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赤峰地区人群健康的慢性病,占城乡居民病伤死因的首位。为进一步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掌握其死亡的动态与变化规律,探索制定适合本地区的防治措施,本文采用1990-1992年死因回顾调查及2001-2003年监测的数据,对分别代表城市、农村、牧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昆明市2008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昆明市居民2008年死因监测数据,了解昆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国家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死因编码.[结果] 2008年昆明市居民总死亡率为616.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1.00/10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98.86/10万(标化率为131.43/10万),占总死亡的32.29%,居于死因谱的第1位.在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中的两种主要疾病为脑血管病(死亡率110.38/10万)占55.51%、心脏病(死亡率86.92/10万)占43.71%.城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220.61/10万)是农村居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91.45/10万)的1.15倍.男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215.87/10万)是女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181.12/10万)的1.19倍.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主要发生在45岁以上人群,60岁以上明显升高,6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占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84.48%.[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是昆明市居民的首位死因,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成胁居民生命与健康的疾病,应积极进行综合防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无锡市居民死亡状况和潜在寿命损失,为开展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死亡率和减寿指标。结果居民年均死亡率667.48/10万(标化死亡率318.49/10万),男性死亡率为735.78/10万,明显高于女性599.85/10万;死亡率前三位的主要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0~4岁主要死因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畸形变性和染色体异常,5~14岁为损伤和中毒,15~59岁为肿瘤,60岁以上为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减寿前三位的主要死因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结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是影响全市居民死亡原因的主要健康问题,应重点开展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4.
《江苏预防医学》2017,(1)
目的了解江苏省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特征,评价循环系统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收集江苏省国家死因监测点2013年常规死因监测资料,计算死亡率、标化率、潜在减寿率(PYLLR)、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分析循环系统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和人群分布特征。结果全省2013年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38.62%,死亡率为258.73/10万(标化率122.96/10万),男性为256.09/10万(122.68/10万),女性为261.41/10万(123.09/10万),城镇为253.26/10万(122.08/10万),农村为262.92/10万(123.68/10万);脑出血、脑梗死、中风、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冠心病等6类疾病,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79.30%。循环系统疾病所致PYLLR、AYLL分别为5.84‰、4.78年,男性均高于女性,农村居民均高于城市居民。构成顺位依次为冠心病(31.93%)、脑出血(30.97%)、脑梗死(9.92%)、中风(未特指)(4.34%)、高血压性心脏病(3.07%)、慢性风湿性心脏病(1.75%)。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是江苏省居民首位死因。应在控制冠心病和脑出血等主要病种死亡率的同时,加强对男性和农村居民等早死负担较高人群开展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为云浮市慢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结果 2019年云浮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粗死亡率为253.1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0.42/10万),占全死因的46.42%。男性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顺位前3位依次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其他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去心脑血管疾病后期望寿命为96.36岁,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而损失的期望寿命为14.43岁。心脑血管疾病中,男性的PYLL、潜在减寿率、平均减寿年数均高于女性。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云浮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高龄女性和45岁以上人群是云浮市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特征、对期望寿命的影响及其潜在寿命损失,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所致的疾病负担。方法 收集2017年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计算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减寿率、平均减寿年等指标。结果 2017年泸州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19.96/10万,标化率为150.58/10万,男性死亡率(231.77 /10万)高于女性(197.32/10万);0~14岁组、15~44岁组、45~64岁组、65岁以上组死亡率分别为1.02/10万、13.02/10万、133.10/10万以及1 370.20/10万。2017年泸州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7.41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后期望寿命增加4.18岁,其中男性增加3.76岁,女性增加4.61岁;去除脑血管病与心脏病后,期望寿命分别增加2.52岁与1.97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PYLL为70 524人年,PYLLR为14.59‰,AYLL为11.77年/人,男性PYLL、PYLLR与AYLL(48 220人年、18.93‰、12.43年/人)均高于女性(22 304人年、9.56‰、10.56年/人),脑血管病导致了最多的寿命损失(37 988人年、7.86‰、11.16年/人)。结论 泸州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疾病负担重,在男性中导致了更高的期望寿命损失与潜在寿命年损失,65岁以上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所致死亡的主要人群,脑血管病的疾病负担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居民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为疾病防治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人口死亡登记数据,应用人口系数、负担系数、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PYLL)评价居民死亡情况和疾病负担。 结果 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居民老年人口系数为7.91%、老年负担系数为10.23%;居民粗死亡率为552.76/10万、标化死亡率为629.39/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07-2015年齐齐哈尔市居民各类疾病PYLL为2 163 230人年,PYLL率前两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 结论 齐齐哈尔市居民整体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负担有上升趋势;居民标化死亡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齐齐哈尔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泰安市40岁及以上年龄中老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抽取的200余万居民2002—2004年死亡病例进行调查登记,应用ICD-10进行死因编码,采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地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3年间心脑血管疾病累计死亡21499例,年均死亡率为740.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736.85/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为810.89/10万,女性为672.45/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死亡率以40.岁最低(66.48/10万),随年龄增长呈持续升高趋势,75-岁以上年龄达高峰(4589.09/10万)。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前两位死因,分别占总死亡的45.13%和27.96%,急性心肌梗死、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脑内出血和脑梗死为主要死因病种,合计占总死亡的70.85%。结论泰安市中老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较高,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是主要死因,应根据疾病人群分布特点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宝山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潜在寿命损失趋势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以及对居民寿命的影响,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平均减寿年数等指标对宝山区1989~2008年居民死因登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全区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病例31 554例,年平均死亡率为226.64/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31.47%.男性的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均低于女性,男性的标化死亡率则高于女性,二者的粗死亡率、死因构成比随时间呈递增趋势,标化死亡率则呈递减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呈明显的递增趋势;两性之间的死亡率无差别(P>0.05).男性的YPLL、AYLL和女性相比均无差别(P>0.05).心脑血管疾病的总人群、男性人群以及女性人群的YPLL、AYLL均随时间呈递增趋势.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宝山区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了宝山区居民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1993-2003年甘肃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甘肃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分布特征与趋势,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对甘肃省20个疾病监测点1993-2003年间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足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情况及趋势变化,为开展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个案资料来源于2012—2021年重庆市大足区死因监测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 with premature death, YLLs)、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AYLLs),男性与女性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分析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 APC)。结果 重庆市大足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由2012年的183.13/10万下降至2021年的115.39/10万,APC为-3.92%,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5,P=0.003),标化死亡率以年均6.95%下降(t=-4.384,P=0.002)。历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和80岁及以上慢性呼吸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城乡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死因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0-2012年的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进行分类,使用DeathReg 2005死因统计软件、Excel、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瓯海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50.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130.02/10万,男性死亡率197.48/10万,女性死亡率101.93/10万,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不同年龄组恶性肿瘤死因不同,且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恶性肿瘤死因减寿年数为14 634.5人年,平均减寿年数为8.01年/人,减寿率为12.05‰。[结论]恶性肿瘤是温州市瓯海区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肿瘤的特点,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山东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特点,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对山东省全人群死因监测点2007-2013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利用ArcGIS软件呈现山东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地域分布。结果 2007-2013年山东省居民监测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由2007年的252.42/10万上升至2013年的323.48/10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各年份间、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从65~岁年龄组开始明显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PYLL和AYLL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且男性的PYLL、AYLL和女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PYLL=5.79,P<0.05;ZAYLL=5.68,P<0.05)。山东省西北和中部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较高。结论 2007-2013年山东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且具有年龄、地域等相关性,严重影响山东省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焦作市解放区主要慢性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 收集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因资料,采用有关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分类方法进行死因分类,分别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早死概率等指标并分析焦作市解放区居民死亡资料。 结果 2015—2019年焦作市解放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由8.52%上升至10.82%,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为5.39%,呈上升趋势(t=5.579,P=0.011);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种主要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口数的比例由84.76%上升至88.20%,标化死亡率由 543.46/10万下降至459.64/10万;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P<0.05);心脑血管疾病为首位死亡原因,年平均粗死亡率为315.78/10万,AYLL为11.77~12.97年,粗死亡率及AYLL的APC分别为0.67%和-1.42%,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 结论 老年人口占比呈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为重点干预病种,男性为重点干预人群,应针对不同慢性病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郑州市二七区居民2011—2020年恶性肿瘤死亡流行趋势及对居民寿命的影响情况,为制定恶性肿瘤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2020年郑州市二七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恶性肿瘤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SPYLL)、标化潜在减寿率(standardize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SPYLLR)和人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分析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11—2020年郑州市二七区居民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为114.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3.52/1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146.09/10万)高于女性(84.56/10万)。恶性肿瘤前5位死因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共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65.36%。2011—2020年该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3.70%,P<0.001)。0~44岁年龄组恶性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45岁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75岁以后迅速升高。恶性肿瘤总PYLL为39067人年,SPYLLR为6.73‰,AYLL为12.59年。结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是二七区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同时宫颈癌和乳腺癌对女性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应针对主要恶性肿瘤和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2-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特征及早死概率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北京市全人群死因监测系统中2012-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死亡登记资料,分析糖尿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减寿年数和早死概率。结果 2012-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糖尿病死亡2416人,标化死亡率10.07/10万,男性(21.26/10万)高于女性(18.15/10万),未分型糖尿病(53.19%)为主。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肾损害(28.10%),从诊断到死亡平均间隔时间为13.52±9.78年。2012-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糖尿病减寿年数为19 474人年,减寿率为1.67‰,早死概率为0.42%。结论 2012-2017年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糖尿病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糖尿病对男性和高龄老人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9年居民死因进行分析,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5—2019年相城区居民死因数据,对其进行死因分析。结果:2015—2019年,相城区居民粗死亡率在644.66/10万~716.52/10万之间波动;年龄别死亡率呈J形变化。从死因顺位来看,相城区前6位死亡主要原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各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各不相同;相城区居民期望寿命从82.41岁上升至83.56岁。结论:相城区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0%以上,应针对人群死因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倡导居民健康生活方式,控制主要危险因素,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与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开展精神障碍防治工作提供建议。 方法 收集2012—2018年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个案,分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导致寿命损失年率、平均寿命损失年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不同性别、不同地区间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率的趋势变化采用APC,对其检验采用t检验。 结果 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1.86/10万、1.63/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66/10万、2.04/10万,APC分别为6.61%与4.29%,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P=0.030)。各年度男女精神障碍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与农村精神障碍死亡率比较发现,2014年与2016年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2018年城市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障碍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重庆市精神障碍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率(years of life due to premature death, YLL)波动于0.47‰~0.58‰,平均寿命损失年(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 due to premature death,AYLL),由2012年的26.08年下降至2018年的17.83年,APC为-6.67%,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7.09,P=0.001)。 结论 2012—2018年重庆市精神障碍死亡率呈上升的趋势,高于其它省市精神障碍死亡率,平均寿命损失年呈下降的趋势,精神障碍纳入社区管理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制定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研究人口自然变动规律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太原市杏花岭区2007-2010年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减寿年数,找到影响居民健康和死因最主要的变化规律,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使用SPSS13.0和Excel2003软件来计算和分析居民各主要死因的构成比、顺位、潜在减寿年数及潜在寿命损失率.结果 太原市杏花岭区2007-2010年居民死亡人口总数为11 366人,全人群死亡率为4.94‰,男性死亡率为6.13‰,女性死亡率为3.69‰;全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心脑血管病,肿瘤,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居民全死因PYLL为89 903.30人年,PYLL减寿率为3.91%.全死因PYLL构成比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其他慢性病.结论 居民死亡率及其死亡原因的变化是反映人民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研究结果 显示肿瘤、心脑血管病、意外伤害、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慢性病依旧是今后工作的重心所在,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慢性病的教育与防治,根据疾病发生的规律制定有效的疾病干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