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木亚林  岳恺  李明 《现代肿瘤医学》2021,(17):3035-3038
目的:探讨MT2-MMP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MT2-MMP对NSCLC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01月至2018年06月于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各89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T2-MMP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MT2-MMP蛋白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T2-MMP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62.9%(56/89)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5.6%(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2-MMP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临床TNM分期无关(P>0.05)。生存曲线分析提示MT2-MMP高表达组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χ2=4.536,P=0.033)。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TNM分期Ⅲ-Ⅳ期、低中分化、淋巴结转移、MT2-MMP高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低中分化、淋巴结转移、MT2-MMP高表达是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T2-MMP高表达与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关,提示MT2-MMP有可能作为NSCLC患者的预后标志物及临床检测或联合检测的指标,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 HOTAI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91例NSCLC患者,取其经手术切除癌组织91例和配对癌旁组织标本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以上标本的HOTAIR水平,分析NSCLC HOTAI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及CEA水平)的关系,并分析不同HOTAIR水平的预后情况。结果 NSCLC组织的HOTAIR相对表达量为6.271±0.884,高于癌旁组织的1.027±0.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HOTAIR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CEA异常均无关,而与TNM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其中Ⅱ+Ⅲ期、肿瘤大小>3 cm及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OTAIR表达均高于对应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N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36.4个月,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CEA水平无关,但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HOTAIR表达有关,其中HOTAIR高表达者中位OS为27.8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6.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HOTAIR表达是影响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HOTAIR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均有关,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癌组织中微小RNA(microRNA,miR)-155及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1,SOCS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96例NSCLC癌组织和瘤旁组织中miR-155与SOCS1的表达。统计分析不同组间miR-155与SOCS1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iR-155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3±0.31、1.05±0.22,SOCS1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6±0.25、4.02±0.33。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癌组织中miR-155表达明显较高,而SOCS1表达明显较低(P均<0.05)。癌组织中miR-155及SOCS1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96例NSCLC患者随访3~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2个月,高miR-155表达组患者3年OS明显低于低表达组(χ2=4.315,P=0.034),低SOCS1表达组患者3年OS明显低于高表达组(χ2=3.924,P=0.048)。NSCLC癌组织中高miR-155表达、低SOCS1表达、高肿瘤TNM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SCLC癌组织中miR-155表达升高,SOCS1表达降低,两者均与与肿瘤分期有关,有希望成为NSCLC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SCLC中MT1-MMP及TIMP-2的表达及与病理类型分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T1-MMP及TIMP-2在80例NSCLC患者和8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NSCLC中MT1-MMP阳性表达率为73.8%,癌旁组织中为52.5%,(P〈0.05)。在NSCLC中TIMP-2的阳性表达率为42.5%,癌旁组织为72.5%,(P〈0.05)。MT1-MMP和TIMP-2的表达与肺癌的病理分类及肿瘤大小无关,而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T1-MMP和TIMP-2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5,P〈0.05)。结论:MT1-MMP和TIMP-2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判断肺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E-钙黏素和环氧化酶-2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钙黏素及环氧化酶-2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3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钙黏素及环氧化酶-2的表达。结果:E-钙黏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强弱与 癌组织的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P<0.05);而与发病年龄、性别及肿块部位无明显相关。31例癌组织和19例转移淋巴结环氧化酶-2表达明显升高,但与肿瘤的分化、分期、部位和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无明显关系。此外,E-钙黏素和环氧化酶-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要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钙黏素和环氧化酶-2的异常表达可能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1个重要环节,并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视黄酸受体3(RARRES3)和迁移侵袭增强因子1(MIEN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两者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在本院行手术切除的86例NSCLC组织及72例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ARRES3和MIEN1的表达情况并根据二级计分法将其分为低表达和高表达部分,分析两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分化类型、TNM分期、T分期、吸烟史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RARRES3和MIEN1的阳性颗粒均位于细胞质中,且NSCLC组织RARRES3以低表达为主,其高表达率为29.07%(25/86),低于癌旁组织的55.56%(40/72),NSCLC组织MIEN1以高表达为主,其高表达率为62.79%(54/86),高于癌旁组织的31.94%(23/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织中RARRES3和MIEN1蛋白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RARRES3蛋白亦与肿瘤大小有关,MIEN1蛋白与分化类型有关(P<0.05);RARRES3和MIEN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11,P=0.000)。组织RARRES3和MIEN1表达在NSCLC诊断中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25和0.779,85.1%和75.4%,79.2%和83.3%,且RARRES3高表达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32.5个月,高于低表达组的16.0个月,MIEN1高表达者的中位OS为15.5个月,低于低表达组的28.0个月(P<0.05)。结论 RARRES3在NSCLC组织中低表达,而MIEN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可能在NSCLC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整合素α7(ITGA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178例接受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SCLC和配对癌旁组织中ITGA7的表达水平。分析ITGA7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ITGA7的高表达率为38.2%(68/178),低表达率为61.8%(110/178);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23.0%(41/178)和77.0%(137/178)。ITGA7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ITGA7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关(P>0.05)。NSCLC患者中,ITGA7高表达者的中位DFS为28.0(95%CI:21.7~34.3)个月,低于低表达者的35.0(95%CI:29.5~40.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ITGA7高表达者中位OS为41.0(95%CI:30.5~51.5)个月,低于低表达患者的43.0(95%CI:31.9~54.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ITGA7表达、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FS的独立因素;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OS的独立因素。结论ITGA7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低分化、肿瘤直径大以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108例 NSCLC和4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 SIRT-1、NF-κB 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NSCLC 组织中,SIRT-1、NF-κB 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7%(98/108)、94.4%(102/108),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4.2%(2/48)、1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37,P =0.000;χ2=96.683, P =0.000),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 =0.480,P =0.000);NSCLC 组织中 SIRT-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r =0.227,P =0.018)、TNM 分期(r =0.298,P =0.002)及淋巴结转移(r =0.280,P =0.003)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 =-0.300,P =0.002),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NSCLC 组织中 NF-κB的表达与 TNM 分期(r =0.256,P =0.009)及淋巴结转移(r =0.261,P =0.006)呈正相关,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 =-0.235,P =0.013),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SIRT-1、NF-κB在 NSCLC 中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与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SIRT-1尚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提示 SIRT-1、NF-κB 高表达在 NSCLC 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5A2,EIF-5A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法检测66例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IF-5A2表达情况,并对临床病理资料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EIF-5A2在NSCLC中呈高表达(P〈0.001)。EIF-5A2的表达与NSCLC患者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性别、年龄、病理学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无关。在多因素分析中EIF-5A2及淋巴结转移是N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EIF-5A2在NSCLC中高表达且预后差,对肿瘤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特异性富AT序列结合蛋白1(SATB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于我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NSCLC患者的60对NSCLC和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以实时定量RNA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T-PCR)验证SATB1在肺癌和正常肺组织间是否存在差异性表达.按SATB1基因表达量是否高于均值而将患者分为SATB1高、低表达两组,分析SATB1表达程度高低与NSCLC的病理类型、pTNM分期、无瘤生存时间(DFS)、总生存时间(OS)之间的关系.结果:SATB1 基因在NSCLC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01).该基因的表达程度与肺癌患者性别 (P=0.155)、病理类型(P=0.809)、肿瘤分化程度(P=0.937)以及病理分期(P=0.704)之间无明显相关性.2例患者失访,余5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4个月(4-58个月).SATB1高、低表达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3.7%和42.9%;中位DFS分别为18个月和28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8.8%和71.4%,高表达组中位OS 21个月,低表达组中位OS未达到.结论:SATB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肺癌组织中SATB1高表达组患者的预后较低表达组为差.  相似文献   

11.
张建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8,(11):1723-1727
目的:研究ZEB-1、E-cadherin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 法)检测ZEB-1 蛋白和E-cadherin 蛋白在171 例胃癌组织和60 例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ZEB-1在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P<0.05),且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 临床分期有关(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胃组织,且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 临床分期有关(P<0.05);ZEB-1、E-cadherin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69,P=0.019)。结论:联合检测E-cadherin 和ZEB-1 对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VEGF-C和E-Cadh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肺组织中VEGF-C、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VEGF-C、E-cadherin在77例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3.6%(49/77)和32.5%(25/77),与在10例正常肺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和10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 C的过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有关(P<0.05),E-cadherin的低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有关(P<0.05).VEGF-C、E-cadherin在肺癌组织的表达存在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rs=-0.571.结论VEGF-C高表达或E-cadherin低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跨膜丝氨酸蛋白酶4(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4,TMPRSS4)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MPRSS4和E-cad在75例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SS 17.0软件分析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胆囊癌组中,TMPRSS4的高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E-cad的高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TMPRSS4的高表达、E-cad的低表达与胆囊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无关(P>0.05)。TMPRSS4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5);E-cad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P<0.05)。结论:在胆囊癌中,TMPRSS4高表达、E-cad低表达可能与胆囊癌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D147及E-cadherin在胆囊癌组织及慢性胆囊炎中的表达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25例胆囊癌及1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D147及E-cadherin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特征分析两者的表达,数据统计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完成。结果:CD147在慢性胆囊炎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3.3%(2/15),在胆囊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4.0%(21/25), CD147在胆囊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炎组(P<0.05);E-cadherin在慢性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15/15),在胆囊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0%(6/25),E-cadherin在胆囊癌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胆囊炎组(P<0.05),同一标本中CD147高表达的同时伴E-cadherin的低表达。结论:在胆囊癌组织中CD147高表达,E-cadherin低表达,在胆囊癌判断上具有一致性,可联合作为临床监测胆囊癌发生、转移的参考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表达特点及其与国际抗癌联盟肿瘤通用分期(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集我院胸外科收治的NSCLC患者82例,选取肺良性疾病30例作为良性组及3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完成外周血CTC检测,比较NSCLC外周血CTC与良性组、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不同预后NSCLC患者CTC阳性率,筛选NSCLC预后影响因素。结果:NSCLC组CTC阳性率高于良性组与对照组(P<0.05),良性组、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NSCLC患者CT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NSCLC患者CTC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期CTC阳性率比较:Ⅲa期>Ⅱ期>Ⅰ期;CTC阴性NSCLC患者随访中位无 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长于阳性组,复发、转移率低于阳性组(P<0.05);有吸烟史、CTC阳性、高TNM分期、伴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中位DFS低于无吸烟史、CTC阴性、低TNM分期、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CTC、淋巴结转移均为影响NSCLC患者中位DFS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NSCLC外周血CTC阳性率较高,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共同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β微管蛋白(β-tubul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 及其与诺维本/铂类(NP)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84例手术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的NSCLC患者, 术后以NP方案辅助化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患者手术标本β-tubulin中蛋白的表达, 进一步分析其与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关系。  结果  NSCLC患者中β-tubulin蛋白的低表达率为42.9%(36/84), 高表达率为57.1%(48/84), 男性β-tubulin高表达患者多于低表达患者(68.2%vs.31.8%, P=0.032);Ⅰ~Ⅱ期β-tubulin高表达患者多于低表达患者(70.7%vs.29.3, P=0.014);且行根治性手术β-tubulin高表达患者多于低表达患者(61.6%vs.38.4%, P=0.032), 与NSCLC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吸烟史和放疗均无统计学相关性(P > 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经低表达β-tubulin的NP方案辅助化疗的NSCLC患者, 中位DFS短于高表达者(22.6 vs 69.6个月), 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但高表达β-tubulin患者的DFS在术后13个月后明显优于低表达者; 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 年龄60岁(P=0.032)、腺癌(P=0.034)、中高分化程度(P=0.028)、不吸烟(P=0.016)的β-tubulin高表达者的DFS均明显优于低表达者。、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β-tubulin的表达(RR=2.213, P=0.025)和临床分期(RR=0.319, P < 0.0001)可作为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 临床分期(RR=0.426, P=0.010)和放疗(RR=2.381, P=0.026)可作为影响OS预后的独立指标。  结论  在术后辅以NP化疗NSCLC患者中, β-tubulin高表达者预后比低表达者好, 术后化疗前对β-tubulin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可能改善生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胚抗原1(UCA1)在肾透明细胞癌(KIR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诊治并保存完整的KIRC患者癌组织标本56例为KIRC组,同时另取患者配对癌旁正常肾组织(距肿瘤边缘>5 cm)作为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lncRNA UCA1表达水平,分析lncRNA UCA1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的关系。结果:KIRC患者肾癌组织中lncRNA UCA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ncRNA UCA1表达水平与TNM分期、Robso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lncRNA UCA1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lncRNA UCA1低表达组(P<0.05)。lncRNA UCA1高表达是影响KIRC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lncRNA UCA1在KIRC患者肾癌组织中高表达,与TNM分期、Robso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是影响KIRC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E-cadherin、PDPN、TLR4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内粘附分子E(E-cadherin)、平足蛋白(PDPN)、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同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E-cad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肺癌组织和25例癌旁组织中VEGF表达。[结果]NSCLC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70.00%,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0.00%(Х^2=11.745,P=0.001);在腺癌、鳞癌、大细胞癌中VEGF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NSCLC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88.24%,高于Ⅰ~Ⅱ期的46.15%(Х^2=4.37,P=0.037);VEGF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78.26%,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为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5.06,P=0.024)。[结论]VEGF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VEGF表达与NSCLC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呈正相关.而与NSCLC的组织学分类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