-715
目的:观察耳压王不留行结合体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78例,耳压神门、皮质下、交感等穴加体针针刺神门、印堂、太阳等穴;对照组43例,采用针刺取穴同前;药物组36例,服用地西泮。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1%,体针组为81.4%,药物组为72.22%。3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刺激耳穴并借药物活血穿透之力可达到宁心、安神、定志之功与体针治疗相结合,恢复睡眠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1980年以来针灸治疗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有不少报遭,现简介如下: 一、针灸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和效果 1、手针治疗:据报道,以心俞、厥阴俞、内关、阳陵泉、郄门、三阴交为主穴,心绞痛加神堂、膻中,阵发性房颤、甲搏加阴郄、内关,心动过速加侠白、手三里,心动过缓加通里、内关。治疗冠心病169例,近期心绞痛缓解率为90%,心电图好转率为69%,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功能好转率为80%。若选用膻中、心俞、内关为主穴,配厥阴俞,曲池或足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