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NA甲基化紊乱会增加人类罹患肿瘤的危险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研究中,以癌相关基因高甲基化研究相对较多,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主,多集中于健康黏膜-癌旁健康组织和肿瘤组织,以肿瘤早期诊断和恶性转化判定为目的.OSCC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研究多采用高通量检测技术.获得癌前病变与健康黏膜、鳞状细胞癌与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与健康黏膜的DNA甲基化数据及DNA甲基化差异表达情况,可为下一步候选基因DNA甲基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灶部位脱落、释放并转移到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目前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但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运用较少且缺乏相关的临床证据.有研究表明,CTCs是OSCC相对独立的预后指标,而且是复发或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为深入阐述OSCC中...  相似文献   

3.
57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经验总结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4.
[摘要] 微小RNA(microRNA,miRNA)属于一类小非编码RNA,可以通过作用于目标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来调控生物进程。miRNA具有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药物作用靶点的潜能,因此阐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预后不良。该文对miRNA在OSCC中的生物学功能,相关表达谱改变,调控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口腔鳞状细胞癌Rb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b基因异常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地高辛高效引物标记Rb3.6KbDNA探针,结合抗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显色法,对口腔鳞癌病人中Rb基因改变进行了研究。结果在7/28例口腔鳞癌中发现Rb基因结构异常,其中6例出现5.4、4.1及2.3Kb片段缺失,1例出现6.2Kb新片段;Rb缺失与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中存在Rb基因缺失、重排,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肿瘤中常见的肿瘤之一,研究显示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蛋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肿瘤抑制基因(mitochondrial tumor suppressor gene 1,MTUSI)是一线粒体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021.3-22,包括17个外显子,其编码的蛋白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相互作用蛋白(angiotensin Ⅱ AT2-interacting protein,ATIP),包括ATIP1、ATIP2、ATIP3a、ATIP3b、ATIP45个亚型。近期研究确定MTUSI是肿瘤抑制基因,并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中,在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肝癌、头颈癌等肿瘤中MTUSI低表达,并有研究显示MTUS1的表达下降与口腔鳞癌的进展有关。笔者对MTUS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P53抗癌基因的产物是分子量为53KD的核磷酸化蛋白质。已证明发生于132~215位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突变可导致P53蛋白失活,并表现出显性的癌基因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28例口腔鳞癌组织中Rb、C—myc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癌组织中6例出现Rb基因缺失、1例重排,分别占样本的21.4%和3.6%;12例出现C—myC基因扩增,1例重排,占样本的42.9%和3.6%,并且C—myc基因扩增与TNM分期有关。提示在口腔鳞癌中存在Rb抑癌基因失活和C—myc癌基因的激活,对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C—myc扩增可作为判断鳞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维吾尔族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血清中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90例维吾尔族OSCC患者(OSCC组)和90例维吾尔族其他口腔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101例维吾尔族口腔良性肿瘤患者(良性肿瘤组)和120例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者(正常组)的血清SCC-Ag水平,并对其中60例OSCC和60例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SCC-Ag水平进行检测,分析SCC-Ag在OSCC诊断、治疗疗效中的意义.结果 OSCC组的SCC-Ag水平明显高于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P=0.002),良性肿瘤组(P=0.001)和正常组(P=0.001).OSCC患者血清SCC-Ag阳性率为43.3%(39/90),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0 1).OSCC患者TNM晚期的术前SCC-Ag水平的表达高于早期水平(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术前、术后、放化疗后SCC-Ag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及放化疗前后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SCC-A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1),然而,在口腔非OSCC恶性肿瘤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CC-Ag对维吾尔族OSCC患者的早期诊断敏感性不高,但在评价治疗疗效,预测肿瘤复发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相关的表达阳性基因,为探究OSCC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美国SuperArray公司的肿瘤基因芯片(OHS-802)检测口腔正常组织和OSCC组织的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差异,进一步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部分阳性基因进行验证,寻找与OSCC恶变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基因芯片实验采用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X线胶片曝光,图片需保存为灰度(8或16位色)的电子文档,使用综合型GEArray表达分析配套软件进行完整的芯片数据分析。RT-PCR电泳结果采用Kodak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对部分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然后将其与芯片分析的数据结果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经Kodak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定量后,证实正常组织和OSCC组织间CLK-3、CTNNB-1、GDF-15、FKBP-8、SOCS-3、NF-1、BCL-2、XRCC-1、ACP-2共9个SupperArray阳性基因的RT-PCR结果,在表达水平上和SupperArray芯片检测方法获得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发生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特别是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生长因子基因和细胞增殖分化基因关系密切。结论本研究为深入了解OSCC的发生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Axl(Anexelekto)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索Axl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4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口腔癌组)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癌旁组)Axl的表达状况。原代培养正常人口腔上皮细胞(HOEC),并培养1株永生化正常口腔角化上皮细胞系(NOK)及2株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UM1、UM2)。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上述4种细胞中的Ax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x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1.9%)高于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2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示在HOEC、NOK、UM2、UM1中Axl基因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逐步增高,且在UM2、UM1中明显高于HOEC、NOK。结论 Axl在口腔癌组织及口腔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较口腔正常组织和正常口腔上皮细胞者中高表达,提示Axl基因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2.
13.
口腔鳞状细胞癌纤维连接蛋白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FN与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用SPTM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30例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SCC)和10例正常口腔粘膜纤维连接蛋白(FN)在粘膜基底膜及间质的表达。结果 正常口腔粘膜FN的基底膜染色密度低,呈连续线状,间质中染色密度高,呈疏松网状。鳞状细胞癌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基低膜FN的染色密度升高,间质中FN的染色密度与正常相似。基底膜的染色密度与肿瘤分化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对人口腔鳞状细胞癌c-Ha-ras原癌基因扩增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1例口腔鳞癌中c-Ha-ras原癌基因的均无扩增现象。提示:人口腔鳞癌中c-Ha-ras原癌基因并非以扩增方式激活,可能存在其它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透明质酸在不同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7例不同分化程度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透明质酸的表达.结果 按阴性(-)、弱阳性( )、阳性( )、强阳性( )表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透明质酸主要表达于肿瘤间质和细胞外基质,细胞膜和胞浆中染色相对较少.37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低分化鳞癌透明质酸的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鳞癌(P<0.05),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而增强.结论 透明质酸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低,其表达越强.透明质酸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病变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口腔鳞状细胞癌Rb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之一 ,其预后较差。抽烟、饮酒及咀嚼槟榔是重要的致癌因素。目前 ,口腔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为了更好地预防及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 ,我们应用地高辛标记的RbcDNA探针对 30例原发性口腔鳞状细胞癌中Rb抑癌基因的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1.材料和方法 :(1)标本 :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标本取自手术切除的新鲜肿瘤组织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34~ 6 8岁 ,平均5 6 9岁。高度分化鳞癌 10例 ,中度分化鳞癌 18例 ,低度分化鳞癌 2例。 3例对照组标本取自行正颌外科治疗患…  相似文献   

17.
吕晓丽  王雷  蔡研  孙宏晨 《口腔医学研究》2010,26(2):287-288,291
细胞因子是当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技术的进步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细胞因子被发现,越来越多的细胞因子的新功能被证实。白介素6(IL-6)属于细胞因子家族,IL-6具有复杂的生物学功能,IL-6在机体免疫应答、血细胞生成、炎症反应以及促进肿瘤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OSCC)染色体不稳定形成的潜在机制.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8例正常口腔黏膜及32例OSCC石蜡包埋组织的中心体形态及数目,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应组织DNA倍性情况,分析中心体异常与非整倍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8例正常口腔黏膜均显示大小数目正常的中心体,32例OSCC组织中,25例有明显的中心体数目扩增及排列紊乱,21例为非整倍体;中心体扩增发生率在非整倍体OSCC组(19/21)高于二倍体OSCC组(6/11)(Fisher确切概率=0.032);相关分析显示中心体扩增与OSCC非整倍体之间存在相关关系(Spearman r=0.413,P=0.019),中心体扩增程度与核型异常程度之间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earson r=0.364,P=0.041).结论 中心体扩增作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离错误的始动因素,可能是OSCC非整倍体形成的潜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P53抗癌基因与口腔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抑癌基因PTEN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突变与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克隆、基因测序的方法来分析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及正常黏膜组织中PTEN基因第5、第6及第8外显子有无突变及缺失。结果:通过对PTEN基因三个外显子的克隆测序,均未发现有突变及缺失。结论:在DNA水平抑癌基因PTE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