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掌握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病情况,并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高危指标进行观察。方法对重庆市城区23293名3~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结果(1)总体检出超重12.44%,肥胖为3.72%,其中男孩分别为14.38%、4.99%,女孩为10.37%、2.35%。(2)肥胖组及超重组男女儿童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90百分位及95百分位者均多于正常体重组,χ2值分别为404.535、618.486,115.912、131.641,P值均<0.005。(3)腰-臀围比值肥胖男孩中有10.89%腰-臀围比值>1.0,肥胖女孩中有75.00%腰-臀围比值>0.85。结论重庆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2.44%,肥胖检出率为3.72%。肥胖儿童中的血压升高者明显的多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体重儿童。女孩中心性肥胖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合理适用的蒙古族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体质指数(BMI)参考值标准.方法 取“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2000年的调查数据,有效人数为5 563人,以BMI为指标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划分最优年龄段,再结合百分位数法确定超重、肥胖的界值点.结果 男女均划分为7~8岁、9 ~11岁、12 ~13岁、14~ 15岁、16~18岁共5个最佳年龄段,以每个年龄段的85百分位为超重的界值点,95百分位为肥胖的界值点,建立了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的BMI参考值标准,共计20个参考值.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针对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突出了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为蒙古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防治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肥胖和超重的流行病学发病率;在肥胖、超重和正常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研究与体重相关的思想和行为。方法:以2002年3月香港中西部地区在校的中国小学生为对象,进行横向调查研究。所有32所学校中的31所参加试验,包括5402名男孩和5371名女孩,所有受试学生均完成了一份问卷调查。本研究根据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参考值(IOTF参考值)确诊超重和肥胖。结果:超重发病率为16.4%(95%CI15.7%~17.1%)(男孩19.9%,女孩12.9%),肥胖发病率为7.7%(7.2%~8.2%)(男孩10.3%,女孩5.1%)。超重和肥胖的联合发病率与当地的参考值一致。超重儿童比肥胖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长沙市3~11岁儿童体质量的分布特征,建立体质量生长百分位曲线,为儿童超重、肥胖和消瘦的预防、治疗及BMI筛查参考值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20所幼儿园及15所小学18214名儿童,测量入选儿童的体质量,并记录性别和年龄,采用LMS方法拟合儿童体质量百分位数.结果 获得了各年龄段的L、M、S 3个参数并计算出了长沙市3~11岁体质量百分位曲数;长沙市男女儿童体质量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年龄段男童体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年龄段女童体质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LMS法拟合的儿童体质量生长曲线、拟合值与实测值误差很小,拟合效果良好;长沙市3~11岁儿童体质量与全国水平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比较不同地区性早熟情况。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选择有地域代表的北京、天津、杭州、上海、重庆和南宁六地区6~18岁中小学生共18 707名(男9 812名和女8 895名),按标准化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臀围和腰围等数据。采用女性乳房和男性睾丸容积Tanner分期指标衡量青春期发育。采用概率分析法测算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中位数及95%可信区间。用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地区性早熟发生率,用t检验比较组间不同BMI、腰围计量资料。结果:女孩8岁组以前出现乳房发育的比例为2.91%,男孩9岁以前出现睾丸发育的比例为1.74%。女孩呈现乳房发育B2的中位年龄是9.69(95%CI:9.63~9.75)岁,男孩睾丸达G2期的中位年龄为11.25(95%CI:11.19~11.30)岁。共有80例儿童诊断为性早熟,女孩43例,男孩37例,其患病率为0.43%。北部地区较西南地区发病率高(0.736%vs 0.282%,P<0.05)。三个地区女孩性早熟的发病年龄没有差异,男孩性早熟华东地区发病年龄较早(7.4±0.28)岁。性早熟儿童其BMI的SD值及腰臀比(W/H)较正常同龄儿童高,不同地区性早熟儿童BMI、腰围、腰臀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性早熟诊断标准适合于评估调查地区的儿童性早熟状况。性早熟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肥胖与性早熟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和腰围对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测量上海市市区两所中学2 064名10 ~ 18岁儿童青少年和肥胖病专科初诊7 ~ 18岁47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体重、身高、血压和腰围.结果 2 064名在校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3.7%,其中高血压在正常体重学生中检出率为2.5%,超重学生为7.0%,肥胖学生为12.6%.专科初诊470例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为39.4%,其中超重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为10.9%,肥胖儿童为42.5%.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在校学生高血压检出率随体质指数增加而明显增高.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病体质指数、腰围与收缩压、舒张压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体质指数和腰围对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和腰围对肥胖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影响.方法测量上海市市区两所中学2 064名10 ~ 18岁儿童青少年和肥胖病专科初诊7 ~ 18岁470例单纯性肥胖患儿体重、身高、血压和腰围.结果 2 064名在校学生高血压检出率为3.7%,其中高血压在正常体重学生中检出率为2.5%,超重学生为7.0%,肥胖学生为12.6%.专科初诊470例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为39.4%,其中超重儿童高血压发病率为10.9%,肥胖儿童为42.5%.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组间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在校学生高血压检出率随体质指数增加而明显增高.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病体质指数、腰围与收缩压、舒张压呈直线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成都市龙泉驿区7~15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情况以及肉类、脂肪和脂肪酸摄入现状,并初步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成都市龙泉驿区1 811名7~15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量分别收集膳食和体格数据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BMI标准差评分(BMI SDS)、腰围/身高比值(WHtR)、超重率和肥胖率,通过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正常体质量、超重肥胖儿童肉类、脂肪、脂肪酸摄入情况的差异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肉类、脂肪、脂肪酸低、中、高摄入量组间超重率、肥胖率、BMI SDS及WHtR的差异。结果 成都市龙泉驿区7~15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0.34%,肥胖率为6.59%。男生超重率(12.05%)与超重肥胖合并率(18.97%)均高于女生(8.55%,14.80%)( P<0.05)。总肉类、红肉、白肉及脂肪供能比摄入情况均为女生高于男生,总肉类、红肉、白肉、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P<0.05)。女生中,超重肥胖组平均每日脂肪供能比、饱和脂肪酸及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高于体质量正常组;BMI SDS与WHtR均随脂肪供能比增加而升高,BMI SDS在平均每日单不饱和脂肪酸高摄入量组中最高( P<0.05)。结论 红肉、脂肪供能比、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可能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相关,性别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长沙市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及肥胖发生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乐山  何国平  彭月娥 《广东医学》2008,29(11):1890-1891
目的 了解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及肥胖发生情况,为加强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长沙市10所幼儿园。对10所幼儿园的学龄前儿童用统一的仪器和方法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Z评分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和营养不良发生率进行评价和判断;肥胖的确定采用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体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中位数的10%为超体重,超过20%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结果 2 530名学龄前儿童的低体重检出率为0.24%,生长迟缓检出率为率为0.83%,消瘦检出率为0.28%;发现超重儿童208人,超重发生率为8.22%,发现肥胖儿童共190人,肥胖发生率为7.51%;轻度肥胖134人,中重度肥胖56人。男孩肥胖发生率高于女孩,女孩中则以4~5岁肥胖发生率最高。结论 ①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较好,低体重率、生长发育迟缓率、消瘦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②长沙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男孩肥胖发生率高于女孩,4~5岁儿童肥胖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儿童。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营养不良 肥胖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市区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父母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丽  周黎黎  赵迎春 《海南医学》2012,23(1):126-128
目的 掌握克拉玛依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与其父母社会经济状况的关系.方法 测身高、体重,采用国内儿童青少年年龄-性别-BMI超重、肥胖判定标准,调查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结果 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13.6%、7.67%,男性高于女性,各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重和肥胖在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较高中检出率高.结论 克拉玛依市区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已达1/5,与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