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按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湿热困脾和阳虚湿瘀3型。另选6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等,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将这些客观指标与中医证型对应起来,探讨不同证型的特点和分布规律。结果:湿热困脾型最为多见,阴虚燥热型病程最短。各组ISI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湿热困脾型最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HbA1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湿热困脾型最高,TC、TG湿热困脾型均高于其它证型。结论: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型有从阴虚燥热证经湿热困脾证向阳虚湿瘀证发展的趋势,胰岛素抵抗的程度随着病程的发展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湿热困脾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且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血脂代谢紊乱在胰岛素抵抗发生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证论治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IR的特点及优势。方法:选择2型耪尿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二甲双胍组和中医辨证治疗组,分别予以治疗。测定空腹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中医科征治疗组IAI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二甲双胍组相当,其TG、TNF-α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阴虚热盛组、气阴两虚组IAI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气阴两虚组TG、TNF-α下降较著(P<0.01)。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IR有改善作用,与二甲双胍组相当,其可通过改善血脂、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等受体后因素来改善IR。不同的证型,用不同的方药对IR皆有改善作用,并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和甲襞微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2022年2月收治的T2DM患者2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归纳分析其分布特征,探讨中医辨证与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及甲襞微循环的关系。结果:200例T2DM患者临床以气阴两虚证(占比达47.00%)较为常见,其次为阴虚热盛证(占比为20.00%)、湿热困脾证(占比为17.50%),临床以阴阳两虚证(占比为9.50%)和血络瘀阻证(占比为6.00%)较为少见。阴阳两虚证和血络瘀阻证患者的年龄最大,病程最长,而阴虚热盛证患者年龄最小,湿热困脾证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最高。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两虚证和血络瘀阻证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形态积分、流态积分高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空腹C肽、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及甲襞微循环血流速度低于其他3种证型患者,而甲襞微循环袢周状态积分高于阴虚热盛证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热盛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吡格列酮和中药治疗,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结果:中医辨证论治对Homa-IS有改善作用,与吡格列酮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方面,辨证论治优于吡格列酮.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改善IR,提高机体胰岛素敏感性,贯穿于T2DM治疗的全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医对糖尿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中医药在改善T2DMIR、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不断显现。2006年1月-2008年12月笔者以中药临床辨证加减治疗34例T2DM患者,在改善IR方面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吡格列酮,治疗组中医辨证治疗。观测和评估空腹血糖(FPG)、空腹血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IS),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ins、Homa-IS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升高。[结论]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伟  董朝侠  田强  党毓起 《四川中医》2012,(12):154-156
本文从脏腑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两个方面对近年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可知,目前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主要以健脾、补肾、疏肝、益气养阴、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等为主,通过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在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严格筛选出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无其他内分泌疾患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51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3型,并与健康对照组作胰岛素敏感性比较。结果:Ⅱ型糖尿病各证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P<0.01),若将健康对照组的胰岛素敏感性定为1.00,则阴虚热盛、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的胰岛素敏感性分别为0.815,0.765,0.89;3型间胰岛素敏感性比较,则阴阳两虚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 10年来中医药治疗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概况与进展进行了综述。2型糖尿病的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探讨了中医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的治疗作用。参考文献 2 3篇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6-01~2008-02四川省第二中医院和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门诊病人,总计93例。其中,男36例,年龄53~67岁,病程7个月~3年;女57例,年龄50~69岁,病程,6个月~5年。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抵抗(IR)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所在,随着中药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研究不断进展,笔者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2型糖尿病不属于"消渴"范畴;发病主因是脾失运化;基本病理是湿热内蕴、困阻胰岛;治疗大法是健运脾土、清化湿热,并制订了基本处方,从四个方面探讨了2型糖尿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对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消渴安糖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活性和数量的影响,探讨消渴安糖方的降糖机制。方法:将4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消渴安糖方联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和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均用药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别观察治疗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功能指数(HOMA—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k1,r1,r2,k2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FINS、HOMA—IR、HOMA—IS以及胰岛素受体数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消渴安糖方联合胰岛素治疗不仅可以降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而且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受体的活性和数量来减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对胰岛素抵抗的病因病机认识、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和中医药对2型糖尿病IR的临床治疗三个方面,回顾了近十年来中医在胰岛素抵抗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做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6—2016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Sinomed、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查找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6篇文献,1 25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644例,对照组609例,各研究均明确指出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在提高临床疗效(RR=1.73,95%CI[1.46,2.05])、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MD=0.26,95%CI[0.22,0.3])、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MD=-1.02,95%CI[-1.16,-0.87])、降低体重指数(MD=-0.78,95%CI[-1.26,-0.3])、降低血脂TC:(MD=-0.57,95%CI[-0.73,-0.42]、TG:(MD=-0.78,95%CI[-1.26,-0.30])、LDL-C:SMD=-0.46,95%CI[-0.59,-0.32]、空腹胰岛素(SMD=-0.69,95%CI[-0.81,-0.57])、空腹血糖(MD=-0.9,95%CI[-1.09,-0.7])、糖化血红蛋白(MD=-0.77,95%CI[-1.28,-0.26])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2型糖尿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之一。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为检索源,检索关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我们利用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对纳入标准的344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作者单位分布、类型分布、高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统计,初步探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并以胰岛素抵抗为研究热点展开讨论,为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参考和方向,也突出了将文献计量学方法运用于医学文献的分析对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安全、多靶点等优势,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中中药通过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干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在阐明中药作用机制方面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信号通路对IRS、PI3K/Akt、AMPK、GLUT、GSK-3、NF-κB、p38 MAPK、JNK、Nrf2、PPARs、PTP1B等主要靶标对在中药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作了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入手分析中医证侯及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查阅1979-2010年有关代谢综合征中医分型及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137篇中医文献,按统计结果列出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证型,并对各证型出现的临床指标频次等进行数据统计。结论:代谢综合征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早期以气阴两虚多见,中期以痰湿壅盛多见,后期以阴阳两虚多见。而脂质代谢异常多发生在痰浊阻遏证和痰湿壅盛证,以痰浊阻遏证更为显著,体重指数异常以痰瘀互结证为主;脂联素异常以瘀血阻络证为主;血压异常以肝火上亢为多见。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肥胖、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多种激素水平紊乱,慢性轻度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等,基本可分为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3个环节.中药复方、中成药、单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针灸等疗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IR...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在CNKI、VIP数据库检索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文献,建立中药及方剂文献数据库,采用频次研究的方法对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进行分析。结果:①出现频率最高的单味药是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出现频次最高。②防治2型糖尿病方剂应用频次最高的为六味地黄汤,其次为左归丸和消渴方。结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为临床选择防治2型糖尿病最佳药物及组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