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溴氰菊酯,英文名Deltamethrin,化学名:(S)-α-氰基-m-苯氧基苯甲(1R,3R)-3-(2,2-二溴乙烯)-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盐。代号:NRDC-161,WHO-1998。其2.5%乳剂商品名Decis(敌杀死)。溴氰菊酯是一种新型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1974年由英国M·Elloit设计并合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黄芪中20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 方法 采用基质固相分散气相色谱法(MSPD-GC),色谱柱为PH-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柱温(程序升温):150 ℃为起始温度,以5 ℃/min升至250 ℃,保持1 min,再以2 ℃/min升至270 ℃,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30 ℃;ECD检测器温度:280 ℃;载气为氮气,测定黄芪中20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 结果 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分别在5~500、10~1 000 μg/L呈良好线性关系, r为0.997 9~0.999 7。平均回收率(n=9)为83.6%~110.3%(RSD<10%)。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中药材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超声波辅助提取-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UAE-SPME-GC)方法,对13种贵州苗药中10种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情况快速检测。方法以金银花作为优化对象,样品经有机溶剂超声提取,直接固相微萃取富集,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进样检测。结果在优化条件下,7种有机磷类农药在5~500μg/L、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2.5~25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85.6%~11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9.8%,检出限为0.02~0.33μg/L。结论 UAE-SPME-GC方法通过直接富集与进样,无需进行净化处理大大减少了传统中药样品前处理的繁琐步骤,能同时对中药材中10种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进行测定,是一种简便、环保、快速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济宁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及慢性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山东省济宁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状况,评估居民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暴露状况,为居民健康饮食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1—3月份抽取济宁市市售蔬菜98份,参照《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方法》(NY/T761-2008)检测样品中有机磷类(毒死蜱、三唑磷、丙溴磷)、有机氯类(六六六、百菌清、异菌脲)、拟除虫菊酯类(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农药残留状况,并结合居民蔬菜消费量数据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 样品中有机磷类农药的检出率为15.31%(15/98);有机氯类农药的检出率为3.06%(3/98);拟除虫菊酯类的检出率为2.04%(2/98)。通过慢性膳食暴露评估,所检测农药品种的摄入量均小于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结论 济宁市市售蔬菜存在不同程度的农药残留状况,不合格情况处于较低水平,农药残留量在安全范围之内。经评估市售蔬菜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较小,正常摄入蔬菜类食品不会对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作为一类新型广谱杀虫剂, 近年来被广泛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由于该农药的过量使用, 其对人类健康潜在的危害越来越引起重视。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对人群生殖器官及生殖激素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和子代体格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石油醚为提取液测定水果蔬菜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残留量.色谱柱为3%OV101 Chomosorb W(AW-DMCS)80-100目,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得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6.1%,98.3%,101.4%,102.5%,94.6%.变异系数分别为4.21%、4.22%、3.99%、3.91%、2.98%(n=5).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14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氮气吹至近干,用2mL甲醇-二氯甲烷(1+99)溶液溶解,经NH_2基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淋洗液用氮气吹至近干,用丙酮溶解并定容至1mL。采用HP-5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进行分离,μECD检测器检测,气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在20~200μg/L范围内,14种农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77),方法检出限为0.00030mg/kg~0.00400mg/kg,三个添加浓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0.4%~120.0%,相对标准偏差(n=6)为1.7%~15.0%。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适合于水果中14种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石油醚为提取液测定水果蔬菜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残留量。色谱柱为3% OV101 Chromosorb W(AW-DMCS)80-100目,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得甲氰菊酯、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6.1%,98.3%,101.4%,102.5%,94.6%。变异系数分别为4.21%、4.22%、3.99%、3.91%、2.98%(n=5)。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1,2],农药中以有机磷杀虫剂品种最多,用量最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杀虫及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解长春市水果、售蔬菜这两类农药的残留情况,采集在市场上直接销售的4大类20种水果、蔬菜共200份,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9种有机磷农药,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2011年西宁市102个蔬菜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情况。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法测定其中14种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结果 102份样品中有机磷、有机氯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出率分别为6.9%、30.3%、0.9%超标率分别为2.9%、13.7%、0.9%。结论蔬菜农药总体情况良好,但在蔬菜农药使用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质量监督部门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HIV)感染孕产妇在孕早中期接受HIV抗体检测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在广西、新疆、云南省的4个县(市)、区发现的812名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抗体检测时期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HIV感染孕产妇孕旱中期抗体检测比例为41.26%,家庭有固定收入、AIDS及PMTCT知识正确回答率高、接受过检测前咨询的孕产妇检测比例高,而配偶在外打工的孕产妇检测比例低。结论我国部分艾滋病高发地区HIV感染孕产妇在孕早中期的检测比例亟待提高。MTCT结合孕产妇日常保健,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孕产妇的保健意识,鼓励配偶参与,以提高孕早中期检测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孕妇在孕前及孕期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暴露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风险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其敏感暴露窗口。 方法 基于山东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山东省平台数据库孕产妇医疗数据,选取2018~2020年期间孕产妇资料;收集山东省64个监测站公布的PM2.5、PM10、NO2和SO2的逐日监测资料,选取研究对象各暴露时间段内的空气监测数据;根据孕妇家庭住址和监测站地址的经纬度坐标,采用反距离加权法(IDW)计算每位研究对象暴露时间段内逐日个体暴露浓度,进而获得每位研究对象在孕前期、孕早期和孕中期每个暴露窗口期内的平均暴露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PM2.5和PM10暴露与GDM发生风险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PM2.5和PM10的敏感暴露窗口。 结果 (1)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18 407名,其中1 020例孕妇患有GDM,基于本健康医疗大数据GDM患病率为5.54%。(2)PM2.5在孕中期的平均暴露浓度为(52.45±18.26)μg/m3,高于其在孕前期[(50.71±16.98)μg/m3]及孕早期[(51.08±17.15)μg/m3]的平均暴露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98,P<0.001);PM10在孕前、孕早及孕中期的暴露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6, P=0.124)。(3)调整协变量后,PM2.5和PM10在孕中期的平均暴露浓度与GDM发生风险呈正向关联,暴露浓度每增加10 μg/m3,GDM发生风险分别增加18%和15%(OR=1.18,95%CI: 1.07~1.31; OR=1.15,95%CI: 1.09~1.21)。(4)DLNM分析结果显示,PM2.5和PM10暴露导致GDM发生风险增加的敏感窗口期分别在第18~24孕周和第14~22孕周。 结论 孕中期PM2.5和PM10暴露明显增加GDM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孕妇血清羊水和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妇女血清、羊水和新生儿脐血的瘦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45例正常妊娠妇女 (其中早孕 15例 ,中孕 15例 ,晚孕 15例 )的血清瘦素水平和 2 0例足月孕妇的产前、产后三天血及其羊水、脐血瘦素水平。将测定结果与体重指数 (BMI)、血压和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①血清瘦素水平在正常未妊娠妇女为 (7.84± 1.5 1)ng/ml;早期妊娠妇女为 (7.2 3± 2 .36 )ng/ml,中期妊娠妇女为(15 .6 1± 4.5 2 )ng/ml,晚期妊娠妇女为 (19.46± 4.5 9)ng/ml;产前妇女为 (18.92± 6 .0 3)ng/ml;产后三天妇女为(11.46± 3.17)ng/ml。妊娠中、晚期及足月产前血瘦素水平较正常未孕妇女明显升高。产后三天恢复正常。妊娠期间血瘦水平与BMI及血压无关。未孕及产后妇女的血瘦素水平与BMI正相关。②羊水瘦素水平为 (4 .84±1.2 4)ng/ml,新生儿脐血的瘦素水平为 (7.83± 1.95 )ng/ml。母血瘦素水平与羊水瘦素水平正相关 ,与脐血瘦素水平、血压及产前BMI无关 ;新生儿出生体重 (3714± 45 7) g与脐血瘦素水平正相关 ,与母血及羊水瘦素水平无关。结论 妊娠期间瘦素抵抗状态 ,瘦素抵抗有助于孕妇体脂增加及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单育  王蔼明  孙影  姜文 《血栓与止血学》2013,19(2):67-69,7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妊娠早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以及与妊娠中晚期是否患有妊娠期高血压(PIH)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5月海军总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孕妇资料,PCOS妇女妊娠早期患者40例,健康妇女妊娠早期者40例为对照组。于妊娠12周抽血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PAI-1)、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PCOS妊娠妇女每次产检测血压、尿蛋白。结果血浆vWF、PAI-1水平在PCOS组中比对照组高(vWF,172.1±28.2%,158.2±28.3%,P〈0.05;PAI-1,56.5±12.5,51.2±7.8ng/ml,P〈0.05)。vWF、PAI-1水平在有PIH的PCOS妊娠妇女组中比无PIH的PCOS妊娠妇女组中高(vWF,189.2±31.6%,166.4±25.0%,P〈0.05:PAI-1,65.4±13.1,53.6±10.9ng/ml,P〈0.05)。PCOS组中vWF与FPG、HDL.C、LDL—C显著相关(r=0.519,-0.472,0.455;P〈0.005)。PAI-1与FPG、TC显著相关(r=0.531,0.539;P〈0.001)。结论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vWF与FPG、HDL—C具有高度相关性。PAI-1与FPG、TC具有高度相关性。说明PCOS妊娠早期妇女更容易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vWF、PAI-1水平可以预测PCOS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而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变与血糖血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无症状菌尿(ASB)与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建卡随访的4287名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伴ASB孕妇为观察组,按1∶4进行匹配不伴ASB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ASB与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的相关性。结果 4287名孕妇中,伴ASB孕妇158名,ASB发生率为3.69%,孕晚期B族链球菌定植28例,定植率17.72%;不伴ASB孕妇632名,孕晚期B族链球菌定植44例,定植率6.96%。伴ASB组孕妇孕晚期B族链球菌定植率大于不伴AS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66,P<0.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SB与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呈正相关(OR=2.577,95%CI=1.509~4.402,P=0.001)。结论 ASB与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呈正相关,早期ASB的筛查与防控对降低孕晚期阴道B族链球菌定植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某地区不同孕期健康孕妇体内D-二聚体( D-Dimer,简称D-D)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 选取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建档的延安地区健康孕妇923例,回顾性收集其体内D-二聚体检测值,并根据孕周将其分为三组: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结果 延安地区健康孕妇D-二聚体95%正常参考范围<3.83 μg/mL;孕早期组<1.11 μg/mL,孕中期组<2.10 μg/mL,孕晚期组<3.90 μg/mL;从孕早期组至孕晚期组阳性率分别为84.26%、90.65%、94.16%。结论 初步确定了延安地区健康孕妇及各孕期D-二聚体的正常参考范围<3.83 μ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营养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中晚期孕妇143例行问卷调查了解生活习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 ,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受试者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n=32)、欠当组(n=49)、不足组(n=51)及缺乏组(n=11)。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跟踪随访。结果(1)妊娠中晚期孕妇血清25(O H )D平均值为(22.49±9.51)ng/m L。(2)流产率在充足组、欠当组、不足组、缺乏组分别为3.1%(1/32)、2.0%(1/49)、11.8%(6/51)、36.4%(4/11),胎儿窘迫发生率3.1%(1/32)、8.2%(4/49)、11.8%(6/51)、36.4%(4/11)。维生素D缺乏组流产、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为0(0/32)、4.1%(2/49)、13.7%(7/51)、27.3%(3/11),维生素D缺乏组、不足组细菌性阴道病发生率高于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4)各组孕妇妊娠周期为(39.48±1.44)、(39.00±1.70)、(38.09±2.01)、(37.29±0.49)周,维生素D不足组、缺乏组孕周较充足组、欠当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维生素D缺乏可增加流产、胎儿窘迫、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并显著缩短妊娠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妊娠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正常参考值范围、妊娠妇女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比率及甲状腺自身抗体对孕妇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门诊进行妊娠常规检测的妊娠妇女696例,分别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甲状腺彩超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妊娠期正常参考值范围依据百分位数法确定,为同孕期健康妊娠妇女各指标的第2.5百分位数到第97.5百分位数范围(P2.5~P97.5)。同时纳入非妊娠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结果在696例孕妇中,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579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117例,抗体阳性者占16.81%。579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孕妇中包括T1期(孕1~12周)257例、T2期(孕13~27周)202例、T3期(孕28~40周)120例。T1、T2、T3期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02~4.03 mIU/L、0.02~4.05 mIU/L、0.24~5.41 mIU/L;游离甲状腺素(FT4)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11.93~21.04 pmol/L、11.23~19.22 pmol/L、11.10~17.00 pmol/L;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正常参考范围分别为:3.85~6.27 pmol/L、3.51~5.82 pmol/L、3.18~4.97 pmol/L。与非妊娠妇女相比,妊娠妇女无论甲状腺自身抗体是否阳性,随着孕周的增大,TSH中位数水平均逐渐增加,FT4和FT3的中位数水平均逐渐降低;但与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的孕妇相比,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孕妇变化幅度更加明显。在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孕妇中,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病率分别为0.85%、15.38%、0.85%。结论妊娠期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同于非妊娠状态,建立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非常有必要。对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孕妇,应在妊娠期全程监测甲状腺激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孕妇接种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简称甲流疫苗)后的安全性。方法从自愿接种甲流疫苗的孕妇中按照孕早期和孕中后期分层,每一层随机抽取60名孕妇,同时设置对照组,观察孕妇接种甲流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以及比较接种组和对照组妊娠并发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孕妇接种甲流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孕中后期和孕早期AEFI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校正=1.21,P>0.05);发生的AEFI全部为一般反应;接种组和对照组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P=0.16),发生不良结局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甲流疫苗对孕妇接种是安全的,且于怀孕各期均可接种,为保护母亲及其婴儿免受甲流病毒侵袭,母亲在怀孕期间接种甲流疫苗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刘和莉 《四川医学》2014,(2):256-257
目的 分析妊娠早期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方法 选择妊娠早期(<12周)女性1647例为实验组,体检科非妊娠育龄女性105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以妊娠期及正常人群不同标准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结果 妊娠早期女性亚临床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为19.06%,妊娠早期女性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17.18%,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检测范围筛查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可正确评估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为优生优育提供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