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比较母亲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生儿不同临床结局,探讨该类型新生儿确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新生儿科门诊的84例母亲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生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确诊为CH分别纳入正常组及甲减组。通过评估比较两组新生儿及母亲临床资料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讨影响新生儿CH确诊的相关因素。结果 母亲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新生儿的CH确诊率为44.0%,甲减组新生儿母亲的平均年龄高于正常组,母亲妊娠期合并糖尿病使新生儿确诊CH风险增加,而孕期规律产检是保护因素。结论 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母亲分娩年龄大、同时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新生儿确诊CH的危险因素,孕期规律产检对新生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MMI)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时,药物剂量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接受不同剂量MMI治疗的孕妇(治疗组),分娩时测定新生儿脐血的TT3、TT4、FT3,FT4及TSH值,并以同期30例正常孕妇的新生儿脐带血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新生儿TT3、TT、FT3、FT4及TS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MI剂量在每天5~15mg内与脐血TT3、TT、FT3,FT4水平无关,与TSH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适量的MMI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相对安全的,可改善母婴的妊娠结局,预防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而不会造成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母亲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对新生儿胎龄、体质量及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妊娠期甲亢患者,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1和试验组2,每组45例,其中试验组1采用非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试验组2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选取45例健康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产妇的新生儿体质量、胎龄和性别。结果:三组新生儿体质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性别及胎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试验组1为42.22% (19/45),试验组2为8.89%(4/45),对照组为2.22%(1/45),试验组1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试验组2及正常对照组(P<0.05)。三组TSH、FT3、FT4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试验组2>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甲亢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能够改善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减少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胎龄、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住院早产儿41例,出生后第7天采集静脉血检测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等,并分析其与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越高。结论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与出生时胎龄及体质量有关。因此,防止早产、减少低出生体质量是减少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关键,这对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孕妇105例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为妊娠期经过系统治疗且分娩前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者,对照组为未经正规系统的治疗或曾进行短暂治疗后自行停药在住院分娩前发现甲状腺功能显著升高者。比较2组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FT3、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SH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低体重儿(LBW)、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甲亢、新生儿甲减及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妊娠合并甲亢需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加强孕妇甲状腺功能监测,积极治疗可减少孕妇和胎儿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采用抗甲状腺药物(ATDs)治疗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孕妇对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影响。方法 从2017年3月~2019年5月本院接诊的孕期间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孕妇中选取102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选用药物种类划分为研究组及常规组,每组51例,所有孕妇分娩出的新生儿根据产妇组别进行划分,观察比较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情况。结果 将两组新生儿的TSH、FT4、FT3等多项甲状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将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产儿的足月生产比例为78.43%,明显高于常规组,而研究组早产及剖宫产的比例分别为21.57%、19.61%,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情况的发生率,研究组均远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及时进行有效诊治可使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孕期间母亲分娩出的新生儿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可能性显著降低,改善新生儿出生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24-25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FT3、FT4、TSH,以及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TC、TG、HDL-C、LDL-C、ApoA1、ApoB;将3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6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患者的测定结果与38例正常对照者做比较,并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血脂指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常有高脂血症,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也可引起脂代谢紊乱。结论:应加强对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检查,有效避免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检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血清甲状腺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结果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观察组治疗后FT3、FT4、T3、T4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SH明显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多种并发症,分娩后2周新生儿低体质量3例,但无出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畸形。结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孕妇和胎儿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多趋势,应用CLEIA法检测血清甲状腺功能对其早期筛查、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妊娠过程中,母体内分泌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以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在妊娠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是产科合并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等。目前尚缺乏对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紊乱大范围系统的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通过检测孕妇血清中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的水平,前瞻性研究分析石家庄地区妊娠期中期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现状,为系统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戏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并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SH水平比对照组低,FT3、FT4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61、15.975、13.326,P均=0.000);两组胎儿畸形、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0、1.010,P=1.000、0.315);观察组剖宫产、流产、宫内窘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3、7.111、5.530,P=0.012、0.000、0.006)。结论: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水平,并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信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人,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T3、游离T4、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FT3、FT4、TSH水平与健康人有无差异。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FT3、FT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占34%,其中9.3%呈功能亢进,22.3%呈功能减退,其中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达20.1%,显著高于男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其中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病率更高。  相似文献   

12.
王卫民 《中国医药》2012,7(12):1527-1529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患者血脂、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1年6月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低(甲减组)患者21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亚甲减组)患者25例,体检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对照组)20例,同时测定各组TC、TG、LDL—c、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及亚甲减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减组TSH较亚甲减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甲减组及亚甲减组患者的TG、TC、LDL、ApoB、尿酸升高,HDL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亚甲减组比较,甲减组患者HDL、ApoA减低,TG、TC、LDL、ApoB、尿酸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TsH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81、0.686、0.648、0.341、0.429、0.519、0.351,均P〈0.01),FT3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23、-0.641、-0.716、-0.327、-0.415、-0.571、-0.368,均P〈0.01),n与TC、TG、HDL、LDL、ApoA、ApoB、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42、-0.-675、-0.697、-0.317、-0.403、-0.537、-0.324,均P〈0.01)。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血脂异常及血尿酸改变的原因可能与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及其功能,TSH水平均有关系,因此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阶段,合理的应用甲状腺素对于防治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及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的状况,并分析亚临床甲减患者促甲状腺素(TSH)值与血脂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分泌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患者279名,分为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并收集同期在我科门诊或病房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者8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脂指标的变化;将亚临床甲减组按TSH分层(分为TSH4.78~10μIU/L和TSH>10μIU/L)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甲减组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亚临床甲减组CHO、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分层后,TSH4.78~10uIU/L亚临床甲减组CHO与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TSH>10uIU/L亚临床甲减组CHO、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减及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明显升高,且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升高与TSH值升高有关,临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480例孕妇临床资料,其中96例妊娠期糖尿病为糖尿病组,52例妊娠期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332例正常孕妇分为对照组。统计3组孕妇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二者在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变化趋势及平均水平。分析3组孕妇的各类甲状腺功能异常以及轻度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情况。结果孕中期的FH4水平,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均比对照组低( P ﹤0.05);孕中期的 FT4下降率,糖尿病组较对照组高( P ﹤0.05);孕中期的 TSH 水平,高血压组较对照组高( P ﹤0.05);孕晚期的 TSH 水平,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均较对照组高( P ﹤0.05);3组孕妇 TSH 平均水平随着孕期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孕晚期,累计的临床甲亢发病率、临床甲减、亚临床甲亢在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累计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比对照组均高( P ﹤0.05);累计的低 T4血症发病率,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均比对照组高( P ﹥0.05);孕晚期,轻度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在糖尿病组比对照组高( P ﹥0.05),而高血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2,P =0.096)。结论相较于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更高的 TSH、更低的 FT4水平和较高的轻度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临床上对这些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mTcO4-甲状腺动静态显像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以下简称H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8例临床诊断为HT患者,其中70例经针刺细胞学确诊,8例手术病理确诊,而且2例术后病理明确为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并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进行甲状腺动静态显像、化学发光法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血清超敏TSH(TSH-u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及TPOAb)测定,并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将HT分为:功能减退组、亚临床甲减组、功能正常组、功能亢进组,分析摄锝率、有无结节、动态血流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及甲状腺相关抗体间的关系,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统计软件SPSS16.0软件,χ2检验。结果 78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中60例(76.92%)以核素放射性弥漫性高摄取表现,10例(13%)以放射性核素分布大致均匀,摄锝率在正常范围表现,8例(10.26%)以核素放射性分布不均匀,"结节"表现,57例(73.01%)甲状腺相关抗体增高,而对照组30例均为放射性核素分布大致均匀,摄锝率在正常范围表现。结论 HT患者甲状腺摄取功能在不同激素水平间表现出复杂特点,甲状腺动静态显像在桥本氏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孕周干预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妊娠期甲亢99例,根据实施干预时间分为A组35例,B组30例,C组34例.A组孕周<12周,B组孕周12~ 15+6周,C组孕周16~ 20周.3组均服用甲巯咪唑.观察3组母婴结局.结果 A、B组促甲状腺激素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B、C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早期或孕前确诊的妊娠期甲亢实施早期(孕周<12周)干预有利于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 IMMUL ITE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 3例甲亢患者、5 8例甲低患者及 30例正常对照组检测 FT3、FT4、TSH水平 ,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 FT3、FT4、TSH水平 ,并对 FT3、FT4、TSH作回收实验。结果 :甲亢诊断符合率为 98.5 % ,甲低诊断符合率为 98.2 7% ,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同一样品重复测定 FT3、FT4、TSH水平 CV值分别为 5 .2 %、6 .2 %、2 .2 %。FT3、FT4、TSH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0 2 %、10 1.4%、98.85 %。结论 :IMMU L ITE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甲亢、甲低均可灵敏地检出 ,且精密度及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8.
刘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4):133-134
目的:探讨大连地区体检人群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09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行甲状腺激素浓度测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人群、男性及女性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7.06%、4.3%、10.71%,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之比为1.00:2.49;总人群、男性及女性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1.02%、0.60%、1.57%,男性与女性患病率之比为1.00:2.61。结论:本地区甲状腺功能紊乱以亚临床型为主,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发病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减患者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后血脂、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变化,探讨亚临床甲减替代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意义。方法: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45例,随机分为LT4替代组与安慰剂组,各组疗程前后分别检测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CIMT。另选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亚临床甲减组NO较对照组减低(P<0.05),LDL、CIMT较对照组增高(P均<0.01)。LT4替代治疗后NO较治疗前增高(P<0.05),LDL、CIMT较治疗前减低(P均<0.05),并与同期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G、HDL、ET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G、LDL、CIMT与TSH呈正相关(r=0.47、r=0.39、r=0.51,P均<0.01);NO与TSH呈负相关(r=-0.23,P<0.05);HDL、ET与TSH不相关(r=0.11、r=0.07,P均>0.05);NO与CIMT呈负相关(r=-0.49,P<0.01);ET与CIMT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LT4替代治疗可减轻亚临床甲减患者脂代谢紊乱及内皮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