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6—2009年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4个贫困县农村地区4831名0~6岁儿童,通过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血红蛋白检测等,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儿童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6—2009年甘肃贫困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24.4%~28.5%。男、女营养不良率仅20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5,P=0.007)。贫血患病率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升高。1岁组、3岁组和6岁组儿童营养不良率较高。影响儿童营养不良的因素有地区、性别、年龄、民族、母亲文化程度、家庭饮用水源、出生体重。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应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赵江  万蓉  万青青  李娟娟 《卫生研究》2012,41(4):572-575
目的分析2006-2009年云南省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4个贫困县农村地区4873名0~6岁儿童,通过询问调查、血红蛋白检测和膳食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6-2009年云南贫困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15.2%,生长迟缓率为11.5%,消瘦率为7.1%。排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显示,儿童出生以后6个月喂养方式为母乳喂养的比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更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儿童添加谷类、蛋类、水果、锌补充剂辅食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儿童添加钙补充剂辅食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较早对2~5岁儿童添加动物肝脏、血辅食比较晚添加更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结论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儿童出生后6个月内的喂养方式、2岁以下婴幼儿近一个月内辅食添加、2~5岁儿童辅食添加月龄、2~5岁儿童过去一年内食物添加及频率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9~2010年云南贫困农村地区0~5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云南省广南县贫困县农村地区1002名0~5岁儿童,通过询问调查、血红蛋白检测和膳食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9~2010年云南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18.8%,生长迟缓率为34.3%,消瘦率为3.1%。排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显示,2岁以下儿童未喂过母乳的比喂过母乳的儿童容易发生营养不良;2岁以下儿童过去7天添加辅食蔬菜和水果天数较多的比少的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2岁以下儿童与同龄孩子比较情况好的比差的和差不多的不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结论云南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不容忽视。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主要有2岁以下儿童的喂养方式、2岁以下婴幼儿辅食添加、2岁以下儿童与同龄孩子比较情况等。  相似文献   

4.
西部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西部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方法利用科技支撑项目"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资料,对8141名调查对象营养状况进行分析。采用WHO 2006的身高标准体重参考值作为评价标准计算Z评分,应用SAS 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中国西部6省(自治区)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14.9%,低体重率为7.4%,消瘦率为3.5%。结论我国西部贫困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仍然较为严重。在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时,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类型地区的特点和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因素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009年云南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生化检测共调查1291名儿童,计算Z评分和营养不良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2009年云南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3.4%,低体重率为11.5%,消瘦率为8.4%。儿童营养不良与出生体重、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添加辅食的早晚紧密相关,低出生体重(OR=2.947,95%CI=1.820~4.763)、父母外出打工(OR=1.282,95%CI=1.033~1.825)、添加辅食过晚(OR=1.892,95%CI=1.205~3.059)的儿童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结论云南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不容忽视,是饮食、家庭环境、社会等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的发生必须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营养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398名调查对象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用Z评分法和血红蛋白值评价儿童营养和贫血状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儿童中低出生体重儿占5.4%;近2周有腹泻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分别占15.1%和31.1%;6个月内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5.3%、43.2%和11.4%。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11.7%、低体重率为7.8%、消瘦率为6.6%、贫血率为11.7%,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在各月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4~36月龄组生长迟缓率最高,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的患病高峰在6~12月龄,各月龄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是出生体重(OR=1.001),低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19)、出生体重(OR=1.001),消瘦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54)和出生体重(OR=1.001),贫血的影响因素为月龄(OR=1.029)。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仍然较为严重,应针对各年龄段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特点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从而改善甘肃省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李海玲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2021-2022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农村0-5岁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探讨影响婴幼儿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的有关因素,为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可行的相应措施,实现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现状的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2009年选择商都县和扎鲁特两旗县,共抽查628名0-5岁儿童,分别测量其身高(长)和体重,并以问卷的形式调查相关因素.结果 我区本次调查儿童生长发育迟缓率低于全国农村儿童平均水平,低体重率和消瘦率分别高于全国农村儿童平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农村地区0-5岁儿童营养发育水平较低,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8.
赵文莉  李慧  杨海霞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257-258,262
目的 评价营养包对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干预效果,为改善西部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的400名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陇西县和康乐县5岁以下儿童(每天补充1包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为干预组,并按照干预组儿童年龄和性别情况随机抽取30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1 a后测定干预组和对照组儿童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分析两组儿童生长迟缓率、消瘦率、低体重率和贫血率等的差异.结果 营养包干预组1 a后0~2岁婴幼儿身长、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值均<0.01),贫血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2 ~4岁儿童消瘦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补充营养包,可以显著改善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促进体格发育,对低年龄段的婴幼儿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西部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与医疗费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9年在西部6省12县贫困农村共调查8141名5岁以下儿童。按WHO推荐标准将调查儿童分为营养不良与营养良好两组,用SAS 9.1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西部贫困农村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18.9%;男孩营养不良率(19.9%)显著高于女孩(17.7%,P<0.05);营养不良组近两周内腹泻患病率(9.0%)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患病率(27.9%)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6.9%,25.4%,P<0.05);营养不良组的医疗费用(785.1元)显著高于营养良好组的医疗费用(696.6元,P<0.05);营养不良儿童的门诊就诊率(27.5%)显著高于营养良好儿童的门诊就诊率(25.0%,P<0.05)。结论西部贫困农村儿童营养不良问题仍有待改善,营养状况对儿童的患病率及医疗费用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儿童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及其与锌缺乏、铅中毒的关系,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温州地区2005年5月至2006年2月参加体检的0~18岁儿童青少年315名为对象,其中男性205名,女性110名。采用身高坐高计(3周岁以下用量床)和体重称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锌及铅浓度的测定。结果儿童青少年低体重和生长迟缓率分别为6.98%(22/315)和5.40%(17/315),肥胖率为5.40%(17/315),低体重率和生长迟缓率以幼儿期和青春期较高,6~10岁组肥胖率较高(19值均〈0.05)。血锌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且均与儿童的年龄存在相关,与儿童的体重、身高及营养状况无相关关系。结论重视婴幼儿期和青春期的营养状况,可以有效降低营养不良发病率。预防锌缺乏的重点年龄为0~3岁,铅中毒的健康教育对象重点为低年级小学生。  相似文献   

11.
贫困地区1324名6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西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为制定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随机选择国家级贫困县平果县、融水县、天等县、巴马县进行6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调查。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每个调查县随机抽取2个乡、每个乡2个村对6岁以下儿童进行营养状况调查。采用WHO推荐WHO/NCHS(1978)儿童身高体重参考标准,利用Z评分方法评价儿童营养状况,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儿童生长迟缓率为22.8%、低体重率28.7%,消瘦率11.2%、贫血率16.9%;其中12月龄儿童除贫血外,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最高;奶类、肉类食物摄入偏低,食物谱单一,小食品摄入过多,易造成能量-蛋白摄入不足,是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母亲文化低是儿童生长迟缓发生地危险因素。结论:广西贫困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严重,应当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及时实施营养干预措施,努力改善儿童营养不良状况,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身体和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12.
Yu D  Liu A  Yu W  Zhang B  Zhang J  Jia F  Li J  Zhao L 《卫生研究》2011,40(6):714-718
目的 研究2009年中国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7818名.内容包括询问调查、体格测量、生化检测和膳食调查.以2006年WHO生长发育标准计算Z评分,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的计算采用WHO Anthro V3.2.2软件.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数据清理和分析均采用SAS 9.12统计软件.结果 2009年中国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5.9%,低体重率为7.8%,消瘦率为3.7%.排除了其他变量的影响后显示,那些低出生体重(OR=1.975,95% CI=1.515 ~ 2.575)、家庭年人均收入2000元以下(OR=1.813,95% CI=1.364~2.409)、看护人为非父亲/母亲(OR=1.190,95% CI=1.022~1.387)、家庭饮水不卫生(OR=1.282,95% CI=1.120~1.466)的儿童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与母亲职业为技术、干部、军人等的儿童相比,母亲是纯农民、农民工、农村手工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从事家务等职业的儿童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分别是前者的5.384倍(OR=5.384,95% CI=2.490~11.642)、4.244倍(OR=4.244,95% CI=1.953~9.222)、4.872倍(OR =4.872,95% CI=2.169~10.947)和5.331倍(OR=5.331,95% CI=2.438~11.654);距离住所1公里以内有医疗点是儿童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OR=1.246,95% CI=1.100~1.411);出生后9个月才开始添加辅食可增加儿童营养不良危险(OR=1.194,95% CI=1.016~1.403).结论 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不容忽视,影响贫困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不良因素依然存在和变化.综合改善将是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藏地区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与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获取样本,以身长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基本指标,利用WHO/NCSH参考标准对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结果 调查获得1655对母与子,与WHO/NCHS标准分布比较,该地区3岁以下儿童整体营养状况较差,以身长减低为突出,提示为长期的慢性营养不良。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总患病率分别为:39.0%,23.7%,5.6%,农村高于城市,牧区高于农区。海拔是影响该地区儿童体格发育的重要因素,对身长的影响尤为明显。结论 西藏地区3岁以下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差,中重度营养不良的患病率高,地区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青海省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依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法,对随机抽取的青海省贫困县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不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型、分度,并自编问卷调查其影响因素.结果 青海省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30.9%,其中低体重率为23.3%,生长迟缓率为12.8%,消瘦率为14.1%.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有民族(OR=3.910)、父亲职业(OR=0.213)、父亲文化程度(OR=0.327)、母亲文化程度(OR=0.296)、有果菜园(OR=0.567)、饲养家禽(OR =0.591)、人均年收入(OR=0.364)、母乳喂养(OR=0.359)、非正规医疗机构分娩(OR=2.625)、乡村自建饮用水源(OR=4.366)、喝生水习惯(OR=1.74)、家离最近医疗点的距离(OR=1.825).结论 青海省贫困农村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不容乐观;营养不良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烟台5市区0~6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及掌握烟台5市区儿童营养状况及健康水平,有效地干预目前儿童健康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形式,由调查人员询问并填写,对烟台5市区740名0~6岁儿童的身高、体重进行测量,采用WHO推荐的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不同体重身高为标准参考值,评价营养状况。结果:调查的儿童营养正常率为84.0%,总营养不良率为7.8%,总营养过剩率为8.2%。儿童营养状况受性别、地区、年龄的影响,男女儿童营养状况无显著差别;农村儿童营养不良率为10.5%,城市为6.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0.32,P<0.05);0~岁年龄段的儿童营养过剩率最高,3~岁年龄段的儿童营养过剩率最低,不同年龄段儿童营养过剩率有显著性意义(χ2=8.94,P<0.05)。结论:应加强母亲的健康育儿知识教育,普及母乳喂养,积极提倡科学饮食,同时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减少儿童肥胖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农村0~5岁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农村0~5岁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甘肃省农村1 215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用Z评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并进行儿童常见病和家庭信息的问卷调查.结果 儿童身高、体重与WHO标准比较,2岁前低于WHO水平,3岁时两者相当,3岁后低于WHO水平.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2.02%,各年龄组贫血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营养不良患病率为28.31%,不同性别和各月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7-2009年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23月龄婴幼儿喂养状况。方法 利用科技支撑项目“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及“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善适宜技术的研究”资料,研究分析672名0~23月龄婴幼儿喂养状况,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6月龄内婴幼儿不同年度母乳喂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8,P=0.011),2008年母乳喂养率较高为59.5%,2009年下降为45.0%。约75.8%的婴幼儿由于母乳不够而无法被母乳喂养。19.0%的婴幼儿不到6月龄就断奶;仅13.4%的婴幼儿在6月龄正确添加了辅食。结论 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23月龄婴幼儿喂养方式尚不合理,应加强开展普及婴幼儿喂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长春市0~6岁儿童营养状况。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确定样本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用2006年WHO推荐的生长发育标准进行评价。卡方检验分析方法。结果长春市0~6岁儿童体重低下率为2.1%,发育迟缓率为5.86%,肥胖率为9.32%。不同年龄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组儿童发育迟缓率最高,为9.86%;4岁组儿童体重低下率最高,为5.50%;0岁组儿童肥胖率最高,为14.20%。不同性别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女童;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体重低下率高于城市,城市儿童的肥胖率高于农村。结论长春市儿童的营养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营养不良处于低度水平。营养问题的重点是应遏制肥胖的进一步流行。应加强对家长进行幼儿阶段的科学喂养知识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宜过早的在婴儿期添加辅食,以免婴儿超重;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儿童的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人体测量法评估宜章县0~7岁农村儿童营养状况。方法采用横断调查设计,随机抽样,获得2969名0~7岁儿童,以身长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采用Z值法以WHO参考人群为标准评估该儿童群体的营养状况。结果年龄别身高(HA)Z值的标准差波动在1.13~1.33,年龄别体重(WA)Z值的标准差波动范围较大在1.02~1.43,特别是1岁以内的儿童。与WHO参考分布相比,该儿童群体的HAZ值和WAZ值显著左移约1个单位,身高别体重(WH)Z值左移0.4个单位,生长迟缓、低体重和消瘦的患病率分别为20.1%、21.6%和6.8%。营养不良患病情况在出生后3个月龄内较低,6月龄后患病率迅速上升,在15月龄左右达到20%~30%,此后有所下降但维持在较高水平上。低体重与生长迟缓和消瘦问有显著的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15和0.636(P〈0.01),发育迟缓与消瘦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该县农村儿童的整体营养状况受到不良影响,相对于WHO参考人群营养不良患病率较高,低的HA和WA可能是该地区农村儿童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儿童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营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12月8~20日对广州市某社区的两个幼儿园296名2~6岁儿童进行体格调查以及家长问卷调查。[结果]296名儿童中,中重度低体重率为0.67%,生长迟缓率为4.72%。2~3岁组的营养不良率高,4岁组的营养不良率低,以5~6岁组的发病率最高。儿童营养状况与饮食行为习惯、家长营养知识及幼儿园膳食有明显相关性。家长营养知识与文化水平及信息获得途径有相关关系。[结论]提高家长营养知识、指导幼儿园膳食搭配,改善该区儿童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