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7-SIRPα信号通路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宫颈癌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60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HSIL)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7和SIRP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D47高表达率为68%,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P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21%)低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35%)及正常宫颈组织(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7与SIRPα表达呈正相关。CD47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HPV感染相关(P<0.05),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CD47-SIRPα信号通路是宫颈癌中有潜在价值的诊断和预测分子标志,同时可能为抗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SCA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SCA蛋白在115例卵巢癌组织、17例交界性囊腺瘤及20例良性囊腺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PSCA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交界性囊腺瘤、良性囊腺瘤标本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0%、35.3%、15.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CA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无关(P>0.05)。PSCA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FIGO分期以及组织分化程度相关( P<0.05)。结论:PSCA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胃腺癌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探讨Twist的表达在判断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20例胃腺癌标本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wist及EMT相关蛋白上皮钙黏素(E-cad)、神经钙黏素(N-cad)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Twis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与E-cad及N-cad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胃腺癌组织中Twist、E-cad、N-cad阳性率分别为59.1%(71/120)、36.6%(44/120)、47.5%(57/120),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17.5%(21/120)、93.3%(112/120)、11.6%(14/120),两种组织间各指标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wist的表达与肿瘤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相关,且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均P< 0.05).Twist的表达与N-cad和E-cad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胃腺癌组织中Twist、E-cad、N-cad的表达与癌旁组织明显不同,并且胃腺癌组织中Twist的表达与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Twist蛋白表达与EMT相关蛋白E-cad表达呈负相关,而与N-cad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ER-2、Ki-67在十二指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的十二指肠腺癌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中HER-2、Ki-67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HER-2、Ki-67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HER-2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原发灶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表达情况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分化程度、Hp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分析提示HER-2、Ki-67表达情况与十二指肠腺癌患者的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Ki-67与HER-2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十二指肠腺癌中,HER-2、Ki-67呈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明显相关,可能是影响十二指肠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皮钙黏蛋白E(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1例我院胃腺癌组织和其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包块以及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通过自动化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统计学分析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E-cadherin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5);E-cadherin的表达下调与胃腺癌TNM分期、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E-cadherin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E-cadherin可能在胃癌的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Survivin基因在宫颈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 Survivi在宫颈鳞癌和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慢性宫颈炎、30例宫颈鳞癌以及30例宫颈腺癌石蜡包埋标本的Survivin表达.结果:Survivin在10例慢性宫颈炎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 (1/10),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67%(17/30),在宫颈腺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Survivin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P<0.05)、淋巴结转移(P <0.01)有相关性.Survivin胞核强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P<0.05)、肿瘤大小(P<0.05)以及淋巴结转移(P<0.01)有相关性.结论:Survivin表达与宫颈癌特别与宫颈腺癌有关, 其胞核强阳性表达可能反应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二肽酶1(dipeptidase 1,DPEP1)mRNA及其蛋白质在人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RF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检测DPEP1在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腺瘤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5例,腺瘤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组织,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30例,高分化腺癌组织20例石蜡包埋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PEP1 mRNA 在35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560±0.052和0.328±0.040(P=0.001),在60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组织、30例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及20例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684±0.108、0.235±0.045和0.832±0.136(P<0.001)。DPEP1蛋白在高分化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结直肠上皮内瘤变83.33%(50/60)和结直肠正常黏膜上皮组织20%(6/30),弥漫性分布于细胞质中(P<0.01)。DPEP1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57%(31/35)、76%(19/25);DPEP1表达水平与上皮内瘤变病理分级及进展相关(P<0.05),但在不同性别、年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EP1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和早期结直肠癌中表达并可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肿瘤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P504S、Ki-67在老年人群中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胃镜活检标本157例(其中包括4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4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9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33例高分化腺癌)标本中P504S、Ki-67的表达情况及HP感染情况。结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高分化腺癌标本中,P504S、Ki-67 的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并且与HP感染与否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P504S和Ki-67在胃的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中的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作为老年人群胃癌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的辅助诊断手段,且与HP感染不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KIF3A在不同病变胃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腺癌发生、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不同胃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KIF3A的表达。采用SPSS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KIF3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相对正常组织(P<0.01),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水平较相应原发灶中更高(P<0.01);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KIF3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织(P<0.01);KIF3A的表达与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相关(P<0.05);进展期胃腺癌患者中,KIF3A高表达者总体生存和无病生存时间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0.01),且KIF3A在细胞质及细胞核都有表达者总体生存时间较仅细胞质表达者短(P<0.05); Cox多因素分析显示,KIF3A是胃腺癌患者总体生存期与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KIF3A可能与胃黏膜上皮内瘤变的发生有关,其表达增强和核表达可能与进展期胃腺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是进展期胃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NSCLC临床病理因素和分子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36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标本、165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穿刺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SALL4蛋白、干细胞标志物CD44、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E-cadherin、Vimentin)和ALK蛋白(D5F3)的表达,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nail mRNA,利用基因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检测EGFR和KRAS基因突变。结果:癌旁组织SALL4阴性,136例手术切除原发性NSCLC组织SALL4阳性率21.3%,有淋巴结转移、UICC分期Ⅲ期、低分化的NSCLC组SALL4阳性强度均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SALL4阳性NSCLC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均低于SALL4阴性者(P<0.05)。165例晚期肺腺癌穿刺活检组织中SALL4阳性率21.8%,其中腺泡型腺癌SALL4阳性率高于其他类型,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GFR突变组SALL4阳性率高于野生型组(P<0.05);SALL4的阳性率与E-cadherin呈负相关,与Vimentin、Snail和CD44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表达SALL4的NSCLC侵袭性更强,SALL4蛋白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和EGFR突变有关,可为肺癌的侵袭、转移研究和患者的预后判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及其受体PDGFRβ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58例胃癌及相对应的癌旁标本中PDGF-D及PDGFRβ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DGF-D及PDGFRβ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8.28%,72.41%)均高于癌旁组织(87.93%,53.45%),P均<0.05。PDGFRβ与PDGF-D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P<0.05)。PDGF-D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结论PDGF-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和复发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EphB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52例胃癌组织中, EphB6低表达66例(43.4%),中等强度表达54例(35.5%),高表达32例(21.1%);EphB6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EphB6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均无关(P>0.05)。结论EphB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其可能是预测胃癌转移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活增强子结合蛋白4(activating 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4,AP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和正常胃上皮细胞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并用Kaplan-Meier计算不同AP4表达情况患者的生存率曲线。结果:与正常胃上皮细胞相比,胃癌细胞株BGC823中A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在胃癌组织中,AP4 mRNA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3.848±0.426 vs 1.411±0.405,P<0.05);在蛋白水平,胃癌组织也显著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且AP4蛋白表达与胃癌的脉管浸润(P<0.05)、浸润深度(P<0.05)及TNM分期(P<0.05)相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关(均P>0.05);Kaplan-Meier 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4蛋白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进一步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4蛋白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AP4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关系密切,可能成为协助胃癌诊断和治疗的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Luminal B型早期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6年06月我院收治的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28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Luminal B(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190例(66.7%),Luminal B(HER-2阳性)患者为95例(33.3%)。Luminal B(HER-2阴性)与Luminal B(HER-2阳性)在脉管癌栓、腋窝淋巴结状态和放疗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B(HER-2阳性)复发转移率高(P<0.05),且5年的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均低于Luminal B(HER-2阴性) (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癌栓、淋巴结状态、PR和Ki-67是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Luminal B(HER-2阴性)相比,Luminal B(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Ki-67高表达和PR阴性是影响Luminal B型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刘欢  孙丹  李文会  辛彦 《现代肿瘤医学》2019,(15):2702-2708
目的:检测DNA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主要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人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错配修复缺陷(defective mismatch repair,dMMR)与胃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4种MMR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120例人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432例胃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的检测结果,分析MSI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TCGA的数据分析高频度微卫星不稳定(MSI-H)与胃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在120例胃腺癌组织中,MMR蛋白表达正常(pMMR)组106例(88.3%),MMR蛋白表达缺失(dMMR)组14例(11.7%),其中MLH1缺失2例(1.7%)、PMS2缺失13例(10.8%)、MLH1和PMS2共同缺失2例(1.7%)、MSH2和MSH6共同缺失1例(0.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dMMR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2),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TCGA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MSI-H与胃腺癌患者年龄(P=0.001)、性别(P=0.000)、原发肿瘤部位(P=0.000)、Lauren分型(P=0.011)、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P=0.024)、淋巴结有无转移(P=0.008)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SI-H型胃腺癌患者有预后更好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70)。结论:120例中国胃腺癌患者中MSI/dMMR型胃腺癌占比为11.7%,且dMMR状态与胃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MSI-H型胃腺癌患者具有年龄大、多为女性、肿瘤多位于胃远端、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的特征,且MSI-H型胃腺癌具有预后更好的趋势,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SI状态与胃癌预后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大样本数据的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Vav3与MMP-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Vav3与MMP-2在91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Vav3、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52/91)和68.1%(62/91),均高于癌旁组织的30.5%(25/82)和25.6%(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v3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血管浸润情况有关(P<0.05);MMP-2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Vav3蛋白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3,P=0.003)。结论 Vav3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血管浸润有关,且与MM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提示Vav3蛋白可能参与胃癌侵袭与转移通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7例胃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并选取30例远端切缘胃壁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24%(35/67),显著低于对照组胃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93.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6,P< 0.01);在胃癌组织中SOX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OX2表达下调与胃癌的早期发生有关,并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OX2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