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扬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7—2020年扬州市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20年扬州市共上报30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累计发病人数423人,累计死亡病例1人,病死率为0.24%。暴发时间集中于第3季度(73.33%);暴发场所以饭店(酒店)为主(60.00%);原因食品主要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23.33%)、肉与肉制品(10.00%)。在明确致病因素的22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31.82%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其次为变形杆菌(13.64%)、亚硝酸盐(13.64%)、蜡样芽胞杆菌(9.09%)、砷化物(4.55%)等。结论 2017—2020年扬州市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有其特有的流行特征,相关部门可据此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以进一步减少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深圳市10个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揭示深圳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8年深圳市627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初步诊断、食源性疾病种类等。结果 2012—2018年期间,共上报病例254 223例次。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低,为7.26/万,至2017年达最高,为61.86/万,2018年发病率又降至2014年的水平;男女发病人数比为1.20∶1,男性患者的总数量多于女性患者,2015—2018年中,2016、2017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8月份的就诊病例数最多,占9.77%,4月份的就诊病例数最少,占6.58%;平均发病率最高的行政单位(区)为南山区,年均发病率为36.70/万,最低为盐田区,年均发病率3.30/万;各年龄组中,31~40岁的病例数最多,占29.01%,发病人数最少的年龄组为71岁以上组,占1.40%;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类型中,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占比最高,为88.66%,有毒动物性食源性疾病占比最低,为0.03%。不同行政单位内的食源性疾病各种类型发生率基本一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均最高。结论 深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具有时间性、地区性及人群流行特征,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宣教及监督管理,并提高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力,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 为制定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 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报告2 519起, 发病18 681例, 死亡257例, 病死率1.38%.食源性疾病暴发好发于三季度.报告起数、发病人数家庭和死亡人数最多, 其次是单位集体食堂.主要致病因素植物性, 主要致病菌是沙门菌 (38.89%) 、蜡样芽孢杆菌 (38.89%) 、金黄色葡萄球菌 (11.11%)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 (5.56%) 和变形杆菌 (5.56%) .结论2013年至2017年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性和植物性, 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单位等集体食堂.应加强家庭、单位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卫生管理, 避免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西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致病因素,为食源性疾病暴发处置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暴发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7年广西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92起,发病2 347例,死亡33例,病死率为1.4%.致病微生物性是春季和夏季的主要致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苏州市单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规律、特点和趋势,为食源性疾病暴发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1-2015年苏州市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15年苏州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343起,其中单位食堂(含盒饭配送)204起,涉及发病人数4736例,入院1027例,无死亡病例。暴发高峰位于5-9月份,历年来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查明致病因子或可疑致病因子的119起,其中微生物引起的占62.2%(74/119),动植物毒素引起的占30.3%(36/119),化学毒物引起的占6.7%(8/119)。我市单位食堂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因子为副溶血性弧菌、红细胞凝集素和组胺,食物加工不当与交叉污染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单位食堂单独分析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原因、特征及规律有利于减少同类事故的发生,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堂加工制作者可以利用此资料预防食品加工中的污染,规范加工,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张景辉  陈安明  朱玉英 《甘肃医药》2020,(4):363-364+373
目的:了解白银市居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暴露食品。方法:从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导出白银市2015~2017年食源性疾病病例和主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可疑暴露食品为水果类及其制品、粮食类及其制品、蔬菜类及其制品、肉与肉制品及混合食品。致病水果为瓜果类和核果类,瓜果类以西瓜为主,核果类以桃子为主。蔬菜类有明显特征的是豆角、西红柿。肉类中鸡肉、卤猪肉等。病原学检验中报告前五的暴露食品致病微生物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果类最高。致病大肠埃希菌在5类食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食品为水果类最高。结论:引起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的可疑暴露食品主要是肉类中的鸡肉、肉类烧烤、卤肉,蔬菜中的豆角、剩蔬菜,水果中的西瓜和桃子,可能与市售熟食卫生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及居民卫生习惯不良有关,需加强监管与居民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2019—2022年德州市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在德州市的发病和流行趋势,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德州市2019—2022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并用χ2检验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德州市2019—2022年食源性疾病病例207 515例,发病年龄以45~<75岁的中老年人为主(106 131例,占51.23%),职业以农民为主(147 620例,占71.14%);发病时间集中在5~9月;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203 425例,占98.03%),暴露食品为水果类及其制品的有65 391例(占31.51%);暴露食品的加工场所及进食场所均以家庭为主,分别是92 370例(占44.51%)、196 967例(占94.92%)。结论 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农民是食源性疾病的发病主体,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应当作为目前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应根据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及监测,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整理分析河南省安阳市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监测情况,为制定和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安阳市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集患者粪便并检测相关病原体,对监测结果进行整体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安阳市共报告22 867例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男10 340例,女12 527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6—8月,其中以30~<40岁组(16.01%,3 661/22 867)最多;报告罹患率最高为龙安区(680.32/100 000)。可疑暴露食品中水果及其制品(26.64%,6 364/23 887)报告最多,加工或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34.96%,8 350/23 887)、散装(包括简易包装)(34.38%,8 212/23 887)为主,家庭是主要的进食场所(83.15%,19 862/23 887)。安阳市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总标本检出率为8.73%。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加大重点高危人群监测力度,针对家庭自制食品,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9.
马鞍山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光富  冯亚琴  赵存喜 《安徽医学》2019,40(10):1176-1180
目的分析马鞍山市2015~2017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监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马鞍山12家哨点医院10 085例病例信息和检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例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31. 80%);就诊高峰期为6~10月;家庭(72. 04%)为主要可疑进食场所;可疑暴露食品以肉与肉制品(17. 21%)为主;家庭自制(39. 96%)为主要加工及包装方式;病原体检出以沙门菌(36. 77%)为主,<5岁组主要为诺如病毒,15岁~组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病例发病后就诊时间为13(5,25) h,48 h内就诊率为88. 71%。结论农民是马鞍山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监测人群,夏秋季是高发季节,沙门菌为主要致病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菏泽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山东省菏泽市的食源性疾病报告资料,分析相关食源性疾病发生率以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20年菏泽市共报道食源性疾病50 520例,其中细菌性食源性疾病49 759例,动、植物毒素中毒596例,误食亚硝酸盐中毒165例。该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5~10月份较为多见,7~8月份达到高峰;患者以55~64岁年龄段为主,4~6岁次之;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相较于城市,农村人口的发病率更高;可疑暴露食品场所主要以家庭为主,其次是街头食品和餐饮服务业;进食食品的种类,肉与肉制品最多,其次是水果类及其制品;无死亡病例。结论 食源性疾病危害性大,发病率高,全年均有发病。切实做好疫情监测,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报告体系,开展健康教育和诊疗技术培训是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2008—2017年结核病流行及发展状况,为连云港市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7年度连云港市肺结核疫情数据资料,运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和分析连云港市结核病流行状况。结果 2008—2017年间连云港市共报告肺结核病21 47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48.29/10万)和病原学阳性患者年平均发病率(21.06/10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P<0.01),11、12和3月份发病率较高,1、2和10月份发病率较低(P<0.01);灌南县发病率最高,海州区最低,各县区间十年累计发病率提示县级发病率明显高于市区(P<0.01);平均年龄(50.18±19.62)岁,20~<30和50~<70岁为高发年龄段;21 472例患者中16 725例职业为农民,占77.90%,1 234例为家政家务,占5.75%,1 052例为学生占4.90%,其余职业共占11.47%;男性15 913例,女性5 559例,男女性别比为2.86∶1;流动人口231例,占1.08%;汉族共21 422例占99.77%,蒙古族12例占0.06%,其他少数民族共占0.17%。病人来源中,因症就诊(51.04%)和转诊(42.84%)占绝大多数;病原学阴性比例较高,占56.12%;且多数为初治(87.35%)、非重症病例(88.23%);完成疗程和治愈的患者占总数的93.67%。月平均风速与肺结核的报告发病率呈正相关(r=0.256,P<0.05),其与该病月发病率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2.650+0.303X。结论 十年间连云港市结核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递减的趋势,但仍不应掉以轻心,应进一步加强全市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长沙市2006-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长沙市2006-2015年乙脑确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 长沙市2006-2015年,年均发病率为0.132/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15/10万,年均病死率为11.36%.7、8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95.45%,呈明显季节性.宁乡县、浏阳市为高发地区,其发病数占总病例的65.91%.全市发病主要集中在2~14岁儿童,占87.50%;以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92.04%.全程接种乙脑疫苗的占23.86%,非全程接种占13.52%,无接种和接种史不详者占57.95%.结论 长沙市乙脑发病呈散发状态.需继续加强乙脑病例监测和媒介蚊虫监测,落实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采取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以预防乙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2005年1月—2017年12月的孕产妇以RPR和TRUST试验免费筛查梅毒,初筛妊娠梅毒阳性患者以TPPA试验确证,对发现妊娠梅毒阳性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Epidata录入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7年共检出孕产妇梅毒患者1 325例,年平均检测阳性率0.23%,患者平均年龄为(29.05±4.85)岁,患者多为无业/待业,其次为干部职员,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学历为主,暂住人口占88.23%,78.19%患者在<28周即发现并确诊梅毒,98.87%患者为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滴度多低于1∶4。结论 加强对文化程度低、无业/待业的暂住孕妇人群的健康教育以及在孕早期进行梅毒筛查是有效阻断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主要措施。集中管治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规范治疗与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海南省2011-2015年度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度全省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资料,对暴发的时间、地区、场所、规模、病毒型别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度全省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21起,累计报告发病791例,平均罹患率3.17%,无死亡病例.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月和5月,占总起数的76.19%,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校,共20起(占总起数的95.24%).农村地区报告疫情起数最多,占总起数的71.43%.暴发的优势循环株先后为B型流感,甲型H1N1流感,甲型H3N2亚型和B型流感.结论 海南省流感暴发疫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是高发季节,中小学校是流感暴发的高发场所,应加强农村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监测,优势循环株变化频繁,应密切关注病原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2016—2017年包头市梅毒疫情流行特征及分布规律,找到梅毒防治重点人群,为制定全市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6—2017年包头市上报的梅毒病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描述。结果 2016—2017年包头市共报告梅毒病例为351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2.83/10万、44.83/10万,其中以隐性梅毒发病例数最多占2016年的68.23%,占2017年的70.88%,发病率分别为24.13/10万,31.78/10万,且呈现上升趋势,以胎传梅毒和三期梅毒最少;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20~<50 岁年龄段,占报告病例总数的 60.40%;年龄在55~<75岁呈现另外一个小高峰,占报告病例总数的 24.3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分别占2016年的47.1%、占2017年的44.89%,其次为农民及离退人员。结论 包头市梅毒疫情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重点人群加强梅毒相关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减少梅毒对公众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清远市人群和宿主动物钩端螺旋体(钩体)菌群分布和变迁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钩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清远市清新区太平镇为监测点,开展宿主动物密度、带菌以及健康人群血清抗体监测,对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清远市分别报告钩体病例0例、3例和1例;鼠密度分别为11.03%、3.73%和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集鼠肾标本450份、猪肾标本154份、蛙肾标本156份,均未培养分离出钩体;分别采集鼠血清150份、199份和101份,钩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00%、43.72%和5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15年以七日热群为主,占53.85%,2016年以秋季热群为主,占25.96%,2017年以波摩那群为主,占41.38%;分别采集220份、210份和214份健康人血清,钩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0.45%、23.33%和1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其中2015年以秋季热群为主,占25.96%,2016年以七日热群为主,占27.36%,2017年以波摩那群为主,占27.27%。结论 清远市近年来钩体病发病水平低,宿主动物和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水平高,宿主动物与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的主要菌型不尽相同,应警惕由于菌型的更迭引起钩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淮安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1-2015年淮安市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11 73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8.59/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3 35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3.90/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2.73:1,男性报告发病率(69.14/10万)高于女性(26.81/10万).患者年龄集中在15~74岁,占病例总数的88.99%.职业构成以农民最多,占79.23%,其次为工人和学生,分别占4.52%和3.14%.3月份报告发病数最多,占10.74%,其次为9月份和5月份,分别占9.66%和9.42%;5年期间患者发现数呈下降趋势,肺结核疫情形势稳定.地区间发病分布不均衡,其中涟水县报告发病率最高(58.99/10万).结论 近年来淮安市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平稳下降,结核病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但肺结核发病在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应针对疫情特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11—2016年长沙市艾滋病疫情的发展趋势,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2011—2016年长沙市艾滋病人群进行时间分布、年龄段、职业、传播途径以及检测途径分析。结果 从时间分布来看,长沙市的HIV/AIDS存活病例总数为3 624例。2011年以来病例数呈整体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比例为10.15,男性3 145名,女性479名。男性仍然是艾滋病主要发病群体。25~34岁年龄组病例数占比最高,为35.7%(1 294例)。青年病例(45岁以下)占全部病例的79.0%(2 862例),45岁以上中老年人组病例数占比21.0%(762例),且增速明显。艾滋病感染者中农民为主要群体,占18.8%,其次为无业人员,占16.2%。商业服务、学生、工人、干部职员等群体中病例也时有发现。异性性接触占病例传播途径的48.9%,男男同性接触占47.1%。但近3年新发现的经男男同性传播病例已超过经异性传播病例数,男男同性传播占比分别为52.0%,49.4%和49.0%,异性传播分别为43.0%,48.6%和47.7%。从检测途径来看,通过疾控部门就诊的人数显著增高,占比47.6%,超过医疗机构的35.1%。结论 长沙市近年来艾滋病发病数不断增加,男男同性传播已超过异性传播成为本市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应重点加强农民群体和老年人群体的防控措施和宣传教育,同时应当继续加强对娱乐场所性工作者的干预工作,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结核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结核病疫情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制定结核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5年结核病网络登记报告的结核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累计登记报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2 658例,年均登记率为47.75/10万,涂阳患者的年均登记率为27.5/10万,两者的登记率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39.48, P<0.01;χ2趋势=162.45,P<0.01)。肺结核患者中,男女比例1.87:1;主要集中在15~44岁,占总发病人数的85.00%。户籍类型分布上,以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为主,占全部患者的94.63%;流动人口的年均登记率为52.64/10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23.38/10万),两种户籍类型的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42.48, P <0.01;χ2趋势=162.67, P <0.01)。各职业类型中,以工人、家政人员和学生登记报告患者较多,分别占患者总数的42.8%、51.65%和1.17%。时间上以4—9月份报告患者较多,占患者总数的57.57%,1月和2月份报告患者数量最少。结论 宝安区肺结核登记率呈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流动人口、工人和家政人员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梁静  林志萍  肖丽 《中国热带医学》2016,(10):1017-1020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深圳市福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福田区2011-2015年手足口病检测和疫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福田区2011-2015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2119例,年均发病率为181.64/10万,累计报告重症52例,死亡3例,以EV71感染为主;时间分布上除2015年外均呈双峰流行为主,具有夏秋季高发的特点;地区分布上主要聚集在流动人口密集的老旧城中村;人群分布上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以男童为主.结论 应加强对城中村散居儿童的健康宣教以及社区隔离的指引,并且完善基于实验室检测的的手足口病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