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宇帆  张敬东 《首都医药》2008,15(22):40-40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鹿瓜多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方法为8mg~12mg/d,疗程为14d,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结论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分析。结果鹿瓜多肽在骨科临床广泛应用。结论鹿瓜多肽在治疗骨折、骨不连、骨质疏松及骨性关节炎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继发出现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2例继发出现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症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IL-18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对继发出现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和分析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入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吴晓丹  周彬 《中国药业》2010,19(13):83-84
目的分析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静脉滴注鹿瓜多肽8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连续治疗14d,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14d后,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休息痛、晨僵时间、握力、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方面均与用药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鹿瓜多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鹿瓜多肽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1日至2012年5月1日发生的15例鹿瓜多肽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院鹿瓜多肽的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为最常见,为13例,占比86.67%,累及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过敏性休克占一定比例(2例,严重)。结论鹿瓜多肽引起不良反应要引起重视,提倡合理使用鹿瓜多肽,在使用过程中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7.
徐谊 《海峡药学》2013,25(5):97-98
目的关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中SOD、NO及MDA的表达差别。方法选择在我院确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共114例,依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7)与对照组(57例)。观察组应用常规性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中SOD、NO及MDA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清中NO及MDA的表达均下降,SOD的表达均上升,但是观察组的改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有效的调节SOD、NO和MDA的表达,从内环境基础上改善机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王丽丽  李卫华  张慧锦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145+147-145,147
目的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方法对本院2010年1-12月注射用鹿瓜多肽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归类,分析。结果注射用鹿瓜多肽的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最为常见,共5例。结论提倡合理使用注射用鹿瓜多肽,加强用药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游维丽 《海峡药学》2016,(5):148-149
目的 探究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中药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和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和症状消失时间均低(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鹿瓜多肽是近年来在骨科、康复科应用十分广泛的中药注射剂,其药品适应证广泛,在四肢骨折愈合、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慢性腰腿疼痛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就鹿瓜多肽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今后的临床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慢性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鹿瓜多肽注射液8mg,1次/d,10d为1个疗程,连用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慢性腰腿痛有效,能够减轻慢性腰腿痛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2.
注射用鹿瓜多肽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注射用鹿瓜多肽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15例和我院24例注射用鹿瓜多肽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鹿瓜多肽所致不良反应临床表现89.74%为变态反应,牵涉到呼吸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多个方面,过敏性休克占一定比例。结论:注射用鹿瓜多肽引起的不良反应要引起重视和探讨,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国内33篇文献,涉及57例鹿瓜多肽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57例ADR患者中男性32例(56.14%),女性25例(43.85%);累及呼吸系统的报告最多,占20.95%.引起过敏性休克9例(15.78%).结论 鹿瓜多肽注射剂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其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高度重视,用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4.
32例鹿瓜多肽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剂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点、规律和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CNKI,对鹿瓜多肽注射剂引起ADR32例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ADR患者中男性22例(68.75%),女性10例(31.25%);有过敏史3例(9.37%),过敏史不详6例(18.75%);在30min内发生ADR的占总例数的81.25%;累及呼吸系统的报告最多,占22.90%;单独用药发生ADR的占总例数的87.5%。结论鹿瓜多肽注射剂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对其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高度重视,用药过程中必须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15.
鹿瓜多肽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1岁男性患者,因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院。术前1d给予头孢匹胺1.0g,2次/d静脉滴注。术后继续使用头孢匹胺,静脉滴注完毕后,给予鹿瓜多肽2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滴注约20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面部及颈部潮红,大汗淋漓,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示SaO20.81,HR114次/min。停用鹿瓜多肽,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未再使用鹿瓜多肽,继续静脉滴注头孢匹胺3d,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16.
1例17岁男性患者,因外伤致左膝部肿胀、活动受限入院.行手术治疗后,为促进骨折愈合给予注射用骨瓜提取物100mg静脉滴注,输液结束5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咽喉瘙痒不适,BP90/45 toniHg,HR 154次·min-1,血氧饱和度60%.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1 mg/mg肌注等治疗.20min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松梅尔注射剂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8的影响。方法将26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松梅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各130例。2组患者常规使用吸氧、止痛、祛痰和预防感染等治疗,松梅尔治疗组加用松梅尔注射剂治疗14d。2组分别在治疗第1、7、14天检测血清TNF-α、IL-6和IL-8浓度;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常规治疗组TNF-α、IL-6和IL-8浓度在所有时间段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在第7、14天显著高于松梅尔治疗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梅尔治疗组第1、7、14天的TNF-α、IL-6和IL-8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但在第7、14天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第1、14天的肝肾功能、电解质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松梅尔注射剂能显著减轻多发肋骨骨折后的炎性反应,促进骨折愈合,对内环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8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鹿瓜多肽,24 mg加入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接骨七厘片,5片/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四肢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0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胫骨干、尺桡骨、股骨干、肱骨干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SF-36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七厘片联合鹿瓜多肽治疗四肢骨折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我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经审核合格评价上报的853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种类进行分类、统计排名,重点分析新的、严重的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抗菌药物排名前3位的是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依诺沙星;中药制剂排名前3位是鹿瓜多肽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尿石通丸;营养药及生化制剂排名前3位的是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F)、三磷酸腺苷二钠氯化镁注射液、水解蛋白。其中新的ADR125例,严重ADR27例。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把安全用药放在合理用药第一位,减少新的、严重的ADR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