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及microRNA-16、microRNA-124和microRNA-195表达水平。 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健康体检者6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IRE1α和JNK表达,根据OD相对值=目的条带表达强度/GAPDH表达强度,进行相对值计算统计分析;采用PT-cPCR检测microRNA-16、microRNA-124和microRNA-195表达,获得原始Ct值,取3次结果平均值,应用2-ΔCT方法计算miRNA相对值。 结果 抑郁组IRE1α和JNK表达OD相对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microRNA-16和microRNA-19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而microRNA-124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IRE1α和JNK呈高表达,且microRNA-16和microRNA-195表达水平异常降低,而microRNA-124表达水平异常升高,故而认为可作为诊断和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罗海龙  姜爱英  杨晓帆 《医学综述》2012,18(8):1262-126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检测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同期选择4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6的表达水平,观察出血量与血清IL-6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表达水平与出血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IL-6表达水平的高低可能与脑出血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脑出血患者病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脑出血(CH)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表达水平与脑出血量及认知功能间相关性。方法:选择125例CH患者(研究组)和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生长因子-Ⅰ(IGF-Ⅰ)、Tau蛋白、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计算研究组脑出血量,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其治疗后认知功能,并依据脑出血量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对研究组进行分组。对比各组受试者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研究组NSE、Tau蛋白、VILIP-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不同出血量患者血清NSE、IGF-Ⅰ、Tau蛋白、VILIP-1水平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NSE、Tau蛋白、VILIP-1与脑出血量呈现显著正相关,IGF-Ⅰ与脑出血量呈现显著负相关(P<0.01);治疗后CI组与NCI组血清NSE、IGF-Ⅰ、Tau蛋白、VILIP-1水平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血清NSE、Tau蛋白、VILIP-1水平与MoCA评分呈现显著负相关,IGF-Ⅰ水平与MoCA评分呈现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H患者血清NSE、Tau蛋白、VILIP-1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与治疗后MoCA评分呈负相关,IGF-Ⅰ水平与脑出血量呈负相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20,(2):234-236
目的:通过检测脑出血患者发病早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研究NSE的含量和脑出血患者病情及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8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75例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测定80例观察组发病12h内静脉血NSE含量、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血NSE含量。应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制定的急性脑卒中评定表(NIHSS)评估脑出血患者入院时的神经缺损情况,应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治疗3~6个月后的恢复情况。结果:①观察组脑出血患者发病12h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和发病12h内血清NSE浓度相关,出血量越大,NSE浓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患者出血部位和血清NSE浓度无相关性(P>0.05)。③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血清NSE浓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预后不良组患者发病12h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SE检测对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早期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评估微小RNA(microRNA)-29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慢性肝病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170例HBV感染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诊断分为:慢性HBV携带(ASC)组3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30例及肝癌(HCC)组25例,其中CHB组根据病情程度再分为轻度25例、中度30例、重度25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microRNA-29含量。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croRNA-29表达水平与血清ALT、HBsAg、HBV DNA以及AF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血清microRNA-29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HC组及ASC组&gt; CHB组&gt; LC组&gt;HCC组(P均&lt;0.05);在CHB组的三个亚组也存在差异,重度&gt;中度&gt;轻度(P均&lt;0.05)。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CHB组与LC组患者血清microRNA-29相对表达量与血清HBV DNA以及HBsAg水平呈负性相关(P均&lt;0.05);HCC组患者血清microRNA-29相对表达量与AFP血清水平呈负相关(r=-0.817,P=0.013);ASC组、CHB组、LC组及HCC组血清microRNA-29相对表达量与血清ALT水平均无相关关系(P均&gt;0.05)。结论:血清microRNA-29的表达水平与CHB的肝损伤及HCC发生有关。 【关键词】微小RNA-29;肝炎,乙型,慢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纤维连接蛋白(c FN)的表达水平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5例作为脑出血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脑出血患者入院后1、4、7 d的血清c FN表达水平,同时对应检测健康对照组血清c FN表达水平。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 FN在脑出血患者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ELISA检测结果显示,脑出血组患者1、4、7 d血清c FN水平分别为(238±69)、(448±84)、(280±84)μg/L,对照组1、4、7 d血清c FN水平分别为(138±30)、(141±40)、(139±15)μg/L,两组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 FN表达水平与血肿体积的大小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c FN表达水平升高,c FN表达水平可能与脑出血患者预后有关,但尚需临床大样本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锥颅穿刺引流术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出血量30~50ml的脑出血患者45例,分为手术组23例和保守组22例.对照组18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用ELISA法动态测定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结果 ①保守组患者NSE浓度在发病21天内高于对照组(P<0.01);②手术组患者NSE浓度在发病14天内高于对照组(P<0.01),21天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于术组患者NSE浓度在发病7天内与保守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14天和21天时明显低于保守组(P<0.01).结论 锥颅穿刺引流术可以减轻脑出血患者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灶周缺氧诱导因子-1α、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HSP70的表达。结果 37例脑出血灶周脑组织中HIF-1α阳性率为40.5%,其中出血量>60 ml者HIF-1α阳性率为88.9%,与其他出血量者(30-45 ml,46-60 m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IF-1α表达与血肿作用时间明显相关,随着出血后手术时间的推迟而增加(P<0.05)。HIF-1与HSP70的表达呈正相关(n=15,r=0.82,P<0.01)。结论 脑出血后HIF-1α的表达与出血量及血肿作用时间相关,为判断脑出血灶周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提供了依据;HSP70有神经细胞保护及抑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青年与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青年与中老年发生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9年1月神经外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者共786例,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5岁)310例和中老年组(年龄>45岁)476例,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两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结果 高血压是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是中老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史、大量饮酒史是青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破裂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是中老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和1年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是各年龄组脑出血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是中老年脑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吸烟史、大量饮酒史是青年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预后主要与年龄、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有关,年龄>45岁,出血量大或出血发生在脑干、丘脑部位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检测microRNA-371-5p在结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结肠癌患者血浆5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择年龄、性别及种族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的血浆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中microRNA-371-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资料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利用曲线下面积(AUC)估计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结果 microRNA-371-5p在结肠癌患者血浆中的相对表达量为3.03±0.55,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的相对表达量(3.98±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3,P<0.05);结肠癌患者血浆中的microRNA-371-5p与年龄、性别以及CEA水平无相关性,而与临床病理分级(TNM分级)、淋巴结转移与否成正相关(P<0.05)。miR-371a-5p作为结肠癌生物标志物(AUC)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特异度为87%,灵敏度为86%。 结论 microRNA-371-5p在结肠癌患者血浆中呈低表达水平,推测microRNA-371-5p可能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预测结肠癌的检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 C)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作为观察组和7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对脑出血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脑出血病人进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根据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斑块组(57例)和无斑块组(58例),对2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对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Cys C、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 C、C反应蛋白水平是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组年龄、高血脂病史比例、Cys C水平高于无斑块组(P < 0.05~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Cys C水平是脑出血病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ys C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及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早期监测血清Cys C水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其颈动脉斑块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35例脑出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转铁蛋白及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量和NIHS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清转铁蛋白在脑出血发病后24h内迅速升高(P<0.05),第3天达到最高水平(P<0.05),随后缓慢下降,发病第7天已接近对照组水平(P >0.05),第14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发病2d内无显著变化,然后逐渐上升,在第7天达到高峰水平(P<0.05),随后在高水平持续较长时间,在第21天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脑出血量及NIHSS评分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第3天)呈正相关(r=0.654、0.514,均P<0.01),但与24h血清转铁蛋白水平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转铁蛋白和铁蛋白参与了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过量铁离子的清除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胸腺五肽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效果及其对病人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病人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给予尼莫地平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天的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的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旨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选择我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1月~2011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DL评估预后显示,预后良好组共51例,预后差组共37例,对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单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器质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出血量、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关系密切(P〈0.05),均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而性别、出血部位等与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SHIH)的机理与疗效.方法亚低温下综合治疗SHIH患者42例(实验组)与常温下综合治疗的同类患者42例(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发病后早期的高颅内压(ICP)、高血浆内皮素(ET)分别明显下降(P<0.01),低灌注压(CPP)明显上升(P<0.01);生命体征、血气及血电解质无显著差异;无严重并发症.发病后3个月评定疗效,实验组治疗有效27例,死亡15例,对照组治疗有效18例,死亡24例,两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SHIH患者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4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分为3组:超早期组(n=80)、早期组(n=81)和延迟组(n=80)。各组患者均行微创穿刺术,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优良率比较各组术后2周治疗效果,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价优良率,以及患者远期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超早期组患者术后2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总优良率及术后3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总优良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5~P<0.01),3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行微创穿刺术有利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及远期功能恢复,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DNA载量与血清microRNA-122(miR-122)、丙氨酸转氨酶(ALT)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指导CBH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3月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miR-122和HBV-DNA载量,采用肝功能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ALT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LISA竞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分析慢性乙型肝炎HBV-DNA载量与血清miR-122、ALT含量的关系。结果?模式1、2和3的患者HBV-DNA载量较模式4患者高(P?<0.05),模式1的患者血清ALT含量较其他模式患者高(P?<0.05)。低病毒载量组患者血清ALT阳性率最低(P?<0.05)。超高病毒载量组患者miR-122相对表达量较其他载量组患者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BV-DNA载量与ALT和miR-122均呈正相关(r?=1.024和0.946,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HBV-DNA载量与血清miR-122、ALT均呈正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以相互补充,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CHB患者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β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方法 7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4d;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时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应用ELISA法测定患者发病1、3、7、14d血清S-100β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2周及4周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S-100β水平在第1天达到高峰,其后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第3天、7天S-100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4天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血清S-100β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9.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可能原因,进行相应预防。回顾性分析124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因素对术后再出血影响。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6.1%。单因素 Logistic 分析:手术时机、出血部位、有无凝血功能异常、术中止血彻底与否、术后血压波动等与术后再出血显著相关(P <0.05);多元逐步 Logistic 分析:手术时机、术中止血彻底与否、术后血压波动等是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P <0.05)。最佳的手术时机以及争取术中彻底确切止血和术后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对预防再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4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血肿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肿量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1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分别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明显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尼莫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肿量,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