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保证高警示药品安全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等,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展高警示药品的全方位管理。结果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严格药品管理,有效降低药品差错、过敏、中毒等突发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高警示药品全方位管理的有效实施,降低高警示药品应用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结合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高警示管理的实践,探讨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结果: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后,与高警示药品相关的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与往年相比有明显减少,2017年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发生率占总药品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发生率的6%,而2018年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发生率占总药品用药差错和危害事件发生率的2%,有效降低了高警示药品用药风险,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筛选确定高警示药品目录、分级管理、重点采购、设定专区专柜、增加醒目标识、严格审核医嘱、进行风险监督管理、加强人员培训等管理措施,以及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标准操作流程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国家电子病历7级标准完善高警示药品闭环管理模式,评价其实施成效,为医院药学信息化建设提供实践经验。方法 在高警示药品闭环管理过程中对数据整合性、一致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进行质量管理,梳理好闭环流程的数据流,建立起符合国家电子病历7级标准的高警示药品闭环管理体系。结果 完善后的高警示药品闭环管理体系满足了国家电子病历7级等级评审要求,能够有效梳理闭环流程风险质控关键点和规范医护人员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结论 基于国家电子病历7级标准构建高警示药品闭环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严把数据质控关,减少临床发药、用药差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游翠芳  陈娟 《海峡药学》2016,(10):282-285
目的:通过对高警示药品药学风险防范管理模式的探讨,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参考我国高警示药品推荐目录及分级管理,并查阅搜集国内多家医疗机构的管理经验和策略。结果完善了高警示药品药学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拟定高警示药品的分级目录,总结高警示药品有效信息,规范安全使用流程,拟建立高警示药品警示系统,培训人员,制作使用手册,做好医患教育,试引进品管圈、PDCA管理以实现持续改进。结论高警示药品的临床应用管理需要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合力协作。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高警示药品风险提示系统,减少高警示药品用药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根据我院药品情况建立高警示药品目录,查阅相关资料,用Excel电子表格整理高警示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HIS系统中嵌入高警示药品风险防范模块,在医生开立医嘱及药师审核医嘱界面对高警示药品进行风险提示。结果:采用新系统进行高警示药品风险控制后,不合理医嘱由实施前322条下降至131条,不合理医嘱发生率逐月降低,溶媒选择错误、溶媒剂量错误和用法错误的不合理医嘱数在系统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少了高警示药品的用药差错,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高警示药品的认识。结论: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高警示药品安全屏障,可以减少或避免高警示药品的用药差错,控制高警示药品的使用风险,有利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5,(6):666-668
目的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可靠。方法参考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资料,并搜集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在高危药品管理上的先进理念和有效举措,结合第98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实际。结果探索并建立适合解放军第98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模式。结论医疗机构应足够重视高危药品的管理和风险防范,应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安全使用的标准流程,强化医药护人员的高危药品教育培训,推广患者安全用药的健康宣教,降低用药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蔡瑞娜  陈建达 《中国药事》2018,32(2):245-249
目的:应用JCI标准,对医院高警示药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基于JCI标准制定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制度与目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改进高警示药品的管理,评价JCI认证前后医院高警示药品管理的成效。结果:医院确立新的标准,在信息系统上设安全屏障,统一全院高警示药品标识,由专人监管并加强培训和督导,通过8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高警示药品保管合格率提升至98.70%。结论:医院应用JCI标准规范了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且加强了医、药、护及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褚旭莹  孙恺 《海峡药学》2011,23(9):242-244
目的探讨我院高危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以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制定高危药品目录,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工作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保证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结果我院通过规范化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的使用风险。结论在目前药物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内对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按JCI标准规范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程序,确保高危药品的正确配置、使用和处理,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按JCI标准要求制定高危药品文件,使管理流程标准化;优化高危药品使用流程,减少风险发生;对临床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及时采取对应措施。结果:通过对比评审前后的变化,可看到高危药品管理内容及制度越来越完善,标准化管理流程可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高危药品管理得到了有效执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我院高警讯药品的安全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分析比较JCI基线调查前后我院药学部门及临床科室对高警讯药品的认知度、管理策略。结果与结论我院在JCI评审标准下探索高警讯药品的安全管理,提出了“以病人安全为中心,持续质量与安全改进”理念下的医院高警讯药品管理策略,建立了多部门协作、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的高警讯药品管理、使用和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医院内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和切入点,以提升药物安全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介绍高危药品产生的背景、概念和种类,以及我院开展高危药品管理的实践及体会。结果与结论:我院通过管理有效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风险。在目前药物安全事件频发的形势下,有必要在医疗机构内对高危药品实施针对性管理。建议各医疗机构制定相应的高危药品目录和管理制度,以提高药物安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2.
柏蓉  张蕾  张学会  欧宁  袁红宇 《中国药事》2017,31(9):1067-1071
目的:促进医疗机构合理使用高危药品,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参考国内外高危药品的管理经验,从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药品目录、药品管理软件等方面,总结高危药品管理的先进方法。结果与结论:高危药品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风险,应引起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高度重视。我国对于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研究起步较晚,虽然部分医院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医疗机构仍应该在不同的技术层面和管理方式上加大对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3.
刘叶芳  马玉琴  倪佳 《中国药事》2018,32(5):658-663
目的:依托六级电子病历建设,提升我院高警示药品管理水平。方法:依据电子病历要求,将涉及高警示药品的每个重要医疗活动节点进行链式记录,纳入闭环管理。结果:通过医院六级电子病历信息化改造,将高警示药品纳入闭环管理,提高了医院对病人完整医疗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大大减少了用药差错,将高警示药品潜在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用药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缩短了各流程的时间,使病人及时、准确、安全用药;促进药师参与临床,提升临床药学服务水平。结论:我院高警示药品管理工作由原来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发展,即从传统的末端、事后管理转向过程管理,最终实现从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真正做到医疗质量的事前管理和实时监控,有效地规范了医护人员的行为,有利于提高医疗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用药教育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危药品用药教育对提高医护人员高危药品认知度及高危药品管理水平的作用。方法 由医院药学部设计高危药品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医护人员进行考评,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用药教育培训。评价用药教育前后医院高危药品管理状况及医护人员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用药教育干预前,医护人员高危药品考核不合格率分别为60.22%和68.86%,优秀率分别为4.30%和1.80%,高危药品临床使用情况检查8项指标中有4项不达标。通过用药教育干预后,医护人员考评合格率达100.00%,优秀率分别上升至30.11%和44.31%,高危药品临床使用情况检查8项指标均达标。结论 通过对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用药教育,能显著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患者安全目标的医疗机构药品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方法 分析患者身份识别、高危及相似药品使用、药品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医护人员的有效沟通、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等患者安全目标与药品管理政策和临床应用管理实践。结果 与结论 医疗机构药品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患者安全目标与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设计药品效期自动化管理的方法,促进药品科学规范化管理,防止过期药品被不安全使用。方法:利用日历记事软件将已导入的基础数据与计算机系统时间实时关联并显示提醒结果。结果:计算机根据预计要求对近效期药品实现自动提醒。结论:该法简单易学,方便适应,适用于未进行网络化管理的医院药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效地遏制了过期药品上架、库存、销售、使用的现象,为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许建国  朱华  王艳 《中国药房》2011,(41):3922-3924
目的:介绍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建设中药师的职责与作用。方法:分别从药师指导护理人员使用药品、药师主动服务、发挥药事服务支持作用等3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师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药品使用管理流程,指导护理人员学习掌握安全用药知识,指导护理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特殊药品、易误用风险药品的管理等降低用药风险;药师通过主动配送药品到病区、准确地提供药品等主动服务让护理人员专注于护理工作,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师通过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和技能、加强药学部门设施建设等改善了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确定高危药品目录的基础上,开发了适合我院的高危药品管理系统软件,使高危药物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该软件由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信息维护模块、审查模块、预警模块、统计模块组成。通过此软件的应用,可将潜在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用药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有效地降低了高危药品使用的医疗风险,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此软件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历年来医疗不良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建立与我院实际医疗工作契合的高警示药品目录及警示内容,加强高警示药品临床合理应用。方法:根据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SMP)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推荐使用的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策略及目录等资料,查阅药品说明书、相关临床指南,结合文献记载的高警示药品用药风险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高警示药品相关案例,编写高警示药品目录及其警示内容。根据已发表的高警示药品调查问卷相关文献,制定以警示内容为导向的高警示药品目录。结果:将二百余种药品列入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并将其分为特殊警示级高警示药品和一般警示级高警示药品。特殊警示药品分为11类、6种,一般警示药品分为16类。制定《高警示药品速查手册》,供医务工作者学习,相关内容通过我院临床医务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复审。结论:药师通过有效途径建立我院高警示药品目录, 整理警示内容,解临床之惑,把对不良事件的事后处理变为前馈控制,从源头上促进高警示药品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