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持续小剂量应用他达拉非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影响及阴攀海绵体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40只SHR随机分为4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安慰剂组、持续小剂量组、间歇剂量组;分别给予不同剂最药物他达拉非.4周后观察SHR阴茎海绵体细胞形态学及其血浆ET-1浓度变化情况,并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各组阴茎海绵体中的表达.结果 血浆ET-1浓度(pg/ml)在持续小剂量组(12.0±1.6)、间歇剂量组(14.3±1.7)比空白对照组(18.0±1.9)、安慰剂组(17.6±2.2)显著低(均P<0.01),且持续小剂最组与间歇剂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SMA阳性A值在持续小剂量组(0.29±0.03)、间歇剂量组(0.38±0.03)与空白对照组(0.53±0.03)、安慰剂组(0.52±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持续小剂量组则明显低于间歇剂量组(P<0.05);光镜下空白组、安慰剂组SHR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分布杂乱,血管内皮细胞连续性被破坏,而持续小剂量组与间歇剂量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前者尤为明显;电镜下见持续小剂量组SHR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多数恢复正常,其超微结构表明组织形态改善.结论 持续小剂量应用他达拉非能有效改善阴茎海绵体血管内皮功能和结构,为长期小剂量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敦煌古方“紫苏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冲剂组、紫苏煎低剂量组、紫苏煎高剂量组及不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造模各组以高、低剂量紫苏煎、止咳化痰冲剂和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肺组织中ET-1较正常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NO含量较正常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紫苏煎高剂量组、紫苏煎低剂量组及冲剂组血清、肺组织中ET-1明显降低(P<0.05或P<0.01);NO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冲剂组比较,紫苏煎高剂量组血清、肺组织中ET-1含量明显低于冲剂组(P<0.05或P<0.01);NO含量均高于冲剂组(P<0.05或P<0.01)。结论:“紫苏煎”可显著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大鼠的NO含量,降低ET-1的含量。提示该方可以调节和保持血管、气管舒缩平衡,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体外循环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大剂量组12例、小剂量组11例和对照组7例,3组分别在体外循环中加入乌司他丁2.4×104U.kg-1、1.6×104U.kg-1和生理盐水1 mL.kg-1;观察各组体外循环前后各时点颈静脉球和桡动脉IL-6检测差值(△IL-6)变化。结果体外循环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开始30 m in时大剂量组与对照组和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小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至33℃时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结束后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具有降低体外循环前后脑IL-6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娟  杨予白  奥沛源  雷立权 《医学争鸣》2004,25(20):1843-1845
目的:观察脱氢表雄酮对内皮细胞NO合成、ET-1分泌及细胞表面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经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DHEA处理后,采用硝酸还原酶及放免法分别测定培养液中NO及ET-1水平,用SABC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DHEA浓度的增加,培养液中NO的含量从(387±12)降至(242±11)μmol/L(P<0.05),而ET-1的浓度却从(397±13)增至(626±29)ng/L(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各对照组培养液中NO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DHEA组NO生成量却逐渐降低(P<0.05),呈时间依赖.培养液中ET-1浓度无论是对照组还是DHEA组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但DHEA组升高的更为明显.无论是增加浓度还是延长时间,DHEA均不影响细胞表面ICAM-1的表达.结论:DHEA可通过调节内皮细胞NO及ET-1生成量对血管功能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益肺活血复方对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微结构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低氧高二氧化碳模型;制备益肺活血复方不同给药剂量(生药10、20、40 g/kg)的含药血清;在细胞培养液中共同孵育12 h后,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微结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内皮素-1(ET-1)及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低氧高二氧化碳条件下,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微结构损伤,而中、高剂量益肺活血复方组细胞微结构损伤减轻。各组细胞培养液或培养液上清中ET-1、NO、PGI2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870、60.040、49.060,P均<0.001);模型组ET-1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NO、PGI2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均<0.01);中、高剂量益肺活血复方组ET-1含量低于模型组,NO和PGI2含量高于模型组(P均<0.01)。结论:低氧高二氧化碳导致人肺动脉内皮细胞微结构及功能障碍,而中、高剂量益肺活血复方可减轻其结构及功能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ng-Ⅱ对血管内皮细胞ET-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仅给予细胞培养液)、单纯Ang-Ⅱ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Ang-II,使其终浓度为10-7mol/L)、Ang-Ⅱ 小剂量茶多酚组(在单纯Pi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茶多酚,使茶多酚的终浓度为5 mg/L)、Ang-Ⅱ 大剂量茶多酚组(在单纯Ang-Ⅱ组的基础上加入茶多酚,使茶多酚的终浓度为25 mg/L).以RT-PCR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ET-1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Ang-Ⅱ组血管内皮细胞的E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②与单纯Ang-Ⅱ组相比,两个Ang-Ⅱ 茶多酚组大鼠的心肌E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③Ang-Ⅱ 大剂量茶多酚组的E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ng-Ⅱ 小剂量茶多酚组(P<0.01). 结论 Ang-Ⅱ可使血管内皮细胞ET-1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茶多酚可抑制这一作用,且其作用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炎性因子的影响及肺保护作用.方法 36例小儿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U1组UTI 5 000 U/kg、U2组UTI 10 000 U/kg、对照组(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体外循环结束(T2)和术后2 h(T3)等时点采集血样,检测血浆IL-6、IL-8、IL-10和TNF-α.同时记录气道平均压、呼吸系统总顺应性(Crs)、吸入氧浓度和动脉血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体外循环中及术后2 h Crs明显升高(P<0.05),血浆IL-6、IL-8、TNF-α明显降低(P<0.05),血浆IL-10明显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围术期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并上调抗炎细胞因子,因而能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改善呼吸系统总顺应性;10 000 U/kg剂量的乌司他丁较使用5 000 U/kg者的肺保护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8.
肖永红  刘殿武  张浩 《医学争鸣》2007,28(3):222-224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抗体对肝星状细胞(HSC)分泌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 方法: HSC以1×108/L的密度接种于细胞培养皿中,37℃,50 mL/L CO2条件下培养24 h进行以下分组实验,每组重复4个培养皿:① HSC空白对照组;② HSC TGF-β1抗体. TGF-β1抗体为5~20 mg/L,继续培养24 h. 取培养上清液,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ET-1含量. 结果: TGF-β1抗体能明显抑制HSC分泌ET-1,且随着抗体剂量的增加ET-1含量降低,对照组、10,15 mg/L TGF-β1抗体组分别为(8.50±0.46),(5.33±0.27), (3.69±0.33)μg /L,且各剂量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GF-β1抗体剂量加大,iNOS活性和NO的合成增加,对照组,10,15 mg/L TGF-β1抗体组分别为(1.94±0.16),(3.29±0.42),(3.88±0.32) ku/L和(46.75±4.72), (80.68±5.44), (88.58±2.84) μmol/L. 结论: TGF-β1抗体能降低HSC ET-1水平,增加NO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黄体酮对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习惯性早期流产患者按照黄体酮用药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大剂量组25例和小剂量组25例,所有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后进行相关指标统计并比较差异性。结果:大剂量组体内血清HCG平均值为(22 199±208)IU/L,E2平均值(1 098±75)pmol/L,P平均值(135±27)nmol/L,明显高于小剂量组统计结果(P<0.05),保胎治疗结束后,大剂量组保胎成功率为96%(24/25),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40 mg剂量黄体酮加2 000U剂量HCG在治疗习惯性早期流产方面具有较高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亚砷酸钠对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活性及金属硫蛋白(MT)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抽取健康人血液,分离出淋巴细胞,分别用2、5、10、15、30、60μmol/L亚砷酸钠(2、5、10、15、30、60μmol/L染毒组)作用于淋巴细胞,采用四噻唑兰还原法测定不同染毒时间(24、48、72h)各染毒剂量组淋巴细胞存活率,采用银饱和-血红蛋白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各组MT含量。结果:低浓度亚砷酸钠(2、5μmol/L)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它各组细胞存活率随染毒剂量增加而降低,与对照组及2、5μmol/L染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亚砷酸钠染毒一定时间后细胞MT含量增加,且存在时间-剂量交互效应(P<0.05),MT含量在染毒48h左右达到高峰,其中2、5μmol/L组MT含量高于对照组及其它各剂量组。结论:低剂量砷可促进淋巴细胞的体外存活,并可诱导其MT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