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宫颈癌根治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50例全麻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TABP)+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研究组)及单纯PCIA组(对照组),每组各25例,术后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拔管即刻、2、6、12和24小时的VAS及Ramsay评分;第1次需求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术后24小时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及术后24小时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Ramsay镇静评分在T0和T1时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第1次需求PCA距离清醒拔管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术后24小时镇痛泵药物使用量及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要量及副反应,增加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不同阻滞方式用于全麻患者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全麻下拟行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术毕入住PACU,A组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采用腰方肌阻滞。比较2组患者术后4 h(T0)、8 h(T1)、12 h(T2)、24 h(T3)的疼痛程度,以及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T1、T2、T3时间点的VAS评分均较T0时间点逐渐降低,且B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组间、时点、组间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24 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及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腰方肌阻滞的镇痛效果更佳,而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年龄25~55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行超声引导下单侧TAP阻滞;B组行舒芬太尼PCIA;C组行舒芬太尼+罗哌卡因PCEA。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手术。观察并记录术后2、4、8、16、24h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术后2、4、8、16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5);C组在术后24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明显增多(P0.05);C组恶心呕吐、下肢感觉及运动异常、尿潴留明显增多(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可有效缓解下腹部手术后24h内的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剖宫产术产妇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于术毕行超声引导双侧TAP阻滞,每侧注射0.5%罗哌卡因20ml,C组不阻滞;两组均行PCIA,于术后2、4、6、8、24h时行静息、运动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术后24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产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术后24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与实际按压次数比(D1/D2)。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2、4、6hT组静息及运动时VAS评分明显降低,BCS舒适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T组术后24h内PCIA中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C组(P0.05),D1/D2及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TAP阻滞减少了产妇在剖宫产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使用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果,提高了产妇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竖脊肌平面(erector spinae plane,ESP)阻滞对肋骨骨折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ESP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ESP组行超声引导下术侧ESP阻滞,对照组注射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术后均行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病人生命体征、麻醉药物用量,手术后VAS评分和Prince-Henry(P-H)疼痛评分,PCIA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中ESP组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48小时内ESP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ESP组术后VAS评分和P-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能减少肋骨骨折病人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减少PCIA的按压次数和输注总量,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平面(TFP)阻滞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方法 择期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剖宫产术产妇60例,年龄20~35岁,体重50~75 kg,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横筋膜平面阻滞组(TFP组)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每组29例。术毕TFP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筋膜平面阻滞,TAP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两组均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1.25 mg/kg。术后均行曲马多PCIA,若VAS疼痛评分≥4分,肌肉注射曲马多100 mg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6、12、24、36、48 h PCIA中曲马多累积用量;记录术后48 h内曲马多补救镇痛情况;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呼吸抑制、穿刺部位血肿、穿刺部位感染、腹膜刺穿造成腹腔内注射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TAP组比较,TFP组术后6、12、24、36、48 h PCIA中曲马多累积用量明显减少 (P<0.05),术后48 h内曲马多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 (P<0.05)。两组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与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腹横筋膜平面阻滞可减少剖宫产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择期行剖宫产患者90例,年龄20~39岁,体重50~80 kg,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Ⅰ组)、术前TAP阻滞组(Ⅱ组)、术后TAP阻滞组(Ⅲ组).Ⅰ组不实施TAP阻滞,Ⅱ组和Ⅲ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即刻和手术结束时即刻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记录术后2、4、12、24 h和48 h时点3组产妇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镇痛补救率、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 h内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Ⅱ组患者术后2、4h和12 h VAS评分[(2.3±0.4)、(2.4±0.4)、(2.2±0.4)分]与Ⅲ组[(3.2±0.8)、(34±0.3)、(3.1±0.5)分]比较,明显降低(P<0.05);Ⅱ组患者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镇痛补救率及镇痛泵按压次数[(40±5)μg、10%、(5.8±1.4)次]与Ⅲ组[(53±7)μg、20%、(10.3±2.6)次]比较,明显降低(P<0.05);Ⅱ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与Ⅲ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 结论 术前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剖宫产患者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用于右胸及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0~6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所有患者随机分为ESPB联合TAPB镇痛组(ET组)和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IA组)。ET组全麻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ESPB、超声引导下TAPB,分别于操作结束20 min后测定阻滞范围,IA组不予阻滞,两组术毕均采用PCIA。记录患者入手术室后(T_0)、气管插管时(T_1)、手术切皮时(T_2)、手术30 min (T_3)、60 min (T_4)、90 min时(T_5)、手术结束时(T_6)的HR、MAP;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药液输注总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患者总体满意度。结果 ESPB 20 min后可阻滞T_3—T_9脊神经支配区域,TAPB 20 min后可阻滞T_9—L_1脊神经支配区域。与T_0时比较,T_2时IA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T_0和T_2时ET组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2—T_6时IA组HR明显快于ET组、MAP明显高于ET组(P0.05)。ET组术后1、6、12、24、48 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低于IA组(P0.05),术后0~24 h和0~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和药液输注总量明显少于IA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IA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I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经右胸及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可有效抑制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其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患者总体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口服氨酚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TAPB组和PCEA组。手术结束后,TAPB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TAPB,分别注入0.25%罗哌卡因0.6ml/kg,并口服氨酚曲马多片,每次一片(每片含盐酸曲马多37.5mg,对乙酰氨基酚325mg),每8h一次;PCEA组采用0.125%罗哌卡因加1μg/ml舒芬太尼实施持续硬膜外镇痛,背景剂量8ml/h,每次按压3ml,锁定时间15min,每小时最高限量15ml。记录术后2、6、12、24和48h的VAS评分,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结果与PCEA组比较,TAPB组术后6h和12h咳嗽时切口痛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产妇镇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运动阻滞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TAPB复合口服氨酚曲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12.
躯干神经阻滞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特定肌肉之间的平面内,浸润相应神经,在腹部手术后起到镇痛效果。超声引导下的躯干神经阻滞在腹部手术后镇痛运用广泛。文章综述了各类超声引导下躯干神经阻滞的解剖结构、作用机制及临床效果;讨论了各类神经阻滞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及潜在原因和机制;此外,还综述了目前临床试验研究中不同躯干神经阻滞之间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剖宫产产妇催乳素(PRL)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产妇40例,单胎,足月(孕38~41周),年龄20~39岁,体重50~80kg,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C组不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T组于手术结束即刻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术后所有患者均采用1μg/ml舒芬太尼行PCIA,负荷量2ml,背景输注速率2ml/h,单次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若VAS评分3分,静脉注射曲马多50mg行镇痛补救。记录初乳时间及术前30min、术后24、48h产妇血清PRL浓度;记录术后静息状态下2、4、12、24和48hVAS评分,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镇痛补救率,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组初乳时间明显早于C组(P0.05);T组术后24、48h血清PRL浓度明显高于C组(P0.05);T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P0.05);T组术后静息状态下2、4、12和24h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T组术后24h内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明显少于C组、镇痛补救率明显低于C组、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C组(P0.05);T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可促进产妇早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镇痛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0例腰麻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术后双侧TAP分别注射0.375%罗哌卡因1.5 mg/kg(R组)或等量生理盐水(S组).所有产妇均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比较两组术后2、6、12和24 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镇痛满意度.结果 两组产妇不同时点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相比.R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5),镇痛满意度较好(P<0.05).两组均未见TAP穿刺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 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静脉镇痛药的需要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ESP)用于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65~77岁,BMI 20~24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ESP联合静脉镇痛组(E组)和静脉镇痛组(C组),每组40例。E组于麻醉诱导前行0.33%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mg混合液30ml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C组不予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记录患者术后1、6、12、24和48h的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和舒适度(BCS)评分。记录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输注总量和曲马多给药次数,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度,记录皮肤瘙痒、头晕、胸闷等不良反应情况和气胸、局麻药中毒、内脏损伤、全脊麻等ES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不同时点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BCS评分明显升高(P0.05),追加曲马多和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皮肤瘙痒、头晕和胸闷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见气胸、局麻药中毒、内脏损伤、全脊麻等ESP相关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单次竖脊肌平面阻滞可安全有效用于胸腔镜手术老年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疗效评估。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纳入80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AP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其中TAP组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对照组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0 m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及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的动脉压、心率、Ramsay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不良反应、术后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过程及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后的动脉压、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后5 min、10 min、15 min腹横肌平面阻滞组患者的镇静Ramsay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术后4 h、术后24 h在静息或咳嗽状态下TAP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颤抖、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AP组术后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能加快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减轻术后疼痛,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对腹部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64例开腹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自控静脉镇痛(PCIA)镇痛,对照组行单纯PCIA镇痛。记录2组患者术后清醒拔管即刻(T_0)、2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各时间点的Prince-Henry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穿刺相关并发症及术后各时段镇痛装置按压次数。记录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T_0、T_1、T_2时点Prince-Henry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穿刺相关并发症,术后6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可降低腹部手术后6 h内Prince-Henry评分,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及并发症,术后镇痛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术前和术后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肠道手术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切皮前处理组(A组)、缝皮后处理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A组和F组患者分别在切皮前和手术后进行B超引导下TAP阻滞,分别给予双侧注射0.4%罗哌卡因各20 ml;C组患者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芬太尼静脉输注自控镇痛泵.比较3组术中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3、6、12、24、30、48 h芬太尼用量,VAS评分和副作用等. 结果 3组患者切皮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瑞芬太尼用量[(1.01±0.10) mg]小于F组[(1.40±0.30)mg]和C组[(1.38±0.30)mg](P<0.05);术后3、6、12、24 h时,A组和F组患者静息与咳嗽状态下VAS评分低于C组(P<0.05),术后30 h时,F组患者静息与咳嗽状态下VAS评分低于A组和C组(P<0.05);术后3、6、12、24 h时,A组和F组的芬太尼用量少于C组(P<0.05),且术后3h时,F组的芬太尼用量高于A组(P<0.05),术后30 h时,F组的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TAP的镇痛作用与局部麻醉药阻滞作用时间相关联.术前或术后TAP在镇痛作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背景 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阻滞技术是一项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局部神经阻滞技术,它可以减少术后镇痛阿片类药物的用量,继而减少其相关副作用,提高患者总的满意度. 目的 介绍TAP阻滞技术,探讨其在腹部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内容 就TAP阻滞的解剖基础、操作方法、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趋向 TAP阻滞技术,被证实在很多手术的术后镇痛应用中是安全、有效的,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