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利用扇形束螺旋CT系统分析讨论头颈部肿瘤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我院接受影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128例。分别扫描患者初步摆位后、误差纠正后、治疗结束后的CT图像,将治疗图像与计划图像匹配,获得患者肿瘤靶区中心点在X (左右)、Y (头脚)、Z (腹背)方向上的线性摆位误差,分析误差并讨论。结果:经统计总体线性误差在X、Y、Z方向上平均值分别为(0.91±1.33)、(0.97±1.59)、(0.87±1.28) mm。其中,初步摆位后误差数值分别为(0.98±2.08)、(0.96±2.42)、(0.83±1.79) mm,纠正后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11±0.57)、(0.06±0.62)、(0.05±0.75) mm,与初步摆位后误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20±0.86)、(0.25±0.78)、(0.14±0.98) mm,与纠正后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放疗中,应用影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纠正摆位误差可以使治疗个体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两种面罩标记法摆位的误差值,以选择出较佳的提高头颈部重复摆位精度的面罩标记方法。方法初治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面罩开窗组和不开窗组,各20例,所有病人分别在首次治疗、治疗第2周未、治疗第4周末和未次治疗时,在加速器下摄验证片,与定位片比较误差大小。结果中心点在X轴上偏离值开窗法为(1.21±0.49)mm,不开窗法为(2.27±1.29)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1);中心点在Y轴上偏离值开窗法为(1.28±0.43)mm,不开窗法为(2.45±1.48)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5,P〈0.01)。结论面罩开窗标记法比面罩不开窗标记法提高了放射治疗重复摆位的精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头颈部与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时的摆位误差为临床靶区勾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对21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与23例胸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时进行前野与侧野摄片,与数字重建图像(DRR)比较,分别记录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对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头颈部肿瘤摆位的平均平移误差分别为左右(0.97±0.72)mm,头足(1.22±0.77)mm,前后(0.80±0.68)mm,胸部肿瘤分别为左右(2.10±1.38)mm,头足(1.93±1.31)mm,前后(2.40±1.64)mm。两者在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都存在差异(P0.05)。结论胸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要比头颈部肿瘤的大,故而在放疗计划PTV的设定中胸部肿瘤要比头颈部肿瘤外放范围大,而在实际投照中对腹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提高其摆位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喉癌三种不同摆位照射野中心点移位误差进行分析比较,选择治疗较佳摆位方法。方法对喉癌侧卧垂直照射、无面罩固定仰卧水平照射及头颈面罩田定仰卧水平照射患者各5名,用激光灯或灯光野观察并用游标卡尺测量每例患者放疗前后射野中心的移动范围。结果侧卧位放射野中心点移位的次数和幅度明显超过仰卧位,头颈面罩固定仰卧位移动次数最少,范围最小(P<0.01)。结论喉癌头颈面罩固定仰卧水平照射摆位方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理想摆位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螺旋断层放疗系统获取的摆位数据探讨口含器对头颈部肿瘤的摆位误差的影响,为预防及减少病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放射治疗的头颈部肿瘤病人25例,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采用热塑膜+口含器固定,对照组采用热塑膜固定。利用MVCT影像分析2组病人在X轴、Y轴、Z轴和ROLL四个方向的摆位误差。结果观察组在X轴和ROLL方向的摆位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P < 0.01),Z轴方向的摆位误差高于对照组(P < 0.05),2组Y轴方向的摆位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X轴和Y轴方向上摆位误差在0~2 mm,观察组在X轴和Y轴方向的低误差分布均高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Z轴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2.1 mm,观察组高误差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ROLL方向摆位误差主要集中在0~1.0 mm,观察组低误差分布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口含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摆位误差,对于无明显张口困难、耐受性较好的病人,可以考虑使用口含器,从而减少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中两种摆位参考线对摆位误差的影响,为减少或避免盆腔常规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37例盆腔肿瘤施行常规放射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自然体位下以零度(腹前壁)"十"字激光线作为放射疗治摆位标准,测量X(左右方向)、Y(头足方向)、Z(腹背方向)轴上误差值;B组则在相同体位下以身体两侧"十"字激光线作为放射治疗摆位标准,测量X(左右方向)、Y(头足方向)、Z(腹背方向)轴上误差值。结果 A组各轴误差范围分别为:X:(1.5&#177;2.5)mm;Y:(6.5&#177;7.5)mm;Z:(2.2&#177;3.7)mm。误差均数分别为:X:2.1mm;Y:6.9mm;Z:2.6mm。B组各轴位误差范围分别为:X:(1.5&#177;2.7)mm;Y:(2.7&#177;7.6)mm;Z:(2.1&#177;2.9)mm。误差均数分别为:X:2.3mm;Y:3.2mm;Z:2.5mm。结论 B组Y轴方向摆位误差明显优于A组(P〈0.01),而X、Z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方法为盆腔摆位提供了依据,提高了放疗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摆位与模拟定位存在的随机误差。方法 对64例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摆位验证拍片,其中女性18例,男性4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年龄28岁;采用面膜固定方法者45例,采用泡沫枕或其它头颅固定装置19例。结果 45例采用面罩固定的中心误差绝对值平均在3mm左右;而19例采用泡沫枕或简易头颅固定装置者,中心误差绝对值平均在4mm左右。头过仰或仰头不足误差占25%(16/64),头颅左右摆动误差占23.4%(15/64),其他误差占9.4%(6/64)。结论 摆位质量控制措施实施得当,对保证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有着重要意义。建议治疗机下照射野验证摄片工作在有放射治疗的单位,应该作为治疗摆位质量控制常规来进行,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误差,将摆位误差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杀灭临床靶区内的肿瘤细胞,同时尽量减少周围关键器官受量.在精确放疗时代以前,由于定位是在模拟机下,受分辨率等影响,不可能精确确定肿瘤的边界,为了不遗漏肿瘤,靶区相对比较大,在治疗摆位过程中,摆位引起的误差对肿瘤靶区来说相对影响不大.但现在精确放疗时代,肿瘤靶区已非常精确,稍微偏差几毫米可能就漏掉了一部分肿瘤或者把临近重要器官照射在内,因此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摆位精度就要求非常高,放疗技师在模拟定位和执行放疗计划时的技术水平及专业态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精确放疗过程中摆位是重要环节,准确的摆位能避免漏照、有效杀伤肿瘤细胞和保护重要的组织和器官,最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保证.本文通过35例头颈部的放疗摆位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旨在是探讨在头颈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精确放疗的定位和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66年1月至1977年12月共使用面罩200多个,约占头颈部肿瘤定位50%,现介绍使用体会。l面罩在治疗中的作用影[]向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体位的重复性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照射的数分钟内病人不自觉的移动,特别是头颈部体位,移动大于51。Ill达58%卜一,所以技术员按照医生的要求,认真执行医嘱,摆准了位置,也未必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虽然只有10%剂量差别(6一兀>},但对其中肿瘤局部控制率和关键脏器并发症发生率却有重要影响。如头颈部肿瘤的放疗,摆位投照时射野移动Icl。肿瘤局部控制率下降20%以L。在设计肿瘤…  相似文献   

10.
贾国峰 《吉林医学》2012,33(21):4491-4492
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进行盆腔肿瘤放疗的患者40例,使用EPID所拍摄的正位和侧位片与数字化重建图像的验证片进行对照,计算并分析量化所测定的摆位误差。结果:前后和头脚的误差范围明显大于左右,而前后平均误差值明显大于头脚和左右的平均误差值,在3 mm以下左右和头脚摆动误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后。结论:利用EPID可以有效检测盆腔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从而保证盆腔肿瘤放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头颈部放疗患者位置误差的修正效果。方法应用EPID对40例头颈部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进行测定分析。初次治疗前和以后每两周通过兆伏级EPID对患者治疗位置采集正交位射野验证影像,并与治疗计划中通过定位CT生成的数字重建射野(DRR)影像进行比对,医生认可比对结果后,记录下各方向摆位误差值。结果患者在x轴、y轴、z轴(x轴、y轴、z轴分别表示患者左右、前后和头脚方向)上的误差(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7±1.33)mm,(0.28±1.74)mm,(0.13±1.29)mm;EPID验证结果和kV-CBCT验证结果在y轴、z轴方向无显著差异(P=0.859),在x轴方向有显著差异(P=0.000)。结论在头颈部放疗时,EPID系统可以修正患者的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鼻咽癌放疗应用头颈肩面罩和普通U形面罩摆位的误差,分析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的价值。方法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头颈肩面罩组和普通U形面罩组各30例,分别在第1次、第2周周末和最后一次治疗时拍验证片,与数字重建放射影像图(Digitally reconstructed radiographs,DRR)比较,测量X、Y和Z轴的平均误差。结果第1次治疗时头颈肩面罩组和普通U形面罩组在X、Y和Z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周末时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后一次治疗时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X、Y和Z轴上的平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肩面罩比普通U形面罩更能减少摆位误差。结论鼻咽癌放疗应用头颈肩面罩固定体位可减少摆位误差,提高重复性,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毛丽红 《中外医疗》2014,(32):176-177
目的探讨CTvision图像引导下直肠癌患者术后放疗的摆位误差。方法 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直肠癌术后患者57例行调强放疗过程中每周1次CTVision图像引导放疗,获得患者x(左右)、y(头脚)、z(方向)摆位误差可以接受的误差为±3 mm,超过范围重新摆位。结果 285次扫描后x、y、z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x(2.21±1.56),y(-0.40±3.89),z(2.41±1.59)。结论基于CTVision图像分析在线修正方法能减少摆位误差,提高治疗精度,保证了肿瘤治疗的精确性,x、y、z个三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均在±3 mm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博医来的热塑面罩系统和常用的比利时单层简易热塑面罩的摆位偏差和固定偏差.方法:对80多例用比利时面罩的患者和40例用博医来面罩的患者,分别拍摄0.和90.的片子,计算并比较各自的摆位误差和固定误差,再用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博医来面罩系统和简易热塑面罩系统的三维平均固定误差分别为(0.3±0.2)mm和(1.2±1.2)mm;它们的三维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0.9±0.7)mm和(1.9±1.4)mm.结论:博医来面罩系统的固定误差和摆位误差都要比简易热塑面罩系统的固定误差和摆位误差小得多,博医来面罩系统更适用于开展精确的调强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摆位误差,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对17例盆腔肿瘤接受放疗的患者给予摆位误差的量化测定.所有病例给予CT的定位和放疗.将治疗过程中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所拍摄的正位和侧位片,与数字化重建图像的验证片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误差.结果 17例患者在每日摆位误差中,主要为前后的误差,在2mm~22mm之间,平均为(13.21±7.17)mm;其次为头脚,在1mm~23mm之间,平均为(8.01±5.32)mm;左右误差发生最小,在0.2mm~8.7mm之间,平均(5.27±3.99)mm.结论 使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盆腔肿瘤放疗期间的摆位误差进行测定,为放疗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肿瘤放射治疗的根本目标,不论是根治还是姑息放疗,在于给肿瘤区域足够、精确的治疗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受照射最少,以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并发症。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是对整个治疗计划进行精心设计和准确地执行。准确地执行在某种意义上是精心设计的逆过程,其中心任务是保证患者体内得到计划设计阶段所规定的靶区剂量大小及其相应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鼻咽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分析,提高放射治疗摆位的准确性。方法摆完治疗体位放射治疗前。用慢感光片拍摄射野验正片,找出摆位误差,操作者站于患者的头部方向,将面膜轻压向患者的面部。结果在126人次的测量中,多数患者均能达到治疗体位的标准,部分患者需有修正(激光线偏移,控制在2—4mm)后方可进行治疗。结论将鼻咽癌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设定在允许围内,并最大程度减少摆位误差是放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盆腔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方法:收集盆腔肿瘤放疗的患者40例,运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所拍摄的正位片和侧位片与数字化DRR的重建图像进行对照。结果:前后和左右的误差范围明显大于头脚,而前后平均误差值明显大于头脚和左右的平均误差值,在3 mm以下左右和头脚摆动误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后。结论:利用EPID可以有效检测盆腔肿瘤放疗的摆位误差,减少误差,使摆位舒适性增强,重复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提高,确保治疗的有效实施,真正做到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降低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扫描分析摆位误差,提高调强放疗(IMRT)的质量。方法:选择胸段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患者22例,利用体板和热塑体膜进行体位的精确固定,通过技术员细心规范的摆位以及首次治疗前对患者进行CBCT扫描,治疗过程中每周行1次CBCT扫描,记录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的误差数值,进行判断和在线纠正摆位误差。结果:22例患者进行102例次CBCT扫描位置验证,其中首次摆位22例次,治疗过程中80例次,治疗过程中摆位误差数值减小,治疗体位重复率高,所有患者能顺利完成放疗计划,肿瘤局控率96.3%,部分缓解80.5%,不良反应明显下降。结论:通过质量控制和技术改进,可以保证治疗体位的重复性,使摆位误差降到最小,达到调强放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