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粒子行局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7例确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食管癌根治术组(对照组,n=53)和食管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粒子组(植入组,n=5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术后并发症和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植入组在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植入组术后3年生存率(61.11%)优于对照组(39.62%)(P〈0.05):植入组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18.52%)低于对照组(45.28%)(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粒子能够将药物直接植入病灶部位以维持缓慢释放高浓度状态,提高药物敏感期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临床疗效及影响胃癌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R0根治术进展期胃癌患者255例.分为3组,即A组(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B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3支)、C组(腹腔化疗组,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6支),观察并分析3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延长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术后3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应用6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术后5年生存率要高于应用3支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三组在术后总生存时间和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病理N分期、病理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总数和清扫淋巴结阳性数.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缓释氟尿嘧啶应用于大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方法: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于瘤床等处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每例总计800mg.术后对每位患者连续随访监测36个月,评价其用药后不良反应、复发转移率、生存率等疗效指标.结果: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并未增加对造血、免疫、肝肾等的不良反应;且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后明显降低了治疗组使用者的局部与全身复发转移率,提高了生存率,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以及生存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是一种安全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缓释氟尿嘧啶应用于大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方法:结直肠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术中于瘤床等处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每例总计800mg。术后对每位患者连续随访监测36个月,评价其用药后不良反应、复发转移率、生存率等疗效指标。结果: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并未增加对造血、免疫、肝肾等的不良反应;且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后明显降低了治疗组使用者的局部与全身复发转移率,提高了生存率,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以及生存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中联合应用缓释氟尿嘧啶是一种安全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Ⅱ、Ⅲ期结直肠癌术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标准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108例,分为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组35例和对照组73例(常规处理),腹腔植入组在根治性手术过程中术野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仅行常规处理,两组患者术后按NCCN指南进行诊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化疗毒副反应以及2年内复发转移情况和2年无病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局部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4个月至51个月,2年无病生存率比较,腹腔植入组为85.71%,对照组为6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复发转移率比较,腹腔植入组为14.29%,对照组为3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植入组2年总生存率为94.3%,高于对照组83.6%,但差异未达统计学差异.结论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腹腔化疗在Ⅱ、Ⅲ期结直肠癌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在2年内复发转移以及2年无病生存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评估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模式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收集2009年1 月至2014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155 例女性乳腺癌病例,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NM 分期为pT3~4pN1~3cM0 或p 任意TpN 2~3cM0。采用氟尿嘧啶+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FEC )化疗方案后,密闭信封法随机分为同步组(多西他赛化疗时同步放疗)78例、序贯组(多西他赛化疗完成后放疗)77例,观察两组放射性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结果:中位随访39(16~62)个月。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均无3~4 级放射性皮肤反应、症状性心肺放射损伤。1~2 级放射性皮肤反应同步组的发生率为89.7%(70/ 78)、序贯组为88.3%(68/ 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年无复发生存率同步组为92.3%(72/ 78),序贯组为81.8%(63/ 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46)。 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的放射性不良反应轻微,与序贯治疗比较提高了患者的3 年无复发生存率,安全可行,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施成飞  宋军  史逸华 《中国肿瘤》2014,23(3):261-264
[目的]探讨区域性缓释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疗效。[方法]68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术中使用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对照组30例,术中未使用缓释氟尿嘧啶。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使用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组未出现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治疗组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腹腔化脓性感染1例;而对照组吻合口瘘1例、肠梗阻1例、无腹腔化脓性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9%vs6.7%,χ^2=0.037,19=0.847)。治疗组2年局部复发率为5.3%,而对照组2年局部复发率为23.3%(χ^2=0.060,P=0.027);两组2年无远处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060,P=0.807)。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分别为94.7%和76.7%(P〈0.05)。[结论]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安全、可行,可降低胃肠肿瘤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与改良根治术对青年患者的疗效,并对乳房再造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7 月至2014年6 月收治并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组(60例)与改良根治术组(68例)的青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两组间局部复发、无瘤生存及总生存,并分析年龄、肿瘤大小、是否保留乳头乳晕等因素对乳房再造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5~88个月,中位时间51个月。即刻乳房再造组局部复发3 例,远处转移8 例,死亡5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1.7% ,5 年无瘤生存率81.7% ,总生存率91.7%;改良根治术组局部复发2 例,远处转移9 例,死亡5 例,3 年无瘤生存率94.1 % ,5 年无瘤生存率83.8% ,总生存率92.6% ,两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即刻乳房再造组患者预后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与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相关(均P <0.05)。 结论:青年乳腺癌患者保留皮肤的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组与改良根治术组在局部复发及远期生存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对于早期青年乳腺癌患者是安全的,保留乳头乳晕并未增加肿瘤复发风险,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阴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探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行局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间,入选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后行奥利沙铂联合亚叶酸钙化疗,治疗组患者根治术中局部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1000mg,术后化疗方案同对照组。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及24个月内生存率和平均生存时间。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近(23.1%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局部复发率(2.6%)和远处转移率(2.6%)均低于对照组(17.1%和8.6%),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4个月内分别死亡5例(12.8%)和8例(22.9%),两组患者24个月总生存率分别为(90.2±5.7)%和(83.7±6.8)%,死亡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9.3±2.9)个月和(16.7±3.4)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置入氟尿嘧啶缓释剂行区域性缓释化疗能有效控制肿瘤局部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胃肠道肿瘤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缓释氟尿嘧啶(中人氟安)植入的安全性。[方法]114例胃肠道肿瘤随机分为3组:腹腔肿瘤内或肿瘤术后可能有微小转移瘤灶区域内直接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联合全身化疗(治疗组);肿瘤术后腹腔内常规局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对照组1);单纯全身化疗(对照组2)。[结果]3组化学性腹膜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肿瘤内或肿瘤术后腹腔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联合全身化疗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结合疗效从经济学角度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 FEC -T 后程同步放疗和序贯放疗模式进行分析,为术后辅助治疗模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对155例改良根治术后接受FEC -T 后程同步放疗或序贯放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进行疗效评价及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中位随访39个月。与序贯模式比较,后程同步放疗模式未增加不良反应;缩短平均治疗时间6.2周,改善3年无复发生存率(92.3% vs 81.8%,P =0.046),有改善3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趋势;3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的成本-效果比,后程同步模式为999.96元/%,序贯模式为1349.31元/%,增量成本-效果比为-889.38元/%。结论:改良根治术后 FEC -T 后程同步放疗模式及序贯放疗模式都具有良好耐受性及疗效。后程同步放疗模式有更好的疾病控制及成本-效果比,可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改良根治后辅助治疗模式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进行改良根治手术和保乳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0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知情同意下,按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为保乳组(53例)和改良根治组(52例)。保乳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改良根治组采用改良根治手术。结果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改良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手术对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保乳手术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G)对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Ⅰ、Ⅱa期)乳腺癌的肿瘤学风险一直存在着争论。本研究比较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与传统改良根治性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方法:在1998年1月~2003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根据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情况、肿块大小和Her-2/neu的表达状态5个变量对42例接受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患者和84例接受传统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按1:2比例进行配对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保留NAC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传统改良根治组为44个月。保留NAC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为2.44%,传统改良根治组3.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1)。保留NAC组5年远处转移率为5.64%,传统改良根治组为4.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4)。保留NAC组和传统改良根治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00%和98.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4);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67%和9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7)。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和传统的改良根治术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可以增强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调强放疗与分段三维适形放疗两种方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种放疗模式在31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疗效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疾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及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基于CTCAE 4.0(Common Toxicit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准则评估两种放疗技术的晚期副反应差异。结果:纳入的311例患者中,有195例接受了整体调强放疗,116例接受传统三维适形放疗。整体调强放疗组和分段三维适形放疗组5年DFS分别为88.7%和78.8%(P=0.013),5年OS分别为93.8%和89.4%(P=0.280)。单因素分析显示,T、N分期、分化程度、内乳淋巴结照射及放疗方式是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DFS的预后因素,T分期、分化程度是O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内乳淋巴结照射及放疗方式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化程度、内乳淋巴结照射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两种放疗方式常见的晚期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胸壁和区域淋巴引流区整体化调强放疗可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复发率,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XELOX和FOLFOX4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局部晚期胃癌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观察组给予XELOX方案化疗,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结局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2年死亡率和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32.00% vs 42.00%,P=0.300)和(70.00% vs 84.00%,P=0.096)]。观察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对照组(P=0.022)。两组患者入院时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56±6.66 vs 81.58±7.03,P=0.988)。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1个月和3个月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SF-36)均显著提高[(75.34±6.67 vs 71.66±7.35,P=0.010)和(68.24±6.44 vs 62.68±9.12,P=0.001)]。观察组恶心、呕吐、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手足综合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LOX化疗方案可延长局部晚期胃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较少,但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T4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胸壁放疗加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2016年收治的148例T4期、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乳腺癌患者资料,胸壁放疗加量组57例,不加量组91例。放疗采用常规+胸壁电子线、三维适形+胸壁电子线、调强放疗+胸壁电子线照射,加量组EQD2>50Gy。全组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67.2个月,5年胸壁复发(CWR)、局部区域复发(LRR)、无瘤生存(DFS)、总生存(OS)率分别为9.9%、16.2%、58.0%、71.4%。胸壁放疗加量和不加量的5年CWR、LRR、DFS、OS率分别为14%和7%、18%和15%、57%和58%、82%和6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胸壁加量与否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0.05)。45例复发高危组患者中放疗加量组似乎有较高的OS率(P=0.058)、DFS率(P=0.084)和较低的LRR率(P=0.059)。结论T4期乳腺癌患者异质性较强,胸壁放疗加量对全组患者无明显获益。对于有脉管瘤栓阳性、pN2-N3、激素受体阴性中2~3个高危因素患者胸壁放疗加量有改善疗效趋势。  相似文献   

17.
吴雅媛  王彤  刘红 《肿瘤》2012,32(10):805-810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和生存情况,并进行预后相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61年1月-2011年12月共12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采用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与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12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0.5%,5年无病生存率为5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P=0.041)、肿瘤大小(P=0.005)、临床TNM分期(P=0.005)、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3)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16)是与男性乳腺癌患者总生存率相关的预后因素,而是否有恶性肿瘤家族史(P=0.015)、肿瘤大小(P=0.000)、临床TNM分期(P=0.002)和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10)是与男性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相关的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45)、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P=0.026)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00)是与总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肿瘤大小(P=0.010)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P=0.001)是与无病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和是否行乳腺癌根治术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以及以乳腺癌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