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养阴生津方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感温邪具有热象偏重、易于化燥伤阴的特点 ,是导致温热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以阴伤的甚微衡量病势的轻重 ,以阴气的存亡推断患者的生死 ,是判断疾病预后的关键。而养阴生津法在温热病的治疗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明确养阴生津法在治疗热瘀证中的解毒护络作用的实质 ,我们确立从细胞水平研究其作用效果。本实验观察了临床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养阴生津方对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以探求养阴生律法“护络”作用的实质。1 研究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材料养阴生津方组成 :生地、石斛、麦冬、玄参各 6g(药物由南京市药材公… 相似文献
2.
麦冬、生地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们认为络病与微小血管的病变关系密切 ,血管内皮细胞 ( VEC)的损伤是络病发生的物质基础之一。养阴药物对 VEC的增殖作用 ,体现出其对络脉的保护作用。本文通过研究麦冬药血清和生地药血清对 VEC增殖的作用来证实麦冬、生地对“络脉”具有保护作用。1 材料和方法1 .1 主要试剂与仪器 RPMI- 1 640培养基( GIBCO,USA ) ,胰蛋白酶 ( Typsin,MERCK,USA) ,四甲基氮唑盐 ( MTT) ( FLUKA,Switzerland ) ,二甲基亚砜 ( DMSO ) ( MERCK,USA) ,SOD和 MDA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 ,培养箱 ( NAPCO,USA ) ,酶… 相似文献
3.
川芎嗪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台盼蓝排染法测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计数,MTT法测定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对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结果:川芎嗪直接作用于ECV304细胞,其细胞计数、吸光度(A)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川芎嗪作用于VEGF诱导的ECV304细胞,其A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嗪能直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对VEGF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补气活血类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类中药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对HUVEC 增殖能力具有较明显促进、抑制作用的药物。方法:建立HUVEC 的体外培养的细胞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将10 种活血化瘀药分别与3 种补气药按照1:2、1:1、2:1 三种不同的配比两两配伍组合,组成90 对补气活血药药对,制备90 对补气活血药药对和10 种活血化瘀药的含药血清。应用MTT 比色法观察不同活血化瘀药和补气活血药药对的含药血清对HUVEC 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血清组相比较,大部分的活血化瘀药、补气活血药对含药血清对HUVEC 的增殖能力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促进或者抑制),其中丹参组、川芎组、赤芍组,丹参黄芪(1:2)组、丹参黄芪(1:1)组、川芎黄芪(1:2)组可明显促进HUVEC 增殖能力(P<0.05 或P<0.01);三棱组、莪术组、丹皮组、莪术黄芪(2:1)组、三棱人参(2:1)组、莪术黄芪(1:1)组可明显抑制HUVEC 增殖(P<0.05 或P<0.01)。结论:不同的活血化瘀药和补气活血药配伍组成对HUVEC 的增殖能力具有不同的促进或抑制作用,这可能为这些药物在细胞层面上促进或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当归及其组方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为模型,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细胞周期、SABC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对黄芪、当归及其组方的促HUVEC增殖作用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黄芪、当归单用或合用均可促进内皮细胞生长,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的数目,尤以复方作用明显(P<0.05或P<0.001)。同时,各给药组均能上调VEGF的表达,而对照组VEGF仅有微弱表达(P<0.05或P<0.01)。结论:黄芪、当归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作用,两药配伍应用时具有协同效应,提示在缺血心肌新生血管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蓖麻毒素纯化方法进行改良并探讨其体外抗血管生成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磷酸盐缓冲液抽提、Sepharose 4B亲和层析与Sephacryl S-100分子筛层析纯化蓖麻毒素,反相疏水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白纯度,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MTT法检测蓖麻毒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采用改良法纯化蓖麻毒素明显缩短了纯化周期,纯化的蛋白经免疫印迹技术证实为蓖麻毒素,蛋白纯度高达95.3%;纯化的蓖麻毒素抑制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作用具有明显的时间及剂量依赖效应,并且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尤其是晚期凋亡率上升更明显.结论:采用改良方法纯化可获得高纯度的蓖麻毒素,纯化的蓖麻毒素具有明显的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妙勇安汤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V304的增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以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血四妙勇安汤对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为治疗性血管新生的靶基因选择提供线索。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内皮细胞,同步化于G0期,ELISA法检测BrdU的掺入;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结果:与空白血清对照组相比,10%的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体积添加分数可显著提高BrdU的掺入量,促进DNA合成,提高ECV304细胞周期S期所占比例。结论:10%的四妙勇安汤含药血清能促进内皮细胞ECV304DNA合成,加快细胞周期进程,从而对其增殖具有促进的作用,可能具有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52-1354
目的:明确针刺内关穴对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后病理损伤和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大鼠MCAO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非针刺组、针刺组(内关穴3次/s、60s),每组6只模型。4组取材后,通过t-检验结合差异变化倍数(FC)筛选进行差异分析,检测差异表达基因、GO。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病理损伤致基因上调417个,共富集到340个GO生物过程;针刺组与非针刺组相比较,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有显著差异,肢体症状较非针刺组减轻(P≤0.05),下调358个基因,共富集到19个GO生物过程。结论:脑缺血损伤导致显著变化的生物过程包括单核细胞聚集、正向调控血管生成、急性时相反应、中性粒细胞趋化性、病毒防御应答、正向调控异型细胞的细胞黏附等,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针刺内关穴治疗脑缺血的机制,可能与调控Egr3、Ccl11、Vash2等表达促进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关,通过促进大鼠缺血脑组织脑血管新生,改善脑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降脂通脉方药理血清对高脂血清所致内皮细胞(EC)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给家兔灌服降脂通脉方后取其血清加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EC形态及功能变化.结果:中药降脂通脉方血清组,细胞形态大致正常,降脂通脉方药物血清可减少乳酸脱氢酶(LDH)释放,使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增加,降低ET的含量.结论:降脂通脉方药理血清对高脂血清所致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保护EC可能是本方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于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为治疗性血管新生的靶基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内皮细胞,分为阿魏酸低、中、高浓度组,同步化于G0期,ELISA法检测BrdU的掺入;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阿魏酸均可显著提高BrdU的掺入量,上调VEGFmRNA的表达,且在10^2ng/ml~10^4ng/ml之间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阿魏酸能显著促进体外培养的ECV304细胞的增殖,可能具有血管新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出能明显影响肿瘤标志物CEA表达的清热解毒中药,指导临床应用。方法:用亚细胞毒浓度的药物作用于肠癌细胞一定时间后分别收集细胞培养液上清和细胞,分别采用夹心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癌细胞培养上清CEA的表达。结果:所选取的清热解毒中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肠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且随着中药浓度的递减,抑制率也相应的减低;夹心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夜CEA的表达在24h时,蚤休及黄连对CEA的浓度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CEA的表达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黄连对CEA表达的阳性染色率最低,蛇莓、蚤休阳性染色率相当,夏枯草、连翘阳性染色率最强。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对肠癌细胞株CE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方治疗脓毒症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模型组、清热解毒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24,12,6 g·kg-1,ig),均1次/d,连续3 d给药。记录各组大鼠死亡情况,并以传统细菌培养法对大鼠标本进行细菌定量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肠水通道蛋白(AQP)2和AQP8,同时应用血清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 结果: 模型组病死率56%,且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该组大鼠腹水、淋巴结与血液细菌阳性率和细菌含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明显升高;高剂量组大鼠病死率降低,血清生化指标明显改善,且AQP2和AQP8表达与脓毒症模型组有明显差异性(P<0.05)。各治疗组AQP2和AQP8表达下降,且对中药剂量有依赖性,同时淋巴结与血标本细菌含量显著降低。 结论: 清热解毒方可通过下调AQPs表达而发挥泻下功能,减少脓毒症大鼠细菌易位治疗脓毒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清热解毒口服液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 方法: 利用HPLC方法,梯度洗脱,测定了12批清热解毒口服液样品。色谱条件为Shim-pack VP-ODS柱(4.6 mm×250 mm,5 μm),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1,流动相A乙腈-B 0.02%磷酸水,梯度洗脱(0~12 min,1%~15%A;12~22 min,15%~20%A,22~32 min,20%~25%A,32~40 min,25%~45%A;40~50 min,45%~55%A)。 结果: 12批清热解毒口服液样品有9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911~0.972。 结论: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用于全面控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GJD)对脓毒症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细菌学方面的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对照组、脓毒症模型组和GJD治疗组(生药24 g·kg-1),给予清热解毒方治疗后观察大鼠生存情况,同时使用细菌培养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腹水和血标本进行细菌学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条件致病菌在脓毒症模型组动物腹水和血液中大量繁殖,在治疗组中上述细菌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条件致病菌是脓毒症模型大鼠的主要致病菌,GJD可以通过抑制致病菌的繁殖而对脓毒症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清热化瘀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热化瘀组3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MCAO)模型,观察大鼠缺血损伤后缺血半暗带区的细胞增殖。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2 d、4 d、7 d、14 d、21 d五个时间点巢蛋白(Nestin)及5-溴脱氧尿苷(BrdU)免疫活性的变化。结果清热化瘀组大鼠在第2天、第4天、第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缺血半暗带Nestin和BrdU阳性表达分别于再灌注7 d和14 d达高峰(P〈0.05),以后表达逐渐减弱;清热化瘀组可以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后第4天、第7天、第14天大鼠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P〈0.05);并可以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大鼠缺血半暗带的BrdU阳性细胞表达(P〈0.05)。结论脑缺血损伤可激活神经干细胞,促使其增殖和表达。清热化瘀方可以促进MCAO大鼠缺血半暗带神经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16(human papillomavirus 16,HPV16)体外假病毒感染模型评价清热解毒方体外抗HPV16感染活性及作用方式,并探讨清热解毒方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将HPV16假病毒加入到293T/17细胞中,建立HPV假病毒体外荧光感染模型,以此模型评价清热解毒方(20~1 000 g·L~(-1))体外抗HPV16作用,探讨清热解毒方抗HPV感染的量效关系;其次,采用HPV假病毒模型,通过预处理细胞、与病毒同时作用于细胞、病毒处理后作用于细胞的不同处理方法,探讨清热解毒方(20 g·L~(-1))抗HPV的作用方式;最后,从清热解毒方作用后HPV转化的He La细胞中提取致癌蛋白E7,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7,ERK,NF-κB蛋白表达,探讨清热解毒方(3. 33~20 g·L~(-1))在肿瘤相关蛋白水平上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病毒组比较,清热解毒方可以明显抑制HPV16假病毒的感染(P 0. 05),且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且清热解毒方能够通过保护细胞、抑制病毒吸附并抑制病毒感染后过程的多种方式发挥其抗HPV16作用,其中保护细胞的效果更显著(P 0. 01),说明清热解毒方能够显著预防HPV16感染;与空白组比较,清热解毒方能够明显抑制E7致癌蛋白的表达,并抑制ERK,NF-κB蛋白的表达(P 0. 05,P 0. 01),达到抗肿瘤的作用。结论:清热解毒方具有较好的抑制HPV病毒的效果,该研究为清热解毒方清除HPV病毒和防治宫颈癌提供了创新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样品经甲醇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C18(4.6mm×250mm),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线性范围0.12μg~1.2μg,平均回收率99.2%,RSD=2.0%。 相似文献
20.
肿瘤是指机体在多种致瘤因子作用下,使正常的局部组织和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以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在中医理论中,与致瘤因子相似的热毒是引起肿瘤主要原因之一。现代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排毒、抗菌消炎及提高免疫,抗肿瘤等功效,因此,清热解毒药是治疗肿瘤的中医方剂中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清热解毒药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子药理学研究表明,清热解毒药可通过调控多个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靶点对多种肿瘤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回顾文献,基于近几年来一直缺少对清热解毒药治疗肿瘤的机制研究具体概述,因此本文选取苦参、黄芩、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几味典型的清热解毒药,分别从分泌型糖蛋白(Wnt)/β-链蛋白(β-catenin),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o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刺猬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入手,探讨了苦参、黄芩、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及血管生成、减轻或消除化疗耐药性作用等方面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可见清热解毒药抑制肿瘤发生发展是清热解毒药中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清热解毒药治疗肿瘤具有化学药、手术治疗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为清热解毒药在肿瘤治疗的应用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中医药在肿瘤的作用机制机制提供新的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