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对单侧原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进行可能发病部位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单侧原发性BP-PV患者(BPPV组)和38例正常人(对照组)分别进行气导短纯音诱发的oVEMP和cVEMP检测,分析两种反射的引出率、潜伏期、振幅等数据。结果;BPPV组患侧oVEMP的引出率为46.15%,cVEMP的引出率为67.31%;其健侧oVEMP的引出率为48.08%,cVEMP的引出率为65.38%。对照组左侧oVEMP的引出率84.21%,cVEMP的引出率92.11%;右侧oVEMP的引出率为81.58%,cVEMP的引出率为94.74%。对照组双侧cVEMP和oVEMP的P1、N1潜伏期及N1-P1振幅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PPV组和对照组cVEMP和oVEMP耳间振幅比及不对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原发性BPPV患者双侧前庭耳石器传导通路功能受损状况,可以通过oVEMP和cVEMP检测进行客观评估,并且oVEMP的异常率比cVEMP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的稳定记录方法。方法 对30名正常青年志愿者分别采用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不同体位,进行气导短纯音刺激诱发的cVEMP检测,记录和对比两种体位下的引出率和参数特征。结果 两种体位cVEMP的引出率均为100%,P13、N23波的潜伏期及P1-N1 的波间期,耳间振幅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均在100 dB声刺激下,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体位的P1和N1波潜伏期及P1-N1波间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体位下,100 dB nHL 声刺激所引起的P13-N23波振幅比均显著高于90 dB nHL,同耳P1-N1波振幅比在仰卧抬头位高于坐位转颈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体位下P1-1的耳间差比无明显差异,P1-N1振幅不对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坐位转颈位的振幅不对称率显著高于仰卧抬头位。结论 仰卧抬头和坐位转颈两种体位均是cVEMP测试适合的检测体位,仰卧抬头位可获得更高振幅,易于分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种类的刺激声对正常人气导声刺激诱发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500Hz短纯音、750Hz短纯音和短声作为诱发刺激声进行双耳(60耳)cVEMP检测,观察和比较cVEMP波形的引出率、P1潜伏期、N2潜伏期、P1-N2波间期、振幅及耳间对称性情况。结果 500Hz和750Hz的短纯音与短声刺激诱发的cVEMP引出率分别为100%、70%和73%,500Hz短纯音与其他两组间的引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0Hz短纯音诱发的cVEMP振幅最大,500Hz与750Hz的短纯音、750Hz短纯音与短声所诱发的cVEMP振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1和N2的潜伏期、P1-N2波间期及不对称比在500Hz和750Hz的短纯音与短声刺激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具备一定的频率特性,不同刺激声可影响cVEMP波形,500Hz短纯音诱发的cVEMP引出率高,振幅较大,波形易辨认,应针对不同刺激声诱发的cVEMP建立不同的标准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记录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的参数特点,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将21例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为突发性聋伴眩晕组,16例不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设为突发性聋组,22名健康受试者作为正常组,分析对比各组cVEMP潜伏期、振幅比和不对称率。结果 突发性聋伴眩晕组不对称率(26.52±11.83)%明显高于突发性聋组(14.50±8.31)%和正常组(14.41±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633和10.008,P 均<0.05)。cVEMP的P1、N1潜伏期及振幅比在突发性聋伴眩晕组、突发性聋组和正常组3个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其球囊功能易伴有损伤,cVEMP可用于辅助判断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内耳的病变范围及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对前庭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检查方法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旨在分析不同参考电极放置方法是否会对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产生影响。方法 对28名正常受试者行cVEMP检查,先将参考电极放置于胸骨柄(A方法),随后将参考电极放置于右侧手腕 内侧(B方法)检查记录cVEMP。对两种方法记录到的P1、N1潜伏期,P1-N1振幅,矫正后P1-N1振幅比进行配对t 检验。结果 A和B两种方法比较P1潜伏期(P >0.05)、N1潜伏期(P >0.05)、P1-N1振幅(P >0.05)、P1-N1矫正后振幅比(P >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VEMP检查参考电极放置在胸骨柄或右侧手腕内侧,两种方法得到的参数是等效的,临床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研究正常儿童中气导声刺激诱发的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和颈性前庭肌源性诱发电位(cVEMP)的各项参数指标,并对正常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方法 选择4~10岁听力正常健康儿童52例,以5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音,分别行 oVEMP和cVEMP检测,记录左、右耳引出率及波形参数,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 双耳皆未引出oVEMP 2例,单耳可引出oVEMP4例,oVEMP总体引出率为92%。双耳皆未引出cVEMP 2例,cVEMP总体引出率为96%。oVEMP与cVEMP的P1潜伏期分别为(17.07±0.89)ms、(15.55±1.58)ms;N1潜伏期分别为(12.39±0.91)ms、(23.10±2.29)ms;N1P1间期分别为(4.68±0.88)ms、(7.83±1.56)ms;oVEMP与cVEMP的振幅分别为(7.24±4.79)μV、(197.40±118.37)μV。双耳间oVEMP及cVEMP振幅不对称比分别为(19.03±12.50)%、(22.16±18.64)%。患儿左右耳的潜伏期,P1N1间期及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绝大部分正常儿童经气导声刺激可引出oVEMP与cVEMP。该检测患儿依从性高,可用来评估儿童前庭功能。此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的儿童气导VEMP提供正常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81骨振子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VEMPs)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25例正常志愿者的双耳行插入式气导声刺激(air conducted sound, ACS),单侧乳突B81骨导振动刺激(bone conducted vibration, BCV)的VEMPs检查,并对ACS ,BCV VEMPs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 ,BCV 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s, oVEMP)的引出率分别为92%(46/50),98%(49/50)。BCV oVEMP与ACS oVEMP比较,两者引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两者N1波潜伏期(P=0.00)、P1波潜伏期(P=0.00)、N1 P1波间期(P=0.01)及振幅(P=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V oVEMP的N1、P1波潜伏期,N1 P1波间期均较短,而振幅较大。ACS ,BCV 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的引出率均为100%(50/50)。BCV cVEMP与ACS cVEMP比较,N1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P1波潜伏期(P=0.02),P1 N1波间期(P=0.00)、振幅(P=0.04)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V cVEMP的P1波潜伏期较短,P1 N1波间期较长,振幅较大。BCV oVEMP、ACS oVEMP、BCV cVEMP和ACS cVEMP的两耳间振幅不对称率(%)分别为:28.08±21.10、27.95±18.13、23.60±17.86、32.24±18.92。结论B81骨振子可以用于VEMPs的检测,骨导振动刺激在评价传导性听力损失患者的前庭耳石器功能时优于气导声刺激,可作为气导声刺激诱发VEMPs的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应用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研究小剂量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对球囊功能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10月行耳内镜下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30 mg/mL)治疗的26例单侧梅尼埃病患者,于注射前及注射后3周分别行纯音听阈测试(PTA)及cVEMP检查,比较注射前后患者听力及cVEMP结果。结果26例梅尼埃病患者随访12~24个月,眩晕控制率为92.31%(24/26)。注射前患耳平均气导听阈为(61.80±2.79)dBHL,注射后为(64.40±2.51)dBHL,注射前后听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EMP检查提示注射前4例(15.38%)未引出,22例注射前患侧P1平均潜伏期为(16.51±2.46)ms,N1平均潜伏期为(27.57±3.36)ms;注射后12例(46.15%)未引出,其他14例P1平均潜伏期为(18.88±1.84)ms,N1潜伏期(30.57±1.45)ms。可见注射后引出率下降,P1、N1潜伏期延长。注射前后患侧P1、N1潜伏期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内注射小剂量庆大霉素可抑制或破坏球囊功能,cVEMP检查有助于评价此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 PCIV)患者前庭神经电生理和眼动功能的变化以探讨PCIV的前庭功能变化。 方法 对已经由临床和磁共振动脉成像或CT血管造影证实为PCIV的患者分别进行颈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眼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视频眼震电图(videonystagmography, VNG)及前庭双温交替试验(alternate bithermal caloric test, BT) 等检查,并将各项检测数据与对照组的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cVEMP, oVEMP的潜伏期及左侧峰间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和对 照组cVEMP左右侧潜伏期差异分别为(t =11.4、9.55、 7.17和7.71, P<0.00)。左侧峰间振幅差异(t =3.07, P<0.00)。oVEMP左右侧潜伏期差异分别为(t =7.88、5.35、 7.58和6.39, P<0.00)。左侧峰间振幅差异为( t =2.33, P<0.00);右侧峰间振幅及双侧振幅差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VNG检查病例组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及视动试验的异常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扫视试验:χ2=7.35, P<0.01;平稳跟踪试验及视动试验: χ2=8.08, P<0.005)。病例组半规管轻瘫指数阳性率43%,对照组18%,两组半规管轻瘫指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 P<0.05)。结论 VEMP主要检测前庭神经的电生理变化, VNG和BT注重于视眼动和视前庭功能检测,能够在神经体征和影像学变化出现前敏感检测出PCIV的前庭功能异常变化,对PCIV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较大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方法:对37例(74耳)重度OSAHS儿童(OSAHS组)进行ABR测试,并与20例(40耳)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OSAHS组患儿ABRⅠ、Ⅲ、Ⅴ波的潜伏期分别为(1.67±0.20)ms,(3.87±0.31)ms,(5.70±0.31)ms;对照组分别为(1.60±0.11)ms,(3.81±0.23)ms,(5.61±0.23)ms;2组比较,ABRⅠ波潜伏期的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OSAHS组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分别为(2.19±0.19)ms,(1.82±0.22)ms,(4.01±0.22)ms;对照组分别为(2.26±0.15)ms,(1.73±0.21)ms,(4.05±0.23)ms;2组比较,Ⅲ~Ⅴ波间期的延长及Ⅰ~Ⅲ波间期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波Ⅴ反应阈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OSAHS患儿的ABR测试结果异常,提示OSAHS对耳蜗及听觉脑干的功能都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工作倦怠状况。方法 选取 2016 年3月~2017 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就诊的OSAHS患者92例,选取非OSAHS体检人群85例,填写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ESS)、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结果 ①情绪衰竭维度重度OSAHS组(9.83±6.48)、中度OSAHS组(9.87±6.53)均高于非OSAHS组(6.79±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②低效能维度重度OSAHS组(26.00±7.54)高于非OSAHS组(22.2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情绪衰竭维度重度白天嗜睡组(13.09±6.95)高于无白天嗜睡组(7.03±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OSAHS病情的进展,白天嗜睡程度加重,OSAHS患者情绪衰竭、低效能感及工作倦怠总分增加,工作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高刺激率ABR和常规刺激率ABR的临床价值及其与间歇性低氧的关系。方法对58例(116耳)OSAHS患者及正常成年人分别进行11次/秒及51次∕秒刺激率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比较组间结果。结果 11次∕秒刺激率ABR,OSAHS组双耳的波I潜伏期(1.51±0.13ms)较对照组(1.33±0.07ms)延长;波V潜伏期(5.65±0.23ms)较对照组(5.53±0.23ms)延长;在51次/s刺激率下,患者组双耳的Ⅰ波潜伏期、Ⅴ波潜伏期均比正常人延长,(1.64±0.12ms)较对照组(1.44±0.06ms)延长;波V潜伏期(5.92±0.26ms)较对照组(5.80±0.18ms)延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种刺激率下,两组人群双耳的Ⅰ~Ⅴ波间期、波间期差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刺激率ABR可发现中度及重度OSAHS患者耳蜗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不同时期的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及糖尿病组(200只),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再按照造模的时间将糖尿病组分为糖尿病4、6、8、10、12周组,每组4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及血糖、ABR、cVEM P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大鼠造模后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与对照组比较,血糖升高(P<0.01)、体重下降(P<0.01);糖尿病组从第6周开始出现ABR反应阈值升高(P<0.05);糖尿病组cVEMP阈值第8周(53.87±11.16 dB nHL)、第10周(67.00±12.74 dB nHL)、第12周(67.00±9.23 dB nHL)升高(P<0.01),P1波潜伏期第8周(5.01±0.33 ms)、第10周(5.37±0.45 ms)、第12周(5.39±0.24 ms)延长(P<0.01),N1波潜伏期第10周(8.98±0.86 ms)、第12周(9.08±0.45 ms)延长(P<0.01),但糖尿病组P1-N1波间振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从造模成功第8周开始,cVEMP阈值开始升高、P1波及N1波潜伏期延长,出现不同程度的前庭终器损伤,提示cV EM P可作为早期诊断前庭功能损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刺激率ABR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听力评估的价值及其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78耳)OSAHS患者(中度5例、重度34例)和34例(68耳)正常成年人分别进行11.1、31.1、51.1次/秒刺激率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比较组间结果,并与多导睡眠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氧饱和度≤8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8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波Ⅴ潜伏期(5.79±0.22 ms)较对照组(5.67±0.24 ms)延长;3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 波Ⅰ潜伏期(1.85±0.18 ms)、波Ⅴ潜伏期(5.98±0.19 ms)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76±0.16 ms、5.82±0.24 ms)延长;在5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波Ⅰ潜伏期(1.94±0.26 ms)、波Ⅴ潜伏期(6.09±0.25 ms)较对照组(分别为1.83±0.15 ms、5.99±0.24 ms)延长。刺激率由11.1次/秒升高至31.1次/秒时,OSAHS 组波Ⅰ潜伏期延长,ΔⅠ31.1-11.1(0.12±0.17ms)较对照组(0.07±0.11 ms)长,刺激率由11.1次/秒升高至51.1次/秒时,OSAHS组波Ⅰ潜伏期延长,ΔⅠ51.1-11.1(0.21±0.25 ms)较对照组(0.15±0.10 ms)长。ΔⅠ31.1-11.1与LSaO2负相关(r=-0.24),与SIT90(r=0.23)、SIT80(r=0.27)正相关;ΔⅠ51.1-11.1与LSaO2(r=-0.33)、MSaO2(r=-0.35)负相关,与SIT90(r=0.37)、SIT80(r=0.29)正相关;以上差异及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刺激率ABR可发现中度及重度OSAHS患者耳蜗及听神经近耳蜗段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OSAHS患者缺氧程度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OSAHS患者63例,年龄18~44岁。根据OSAHS患者的低氧血症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20例(最低SaO2≥85%),中度组24例(最低SaO265%~84%),重度组19例(最低SaO2〈65%);对照组25例(正常人:AHI〈5)。均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m,PSG)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测。结果①OSAHS患者轻度、中度、重度三组P300潜伏期分别为326.1&#177;12.7、346.9&#177;19.1、334.9&#177;18.3ms,与对照组311.9&#177;18.3m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皆P〈0.05),0SAHS轻、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轻度组和中度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②重度组中因最低血氧持续时间的不同P300潜伏期不同:最低血氧持续时间4~60秒组潜伏期为338.12&#177;13.7ms,最低血氧持续时间61~140秒组潜伏期为354.74&#177;16.7Hi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③以上各组P300波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所有患者MESS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得分稍低,重度组与对照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Ra=9.91,P=0.003)。结论OSAHS患者普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可以最低血氧程度及其持续时间初步评估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试不同头位状态下的胸锁乳突肌肌电和颈部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分析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与cVEMP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量化后的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对cVEMP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耳疾史、听力和前庭功能正常、经cVEMP测试波形分化良好的健康青年人30名(60耳),分别记录在不同向对侧偏向头位(与矢状位呈90°、60°、45°和30°)下的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和cVEMP,分析量化后的表面肌电与cVEMP振幅和潜伏期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VEMP的P1和N1的总体潜伏期分别为(12.50±2.39)ms和(19.79±3.16)ms,不同头位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86和0.52,P值分别为0.46和0.67).不同头位下的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6.63,P<0.01),cVEMP的P1-N1振幅随头位及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的变化而变化,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F=55.47,P<0.01).将多次不同肌电下记录到的cVEMP振幅与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进行线性拟合模型检验,拟合函数为Y=0.769X(r2 =0.591,校正r2=9.590).结论 cVEMP的潜伏期与胸锁乳突肌肌电大小无关,而cVEMP振幅与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存在明显的正线性相关.选择合适的头位记录cVEMP,特别是量化肌电与振幅的关系,将有利于增强cVEMP临床应用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健康青年人不同频率短纯音刺激声对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MP,cVEMP)结果的影响,探讨500 Hz和1000 Hz短纯音对cVEMP潜伏期、幅度、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的影响。方法 29名健康青年人,其中男15名,女14名,共58耳,采用随机函数确定测试顺序,分别采用500 Hz和1000 Hz短纯音为刺激声,行cVEMP测试。记录cVEMP的P1、N2潜伏期、幅度、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等参数。结果 500 Hz比1000 Hz记录到cVEMP潜伏期更长,具有显著性差异(t P1=10.50,t N1=11.38,P 均<0.05)。500 Hz比1000 Hz记录到的校正前后幅度更高(t 校正前=10.01,t 校正后=-8.03,P 均<0.05)。两种频率记录到的cVEMP幅度比和不对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相同频率记录到cVEMP幅度比和不对称度在幅度校正前后的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500 Hz可记录到幅度更高的cVEMP,有助于临床判断并分析波形。幅度校正对幅度比和不对称度结果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听力正常成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to speech sounds,s-ABR)各波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以40 ms时程复合语音/da/为刺激声,诱发40名母语为汉语的健听成人(男性20名,女性20名)的s-ABR,分析s-ABR各波的引出率,潜伏期与受试者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S-ABR引出的7个反应波形中,女性受试者V、A波潜伏期较男性短(V波t =-3.601,P =0.001;A波t =-2.829,P =0.007),其余各波潜伏期受性别影响小;各波潜伏期受年龄影响较小;各波振幅受性别及年龄影响较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ABR各波稳定性较好,是研究听觉言语处理机制的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唾液中胃蛋白酶含量,评估其与OSAHS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OSAHS患者85例,其中轻度组27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8例,以15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留取每人晨起空腹黏白唾液,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唾液中胃蛋白酶含量。结果 15名健康受试者和85例OSAHS患者唾液胃蛋白酶含量分别为(5.65±4.73)ng/ml和(36.92±28.71)ng/ml,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00)。三组OSAHS患者唾液胃蛋白酶含量差异明显(P=0.04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与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均有差别(P 分别为0.020和0.041),而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783)。结论 OSAHS患者唾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胃蛋白酶可能是引起OSAHS潜在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年龄因素对直流电刺激(GVS)诱发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的影响。 方法 选择健康志愿者61名(122耳)作为研究对象,22~81岁,平均(45.0±13.8)岁。按年龄分为20~40岁组(26例,52耳)、41~60岁组(24例,48耳)以及>60岁组(11例,22耳),分别记录GVS-cVEMP和GVS-oVEMP。计算GVS-c/oVEMP在不同年龄段的引出率、阈值、潜伏期、振幅、振幅不对称比(interaural amplitude asymmetryratio,IAR),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GVS-cVEMP在20~40岁、41~60岁、>60岁年龄段的引出率分别为96.15%、89.58%和95.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VS-oVEMP在20~40岁、41~60岁、>60岁年龄段的引出率分别为98.07%、91.67%和72.13%,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P<0.05)。从参数分析来看,cVEMP的引出率、阈值、p1潜伏期、n1潜伏期、振幅和振幅不对称比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大,oVEMP的引出率下降、阈值增高、振幅减小(P<0.05),其他参数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周围前庭系统的功能降低,有可能会对直流电刺激诱发的VEMP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