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高龄胃癌患者(≥70岁)作为研究对象,经倾向性匹配后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接受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40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免疫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与生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10% vs 23%,P=0.095),但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的WBC与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CD3+、CD4+与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观察组的疼痛、便秘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病例。结论:与传统的腹腔镜辅助手术相比,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具有术后恢复快、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放D2胃癌根治术手术、病理与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202例胃癌患者。查阅电子病历系统,收集腹腔镜与开放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与术后恢复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开放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90.63±78.66)vs (154.15±151.65)ml,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21.4±10.5) vs (21.7±11.4)个,P=0.810],术后伤口脂肪液化发生少,术后通气时间早[(3.0±0.8)vs (3.5±1.0)天,P<0.001],术后进半流食时间早[(6.2±1.5)vs (6.8±2.3)天,P=0.028],术后住院时间短[(9.4±2.3)vs (11.3±3.0)天,P=0.022],仅手术时间稍长[(222±36)vs(205±62)min,P=0.021]。结论:在进展期胃癌D2根治术中,虽然腹腔镜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总体而言,腹腔镜组能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同的淋巴结清扫数目,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切口局部浸润麻醉在肝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全身麻醉下经腹行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n=30):全身麻醉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及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组(T组)和对照组即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七氟醚、瑞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术后使用PCIA补救性镇痛按压次数;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术后2 h、4 h、6 h、24 h的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患者康复状况。  结果  围术期试验组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术中麻醉药用量比较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且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2、4、6 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追加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在术后4 h和24 h的炎性因子CRP、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6.2±7.6)vs.(37.2±10.4)h]、胃肠道恢复时间[(37.8±13.1)vs.(44.7±13.7)h]和术后住院时间[(6.1±0.7)vs.(8.1±0.9)d]均少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超声引导TAPB阻滞联合罗哌卡因切口局部浸润降低了患者对伤害性刺激和疼痛的敏感性,可稳定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减少芬太尼等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概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LB) 与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开腹卵巢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分为QLB组(n=36)和TAPB组(n=36)。术毕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分别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每组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和麻醉时间、切口长度; 观察神经阻滞操作时间、PACU停留时间、阻滞平面、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首次需额外镇痛时间及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于出PACU时、神经阻滞后2、6、12、24 h行静态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和麻醉时间、切口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LB组感觉阻滞平面在T7~L1,TAPB组在T10~L1;与TAPB组比较,QLB组术后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术后首次需额外镇痛时间延长; QLB组术后12 h、24 h静态和动态 VAS 评分均较TAPB组低。结论与TAPB相比,超声引导下QLB提供更广泛的阻滞范围,为开腹卵巢癌根治术患者减少术后镇痛泵药物用量,延长首次需要额外镇痛时间,降低术后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肠“R ”型代胃、食管- 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 月至2014年8 月于本院实施腹腔镜残胃癌根治术空肠“R ”型代胃、食管- 空肠三角吻合手术的10例残胃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8例行开腹手术残胃癌切除术的患者(开腹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对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住院日、营养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术后随访14~21个月。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与开腹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210.0 ± 30.9)minvs .(283.9 ± 50.9)min,平均术中出血量(90.0 ± 26.7)mLvs .(277.8 ± 79.1)mL,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19.0 ± 3.6)枚vs .(18.8 ± 3.7)枚,术后首次下床时间(17.3 ± 3.6)h vs .(75.8 ± 15.7)h,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1.6 ±0.4)d vs . 5.7 ± 1.3)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0 ± 0.8)d vs .(7.2 ± 1.3)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6 ± 1.2)d vs. (20.8 ± 3.9)d,腹腔镜组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倾倒综合征、肠梗阻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均顺利出院。返院复查患者营养状况良好,无进食哽噎感、食管后烧灼感等不适症状。结论:空肠“R ”型代胃、食管- 空肠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下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同时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伟  谭栋  郑康  梁刚  王增库 《癌症进展》2024,(4):449-452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术中腹腔镜设备的不同将8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研究组(n=40,3D腹腔镜)和对照组(n=40,常规2D腹腔镜),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3天,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2、3天,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研究组患者WHOQOLBREF各维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上部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濮阳市惠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胃上部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4.43±1.37)h vs.(3.85±1.3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但切口长度[(5.16±1.70)cm vs.(17.04±2.68)cm]、出血量[(155.36±12.58)mlvs.(307.26±14.55)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82±1.26)d vs.(4.40±1.45)d]、首次进食时间[(5.07±1.55)d vs.(5.83±1.72)d]及住院时间[(10.81±3.13)d vs.(12.75±3.79)d]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躯体症状、心理症状、生理症状及睡眠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77%vs. 17.31%,χ~2=6.523,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生存率为96.15%(50/52),对照组的生存率为98.08%(51/52),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05)。结论胃上部癌患者采取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可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同时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利于病情快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及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及各个测评功能区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研究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7.0% vs 44.2%)、胸胃综合征(2.3% vs 14.0%)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出院后1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2.6±10.4)分 vs(73.8±9.9)分]和满意度(48.8% vs 27.9%)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 FD、SD 测评功能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4.4±1.2)分 vs(15.3±1.1)分,(14.5±1.2)分 vs (15.6±1.4)分;均 P<0.05],AD、MF、SA 测评功能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1.7±2.3)分 vs(18.9±2.6)分,(12.6±1.1)分 vs(11.8±1.2)分,(8.2±0.7)分 vs(7.6±0.8)分;均 P<0.05]。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可降低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德春  杨霞 《癌症进展》2014,(5):511-514
目的探讨并分析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术式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6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据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1例应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照组45例行传统开放术式,比较分析两组术中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163.38±16.09)ml vs(270.42±18.64)ml]、术后通气时间[(38.29±1.64)h vs(61.32±2.16)h]、术后镇痛药物使用量[(34.20±3.35)mg vs(113.51±9.48)mg]、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9.80%vs 29.41%)、术后引流拔除时间[(61.80±4.93)h vs(76.47±5.68)h]、下床活动时间[(4.11±0.87)d vs(5.95 d±1.02)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1.38±1.09)d vs(14.63±1.76)d]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手术时间[(171.33±8.29)min vs(114.56±9.43)min]则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0.375%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依据罗哌卡因的不同浓度将102例胃癌患者分为A组(n=50)和B组(n=52),A组患者给予0.375%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B组患者给予0.250%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静息及运动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舒适度[舒适度量表(BCS)]、术后镇痛效果(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24 h内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8、16、24 h,A组患者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16、24 h,A组患者的BCS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 h内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与B组患者的23.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375%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中的镇痛效果优于0....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自制极简入路通道(PORT)在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于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共完成的46例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其中24例使用商品化PORT,22例使用我科自制极简PORT,所有患者均配合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顺利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肌瘤直径、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模拟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或增加穿刺孔,无并发症发生。商品化PORT组和自制极简PORT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75±56.9)min vs (74±55.7)min]、术中出血量[(55±67.9)ml vs (56±65.8)ml]、子宫肌瘤直径[(6±2.8)cm vs (6±3.4)cm],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术后排气时间[(12.6±4.4)h vs (13.5±3.4)h]、术后疼痛模拟评分[(2.1±1.3)分 vs (2.0±1.2)分]、住院时间[(3.4±2.8)d vs (3.5±2.6)d],同样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效果相同,但术中使用自制极简PORT几乎不增加耗材。结论:自制极简PORT在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性好,效果确切,节约成本,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治疗胃上部癌的安全性、肿瘤根治性以及术后早期疗效。方法接受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的122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采用传统开腹全胃D2根治术(传统开腹组)的132例为对照。两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病理类型和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传统开腹组及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235.78±31.56)min比(256.43±54.08)min]、出血量[(326.69±89.73)ml比(158.31±62.98)m1]、切口长度[(16.53±2.34)cm比(5.51±1.15)cm]、胃肠道恢复时间[(4.22±0.91)d比(3.31±0.83)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5.78±0.95)d比(5.56±0.78)d]和术后住院时间【(12.62±2.89)d比(11.18±1.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的淋巴结清除数目及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腹腔镜全胃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全胃D2根治术可获得相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及良好的早期疗效,但较开腹手术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生存的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2年10月到2016年9月在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胃癌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腹腔镜组(n=54)和开腹组(n=54)。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和术后30天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两组术前一般特征及术后病理学特征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更少(69.6±44.6 vs 234.1±110.5,P=0.000;27.8% vs 53.7%,P=0.006),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早(3.0±1.1 vs 3.8±1.1,P=0.000),且术后住院时间短(7.4±3.4 vs 9.3±4.0,P=0.011)。开腹组术后30天内非腹部并发症发生率更高(29.6% vs 9.3%,P=0.007),但两组腹部并发症(18.5% vs 11.1%,P=0.302)和严重并发症比较(7.4% vs 1.9%,P=0.206)未见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1年、2年及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6%、80.1%及58.6%,开腹组1年、2年及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4.8%、68.9%和54.3%,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高龄胃癌患者安全可行,且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患者术后远期生存情况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辅助早期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附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间接受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随访等。结果 18例手术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没有中转开腹。其中远端胃切除15例,近端胃切除3例,腹腔镜下D1+α式淋巴结清扫13例,Dl+β式淋巴结清扫2例,D2式淋巴结清扫3例。手术时间为(140.5±30.6)分钟,术中失血(120.7±20.2)mL,术后排气时间(3.0±0.5)天,术后住院天数为(9.7±1.2)天;3例(3/18)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腹腔内出血、淋巴漏、切口感染各1例,经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后痊愈。标本上、下切缘病理检查均无肿瘤残留,平均清扫淋巴结(13.6±4.0)枚,其中有2例(2/18)发现淋巴结转移。除1例失访外,其余17例随访8-51月,均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治疗早期胃癌安全、可行、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开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近远期疗效差异,探讨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从2013年6月到2015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诊断为胃腺癌或黏液腺癌并行根治性全胃切除129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病理指标及远期疗效,比较两种手术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理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低、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并且术中术后输血率降低,而开腹组手术时间低于腹腔镜组,住院总花费也低于腹腔镜组。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相同。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开腹手术相比,其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并且两组患者远期疗效一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于震  葛磊  王海江 《现代肿瘤医学》2018,(18):2878-2882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手术应用于胃癌治疗是否具有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716例确诊为胃癌且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1∶1配对设计,最终获得行腹腔镜辅助手术和开腹手术各116例纳入本研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在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为(115.8±58.2) ml,开腹组为(185.9±165.4) ml;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腹腔镜组为(2.4±0.7)天,开腹组为(3.3±1.1)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腔镜组为(3.8±1.5)天,开腹组为(4.4±1.7 )天;术后流质饮食时间腹腔镜组为(3.9±1.5)天,开腹组为(4.7±2.3)天,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平均清扫淋巴结(24.7±12.1)枚,开腹组为(24.3±10.2)枚;术中淋巴结清扫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临床疗效显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3年的累积生存率腔镜组与开腹组为79.0% vs 7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6)。结论:对于胃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方式近期疗效优于开放手术,且该手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两者远期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时,联合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及右美托咪定对肺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2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右美组)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EAS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右美组按规定速率泵注右美托咪定,TEAS组在麻醉完成后按右美组相同泵注方案给予右美静脉泵注,并在摆好手术体位后连接电针仪,持续电刺激双侧三阴交、足三里穴至手术结束。三组麻醉与术后镇痛方案相同。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肺功能、监测血清IL-6、TNF-α水平及测定血清MDA、SOD的含量。结果: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术前肺功能、血清IL-6、TNF-α、MDA和SOD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右美组和TEAS组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肺功能各指标升高,血清IL-6、TNF-α下降,且TEAS组优于右美组(P<0.05);与对照组和右美组相比,TEAS组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血清SOD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与右美组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能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减轻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损伤,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8.
王晓娜  温晶 《现代肿瘤医学》2022,(24):4528-4531
目的:观察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Ⅰ或Ⅱ级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76岁,随机分为2组: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组(TO组,n=30)和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组(O组,n=30)。TO组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注射0.25%罗哌卡因20 mL。TO组和O组均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配方为羟考酮50 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0 mL,背景输注速率为0 mL/h, PCA剂量4 mL,锁定时间5 min。记录术后6、12、24、48 h静态、动态VAS评分,术后48 h羟考酮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O组比较,TO组术后12 h静态VAS评分、术后6、12、24 h动态VAS评分降低(P<0.05);与O组比较,TO组羟考酮用量降低,患者满意度评分增加,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术后头晕、瘙痒、呼吸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低体温发生率、麻醉苏醒期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采取横断面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手术室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体温、低体温发生率、麻醉苏醒期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术中体温、低体温发生率、麻醉苏醒期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充气式保温毯可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温降低、降低低体温发生率、缩短麻醉苏醒期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为保障患者围术期安全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影响因素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olubl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antigen-14,sCD14)水平变化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02月至2021年01月我院150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出现SSI分为两组,感染组(n=35)与非感染组(n=11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前后血清MCP1、CA72-4、sCD14水平,分析胃癌根治术后SSI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评价胃癌根治术后血清MCP1、CA72-4、sCD14水平对SSI的诊断价值。分析术后血清CP1、CA72-4、sCD14水平与感染程度(IP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