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0例病因不明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应用胶囊内镜进行小肠检查,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充分的肠道准备及物品的准备,观察检查进行情况及胶囊排出的情况。结果:本组进行了21次胶囊内镜检查,摄影图像清晰,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病变检出阳性率80%。结论:胶囊内镜检查安全方便,给予适当的护理是保证检查成功、提高病变检出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胶囊内镜下表现。方法:分析23例临床诊断为IBS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结果:23例中有17例发现小肠不同程度病变,占所有病例的73.9%。其中多发间质瘤2例,小肠多发息肉1例,小肠单发息肉3例,小肠炎症、糜烂、充血6例,小肠静脉扩张、黏膜隆起2例,疑似小肠克罗恩病1例,小肠肿物1例,回末憩室1例。结论:IBS患者有可能存在小肠病变,如果有条件可行胶囊内镜检查,以排除小肠病变。  相似文献   

3.
李彩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333-7334
肠道准备是肠道内镜检查和治疗的必要环节,胶囊内镜主要观察部位在小肠,超声内镜是通过超声波进行观察,与传统大肠镜相比,其肠道准备有特殊要求。胶囊内镜的主要检查部位在小肠,同时,因为不能充气注水,肠道的清洁度直接影响胶囊内镜的图像质量[1]。所以肠道准备的好坏对胶囊内镜的病变阳性检出率影响很大。超声内镜在肠道检查中要求肠道准  相似文献   

4.
包洁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133-2134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疑似消化道疾病或不能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施行胶囊内镜检查,统计检查结果。【结果】150例患者中消化道病变检出率高达78.6%(118/150)。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小肠病变占71.0%(49/69),慢性腹痛患者中单纯小肠病变59.2%(29/49),慢性腹胀患者中单纯小肠病变占11.1%(3/27),慢性腹泻患者中单纯小肠病变占40.0%(2/5)。【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检出率,且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莫菲管配合内窥镜放置胶囊内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存在吞咽困难、功能性胃输出道梗阻、胃手术后及胃轻瘫等18位患者,使用改良莫菲管配合肠镜把胶囊内镜推送到幽门以下,进行小肠检查。【结果】18例均完成全部小肠检查,发现小肠病变率88.9%,出现咽喉部不适率为56.25%。【结论】改良莫菲管配合内窥镜放置胶囊内镜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低廉、安全和实用的优点,但容易损伤患者咽喉黏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胶囊内镜检查是新的无创性主要用于诊断小肠疾病的方法,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对20例经X线钡剂造影、胃及结肠镜检查正常,疑诊为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20例中发现小肠病变12例,包括血管发肓不良、肿瘤、Crohn氏病、溃疡等。检查过程中无任何痛苦及并发症发生。结论:胶囊内镜能清晰地观察小肠,安全性好,对小肠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评价胶囊内镜对老年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2004年11月至2006年10月12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老年病人行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结果]胶囊内镜共检出10例患者12处病变:胃体肿瘤1例、胃溃疡1例、出血性胃窦炎1例、肠道血管畸形3例、小肠息肉3例、空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淋巴瘤1例、小肠克罗恩病1例;2例阴性.病变检出率为83.3%(10/12例),其中7例明确了消化道出血的病因(3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诊断率为58.3%(7/12例).[结论]胶囊内镜检查无创、安全,对老年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  王邦茂 《临床荟萃》2007,22(12):904-906
M2A胶囊内镜(capsuleendoscopy)又名无线胶囊内镜(wirelesscapsuleendoscopy),是由Idden等于1997年研制成功,2000年月由以色列GIVEN影像公司生产的图文诊断系统,并于2001年8月获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应用于临床。胶囊内镜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对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疾病的诊断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为消化道无创性可视性检查带来了革命。笔者就胶囊内镜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海军  孙光斌 《临床荟萃》2004,19(20):1192-1193
胃肠道血管畸形是引起急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常规检查方法诊断困难,甚至剖腹手术也难以发现。随着内镜和影像技术的发展,胃肠道血管畸形的发现增多,特别是胶囊内镜应用于临床,内镜可以对包括小肠在内的全胃肠道进行检查,使我们对本病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往认为,小肠肿瘤占小肠出血原因的第一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并观察患者使用胶囊内镜的顺应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8月~2012年8月11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疾病诊断率和安全性。结果 1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共检出小肠病变97例,检出率88.2%。其病因包括:小肠血管畸形71例,小肠非特异性炎症25例,间质瘤4例,克罗恩病5例,蛔虫症7例,息肉3例,憩室3例,淋巴瘤1例。受检者顺应性良好,未发生梗阻及嵌顿等并发症。结论患者对胶囊内镜耐受性好,胶囊内镜是小肠出血的安全、有效、舒适的检查手段,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中有着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11.
张微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5):585-586
胶囊内镜检查(capsule endoscopy)有易吞服、无痛苦、图像清晰及检查范围广的优点,可为胃肠道尤其小肠疾病的内镜检查提供新的途径,填补了小肠可视性检查的空白.本院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共对17例患者进行了检查,并在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实施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国产OMOM胶囊内镜临床应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MOM胶囊内镜通过让患者口服一粒小型智能胶囊的方式完成消化道检查,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适中,相当于同类进口胶囊内镜的二分之一,检查安全方便、图像清晰,无交叉感染,检查无需局部或全身麻醉,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我科从2005年7月~2006年12月,对60例患者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现将护理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8~74岁,平均46.58岁。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15例,腹痛腹泻14例,大便习惯改变3例,其他22例,体检6例。1.2器械和方法本产品由重庆金山科技集团自主开发,该系统由智能胶囊、图像记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的安全性及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7例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结果 17例老年人均良好地耐受了胶囊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检出8种病变共13例,糜烂性胃炎3例,出血性胃炎1例,胃息肉1例,小肠炎症2例,小肠克隆氏病1例,小肠血管病变2例,结肠黑变病2例,结肠息肉1例.结论 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是安全的,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肠胶囊内镜检查未完成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9年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胶囊内镜小肠检查282例患者资料,统计其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患者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所有282例患者中,未完成检查者有45例,未完成率为16.0%(45/282)。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OR=3.261,95%CI 1.084~9.815,P=0.035)、年龄(64.78±13.23)岁(OR=1.046,95%CI 1.007~1.086,P=0.020)、胃内时间[59.78(27.89,108.67)]min(OR=1.014,95%CI 1.005~1.024,P=0.004)、消化道出血(OR=3.017,95%CI 1.025~8.880,P=0.045)、腹部手术史(OR=4.902,95%CI 1.553~15.470,P=0.007)是检查未完成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95.20±26.16)g/L(OR=0.977,95%CI 0.957~0.998,P=0.033)、白蛋白(35.73±7.11)g/L(OR=0.871,95%CI 0.790~0.961,P=0.006)是检查未完成的保护因素。结论男性、年龄、胃内时间、消化道出血、腹部手术史是胶囊内镜小肠检查未完成的危险因素,血红蛋白、白蛋白是其保护因素。患者在行胶囊内镜检查前,除评估肠道狭窄情况外,也需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检查完成率。  相似文献   

15.
小肠出血占所有消化道出血的3%~5%,不能为常规胃镜及肠镜检查所发现,其定位、定性诊断给临床消化科医生带来一定的难度。随着双气囊小肠镜和胶囊内镜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以往难以确诊的小肠出血病因得以明确。胶囊内镜具有无痛苦、操作简单、无创、检查范围广等独特优点。适合小肠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本次研究对71例小肠出血性疾病进行了OMOM胶囊内镜检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国产OMOM胶囊内镜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国产OMOM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3月~2010年8月应用国产OMOM胶囊内镜检查55例,其中患者45例,分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4例,反复腹痛患者15例,反复腹泻患者5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1例,10例为健康体检者。结果 45例中检出小肠疾病38例(84.4%),其中包括小肠血管畸形13例,小肠炎症6例,Crohn病6例,小肠溃疡4例,末端回肠息肉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回肠末段淋巴滤泡增生2例,小肠憩室1例,余7例未见明显异常。10例体检组中,诊断为胃炎8例,1例十二指肠球炎及1例末端回肠息肉。54例胶囊均自然排出体外,无并发症,所获取的图像清晰稳定。1例胶囊滞留病人为Crohn病伴狭窄病人,后经手术取出。结论国产OMOM胶囊内镜安全,无痛苦,可用于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及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对小肠重度钩虫病的检查指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6年6月-2013年10月通过胶囊内镜诊断的17例小肠钩虫重度感染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例患者都有反复消化道出血和中重度贫血,粪检3例虫卵阳性,3例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所有患者均经胶囊内镜明确诊断为重度钩虫感染,镜下可见多条白色透明或暗红色线状寄生虫广泛分布于小肠肠腔内,以空肠段为主,部分钩虫聚集成团,多条虫体头端钩附与小肠粘膜,造成黏膜广泛损伤、糜烂和出血。结论尽管胶囊内镜是诊断小肠钩虫病的的最佳检查手段,但因检查费用高昂,应严格掌握检查指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70例OMOM胶囊内镜的检测结果,分析其在临床及健康体检的应用.方法 总结70例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疑有消化道疾病的70例检查中,共检出病变51例,包括慢性胃炎21例(其中伴有黏膜糜烂或溃疡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胃及小肠息肉9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回血管瘤13例,蛔虫症1例,结肠息肉3例.阳性检出率为72.9%.结论 OMOM胶囊内镜对于胃及小肠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对于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或长期腹泻、腹痛、腹胀、便秘患者可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时的安全性及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对17例老年人进行了检查。结果:17例老年人均良好地耐受了胶囊内镜检查,无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检出8种病变共13例,其中糜烂性胃炎3例,出血性胃炎1例,胃息肉1例,小肠炎症2例,小肠克隆氏病1例,小肠血管病变2例,结肠黑变病2例,结肠息肉1例。结论:老年人进行胶囊内镜检查是安全的,胶囊内镜检查对胃肠道疾病有较高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气囊辅助内镜(BAE)联合胶囊内镜(CE)对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小肠息肉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11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PJS患者进行BAE检查,并对小肠息肉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在接受BAE诊治后对部分患者进行了CE检查.详细记录两种检查方法检出小肠息肉情况(数目、大小、分布)、内镜切除息肉情况及内镜诊治相关并发症.结果 86例PJS患者共接受了237例次BAE检查及治疗(经肛95例次,经口142例次),86例患者均发现有小肠多发息肉,共检出直径≥10 mm小肠息肉1895枚,主要集中在近段小肠(80%,1516/1895).内镜下共切除直径>10 mm的小肠息肉1342枚(切除率71%,1342/1895).有35例患者在BAE诊治后接受了CE检查,在其中17例患者中检出直径≥10 mm的小肠息肉32枚,再次对其中14例患者行17例次BAE检查,共发现25枚小肠息肉并全部内镜下切除.与BAE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共7例次(小肠穿孔3例,引起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的消化道出血4例).结论 BAE能有效切除MPJS患者小肠多发息肉,CE可安全有效监测PJS患者小肠息肉,两者联合应用,在PJS患者小肠息肉内镜诊治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