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输血材料研究的深入,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逐渐减少,人们对输血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医用生物材料与血液间接或直接接触,将对血液中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及血浆蛋白等成分发生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血栓形成、溶血、补体系统激活及血液中有形成分改变.医疗器械的血液相容性评价是医用生物材料生物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介绍输血技术的研究进展,自身输血为何能得到广泛应用,进而阐述了3种自身输血方法的涵义,各种输血方法在临床的应用,以及常见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探讨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09~2010年8 532例接受输注血液成分的输血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 532次输血治疗中共有121人次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其中机采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为3.55%,冷沉淀1.83%,悬浮红细胞1.73%,血浆0.97%.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过敏反应,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引起发热反应为主,发生率为1.15%,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发生率为0.79%,无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及过敏反应,其中输注悬浮红细胞以引起发热反应为主,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根据各种血液成分输血反应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王冬青 《家庭护士》2007,5(7):19-20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1].输血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对抢救生命,恢复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输血又是一把"双刃剑",输血应用不当,滥用血液可造成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疾病传播,甚至危及生命.护士是输血治疗直接的执行者,对输血具有关键作用.从2004年起,我们规范输血操作程序,对所有输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1].输血作为一种特殊治疗手段,对抢救生命,恢复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输血又是一把"双刃剑",输血应用不当,滥用血液可造成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疾病传播,甚至危及生命.护士是输血治疗直接的执行者,对输血具有关键作用.从2004年起,我们规范输血操作程序,对所有输血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输血作为1种重要的医疗救治手段,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手术的顺利进行、挽救危重患者的生命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输血并非绝对安全,输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商丘地区医疗机构输血科上报的169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该地区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及特点,探讨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输血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为提高输血疗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本市血液病研究所2018年1—10月2 366例需输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2018年6—10月输血治疗)和对照组(2018年1—5月输血治疗),每组1 183例,对研究组实施输血前心理辅导、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操作,分别对不同血液疾病,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总概率为7.27%(172/2 366),研究组为3.63%(43/1 183),对照组为10.90%(129/1 183),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对不同疾病的比较中,除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外,其它血液系统疾病接受输血治疗患者中研究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血液成分的比较中,两组输注冷沉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它血液成分输注后研究组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减少血液疾病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液预警与输血链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预警(Haemovigilance)是一系列覆盖整个输血链的各个环节(从献血者的招募到受血者的追踪),旨在收集和评价治疗性输注血液和/或血液成分过程中产生的意外或者不良反应、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和复发的监控程序.作为采供血机构质量控制系统的一部分,血液预警是对输血链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已成为现代输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军  王金枝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2):160-160,F0003
输血是临床上作为治疗和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但输血不良反应在临床输血中十分常见.为了提高医院输血服务质量,石河子市一家三级甲等医院要求临床对患者输注的每一袋血液及血液制品,无论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均要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宁波地区近年来临床输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及完善血液预警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宁波地区5家综合性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住院患者输血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 793例患者接受120 129袋红细胞悬液、冰冻血浆、机采血小板及冷沉淀成分输血,103例患者发生126人次各种输血不良反应,其中过敏性输血反应(50.8%)和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36.50%)发生率最高。4种血液成分中,输注机采血小板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冰冻血浆,红细胞悬液,冷沉淀最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输血次数的增加而升高。结论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提高对输血不良反应的认识,对改善临床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输血是临床抢救治疗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正确实施输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不仅能够尽快达到治疗目的,还能够保证患者的安全,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操作不当,会造成输血器针头刺破储血袋的现象发生.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可防止血液的浪费和不良反应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751例输注全血及512例输注成分血的不良反应调查、探讨分析全血和成分血的利弊关系.方法 通过输血反应回报单制度对四川省人民医院东区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后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和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本组调查输注全血751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0例,不良反应率2.7%,输注成分血512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率0.39%.结论 输注全血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成分输注.  相似文献   

12.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是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在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输血免疫反应.因为人类的血型抗原相当复杂,红细胞、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以及血浆蛋白等,估计血型抗原高达1017,这就使得输血免疫反应成为输血治疗的严重问题.为了预防这类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我们调查了郑州地区各类血液成分输血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时不同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特点。方法 收集来自中国输血协会血液安全监测专业委员会开展血液安全监测的哨点单位报告的急性输血不良反应985例,分析其报告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特征。结果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中,输注血小板类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6.60‰)远高于输注红细胞类(1.64‰)和血浆类(1.25‰),所有血液成分的过敏反应报告发生率(1.24‰)高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FNHTR)(0.63‰)和其他反应。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呈现偏态分布、前高后低的特点,输注红细胞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散分布在前140min,占79.56%,输注180min后仍有较多输血不良反应发生;输注血浆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集中在前60min,占56.92%;而输注血小板时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20 min~100 min,占80.33%,在不同时段发生反应的例数波动较大。过敏反应发生比较急骤,输注30min~60min其发生数量相对最高;FNHTR发生相对较缓,输注部分血液成分时发生反应的数量有在不同时间段出现高峰的现象。结论 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输血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4.
J.血液和血液成分的输注,Rh免疫球蛋白的注射J1.000监督必须在医学监督之下输血,输血期间必须密切观察患者,如疑有不良反应发生,应延长观察时间.门诊病人输血应按住院输血的标准执行.必须向门诊输血的病人介绍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J1.100输血或输血液成分必须由医生决定.J2.000 受血者的核对核实受血者和血容器正确无误至关重要.J2.100临输血前,输血执行者应鉴字,说明他逐项将血容器上的标签与受血者的配血单作了核对.J2.200贴在血容器上的所有核对资料都应至少保留到输血结束.J.3000 输血通则血液和血液成分应保存于最适温度,直至发血.输血器必须无菌、无热原,并装有能  相似文献   

15.
输血不良反应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输血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和抢救患者常用的医疗措施。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临床输血可能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制度是了解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有效措施。现将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0月回报的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的原因,探讨降低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措施,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资料,分析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基本信息、输血种类及不良反应类型。结果 2013-2016年,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8%。其中发热反应30例,占37.97%;过敏反应49例,占62.03%。由红细胞引起3例,占3.8%,血浆类制品引起76例,占97.2%。首次输血发生输血反应23例,占29.11%,其中女性16例,均有妊娠史;多次输血发生输血反应46例,占70.89%。结论临床输血有一定的风险,患者的输血史、妊娠史以及血液成分都是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及血液成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分析其分布特点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本院2015—2017年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49 212人次输血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39人次,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69%,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过敏不良反应最高,占0. 43%。血液成分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类最高,占2. 75%,红细胞类最低,占0. 86%。其中都以过敏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临床科室中以血液内科和消化内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分别占输血反应总数的41%和13. 67%。其主要疾病为白血病和消化道出血。结论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导致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成分输血以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适应症,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过滤血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血液免疫学与输血相关传染病学的深入研究,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探讨经白细胞滤器过滤后的血液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输血不良反应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为确定输血不良反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建立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制度,对发生的输血反应按输注血液的品种、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反应的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有输血史的人群出现反应的比例较高;输注血浆的反应发生率最高,且男性对血浆的敏感性高于女性;25岁以下的人群发生反应的比例较低,其他年龄段比例相当;悬浮红细胞引起的反应以发热为主,血浆引起的反应以过敏常见.结论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能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去除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治疗中常伴有不良反应,尤其是输入含白细胞的血液常引发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等,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输血疗效,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复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含有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的细胞因子的库存血液所致.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和普及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旨在减少和降低含有白细胞血液引发同种免疫和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疗效.为较客观地评估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对1999年以来石家庄地区部分医院使用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前后一段时期,引发的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