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和死亡趋势,为开展儿童白血病防治提供建议。 方法 选取2013—2018年0~14岁重庆市白血病发病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重庆市肿瘤登记点,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和年龄别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儿童白血病发病率、死亡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分析以APC表示。 结果 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由2013年4.3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1.98/10万,APC为-13.41%,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0,P=0.067)。各年度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0.24%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P<0.05)。各年度城市与农村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6.64%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5)。重庆市儿童白血病死亡率由2013年的1.91/10万下降至2018年1.50/10万,APC为-7.32%,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9,P=0.055)。各年度男性与女性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白血病死亡率以年均6.20%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5)。各年度城市与农村白血病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各年龄段均有发病与死亡,其中5~9岁年龄组白血病发病率以年均16.72%下降,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P<0.05)。 结论 重庆市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女童和农村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下降明显,应重视儿童白血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含越橘提取物、叶黄素微粒为主要原料的某胶囊对缓解人体视疲劳作用的研究。 方法 筛选纳入受试者106例,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样品和安慰剂60 d,试食前后观察其安全性与功效性。 结果 试食组视疲劳临床症状总有效率(67.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5,P<0.01);试食组的视疲劳症状积分由服用前的(13.25±2.62)降低至服用后(10.04±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P<0.01);试食后试食组视疲劳症状积分(10.04±2.30)与对照组(11.13±2.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P<0.01);试食后试食组明视持久度为60.25±9.56,与对照组(49.59±9.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P<0.01);试食前后两组受试者视力均无显著变化(t=0.00,P>0.05),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 结论 某胶囊对人体视疲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昆山地区0~3岁儿童超声骨密度现状,为儿童骨强度不足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对813名排除影响骨代谢性疾病的0~3岁儿童,用超声骨密度仪测定左胫骨中段骨密度,根据骨密度Z值的评分数分成正常、轻度、中度以及重度骨强度不足。 【结果】 骨强度不足检出率女童( 49.46%) 高于男童( 34.47%),不同性别儿童骨强度不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P<0.01),而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1,P>0.05);骨密度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以42 d(50.91%)、3月龄(62.50%)儿童骨强度不足检出率较高,不同月龄儿童骨强度不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8.36,P<0.01);不同地区儿童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5),而骨强度不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3.883,P>0.05);不同身高评价儿童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2,P<0.01),以身高评价为上和中上,体重评价为上和中上儿童骨强度不足检出率较高,不同身高评价儿童骨强度不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P<0.05),而不同体重评价儿童骨强度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8,P>0.05)。 【结论】 儿童骨强度不足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12月龄以下儿童骨强度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特征。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关系问卷及自制调查表对68例孤独症患儿父母及136名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研究。 【结果】 两组父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两组母亲依恋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294,P>0.05)。孤独症患儿父亲在依恋焦虑维度得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8,P>0.05),在依恋回避维度得分两组父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05);在依恋焦虑和回避维度得分两组母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焦虑=0.667;t回避=0.968,P>0.05)。 【结论】 孤独症患儿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与正常儿童父母的依恋类型分布无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喷催产素疗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以寻求儿童ASD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12月之间,来就诊的ASD儿童25名,随机分为治疗组(n=12)和对照组(n=13)。对治疗组儿童鼻喷催产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儿童不接受鼻喷催产素治疗。结果 1)催产素水平: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P>0.05);治疗第4周两组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血清催产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 P<0.05)。2)行为数据:入组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社交回应量表(SRS)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治疗第4周,两组儿童SRS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5)。入组时、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组儿童在《心理教育概况中文版(第三版)》(CPEP3)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SD儿童进行鼻喷催产素治疗,能提高其血液中催产素水平,而且能降低其在社交回应量表上的分数。鼻喷催产素疗法在ASD儿童的康复治疗中有较大的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消毒方法对中心供氧终端氧气插孔的消毒效果,更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将三个病区192个氧气插孔分为两组各96个,分别用0.5%碘伏和75%酒精消毒后采样,观察2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消毒剂消毒后均达到标准要求,未检出致病菌,0.5%碘伏消毒后无菌率达95.8%,75%酒精消毒后无菌率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5%碘伏消毒效果最佳,操作方法简便,建议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乡镇卫生院临床使用中的病历夹污染状况,并探讨减少污染的有效对策.方法:对临床使用中的120份病历夹消毒前及分别采用75%酒精和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后的表层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检测.结果:消毒前病历夹污染率为100%.所污染的微生物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采用不同消毒方法能有效清除污染菌,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效果优于75%酒精.结论:采取有效预防污染对策能降低病历夹的污染,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二氧化氯消毒剂对重症医学科(ICU)物体表面多药耐药菌的消毒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和100 mg/L二氧化氯消毒剂擦拭消毒ICU环境物体表面,对ICU的呼吸机操作面板和按钮、微量泵按钮或面板等高频接触的医疗用品物体表面以及床旁桌、床栏、电脑键盘等其他物体表面擦拭消毒,分别于消毒前及消毒后2 h内采样。比较两组对ICU多药耐药菌(MDRO)的清除效果和杀菌率。结果 消毒前含氯消毒剂组物体表面检出MDRO 24份,二氧化氯消毒剂组物体表面检出MDRO 35份,MDRO检出率分别是22.64%、19.02%,两组MDRO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消毒后含氯消毒剂组检出MDRO 4份,二氧化氯组未检出MDRO,二氧化氯组MDRO的检出率低于含氯消毒剂组(P=0.017),医疗用品物体表面MDRO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413),其他物体表面二氧化氯组MDRO的检出率低于含氯消毒剂组(P=0.038)。二氧化氯组杀菌率高于含氯消毒剂组(P=0.033)。结论 二氧化氯消毒剂是一种高效、安全、广谱的强力杀菌剂,能够切断多药耐药菌的接触传播,适合用于医院内多药耐药菌的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视力检查遮眼板的带菌情况及3种消毒剂消毒效果比较,探讨适宜的消毒方法.方法 在消毒前使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3种不同方法对遮眼板消毒处理后即刻采样、使用5、10人次后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计数菌落数并进行细菌鉴定,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未经消毒的遮眼板带菌率100.00%,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变形菌属;分别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3种方法消毒后即刻采样结果,细菌总数均减少,杀菌率分别为99.46%、99.46%、99.89%,与消毒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5、10人次后采样检测结果显示,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持续效果优于含氯消毒剂及乙醇(P<0.01或P<0.05).结论 视力检查遮眼板带菌情况严重,应进行消毒处理,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500 mg/L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优于75%乙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新生儿生后一周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60例GDM母亲所生新生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0例健康母亲所生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生后1、3、7 d三个时间点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A)、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并进行比较。结果 生后第1天观察组新生儿β2-MG、Cys-C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BUN、CR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3天、第7天观察组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ys-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儿β2-MG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生后第1天有差异,生后第3天、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β2-MG生后第3天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第1天、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Cys-C生后第1天有差异,生后第3天、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 母亲所生新生儿可能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但随日龄增长,肾功能逐渐恢复,Cys-C较β2-MG先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为减轻胃肠道症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ASD的儿童20例和健康儿童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儿童粪便提取总DNA,扩增16S rDNA中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 两组在样品文库的覆盖率(Z=242.500,P=0.256)、丰度指标Chao1(Z=250.000,P=0.181)、 ACE(Z=234.000,P=0.365)、Shannon(Z=259.000,P=0.114)和Simpson(Z=146.000,P=0.145)指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样性无差异。门水平上,两组儿童在8种菌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属水平上,两组儿童在20个属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儿童和健康儿童在肠道菌群属水平上具有差异;临床上可根据不同菌属特点对ASD儿童肠道菌群进行精准调整,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ASD儿童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群组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所致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的作用。 方法 将长沙市裕南街社区2013年7月-2016年6月经医疗机构确诊的140例社区高血压所致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为期6个月的群组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等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收缩压为(133.80±10.06)mmHg,舒张压为(83.57±7.69)mmHg,均较干预前(收缩压:139.93±16.13;舒张压:87.03±8.1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8、2.590, 均P<0.05),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44、0.965,均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从55.0%降至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7, P<0.05),血清胱抑素C阳性率从87.1%降至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4,P<0.05),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0,P>0.05),胱抑素C阳性率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178,P<0.05)。 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采取常规的社区卫生服务和群组管理,两种管理措施对控制患者血压,降低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C均有效果,但群组管理模式优于传统管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为减轻胃肠道症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ASD的儿童20例和健康儿童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儿童粪便提取总DNA,扩增16S rDNA中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 两组在样品文库的覆盖率(Z=242.500,P=0.256)、丰度指标Chao1(Z=250.000,P=0.181)、 ACE(Z=234.000,P=0.365)、Shannon(Z=259.000,P=0.114)和Simpson(Z=146.000,P=0.145)指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样性无差异。门水平上,两组儿童在8种菌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属水平上,两组儿童在20个属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D儿童和健康儿童在肠道菌群属水平上具有差异;临床上可根据不同菌属特点对ASD儿童肠道菌群进行精准调整,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ASD儿童胃肠道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对听诊器、B超探头、乳腺红外线诊断仪探头等健康体检器械的消毒效果.方法 依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消毒前对健康体检中使用的上述器械进行采样,其后分别用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浓度为500 mg/L含氯消毒剂、75%乙醇擦拭,于擦拭后即刻、使用5、10、20、30人次后分别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比较消毒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消毒前样本带菌率100.00%,消毒后即刻采样,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的杀菌率均>99.78%;使用5、10、20、30人次后采样,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与500 mg/L含氯消毒剂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75.00%乙醇相比,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的消毒效果优于乙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与500 mg/L含氯消毒剂对受检的体检器械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异丙醇复合消毒湿巾使用方便,与含氯消毒剂相比,对器械无损害,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智护训练,观察其行为神经发育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某三级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智护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智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智护训练。对两组新生儿在生后第3、7、14、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 生后第3天,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28天时NBNA平均分智护组新生儿均高于对照组,且智护组NBNA结果异常比例也均低于对照组,但第7天时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8 d时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足月窒息新生儿长期坚持进行智护训练,有益于其行为神经发育水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种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用于新生儿培养箱终末消毒的效果,探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剂用于新生儿培养箱消毒的较低有效浓度。方法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将新生儿培养箱随机分为A、B两组,对连续使用的培养箱每7 d统一进行一次终末消毒,其中A组(n=42)采用500 mg/L有效氯擦拭消毒、B组(n=45)采用250 mg/L有效氯擦拭消毒,分别于消毒前和消毒后30 min对培养箱定位采样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消毒前所有样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0%,消毒后A、B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19.0%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检测消毒合格率分别是95.2%和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Ⅱ类环境中培养箱保持清洁的基础上,2种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低浓度消毒剂对培养箱的腐蚀性和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性更小,更适合应用于培养箱的终末消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含氯消毒剂、复合季铵盐消毒剂、紫外消毒灯三种消毒方式对纸板、铝合金、聚丙烯塑料三种材质感染性物质外包装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为指示菌,分别使用含氯消毒剂、复合季铵盐消毒剂、紫外消毒灯对纸板、铝合金、聚丙烯塑料三种材质包装箱进行模拟现场消毒。在消毒前后进行指示菌采样,依据《现场消毒评价标准》(WS/T 797-2022)进行消毒效果判定。结果 纸板、铝合金、聚丙烯塑料包装箱使用含氯消毒剂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杀灭对数值均>3.9,使用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后的杀灭对数值均>4.5,使用紫外线消毒后的杀灭对数值均>4.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材质包装箱使用同种消毒方式后的杀灭对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氯消毒剂、复合季铵盐消毒剂、紫外消毒灯对纸板、铝合金、聚丙烯塑料三种包装材质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反复热性惊厥大鼠近期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神经机制。方法 采用热水浴诱导大鼠惊厥模型, 诱导21 d SD大鼠每天惊厥1次, 连续10次, 纳洛酮干预组(NT组, n=14)每次惊厥发作后立即腹腔注射纳洛酮(1mg/kg), 惊厥对照组(FS组, n=14)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正常对照组(NC组, n=12)置于37℃水浴中5 min后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观察惊厥发作潜伏期、级别和持续时间的差异;采用跳台和避暗试验测试近期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Timm染色观察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状况。结果 1)NT组较FS组惊厥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 级别显著降低(P<0.01), 而发作潜伏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跳台及避暗实验, FS组错误次数明显增多(P<0.01), 而NC组与N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 h记忆成绩, FS组跳台及步入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 而NC组与N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HE染色显示NT组较FS组脑损伤的程度轻;4)Timm染色显示FS组DG区及海马CA3区Timm染色颗粒明显增加(P<0.01);NT组与FS组相比Timm染色颗粒明显减少(DG区P<0.01, CA3区P<0.05), 而NC组与NT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可减轻惊厥性脑损伤;可改善多次FS发作后的近期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降低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程度, 这可能是纳洛酮改善反复FS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一元过氧乙酸消毒剂II型和含氯消毒剂的相关性能,为临床消毒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通过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一元过氧乙酸消毒剂II型和含氯消毒剂消毒后胃镜进行采样,比较分析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并进行稳定性及腐蚀性研究。结果一元过氧乙酸消毒剂II型对胃镜高水平消毒的合格率(98.5%)高于含氯消毒剂(88.9%),但有效成分含量的下降率低于含氯消毒剂(P<0.05)。两种消毒剂对不锈钢无腐蚀性,对碳钢、铝和铜均为轻度腐蚀。结论一元过氧乙酸消毒剂II型能达到胃镜高水平消毒标准且稳定性高,综合性能优于含氯消毒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小组工作介入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的10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名,干预组在开展常规社区随访康复指导的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定期开展小组工作活动,对照组接受常规社区随访康复指导,采用PSP和WHOQOL-BREF进行效果评定。 结果 活动前后,两组疾病复发率(6.52% vs. 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干预组活动后在PSP得分,WHOQOL-BREF的生理领域(PHYS)、心理领域(PSYCH)和社会关系领域(SOCI)得分均有所提升(P<0.05),在环境领域(ENVI)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前后四领域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较对照组PSP得分有一定提升,差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45, P<0.001);干预组WHOQOL-BREF得分较对照组在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的分值提升较多,前后差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2.469,P<0.05);在生理领域和环境领域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组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提升,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