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卵巢癌是致死性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居全球女性因癌症死亡原因第8位,其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是就诊时已处于疾病的晚期,且迅速对化疗产生耐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卵巢癌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促进化疗耐药。本文将重点探讨EMT在卵巢癌进展过程中各环节所发挥的作用,同时对EMT介导的不同类型的化疗耐药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尹萍  王巍  白瑜  那磊  赵成海 《现代肿瘤医学》2020,(16):2740-2744
目的:分析Frizzled 2(Fzd2)在雌激素受体阴性(ER-)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ER-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zd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Fzd2、E-cadherin、Vimentin、Slug、Zeb1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采用伤口愈合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结果:Fzd2在ER-乳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过表达;Fzd2敲减促进Hs578T细胞表达E-cadherin,减少Hs578T细胞表达Vimentin、Slug和Zeb1;Fzd2敲减抑制Hs578T细胞迁移和侵袭。结论:Fzd2诱导ER-乳腺癌细胞发生EMT;Fzd2可能作为ER-乳腺癌防治的一个潜在靶向分子。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化疗主要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疗效评价常用的指标为临床上缓解和病理学上缓解的程度.Ki-67是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的核蛋白,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多项临床研究资料表明Ki-67在判断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否有效中显示出潜在的价值,现就Ki-67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总结近期国内外有关miRNA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miRNA、乳腺癌和化疗耐药”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有关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作用的文献。从乳腺癌化疗耐药入手,阐述乳腺癌化疗耐药的特点、机制,并着重对miRNA在乳腺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miRNA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乳腺癌的化疗耐药。本文具体综述了一些以不同机制参与肿瘤耐药的miRNA,及其具体参与耐药的途径。探讨了血清miRNA作为肿瘤标记物的潜在临床利用性。结论:深入研究血清miRNA在乳腺癌耐药中的作用和机制,必将为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掀起一个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Ⅱb-Ⅲa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TAC方案进行2-4周期新辅助化疗,观察其有效率,并中位随访2年观察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D)3例,总有效率88.57%.其2年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生存率两组无差别(P>0.05).结论:应用TA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临床缓解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为今后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作准备。方法对1984~1991年我院住院手术的26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和48例术前未作任何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资料计算化疗后对临床肿瘤退缩程度和生存率作比较。其中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接受一个疗程的CMF方案〔环磷酰胺(CTX)600mg/m2,静脉推注,第1天和第8天;甲氨喋吟(MTX)30mg/m2,静脉推注,第1天和第8天;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化疗后进行手术。结果新辅助化疗后4例部分缓解。在平均44个月(2~120个月)的随访中,新辅助化疗组8例出现复发(3.8%),对照组32例出现复发(66.7%),18例死于乳腺癌(37.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文玥  张频 《癌症进展》2011,9(2):165-171
<正>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部分患者初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新辅助化疗应运而生,并且由于其独特优势,成为目前乳腺癌治疗中的热点。本文就新辅助化疗适应证、化疗方案选择、疗效预测等方面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能降低肿瘤分期,增加乳腺癌根治术和保乳术机会,并能指导术后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判断与某些乳腺癌相关生物学因子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中最热点部分。其对预测治疗效果、制定个体化方案及选择有效的化疗药物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焰  曾敏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5):643-645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研究的深入,该治疗手段已在临床被广泛应用。新辅助化疗使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并且提高具有较大肿瘤体积患者的保乳率,从而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但仍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本文将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相关临床研究、以及对新辅助化疗的再认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辅助化疗有缩小原发肿瘤病灶、降低分期、减少播散及体内药敏试验的作用,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但对较早期可手术乳腺癌的应用仍在探讨之中.现综述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可手术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辅助化疗已被广泛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早期可手术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应用价值还在探讨之中。本文综述了新辅助化疗治疗可手术乳腺癌基础及临床方面的最新进展,认为新辅助化疗应用于早期可手术乳腺癌,可明显消退肿瘤,提高乳房保留治疗率,可获得至少与辅助化疗同样的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含紫杉类或葸环类药物在乳腺癌术前化疗中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005年7月~200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Ⅰ~Ⅲ期原发乳腺癌患者,采用含紫杉类(TP或TE/TEC方案)或葸环类(EC/FEC方案)联合方案,术前化疗2~4个周期,33例患者接受手术,术后完成规定化疗,应用B超结合触诊判断临床疗效,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应用x^2检验及单因素分析判定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化疗前后中位肿瘤最大径分别为3.5厘米和2.0厘米(P=0.01),临床有效率82.5%(33/40),其中cCR7.5%(3/40)、cPR75%(30/40)、cSD15%(6/40)、cPD2.5%(1/40)。手术治疗33例,术后pCR9.1%(3/33),tpCR6.1%(2/33)。这些病例中,不同肿瘤大小、受体状况、CerbB-2表达、不同分化程度以及化疗方案之间的肿瘤缓解率并无统计学差异。化疗毒副作用主要为脱发、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口腔溃疡及外周神经毒性,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心律增快、心电图改变,肝功损害少见。结论紫杉类及蒽环类药物联合方案用于浸润性乳腺癌的术前化疗,可有效控制肿瘤,毒副作用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新辅助化疗并行根治性手术的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6~8周期EC-T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2~4周行根治性手术。采用χ2检验及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pCR和非pCR的临床因素。结果:疗效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乳腺癌分子分型、治疗前Ki-67表达水平、治疗前血小板水平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pCR率显著相关。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发现乳腺癌非Luminal分子亚型和新辅助化疗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p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乳腺癌非Luminal分子亚型和新辅助化疗前高血小板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88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Ki-67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Ki-67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评价其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88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检测新辅助化疗前空芯针穿刺肿瘤组织及术后标本中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及临床相关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9.09%(52/88),Ki-67高表达组对化疗敏感,化疗效果明显优于Ki-67低表达组(P<0.05);新辅助化疗可明显降低Ki-67的高表达率(P<0.01);新辅助化疗后Ki-67表达下降组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Ki-67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新辅助化疗疗效临床评价指标之一,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AC(多西他赛+阿霉索+环磷酰胺)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Ⅱb-Ⅲa乳腺癌患者术前应用TAC方案进行2—4周期新辅助化疗,观察其有效率,并中位随访2年观察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20例,稳定(SD)3例,总有效率88.57%。其2年无病生存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总生存率两组无差别(P〉0.05)。结论:应用TAC方案行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临床缓解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杨云  黄元夕 《现代肿瘤医学》2020,(20):3546-3549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其与生物标志物检测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疗效的评估以及空心针穿刺标本和手术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比较,分析新辅助化疗疗效与生物标志物改变情况,以及二者的关系、影响因素。结果:在76例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中,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有14例(18.4%),临床有效率达75.00%。对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发现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状态与疗效相关(P均<0.05)。进一步对14例达到pCR患者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分析,ER阴性的患者有10例(71.4%)、PR阴性的患者有9例(64.3%)。对比生物标志物,发现新辅助化疗患者Ki-67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R、PR、p53改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缓解率,新辅助化疗疗效与ER、PR状态有关,ER、PR表达较弱者相对较容易达到pCR,并且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生物标志物只有Ki-67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T-LAK细胞起源的蛋白激酶(TOPK)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研究TOPK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66例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TEC)NACT方案的TNB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学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TOPK和Ki-67的表达,采用Miller-Payne(MP)系统评估治疗反应,并对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生存分析。结果:MP分级较低(1-3级)的患者组织中的TOPK阳性率高于MP分级较高(4-5级)的患者,在NACT治疗中TOPK阳性患者的预后不佳。同时发现MP 1-3级患者在NACT后组织中TOPK表达升高,而MP 4-5级患者NACT后组织中TOPK表达降低。NACT治疗后组织中TOPK升高的患者的PFS较TOPK降低者差。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结果表明,NACT前后患者组织中TOPK表达变化对预后的评估准确性更高。结论:TNBC组织中TOPK水平高的患者对NACT治疗反应不佳,并且预后较差。TOPK表达水平可能提示TNBC的NACT治疗反应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肿瘤标志物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新辅助化疗患者中ER、PR、c-erbB2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c-erbB2和Ki67在89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分析上述指标与化疗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89.9%,其中完全缓解CR32.6%,部分缓解PR57.3%,病理完全缓解pCR17.9%,疾病稳定SD10.5%,无恶化病例.ER/PR表达与疗效有关(P〈0.05),c-erbB2、Ki67表达与化疗疗程无关.结论激素受体阴性者对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较高,新辅助化疗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为临床评价疗效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预后较差且治疗棘手,而具有独特优势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已成为LABC的标准化治疗方式。早期评价NACT疗效可引导临床尽早修正出最适合的化疗方案,并确定手术的最佳时机。因此,NACT疗效的评价手段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要问题。当前应用于临床的疗效评价方式包括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乳腺癌相关标记物及病理学检查。现将LABC患者NACT疗效评价方式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