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阿魏酸哌嗪为模型药物,考察制备脉冲给药系统的可行性。方法制备含有阿魏酸哌嗪的片芯,在外层进行乙基纤维素材料的包衣,制备脉冲释药片。通过体外释放度实验,考察片芯及包衣层处方对药物释放时滞的影响。结果片芯中崩解剂种类及用量、包衣层厚度、包衣层中致孔剂用量均对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的释药行为有所影响。结论阿魏酸哌嗪脉冲释药片体外释放度试验中呈现良好的脉冲释药行为,并可通过调整崩解剂用量、包衣层厚度、包衣层中致孔剂用量等因素调整其释药时滞。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血塞通脉冲控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片芯崩解剂种类、片芯崩解剂用量、包衣液组成和包衣增重百分率对药物累积释放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片芯崩解剂用量、包衣液组成、包衣增重百分率对释药时滞时间的影响,优化血塞通脉冲控释片的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片芯崩解剂用量为15%,包衣增重百分率为9%,包衣液组成为Eudragit L100∶EC=1.5∶1(m/m);在该处方条件下,血塞通脉冲片的体外释药时滞为6 h左右,然后迅速脉冲式释药。结论:所选处方合理,制备的血塞通脉冲控释片能达到设计要求,体外试验可达到脉冲释药时滞效果。  相似文献   

3.
氢溴酸高乌甲素脉冲释放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氢溴酸高乌甲素为模型药物研究脉冲释放片剂并同时考察用包衣的方法制备脉冲给药系统的可行性.方法以氢溴酸高乌甲素为模型药物,制备适宜的片芯;以乙基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Ⅱ号的乙醇溶液包衣,采用滚转包衣法,制备氢溴酸高乌甲素脉冲释放片剂.通过体外释放度实验,考察片芯和衣层对片剂释药行为的影响.结果片芯处方、包衣层厚度及包衣处方对氢溴酸高乌甲素脉冲释放片的释药行为均有影响.结论通过调整片芯中崩解剂的用量、包衣层的厚度和组成,可以得到具有不同释药时滞的氢溴酸高乌甲素片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萘普生脉冲释药片并考察体外释放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乙基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Ⅱ号为包衣材料制备包衣片,通过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来考察片芯及包衣材料等因素对脉冲释药片体外释放的影响。结果:崩解剂的用量、包衣液中致孔剂的含量及包衣膜的厚度为影响药物体外释放的主要因素。结论:萘普生脉冲释药片在体外具有脉冲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泼尼松脉冲片并考察其在体外的释放特性。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速释片芯,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溶胀层包衣材料,以乙基纤维素(EC)为控释层包衣材料,采用多层包衣技术制备泼尼松脉冲片。考察了致孔剂PEG 400、增塑剂PEG 6000比例与用量以及控释层包衣增重对释放的影响。以迟滞时间和累积释放度为指标,考察泼尼松脉冲片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以片芯崩解剂用量为11%,致孔剂用量为10%,增塑剂用量为1%,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分别增重为5%、10.5%制备的泼尼松脉冲片效果最佳。按照最优处方工艺制备的泼尼松脉冲片体外释放迟滞时间为4 h,时滞后0.5~1.0 h累积释放度达95%以上。结论泼尼松脉冲片处方组成合理,工艺简便可行,体外释放特性符合脉冲释放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盐酸胺碘酮包衣脉冲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常青  周金彩 《中南药学》2011,9(7):513-516
目的研制盐酸胺碘酮包衣脉冲片,并考查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盐酸胺碘酮为模型药物,制备合适的片芯;以乙基纤维素和丙烯酸树脂L100的乙醇溶液包衣,滚转包衣技术制备盐酸胺碘酮脉冲释放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其制剂工艺,并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片芯崩解剂的用量为8%,包衣增重量为12%,包衣组成Eud-ragit L100-EC=2∶1即能达到设计要求,按照优化后处方制备的脉冲片的体外释药时滞为(6.11±0.18)h。结论本脉冲片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可行,体外试验满足脉冲释药时滞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盐酸索他洛尔为模型药物,研制爆破型脉冲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通过体外释放实验,考察片芯崩解剂种类、包衣组成与厚度、增塑剂种类与用量、致孔剂种类与用量等处方因素对脉冲片体外释放的影响;并通过吸水实验分析脉冲片的释药机制.结果:以乙基纤维素(EC)为包衣材料,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为增塑剂,聚乙二醇6000(PEG6000)为致孔剂,采用薄膜包衣法,制备含盐酸索他洛尔30 mg 的脉冲片.该制剂在体外延迟释放时间为4 h~6 h,时滞后1.5 h累积释药达90%.结论:盐酸索他洛尔爆破型脉冲片在体外具有脉冲释放特性.  相似文献   

8.
杜仲漂浮型脉冲释药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杜仲提取物漂浮型脉冲释药片,并优化其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间和溶出度为指标,筛选杜仲提取物速释片芯的崩解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片芯、包衣处方因素及水平,以及压片压力因素对制剂体外释药及漂浮性能的影响。结果优化的处方,交联聚维酮(PVPP)为片芯崩解剂,包衣处方中40%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5M)为凝胶材料,致孔剂乳糖用量为20%,起泡剂碳酸氢钠用量为20%,润滑剂微粉硅胶用量为2%,其余为微晶纤维素。压片压力为(40±5)N。体外释放试验表明,样品经过6~7 h时滞期后脉冲释放药物。结论杜仲漂浮型脉冲片可达到瞬间起漂,并持续到预定的时滞期脉冲释药,能满足节律性疾病的治疗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右佐匹克隆定时释放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分别以HPMC作为溶胀层包衣材料,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作为控释层包衣材料,采用高效包衣机制备右佐匹克隆定时释放片,考察影响释放度的主要因素,并测定体外释放度以考察体外释药行为。结果确定了影响右佐匹克隆释放的处方因素,体外释放度研究结果表明,该制剂可达到脉冲式释放。结论右佐匹克隆定时释放片可以达成两次定时脉冲释放,符合让失眠患者快速入睡并维持6 h以上睡眠状态的设计初衷。  相似文献   

10.
李素娟  林宁 《中国药师》2011,14(4):513-517
目的:选用高分子材料制备复方丹参(CD)脉冲控释片,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方法:采用干包衣控释法制备CD脉冲控释片,应用HPLC法进行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HPMC用量或黏度增大,释药时滞延长;稀释剂用量增大,释药时滞缩短;在包衣处方组成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包衣层用量增加,释药时滞延长。结论:CD脉冲控释片能实现体外定时脉冲释药,并可通过调整处方实现不同时滞的控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尼可地尔胃漂浮缓释片进行处方优化。方法: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以制剂辅料中HPMC、十八醇和碳酸氢钠的用量为考察因素,以1,4,8 h的累积释放度和漂浮性能为评价指标,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剂处方,并对胃漂浮缓释片释药机理做初步研究。结果:最佳制剂处方为:HPMC 60 mg、十八醇40 mg、碳酸氢钠30 mg;经处方验证,体外累积释放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5%,起漂时间<5 min,续漂时间>8 h;经Ritger-Peppas方程拟合,n=0.5357,提示该缓释片体外释放为非Fick扩散,具扩散与骨架溶蚀的双重机制。结论: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出了最佳制剂处方,按最佳制剂处方制备的尼可地尔胃漂浮缓释片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缓释特性,制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有机酸诱导原理制备盐酸普萘洛尔延时脉冲微丸,并研究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低渗型丙烯酸树脂为包衣材料,采用空白丸心上药法制备含有机酸的载药微丸,考察处方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优化处方。通过有机酸与包衣膜相互作用试验探索其体外释药机制。结果:药物与琥珀酸分层的微丸具有较理想的脉冲释药特征,最优处方体外释药时滞约为4h,时滞后2h累积释放量90%以上,其体外释放曲线符合logistic模型。有机酸能够降低衣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促进其水化,从而提高包衣膜渗透性而加速释放。结论:所得微丸具有良好的体外脉冲释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溴吡斯的明缓释微丸,并对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分别以不同黏度的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制备缓释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化处方。结果:当PEG为12.8%,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为22.7%,增重为21.6%时,微丸的累积释放度与参比释放曲线相比相似因子(f2)为86.5,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的缓释微丸累积释放度达到释放要求。  相似文献   

14.
胡静  周卫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6):1369-1374
目的: 制备一种帕利哌酮渗透泵控释片,通过在由含药层和助推层压制的双层片芯外包裹一层控释衣,达到理想、稳定的控释效果。方法: 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处方进行优化,以含药层中HPMC E5用量、助推层中氯化钠用量和PEO WSR Coagulant用量、半透膜包衣增重为自变量,以2,8,14,24 h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为考察指标,绘制优化模型的效应面图,得到了最优处方。结果: 得到一个最优处方,并对优化处方进行验证,释放结果与预测值基本一致,24 h内药物呈零级释放特征。自制片与国外市售片体外释药行为一致。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帕利哌酮渗透泵控释片的优化模型,实现了处方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辛苯聚醇阴道用温敏凝胶[(O-9)-VTG],并对其释放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冷溶法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为温敏凝胶材料制备凝胶,倒置法测定其胶凝温度(TGEL),再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其体外溶蚀及释药情况。结果:优化的处方基质配比为P407:P188:甘油:壳聚糖=16.3:5.7:5:0.6,胶凝温度为33℃,胶凝时间约1.6 min;辛苯聚醇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效应面法筛选辛苯聚醇温敏凝胶处方合理,(O-9)-VTG作为新型阴道用避孕制剂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吡嘧司特钾为模型药物,制备眼用原位温度敏感凝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泊洛沙姆407/188为基质,筛选最佳处方以达到合适的胶凝温度,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吡嘧司特钾含量并以无膜溶出模型考察体外释放度。结果:处方中以5%甘露醇为溶媒,0.1%吡嘧司特钾(w/v)、0.01%苯扎溴铵(v/v)、6%泊洛沙姆188(w/v)和20%泊洛沙姆407(w/v)的组成可以达到最适胶凝温度,经影响因素试验考察证明该制剂性质稳定,体外释放度考察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与时间成线性关系。结论:本文制备的吡嘧司特钾眼用原位温度敏感凝胶具有很好的温度敏感性,能够延长药物在眼部停留时间且给药方便,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型眼用给药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紫杉醇(PTX)为模型药物,构建K237修饰的热敏脂质体(K237-PTX-TSL),系统研究K237-PTX-TSL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处方优化和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NH2末端PEG化技术合成靶向磷脂材料DSPE-PEG-K237,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K237修饰的紫杉醇热敏脂质体(K237-PTX-TSL),HPLC法测量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K237-PTX-TSL的粒径及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相变温度(Tm);采用透析袋法测量相变温度下的释药规律并拟合释放曲线。结果:优化的处方为:DPPC:DSPG:MSPC:DSPE-PEG-NHS=9:1:1:1,药脂比为1/20,磷脂浓度为5.0%,DSPE-PEG-K237占处方磷脂总量为1%。制备得到的K237-PTX-TSL包封率为(94.23±0.76)%;粒测得K237-PTX-TSL粒径为(88.3±4.7) nm,电荷为-4.5 mv,PDI值为0.13±0.01;K237-PTX-TSL的相变温度为40.805℃,K237-PTX-TSL在42℃时的体外释放最优拟合为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为In(100-Q)=-0.063 8t+4.713 0(r=0.994 4)。42℃时20 min内紫杉醇累计释放度为72.45%,60 min的累计释放度为98.84%。结论:K237修饰的热敏脂质体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粒径较小,热敏释药性质良好,1 h内药物基本释放完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合成mPEG/PLA比例为10/90,5/95,2/98的3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用合成的mPEG-PLA为载体材料和有机溶剂N-甲基比咯烷酮(NMP)制备醋酸亮丙瑞林(LA)的原位注射剂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体内外释放试验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PEG2000和外消旋-丙交酯(DL-LA),以开环聚合法合成比例为10/90,5/95,2/98的聚合物mPEG-PLA,并通过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确证。然后将mPEG-PLA和LA置于两个注射器中,制成A/B系统,在使用前将药物加入聚合物溶液中并混合均匀,制备醋酸亮丙瑞林的原位注射剂。利用显微镜和SEM分析制剂结构。其次进行药物的体外释放试验,对释放曲线进行模型拟合,最后以大鼠为动物模型进行试验,考察药物在SD大鼠体内的释放行为,并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成功合成且验证了不同比例的mPEG/PLA聚合物,并以此为载体材料成功制备出LA原位注射制剂。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药物以接近零级的方式释放,释放速率和聚合物mPEG/PLA比例,载药量和加入有机溶剂的量有关,且聚合物中PLA比例越高释放越慢,载药量增加则释放速率增加;选用黏度大的溶剂则药物释放减慢,溶剂的用量增加释放速率减小;大鼠体内实验也表明该制剂在体内能够达到缓释的效果,药物在前10 d内释放较快,30 d释放药物能达到90%。结论:醋酸亮丙瑞林原位注射制剂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体内外实验均证明该制剂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制备无时滞非达霉素肠溶片,考察其溶出特性。方法: 采用湿法制粒工艺,通过正交实验进行片芯优化,以甲基丙烯酸与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肠溶包衣材料,制备非达霉素肠溶片,以体外释放度为指标,考察其溶出行为。结果: 片芯中羟丙甲纤维素和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分别为1.2%和4.5%,微晶纤维素和淀粉的比例为3:1,肠溶层共聚物的比例为50%时,制备的非达霉素肠溶片在pH1.0盐酸中2h释放度小于10%,在pH4.5醋酸盐缓冲液中可以崩解释放,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快速释放,10min释放度大于60%。结论: 制备的非达霉素肠溶片与普通肠溶片相比无时滞效应,有望进行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