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管结石36例,切除并有胆管狭窄和扩张的部分肝组织,根据结石的部位和肝胆管疾病变同进作胆总管切开引流或狭窄胆管切开成形和胆肠吻合等术。术后长期随访表明,86.2%患者疗效满意。对局限于肝段或肝叶并有多处胆管狭窄的肝内结石,肝部分切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肝部分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6例,切除并有胆管狭窄和扩张的部分肝组织,根据结石的部位和肝胆管病变同时作胆总管切开引流或狭窄胆管切开成形和胆肠吻合等手术。术后长期随访表明,86.2%患者疗效满意。对局限于肝段或地并有我处胆管狭窄的肝内结石,肝部分切除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 的探讨肝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相关临床问题。方法 参照肝内胆管结石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肝内胆管结石临床资料。结果 35例病人的分型分别为:Ⅰ型2例,Ⅱ型17例,Ⅲa型9例,Ⅲb型5例,Ⅲc型2例。共行肝段或肝叶切除24例次,胆道成形13例次,胆肠吻合18例次,单纯取石3例次。肝切除主要用于Ⅱ型、Ⅲa型和Ⅲb型病人。肝切除范围包括左外叶6例、左半肝12例、右半肝3例,右后叶3例,右前叶1例。结论 肝切除是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的重要手段,技术上有其特点,准确全面影像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是保证肝内胆管结石疗效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肝内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病,因其高残石率、高复发率、高再手术率,在治疗上一直是肝胆外科的难题.肝切除术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最有效的方法.我院于2009年至2012年施行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9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选择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例,全麻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术中胆道镜胆管探查和取石。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170(100-260)min,术中出血为160(30-600)ml,均未输血,术中取净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残留2例。无并发症,5-8 d出院。随访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能够治疗左侧肝内胆管结石,为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提供又一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7.
我院于1987-2000年间采用区域性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7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文对其做一回顾性总结。1 临床资料 本组76例,男性22例,女性54例,年龄18-68岁。所有病例均有反复发作的胆道病史,最长达30年,20例为第2次手术。2例为第4次手术,术前均经Bus、PTC、ERCP、CT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内胆管结石肝部分切除术后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部分切除治疗,回顾性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OR值:4.550、4.235。OR95%CI:1.885~9.857、1.779~8.789,P0.05)。结论既往胆道手术史、手术时间为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临床应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80年代以来,胆石症的发病谱与70年代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逐步增加,而过去常见的肝内胆管结石已明显减少.尽管如此,肝内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仍是当今胆道外科的难点.虽然本病的治疗多以胆道取石、胆肠内引流治疗,但肝切除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地位日趋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0~1993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59例。结石位于左肝230例(41.14%),右肝110例(19.68%).左右肝内均有结石219例(39.18%)。合并胆管狭窄245例(43.8%),共294处。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状况和病理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随访432例,1~12年(平均5.5年)。主要手术方法的远期优良率分别为:肝切除95.3%,胆管空肠Roux-en-Y扩大吻合89.91%,肝切除加胆管空肠扩大吻合联合手术88.24%,胆管切开配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87.4%。经胆道镜取石的残石率7.28%,未用胆道镜取石的残石率29.17%。着重讨论了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选择。作者认为根据不同的结石状况和病理类型,分别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可望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三维肝脏手术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基于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的三维肝脏虚拟手术的设计和仿真效果,以及基于自由设计模型系统(FreeForm Modeling System)的虚拟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采集正常人肝脏64排薄层扫描数据集,利用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软件)进行肝脏及其肝内血管三维重建,并将重建的肝脏及其管道模型、人工绘制肝脏肿瘤模拟物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利用力反馈设备(PHANTOM),对肝脏模型进行手术切割。结果通过旋转和放大目标物体,肿瘤与肝内血管的立体关系能清晰展示。根据手术原则,使用PHANTOM操纵“手术刀”,仿真左外叶切除,术中肝内管道结构容易识别,其过程基本符合临床肝脏肿瘤切除的手术过程并可调节目标物体的强度,感受切割时力反馈的大小。结论利用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虚拟手术系统仿真肝脏手术切割,可以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的肝脏及腹腔血管三维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进行肝脏及其内部管道和腹腔血管的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的准确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正常人肝脏二维图像数据集,采用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系统对二维图像数据进行肝脏及其肝内管道、腹腔血管系统三维可视化重建,并对重建肝脏模型的体积与肝脏实际体积以及重建门静脉与64排螺旋CT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法重建的门静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系统三维效果逼真,立体感强,可任意角度旋转、观察;能够显示肝内各主要管道系统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准确地反映肝脏实际体积及肝内管道系统的真实情况.通过调节肝脏的透明度可同时显示肝脏和肝内动静脉、门静脉分支和腹腔动脉系统.计算机重建后的门静脉与螺旋CT后处理工作站容积再现法重建的门静脉完全一致.结论 计算机辅助的三维肝脏及其管道和腹腔血管系统能准确反映人体的真实结构,为肝脏的虚拟手术设计提供了可靠和真实的虚拟器官和血管系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复杂的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15例肝内胆管广泛多发结石病人,实施左肝外叶切除广口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进行跟踪随访。结果 本组无严重术后并发症。随访3.5 ̄7.5年,平均4.8年,14例症状完全消失,1例偶有胆管炎发作。B超检查;13例无残石,2例右肝后叶残留少量结石。结论 左肝外叶切除广口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广泛多发结石远期疗效较  相似文献   

14.
脾脏的三维重建和脾切除可视化仿真手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脾脏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和脾切除的可视化仿真手术.方法 采集脾脏64排螺旋CT的原始扫描数据,通过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图像程序分割和自动提取,再采用自行研发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中修饰、平滑并进行脾切除术前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的研究.结果 自适应区域生长算法进行脾脏图像程序分割速度快、效果好,可获得满意的脾脏分割数据;三维重建出来的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脾脏和周围重要器官及管道的结构;睥切除的仿真手术效果接近实际手术.结论 脾脏CT数据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仿真手术的研究应用可以让手术者对脾脏周围的三维解剖结构在手术前能够有清晰的了解,对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基于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和胰腺可视化仿真手术.方法 采集常见胰腺病变的CT扫描数据.通过自适应区域生长法对CT序列图像进行程序分割和提取,采用自行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再将数据以STL格式导入FreeForm Modeling System中修饰、平滑,利用GHOST SDK软件开发出各种仿真手术器械,然后运用PHANTOM力反馈设备进行各种常见胰腺疾病的可视化仿真手术的研究.结果 利用自适应区域生长法对胰腺和脾脏CT图像进行程序分割速度快、效果好.用自行设计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构清晰,可真实再现胰腺的解剖结构,有如在手术台上直接操作、真实手术的感觉.结论 基于64排螺旋CT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仿真手术,对胰腺等腹部脏器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制定、风险评估、临床教学训练等方面都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华群  马维虎  赵刘军  方媛 《中国骨伤》2009,22(5):349-352
目的: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3D)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寰枢椎骨折脱位并进行术后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手术前后X线片与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3D和MPR重建图像,其中男54例,女15例,年龄17~73岁,平均46.5岁.结果:运用CT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诊断全部准确,其中齿状突骨折49例(Anderson Ⅱ型35例,Ⅲ型14例);C1,2联合骨折(Jeffson骨折联合Hangman骨折合并C1,2不稳)9例;寰椎爆裂骨折合并枕颈不稳6例;枢椎椎体骨折5例.而X线片诊断准确38例(38/69),漏诊23例,6例未能作出诊断,2例误诊.术后69例CT图像均清楚显示金属内固定的准确位置,其中2例螺钉螺纹轻微穿破寰枢椎侧块(椎弓根)外侧骨皮质,3例螺钉螺纹轻微穿破寰椎后弓上侧骨皮质.结论: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寰枢椎骨折脱位的部位、类型及术后金属内固定位置,为临床确定骨折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了可靠而直观的依据,可作为寰枢椎骨折脱位的诊断和术后评价的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应该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脏肿瘤术前评估及指导精准肝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集10例入住我院的肝脏肿瘤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亚毫米原始扫描数据,再运用腹部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系统(MI-3DVS)进行图像分割及三维重建,观察重建模型进而仿真手术,计算残肝体积百分比,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评估手术风险,将仿真手术与真实手术全过程,术前风险评估及真实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I-3DVS对腹部脏器及其脉管系统三维重建的模型结构清晰、直观、形象逼真。10例患者功能肝体积介于(1335.28±293.72)ml;肿瘤体积介于(399.06±276.26)ml;残肝体积介于(770.12±226.77)ml;结合患者临床资料,10例患者术前测得的残肝体积百分比均能满足术后肝功代偿要求,仿真手术与真实手术全过程一致,术前利用MI-3DVS手术风险评估与真实手术风险一致。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指导肝脏肿瘤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肝脏肿瘤切除率,评估手术风险,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64排CT胆道和血管三维重建(CTA)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和优缺点。方法对2006年3月至2006年12月8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进行增强CT扫描并进行肝动脉、门静脉三维重建,判断肝动脉和门静脉侵犯情况。通过PTBD胆道内注入6.9%泛影葡胺,进行CT平扫和阳性法胆道三维重建,判断肝内胆管的侵犯情况。利用上述结果进行Bismuth—Corlette分型和T分期。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例病人均可成功进行CT重建肝动脉,门静脉的三维重建。2例肝动脉系统侵犯病人CTA结果与手术探查一致,5例门静脉系统侵犯病人,3例一致。6例病人肝内胆管1—4级分支在胆道三雏重建时能完全显影。2例病人部分显影。7例病人的Bismuth—Corlette分型和6例T分期术前评估结果与手术探查一致。结论64排CT下胆道和血管三维重建,可作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的常规方法,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CT三维重建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及分布情况。方法以2016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25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2例,女3例;年龄20~63岁,平均38.8岁。股骨头坏死均为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Ⅱ期;病程3~18个月,平均9.2个月。首先行髋关节CT扫描,采用Mimics Research 21.0软件三维重建股骨头并识别坏死组织;然后利用3-matic Research 13.0软件将重建的股骨头分割为8个区域,测算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坏死组织体积比,以及不同区域坏死组织分布情况。结果股骨头三维数字模型显示坏死组织主要位于股骨头前上方,坏死组织区域主要呈穹窿状。股骨头分区显示坏死组织主要集中于前上内区、前上外区与后上内区。25例患者股骨头体积为(48399.52±9408.90)mm^3,坏死组织体积为(20917.08±6566.94)mm^3,坏死组织体积比为44.75%±15.72%。不同区域坏死组织体积及体积比不一致,其中前上内区、前上外区和后上内区较大。结论基于CT三维重建能快速直观地评估股骨头坏死组织体积及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