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作者对近年来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以及不同药物治疗等有关报道进行了综述.随着对各种药物不断深入地研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得到及时治疗.使糖尿病患者的视力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激光光凝和玻璃体手术治疗已经明显降低了DR的致盲率,但二者对于改善视力的疗效、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尚不能令人满意。随着对DR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目前已开发出多种药物用于防治DR,特别是在治疗DME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包括糖皮质激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非甾体类药物、降血脂药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选择性蛋白激酶C β抑制剂。本文就近几年来药物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是糖尿病患者眼部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DME治疗的重要靶点。目前对DME的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糖皮质激素(corticosteroid); 尚在发展中的新兴治疗药物有抗VEGF DARPin设计的锚蛋白重复序列(designed ankyrin repeat proteins,DARPins)、血管黏附蛋白(vascular adhesion protein)和整合素拮抗剂(integrin antagonist)等。本文就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药物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向玻璃体内植入皮质类固醇药物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方法,但存在引起患者高眼压的副作用。为规范皮质类固醇植入物的临床使用,一些来自欧洲各地的眼科专家近期发布了关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玻璃体内皮质类固醇植入后眼压的监测和管理”的共识,本文对该共识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04/2015-06我院收治的42例72眼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雷珠单抗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激光光凝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黄斑水肿消退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变化情况及视力提高情况。结果:观察组黄斑水肿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黄斑水肿治疗总有效率为78%,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486.58±85.26μm,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479.61±83.37μm,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3 mo后,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315.85±43.7μm,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418.85±46.97μm;治疗6mo后,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245.58±25.67μm,对照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369.85±36.48μm,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提高率为78%,对照组视力提高率为5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闵云花 《眼科研究》1999,17(4):317-3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年龄人群致盲重要原因,而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适当治疗能有效减少因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引起的视力丧失。目前光凝是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最有效的方法。对有些病人,玻璃体切割术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刘茹  高玲 《国际眼科杂志》2007,7(2):489-49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而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激光光凝、手术及药物治疗.本文就以上3种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强  张学东 《眼科新进展》2012,32(2):196-200
糖尿病黄斑水肿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推测主要与血-视网膜内、外屏障的破坏,多种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缺氧等因素有关。激光光凝和玻璃体手术是目前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最有效方法,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在玻璃体内注射也广泛应用。本文就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金兰  朱江 《国际眼科杂志》2008,8(6):1262-126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多波长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98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其中多波长激光治疗30例47眼,中药联合多波长激光治疗30例51眼,治疗前后检查眼底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全部病例随访3mo。结果:中药联合多波长激光治疗组较单纯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吸收快(P<0.05)。结论:中药联合多波长激光能有效促进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而黄斑水肿是导致DR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激光光凝、手术及药物治疗。我们就以上3种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细微结构,并对黄斑区各组织层次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OCT血管成像(OCTA)是在OC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非侵入性血管成像技术,具有无创、高速、高分辨率的特点,可提供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结构的三维图像,实现病变的定量检测和分层检测。通过OCT观察黄斑区视网膜的形态和细微结构及OCTA评估血流变化已成为DME的研究热点。本文就OCT和OCTA各生物学标志物在DME病程发展及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评估DME的严重程度、调整治疗方案并判断疾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雨晴  周琼 《眼科新进展》2021,(12):1196-1200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特征是渗出液在黄斑积聚,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威胁视力的视网膜疾病。其中,中心凹型DME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但对中心凹型DME的认识,尤其是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目前,国内有关中心凹型DME的相关报道较少,对该病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可以提高临床工作者对此病的认知度,更加方便临床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文对中心凹型DME的危险因素、临床评估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深度增强(enhanced depth imaging 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EDI SD-OCT)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患者脉络膜厚度(choroidal thickness,CT)的变化及结构特点,探讨DME病变程度与CT的关系。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共123例204眼,其中69眼诊断为DME(DME组),135眼无黄斑水肿为对照组。DME眼依据OCT形态学特点进一步分为视网膜弥漫性增厚(diffuse retinal thickness,DRT)型(34眼)、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型(19眼)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erous retinal detachment,SRD)型(16眼),利用EDI-OCT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下CT和以黄斑为中心上、下、鼻、颞500 μm、1000 μm、1500 μm、2000 μm处CT。结果 DME组黄斑中心凹下CT为(326.72±90.15)μm,对照组为(320.17±106.46)μm,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黄斑中心凹下CT与视网膜厚度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270,P=0.025)。DME亚型CT分别为:DRT型(303.94±81.47)μm、CME型(304.42±73.98)μm和SRD型(401.63±88.80)μm,SRD型CT明显高于其他亚型(P<0.05),此外,SRD型的周边CT同样呈现均匀一致的增厚;鼻侧CT从500 μm至2000 μm呈距离敏感性降低(P<0.05),但SRD型鼻侧CT降低幅度明显变缓(P=0.195)。结论 SRD型黄斑水肿患者CT在中心凹下及周边部均显著增厚,CT与DME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邵毅  李乐妍  魏红 《眼科新进展》2022,(11):841-846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其作为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不可逆丧失的主要原因,一直受到医学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在应用诸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针对DME的诊疗方法的同时,多种新兴的解决方案正在被研发。因此,本文将对现有DME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讨论,以期为未来DME诊疗标准的统一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是黄斑中心一个视盘直径范围内的视网膜增厚,是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的常见原因。除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来控制和预防DME的发生发展外,针对黄斑水肿的局部治疗至关重要。激光光凝是治疗DME的传统的标准方法,然而激光光凝提高视力的作用有限。新的治疗方法有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玻璃体内激素植入物,可以提高患者视力,但其安全性和长期治疗效果目前正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就DME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和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黄斑水肿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眼科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的DME患者44例63眼记为DME组,另选取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治疗的继发于RVO的黄斑水肿患者40例40眼记为RVO组。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小数)检查并记录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德国海德堡公司OCT仪进行OCT检查,自动测量患者黄斑中心凹1 mm视网膜厚度并以此作为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所有患者玻璃体内均一次性注射0.05 mL康柏西普(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比分析DME组和RVO组患眼基线特征及康柏西普治疗后7 d疗效差异。结果 DME组患眼基线CMT为(484.94±152.89)μm, RVO组为(582.33±241.57)μm, RVO组基线CMT高于DM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E组患眼基线BCVA为0.31±0.20,RVO组为0.29±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7 d, DM...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OCT分型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118例(11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中,DME组88眼,未合并DME(Non-DME)组30眼,根据DME的OCT形态分为弥漫性视网膜增厚型(diffuse retinal thickening,DRT)27眼、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29眼、神经上皮层脱离型(neurosensory retinal detachment,NSD)32眼,对不同组别间患者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进行比较,并分析DR分期与DME的OCT分型间的关系。结果DRT在轻度和中度非增生型DR中的占比为50.0%,而NSD在重度非增生型DR及增生型DR患眼中的占比较高,为84.5%。DME组患者的MPV和PDW均明显高于Non-DME组(均为P<0.05),NSD患者的MPV和PDW均明显高于DRT和CME患者(均为P<0.05)。结论不同DME分型的患者MPV、PDW有差异,血小板与NSD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总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82例2型糖尿病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根据DME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3组:无DME组22例(黄斑区中心凹厚度处于正常值范围)、早期DME组25例(黄斑区中心凹厚度高于正常上限值但等于或低于正常值上限130%)、晚期DME组35例(黄斑区中心凹厚度高于正常值上限130%以上)。患者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由2位经验丰富的眼底病专家独立进行分级。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等基本参数,以及血液学指标——中性粒细胞数、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淋巴细胞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红素、尿酸等。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总胆红素水平与各种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2型糖尿病患者DME的危险因素。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总胆红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DME的诊断效能。结果 无DME组、早期DME组及晚期DME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BMI、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常见的并发症,而DR患者常因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需要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DME的治疗方案随着玻璃体内替代物和药物动力学的改变发生变化,目前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案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糖皮质激素和阈值下微脉冲激光等。本文就玻璃体切割术后DME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的100例(100眼)DME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DME病理学类型将患者分为3组,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组(40眼)、囊样黄斑水肿组(35眼),弥漫性视网膜增厚组(25眼)。以末次抗VEGF治疗后1个月CMT下降率≥20%为患者黄斑水肿消退疗效达标,反之为未达标。以BCVA提高2行及以上为患者视力提高疗效达标,反之为未达标。比较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1个月三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血糖相关指标、血压、血脂指标及生化指标、眼科相关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抗VEGF玻璃体内注射对DME患者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末次治疗后1个月3组患者BCVA(logMAR)、CMT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黄斑水肿消退疗效未达标患者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HDL)、基线CMT、感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