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长禄  潘胜奇  李军 《山东医药》2001,41(14):60-60
1995年3月~1999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取得一定经验。现将诊断和治疗问题报告如下。 一股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18~60岁,平均40.2岁。16例患者均行急诊手术后入ICU,其中8例合井有胸部外伤,6例伴有休克,2例合并骨盆骨折。痰培养出致病菌的有10例,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次,醋酸不动杆菌3例次,恶臭假单胞菌3例次。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包括脱水、止血、抗生素、补充血容量等基础治疗,16例患者中,10例行经口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疗前后的一段时间中需要密切观察和内科处理。Miller报告(1978)严重颅脑损伤的患者44%出现全身系统性损害,主要有呼吸问题(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循环问题(低容量休克、心血管损害)、水和电解质紊乱,以及颅内高压所引起的抽搐等。其中尤以呼吸问题最为重要,据报告大约1/3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60mmHg),当监护的头三天几乎60%患者具有胸片异常表现。因低氧血症常导致已经受损的大脑进一步损害,从而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必须予以积极处理。本文仅就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问题的诊治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弥漫性肺泡损伤(DAD)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例接受开放式肺活检(OLB)的ARDS患者的病例资料。依次分析ARDS患者的基本特征及病理诊断,将存活者与死亡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有无肺泡弥漫性损伤将患者分成2组:DAD组和非DAD组,对比分析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对医院死亡率相关临床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RDS患者病理诊断中11例诊断为DAD,其中7例仅有DAD,4例有DAD合并其他疾病。9例诊断为非DAD,其中4例被归类为感染,3例为肺间质型,2例被归类为混合感染复杂性疾病;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开胸肺活检当天的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氧合指数(Pa O2/Fi O2)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有ARDS且病理诊断为DAD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DAD患者(P 0. 01);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RDS患者DAD的发生率(比值:3. 554,95%CI:1. 385,9. 120; P 0. 01)和活检日SOFA评分(比值:1. 424,95%CI:1. 187,1. 707; P 0. 01)与医院死亡率显著独立相关。结论:DAD-ARDS患者Pa O2/Fi O2低、高SOFA评分,更易死于难治性低氧血症,而非休克;难治性休克是无DAD患者主要死因。DAD患者的预后比无DAD患者差。DAD发生率与ARDS患者死亡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的机械通气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合征(ARDS)机械通气治疗的探索。方法观察了10例ARDS患者。为了减低吸气末气道压力(pplat),减少肺气压伤,应用较低的潮气量(VT,x=6.5ml/kg),依靠自身肾脏代偿功能,容许一定限度的呼吸性酸中毒(简称呼酸)存在(pH≥7.19)。在维持动脉血氧分压(PaO2)7.3kPa(1kPa=7.5mmHg)左右情况下,尽量使用低水平吸氧浓度(FiO2,x=0.51)及呼气示正压(PEEEP,x=0.92kPa)(1kPa=10.2cmH2O)。结果7例存活,其中3例在机械通气期间出现过呼酸,2例出现肺气压伤。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治疗中,使用较低VT及容许一定限度呼酸存在是值得重视的新观点,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急性颅脑损伤310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2002年,我院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104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死率、致残率高。2000年1月~2006年2月,我们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35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指机体遭受严重感染、创伤、休克、酸中毒及有害气体吸入等多种因素打击以后出现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严重者可形成肺不张,甚至可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经科学研究者和临床专家不断探索,对其发病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明确了炎症是ALI的本质所在,即以弥漫性肺泡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肺泡上皮广泛损伤为其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们共收治302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现总结救治体会以提高同类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海军  费威 《山东医药》2006,46(9):45-45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很高(30%~50%)。本文对2001~2005年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丁心 《山东医药》2002,42(8):63-63
1997年~ 2 0 0 1年 ,我们共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 6 3例 ,在对症治疗的同时 ,严密观察和细致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本组 6 3例 ,男 5 1例 ,女 12例 ,年龄 2 0~ 6 2岁 ,平均年龄 44岁。致伤原因均为交通事故 ,其中硬膜外血肿2 8例 ,硬膜下血肿 13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7例 ,脑挫裂伤 15例。观察与护理体会 :1呼吸脉搏变化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常出现呼吸道梗阻或呼吸功能紊乱 ,重症患者则呼吸深度增加和呼吸频率改变。昏迷深长患者出现鼾声 ,呼吸中枢衰竭前期出现呼吸不规则 ,此时须及时抢救 ,必要时行气管…  相似文献   

11.
张凤华  刘焕亭 《山东医药》2006,46(30):70-71
2006年1~5月,我们用瑞高纠正1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低蛋白血症,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中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50例分为非室性心律失常组39例(A组)和室性心律失常组11例(B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各组的QTd及心率校正后的QTd(QTcd)数值。结果 A组QTd及QTc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和对照组的QTd及QTcd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d及QTcd显著增加,QTd及QTcd可作为预测该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5年6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0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同步间隙性指令通气(SIMV),观察组行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肺复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气、氧代谢指标和颅内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气道峰值压、平台压、平均气道压均低于对照组,肺动态顺应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 H值、Pa O2和Pa 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颅内压降低,动脉血氧分压、机体氧供、氧耗增加,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应性支持通气加肺复张可有效降低呼吸力学参数和颅内压,增加氧代谢指标,有利于在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异质性临床综合征。弥漫性肺泡损伤(DAD)是ARDS典型病理特征,但肺尸检和肺活检发现大约只有一半符合柏林ARDS定义的患者存在DAD。与非DAD-ARDS患者相比,DAD-ARDS患者死亡率显著增高,二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细胞和分子机制。本文旨在探讨ARDS与DA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上更好地诊治ARDS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的情况。 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就诊的11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接受心电图检查,并针对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结果经心电图检查后,118例患者中存在心电图异常的达到97例(82.20%),类似急性心肌梗死29例(24.58%);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心律失常、病理性Q波、QRS波振幅增高等;治疗后有82例(84.54%)患者心电图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改变,临床需进行联合诊断,并加强心电图连续监测,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黄婷  贾敬俊 《山东医药》2005,45(36):21-21
颅脑损伤患者多数病情较重,临床表现复杂,必须加强护理。2003年1月至2004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27例,预后较好。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均需绝对卧床,并避免搬动。床头抬高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严格注意病情变化:①意识监测:动态观察患者意识变化,孔改变者占41.2%,其中单侧改变者占78.5%,伤后3~6h发生改变者占57.1%。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多数出现双侧瞳孔改变,且伤后即出现者达84.7%。颅底骨折伤及动眼神经也可致瞳孔改变,应与颅内血肿引起的瞳孔改变相鉴别,后者常伴有意识…  相似文献   

17.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被动结果.早期认为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及由之引起的酸中毒会导致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率增高.而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高碳酸血症本身对脏器有保护作用,从而引入了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的概念.高碳酸血症可显著影响呼吸循环功能.该文从高碳酸血症对血管张力、肺泡通透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中,动脉乳酸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到2014年4月的62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的存活时间都超过72h。入选的所有病例都严格按照脑心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排除原发性心脏、肝脏等疾病,同时排除胸外伤、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等。按照14天是否存活的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37例,死亡组25例。分析治疗前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动脉血气分析及这62例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Lac/mmol)的动态变化,监测入院即刻、入院后6h、24h、48h、72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同时,将检测出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分为高低两组,大于等于10%为高乳酸水平组,相反小于10%为低水平乳酸组,探讨高低两组之间的死亡率、APACEH II评分、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的不同。结果:①治疗前存活组和死亡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比较显示死亡组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如碳酸氢根(HCO3-)、pH值、BE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无论是存活组还是死亡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都较高,并且死亡组大于存活组。治疗后,随着监测时间的延长,存活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不断降低,死亡组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不断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③高乳酸水平组和低乳酸水平组按动脉监测的具体值可以分为<2mmol/l、2-4mmol/l、4-10mmol/l、>10mmol/l,死亡率分别为0%、0%、17.2%、33.3%,说明乳酸水平越高,死亡率和ICU住院时间明显增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PACEH II评分和总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区别。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动态监测在评估急性严重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的预后中有重大的应用,即时的干预治疗可尽早的提高临床生存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李英杰 《山东医药》2007,47(4):57-5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自行清除咽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易造成肺内感染,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其并发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时,易发展为呼吸衰竭而死亡。1999年1月~2003年7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对1996年8月至1997年10月急性颅脑损伤(ACI)330例心电图作分析,旨在探讨ACI的心电图改变,及其与年龄、病情、预后的相互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30例中男性239例、女91例,年龄1~79岁、平均39.5岁。硬膜下血肿17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