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18~35岁)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2年度在本院治疗的青年女性乳腺癌176例,就肿瘤大小、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率、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及C-erbB-2表达等方面与同期就诊的242例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35岁)相比较。结果青年组就诊时间明显晚于中老年组;两组在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分布上并无明显差异;组织学分级中,青年组Ⅰ级明显较中老年组少,而Ⅲ级明显多于中老年组,青年组腋窝淋巴结以及内乳淋巴结的转移率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年组晚期(Ⅲ、Ⅳ期)病例数比例较中老年组高,青年组ER、PR阳性率低,而C-erbB-2阳性率高,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乳腺癌相对于中老年乳腺癌具有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级高,淋巴结转移率高,激素受体阳性率低,c-erbB-2阳性率高等特点,且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FTS)在青年与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采用快速康复策略的胃癌患者,分析比较青年与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以及术后并发症出现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与合并疾病以及麻醉评分上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其他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康复过程中首次排气、排便与进食时间、术后尿管的拔出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住院花费老年组略高于青年组,但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与青年组在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肺炎、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肠梗阻的发生上并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老年组再次入院率较青年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青年胃癌患者相比,年龄≥60岁的老年胃癌患者在快速康复策略实施过程中具有相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青年和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4年月至2008年12月间手术治疗的1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90例,中青年组(≤60岁)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肿瘤分期晚、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化疗比例小、化疗耐受性差及复诊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高于中青年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率低于中青年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存在差异,在诊疗过程中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不同年龄段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并督促其坚持完成化疗,加强术后随访,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张长海 《现代肿瘤医学》2015,(14):1983-1985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肺癌与中青年肺癌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65岁的80例老年肺癌患者和年龄<60岁的60例中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构成情况、病理类型分布、治疗方案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老年组患者胸闷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患者,中青年组腺癌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老年组患者非小细胞肺癌I期-Ⅲa期比例高于中青年组,但Ⅲb期-Ⅳ期的老年组患者的比例低于中青年组,老年组患者小细胞肺癌局限期比例低于中青年组,广泛期比例多于中青年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分期的不同导致治疗手段的不同,中青年组接受单纯化疗的比例高于老年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和中青年肺癌患者在临床症状、肺癌类型、临床分期上存在差异,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应适当参考此差异,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吴光航  杨颖  任宏 《现代肿瘤医学》2015,(13):1835-1837
目的:探讨青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24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以40岁为界限,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和非青年组(年龄>40岁)。结果:青年组中女性患者比例高达43.5%,明显高于非青年组13.1%(P<0.001);而吸烟患者所占比例在两组中分别为54.3%和61.1%,差异无显著性(P>0.05);青年组的误诊率达56.5%,而非青年组只有22.2%,差异显著(P<0.001);与非青年组相比,青年组NSCLC更常见于周围型(63% vs 48%,P<0.001),病理类型多为腺癌(58.7% vs 39.4%,P<0.05),组织学分级更差(P<0.001),分期更晚(P<0.05);而在手术治疗方式上,青年组实施根治性手术比例为71.7%,低于非青年组80.8%,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青年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1.7%和10.8%,与非青年组(75.3%、25.3%和12.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NSCLC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较高,误诊率高,周围型腺癌比例高,恶性程度较高,但因其体质好,耐受性好,使其在治疗及预后方面接近或相似于中老年NSCLC患者。  相似文献   

6.
史东波  郭宇 《肿瘤学杂志》2011,17(10):773-775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p53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54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青年乳腺癌病例(年龄≤35岁),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p53的表达情况,并与病理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目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同期〉35岁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328例作为对照。[结果]青年组乳腺癌p53阳性表达率为74.07%,中老年组为59.15%,青年组p53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p53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P〈0.05)。[结论]青年乳腺癌p53高表达,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53的表达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肾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我院1993至2004年收治的年龄小于40岁可手术的肾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并且随机抽取70例同时期中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患者的病理分期高于中老年组(P<0.05);肿瘤病理分级和组织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5年生存率为70%,58%,低于中老年肾癌组(P<0.05).结论:青年肾癌症状隐匿,早期发现困难,确诊时临床分期较晚,恶性程度较高,预后相对不良.提高对青年肾癌认识,早发现、早期诊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显像治疗前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SUVmax)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272例初治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测定原发病灶的SUVmax,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新辅助化疗疗效与原发灶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乳腺癌原发灶的SUVmax在不同T分期、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组与阴性组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组与阴性组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者SUVmax高于低表达者(P<0.05)。Basal-like型和HER2过表达型SUVmax均高于Luminal A型乳腺癌(P<0.05)。病理完全缓解组与未达到病理缓解组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 SUVmax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原发病灶SUVmax较高者更能从新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收集1 41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为青年组(≤35岁)、中年组(〉35岁且〈65岁)及老年组(≥65岁)。采用χ^2检验对各组临床病理资料作比较。应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率。结果青年组乳腺肿瘤直径、淋巴结状态、分期与中年组、老年组之间存在差异(均P〈0.05),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瘤生存率青年组最小,老年组最大,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8,P=0.025)。三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96,P=0.136)。结论女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不因年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预后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71例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10月西京医院收治的71例G-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5年生存率与年龄、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与肿瘤分级、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与TNM分期、肿瘤转移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Cox风险生存模型统计结果表明TNM分期和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类、肿瘤分级、化疗与否、手术方式等与其预后无关(P>0.05)。复发转移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分级、肿瘤分类、脉管/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数目、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辅助化疗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是否复发转移在TNM分期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因素,肿瘤分期、是否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与磁共振成像功能学及表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35例,采集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直肠组织和癌旁正常直肠组织,进行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VEGF-C mRNA及蛋白在直肠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直肠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VEGF-C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VEGF-C蛋白表达与磁共振成像ADC值及TIC分型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及癌旁组比较,癌组织组VEGF-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00 1、P<0.000 1)。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管或神经浸润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VEGF-C表达水平与ADC值为负相关性(P<0.000 1)。VEGF-C表达水平与TIC分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C与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磁共振的ADC值具有相关性,可以与磁共振结合共同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NTN-1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48例乳腺癌组织标本(62例为TNBC,86例为非三阴性乳腺癌)中CNTN-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三阴性及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与TNB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TNBC病例中,CNTN-1阳性表达率为61.29%(38/62);在NTNBC病例中,CNTN-1阳性表达率为25.58%(22/86),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以Ki-67表达为指标进行的分组中CNTN-1表达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以患者月经状况、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指标进行的分组中表达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TNBC中,CNTN-1的表达高于其在NTNBC中的表达,而且与反应肿瘤增殖、侵袭的指标Ki-67高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KAI1/CD8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对69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KAI1 mRNA和CD82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69例原发性乳腺癌中,癌旁组织中KAI1基因在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癌组织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KAI1基因在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组和区域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mRNA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CD82表达与临床病理类型以及PR表达无相关性(P>0.05),而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ER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KAI1/CD8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及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102例作为糖尿病组,按照1∶2的原则选取同期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的非糖尿病乳腺癌患者2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结果:糖尿病组相比对照组,糖尿病组50岁以上人群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5% vs 57.8%,P<0.05),糖尿病组绝经后患者的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6% vs 53.9%,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其中T2期及以上患者所占比例(79.4% vs 66.2%)、淋巴结阳性患者比例(68.6% vs 55.4%)、Ⅱ/Ⅲ期患者所占比例(82.8% vs 67.6%)糖尿病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5年复发转移率为14.9%。结论:2型糖尿病是乳腺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的不良危险因素,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T分期和临床分期偏晚,淋巴结转移更多,其复发转移率较高,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可能预后更差,应更加注重术后定期复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5.
赵娜  张浩  贺恒鹏 《现代肿瘤医学》2016,(11):1760-1762
目的:探讨miRNA-14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RT-PCR(qRT-PCR)检测miRNA-145在63例胃癌组织和40例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并将miRNA-145的含量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miRNA-145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 1)。miRNA-145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肿瘤的大小无关(P>0.05)。与分化程度、TNM分期、远处转移及术后3年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miRNA-145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miRNA-145有望成为胃癌新的肿瘤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患者的D型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14项D型人格量表(DS14)进行D型人格特征的测量,将合并有D型人格特征的患者纳入合并组,未合并D型人格特征的患者纳入未合并组。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LQ-C30)进行患者生存质量状况评估,研究分析所选患者D型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所选112例乳腺癌患者中,D型人格特征的发生率为19.64%。在生活水平、医疗保险、合并基础疾病方面,合并组与未合并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功能指标与症状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合并组患者的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未合并组患者,症状指标均明显高于未合并组患者,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合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总健康状况与NA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疲倦、失眠、食欲丧失、经济困难与NA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合并组患者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健康状况与SI存在明显负相关性(P<0.05),疲倦、疼痛、失眠、食欲丧失、经济困难与SI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2年的生存率对比无差异(P>0.05),但合并组患者术后5年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未合并组患者,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D型人格特征与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恶化及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lncRNA牛磺酸上调基因1(taurine upregulated gene 1,TUG1)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以及其促进结直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检测结直肠癌组织TUG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TUG1表达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TUG1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过表达和敲低TUG1后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或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TUG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TUG1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CEA水平、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提示,TUG1表达水平越高,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越差(P<0.05)。CCK8和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TUG1组结直肠癌细胞中TUG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数目增多(P<0.05);而siRNA-TUG1组结直肠癌细胞中TUG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和侵袭数目减少(P<0.05)。结论:TUG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TUG1表达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并且,lncRNA TUG1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理分期特点与差异,为今后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年龄<35岁)与观察组(年龄>35)岁,每组各5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中青年宫颈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中老年患者(P<0.01),且2年内复发率明显高于中老年患者(P<0.01),两组患者在初次性生活史、避孕药的使用、HPV检查结果阳性、肿瘤分期、大小、病理类型等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中青年患者来说,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不仅能尽早发现疾病病变,同时还能尽早治疗,是防止疾病发展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梁静  梁超  邢鲁奇 《现代肿瘤医学》2020,(13):2242-2245
目的:研究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1反义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PCBP1-AS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切除的癌组织作为试验组,同时取同一患者的癌旁(距肿瘤边缘>2 cm)组织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PCBP1-AS1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PCBP1-AS1与乳腺癌病理参数关系;分析lncRNA PCBP1-AS1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Cox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的预后因素。结果:试验组lncRNA PCBP1-AS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PCBP1-AS1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绝经情况和病理类型相关性不明显(P>0.05),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绘制乳腺癌患者术后36个月生存曲线,lncRNA PCBP1-AS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对lncRNA PCBP1-AS1表达、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进行Cox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PCBP1-AS1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TNM分期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PCBP1-AS1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lncRNA PCBP1-AS1表达是乳腺癌预后独立保护因素,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之一,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