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索川芎嗪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LPS模型组、LPS+川芎嗪(50,100,200 mg·kg-1)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Masson染色分析肺纤维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TNF-α)和IL-18水平。蛋白印记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Ⅲ),PI3K,P-PI3K,AKT,P-AKT,mTOR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之比高于对照组(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LPS+川芎嗪(100,200 mg·kg-1)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之比降低(P<0.01)。川芎嗪处理可改善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病变及纤维化。LPS模型组大鼠α-SMA,TGF-β1,collagen type Ⅰ和collagen type Ⅲ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LPS+川芎嗪(50,100,200 mg·kg-1)组大鼠α-SMA、TGF-β1、collagen type Ⅰ和collagen type Ⅲ表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大鼠IL-6、IL-1β、IL-18和TNF-α水平升高(P<0.01)。LPS+川芎嗪(50,100,200 mg·kg-1)组大鼠IL-6、IL-1β、IL-18和TNF-α水平低于LPS模型组(P<0.01)。LPS模型组大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LPS+川芎嗪(50,100,200 mg·kg-1)组大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下降(P<0.01)。结论:川芎嗪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减轻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纤维化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莪术油注射液对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筛选莪术油最佳给药剂量,并设立对照组和莪术油处理高、中、低剂量组。CCK-8法检测莪术油对Hela细胞生长曲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莪术油对Hela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试验检测莪术油对Hela细胞中Wnt3a、β-catenin、C-myc、CyclinD1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CCK-8试验表明,莪术油给药剂量越大,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以高剂量组为最优。流式细胞术试验表明,莪术油可将Hela细胞阻滞在G1期,使S期和G2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Western Blot试验结果显示,莪术油处理后Wnt3a、β-catenin、C-myc、CyclinD1蛋白表达相较于对照组其表达明显降低。结论:莪术油注射液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槲皮黄酮逆转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模型,采用CCK8实验测定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的槲皮黄酮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槲皮黄酮对经过Annexin V和PI双染色的HSC-T6细胞凋亡率的影响;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槲皮黄酮对HSC-T6细胞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8~128 μg·mL-1的槲皮黄酮在0~72 h范围内对HSC-T6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凋亡率检测结果显示其随着剂量、时间升高而增加(P<0.05);0~32 μg·mL-1槲皮黄酮作用于HSC-T6细胞24 h后β-catenin、p-GSK3β (ser9)逐渐降低(P<0.05),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相关性,而GSK3β逐渐升高(P<0.05)。结论:槲皮黄酮能够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并且槲皮黄酮逆转肝纤维化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灯盏乙素(Scu)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细胞模型中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Ca2+途径的影响,探讨其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程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方法:选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为对照组、Scu处理组、Aβ处理组、Aβ+Scu (高、中、低)处理组及Aβ+IP3R拮抗剂组,用CCK-8法筛选药物浓度并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中1,4,5-三磷酸肌醇(IP3)的含量;用蛋白印迹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各组细胞IP3R和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3、Bcl-2、Bax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用AnnexinV/PI双染法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和Scu处理组相比,Aβ处理组细胞存活率下降,IP3含量升高,IP3R、Bax和Caspase-3的蛋白及mRNA表达上调,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细胞胞浆内Ca2+浓度及细胞凋亡率升高;Aβ+Scu处理组细胞中各检测指标的变化与Aβ处理组的结果正好相反,IP3R通道下游指标的变化与Aβ+IP3R拮抗剂组基本一致。结论:Scu能够下调通路蛋白IP3、IP3R的表达,抑制Aβ介导的Ca2+内流所致的细胞凋亡,可能通过对IP3R-Ca2+途径的调控来影响AD病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飞龙掌血茎的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MCI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核磁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飞龙掌血茎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出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2α, 3β, 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1),1β-羟基蔷薇酸(2), 2α, 3α, 19α, 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3), 2α, 3α, 19α-trihydroxyurs-12-en-23-formyl-28-oic acid(4),乌苏酸(5), 2α-羟基乌苏酸(6), 山楂酸(7),oleanolic acid(8)。结论: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塞来昔布治疗。检测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变化。2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行GCS评分,3个月后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期间清醒时间及意识恢复清醒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1β、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7 d、14 d后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时GO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Barthel评分相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意识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重残率与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灯盏乙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水通道蛋白9(APQ9)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HIBD新生大鼠模型,将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氧缺血组(HIBD组)、灯盏乙素高、中和低剂量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于缺氧缺血7 d后,观察大鼠体质量增长率,脑组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脑含水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脑HIF-1α蛋白表达,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脑HIF-1α、APQ9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脑caspase-3活性。结果:灯盏乙素能显著升高HIBD大鼠体质量增长率,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抑制脑组织HIF-1α和AQP9mRNA表达,降低脑caspase-3活性。结论:灯盏乙素可减轻HIBD大鼠脑组织水肿,降低HIF-1α和AQP9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行湿颗粒联合玉龙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0例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玉龙散组、行湿颗粒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0例。各组患者用药治疗2个疗程后,通过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JOA腰椎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外周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表达水平及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用药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2.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VAS、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的下调作用明显强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各组患者用药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行湿颗粒联合玉龙散配合常规理疗的治疗方案对LIDH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最大程度地改善腰椎活动状态,其发挥该作用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玉龙散和行湿颗粒下调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DPP-4抑制剂(DPP-4 inhibitor)常规治疗是否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T淋巴细胞CD26、脂多糖/Toll样受体-4(Lipopolysaccharide/toll like receptor-4,LPS/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T淋巴细胞CD26与血LPS/TLR-4介导的炎症反应之间是否存在可能的相关性。方法: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从武汉市第一医院门诊收集受试者。选择目前使用二甲双胍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 < HbA1c < 10%)130名,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二甲双胍片0.5 g tid+磷酸西格列汀片100 mg qd);另一组为对照组(二甲双胍片0.5 g tid+格列齐特缓释片30 mg qd)。用药3个月,检测用药前后2组患者一般生化水平、血糖、血脂、T淋巴细胞CD26、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TLR-4阳性百分比、LPS的水平。结果:用药后两组T细胞表面CD26阳性百分比(%)分别为(12.26±12.3)vs(22.74±18.9),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T淋巴细胞TLR-4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17.34±10.9)vs(23.42±17.9),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1);单核细胞TLR-4阳性百分比(%)分别为(18.67±10.6)vs(23.72±19.3),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1)。在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T细胞CD26与单核细胞TLR-4正相关,r=0.869(P<0.01);T细胞CD26与LPS正相关,r=0.698(P<0.01);单核细胞TLR-4与LPS正相关,r=0.816(P<0.01)。结论:DPP-4抑制剂抑制T细胞CD26、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水平;LPS、单核细胞TLR-4与T细胞CD26的表达正相关,提示常规治疗剂量的DPP-4抑制剂可能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川贝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重塑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用卵蛋白(OVA)建立小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按18.0 mg·kg-1和9.0 mg·kg-1剂量给予中药川贝灌胃;阳性对照组雾化吸入0.5 mg·kg-1地塞米松;正常组和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 1次,连续28 d。观察各组小鼠支气管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的变化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BALF和血清中TGF-β1浓度;蛋白印记分析(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TGF-β1、磷酸化Smad2(p-Smad2)、Smad2、磷酸化Smad3(p-Smad3)、Smad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PCR)检测肺组织TGF-β1 mRNA、Smad2 mRNA、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支气管管壁厚度和平滑肌厚度,BALF中EOS计数,BALF和血清中TGF-β1浓度,肺组织TGF-β1、p-Smad2、Smad2、p-Smad3、Smad3的表达,肺组织TGF-β1 mRNA、Smad2 mRNA、Smad3 mRNA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上述指标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川贝可改善哮喘模型小鼠气道重塑状态,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阿魏酸(FA)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内炎症与胶质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揭示阿魏酸对小鼠大脑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FA低、中和高3个剂量组。采用脑定位向小鼠右侧海马CA1区注射1μL Aβ1-40建立AD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给药,阿魏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0.0、40.0、80.0mg·kg-1剂量灌胃,假手术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用药时间为30 d。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剖取各组小鼠大脑,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大脑皮层区GFAP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小鼠大脑皮层区GFAP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P<0.01),且大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阿魏酸3个剂量组小鼠皮层区域GFAP阳性细胞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且大脑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也相应地减少(P<0.01、P<0.01、P<0.01)。结论:阿魏酸可能是通过抑制Aβ1-40对神经细胞的毒性和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使得胶质细胞合成的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减少,进而减轻痴呆大脑组织中炎症的形成,从而达到治疗或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翘散对小儿肺炎的治疗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某院肺炎患儿160例,均满足诊断标准,按完全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以各组方案进行相应治疗。经7 d治疗,计算2组患儿治愈的有效率,观察症状好转程度,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1β、白介素-6、白介素-8(TNF-α、IL-1β、IL-6、IL-8)水平。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患儿高热、咳嗽症状显著轻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愈总有效率为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7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各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银翘散对小儿肺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降低TNF-α、IL-1β、IL-6、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吉非替尼和人垂体瘤转化基因1(hPTTG1)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吉非替尼干预A2780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20 μmol·L-1吉非替尼对A2780细胞凋亡及细胞中hPTTG1表达的影响。敲减hPTTG1或过表达hPTTG1联合20 μmol·L-1吉非替尼处理,qRT-PCR和Western blot、MT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中hPTTG1表达及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变化。结果:吉非替尼能够有效抑制A2780细胞增殖(P<0.05),呈浓度依赖性。以20 μmol·L-1吉非替尼干预A2780细胞,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中hPTTG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将hPTTG1 siRNA转染至A2780细胞后,细胞hPTTG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增大(P<0.05);过表达hPTTG1可减弱吉非替尼对A2780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吉非替尼可抑制A2780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这一结果可能是通过抑制hPTTG1表达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智仁盐制前后组成缩泉丸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的调节与膀胱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R)与胆碱能神经受体(M3R)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拟阐明盐制入肾-肾主水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咐法(ELISA)测定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TCH)和cAMP的浓度,RT-PCR测定β3-AR与M3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测定β3-AR与M3R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缩泉丸中益智仁盐制后能提高肾阳虚多尿大鼠血浆中CRH、ATCH和cAMP的浓度(P<0.05),增加β3-AR mRNA、蛋白表达(P<0.05),降低M3RmRNA、蛋白表达(P<0.05),且比生品组作用增强(P<0.05)。结论:缩泉丸中益智仁盐制后对腺嘌呤所致肾阳虚多尿模型大鼠HPA轴有上调作用而调节体液平衡,同时也通过调节膀胱逼尿肌β3-AR、M3R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缩尿作用,证实了缩泉丸中用盐益智仁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croRNA-154(miR-154)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c,HSC)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合成miR-154模拟物(miR-154 mimics)和miR-154抑制物(miR-154 inhibitor)转染HSC-T6,以其阴性对照物(mimics NC、inhibitor NC)转染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不作处理的正常细胞为空白对照组(Blank);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内的miR-154和β-catenin mRNA的相对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内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和β-catenin mRNA表达量在转染miR-154 mimics组显著上调,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和β-catenin mRNA表达量在转染miR-154 inhibitor组显著下降,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内过表达miR-154能够诱导细胞中β-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过表达;抑制细胞内miR-154的表达则能够抑制细胞中β-caten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