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对角膜的作用是否完全可逆及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就诊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55例(110眼,塑形镜组)、配戴单光足矫框架镜近视患者55例(110眼,框架镜组),随访2年。2年后塑形镜配戴者停戴至少30 d。框架镜组:检查患者戴镜前及2年后等效球镜度(SE)及眼轴长度(AL)。塑形镜组:检查戴镜前及2年后的SE、AL、散光度、角膜平均散光(SimK)、角膜水平及垂直屈光力等以及戴镜前、各随访时间点的裸眼视力(UCVA)。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年后,框架镜组和塑形镜组完成随访例数分别为46例(92眼)和43例(86眼)。框架镜组和塑形镜组2年SE分别增加(-1.68±0.84)D和(-0.80±1.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1,P<0.01);AL分别增加(0.59±0.48)mm和(0.37±0.34)mm,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0.13,P<0.01)。塑形镜组2年后散光度及SimK较初戴时均有所增加(t=5.83、5.45,P<0.05),分别为(0.30±0.24)D、(0.28±0.22)D;角膜水平屈光力较初戴时减小(0.31±0.18)D(t=7.43,P<0.05);戴镜前及戴镜后各时间点U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戴镜后UCVA较戴镜前均有明显提高(F=250.80,P<0.01)。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能明显提高近视患者UCVA,与框架眼镜相比,能更好地控制近视增长。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即使停戴后也较戴镜前存在散光略增加、角膜水平屈光力略变平的变化,说明角膜塑形镜作用也许并非完全可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青少年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3年后眼轴、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1-2013年在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验配角膜塑形镜且连续戴镜3年以上、按时复诊的近视性屈光参差青少年患者21例(42眼)。方法 依近视度数将患眼分为高度数眼组(高于-3.00 D)及低度数眼组(低于等于-3.00 D),观察并比较戴镜前及戴镜6个月、1年、2年、3年后各组眼轴、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等参数的变化。主要指标 眼轴、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戴镜前及戴镜6个月、1年、2年、3年后高度数眼组眼轴分别为(25.16±0.78)mm、(25.27±0.81)mm、(25.43±0.91)mm、(25.50±0.85)mm和(25.64±0.87)mm,低度数眼组眼轴分别为(24.13±0.99)mm、(24.38±0.96)mm、(24.49±1.00)mm、(24.71±0.94)mm和(24.88±1.01)mm,双眼眼轴均随时间增长(F=48.2;P=0.000),高度数眼组眼轴更长(F=10.186;P=0.003)。各时间点眼轴差异量分别为(1.03±0.45)mm、(0.90±0.40)mm、(0.85±0.39)mm、(0.79±0.41)mm及(0.76±0.44)mm,戴镜后双眼眼轴差异量逐渐缩小(F=9.494;P=0.000)。戴镜前及戴镜6个月、1年、2年、3年后高度数眼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362.57±278.73)个/mm2、(3393.67±325.88)个/mm2、(3333.76± 288.72)个/mm2、(3276.90±240.49)个/mm2及(3259.71±357.41)个/mm2,低度数眼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365.62±352.75)个/mm2、(3387.62±363.57)个/mm2、(3314.05±270.12)个/mm2、(3290.71±327.64)个/mm2及(3307.05±357.12)个/mm2,随着戴镜时间延长,双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呈下降趋势(F=4.386;P=0.006),双眼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007, P=0.932)。戴镜前及戴镜6个月、1年、2年、3年后高度数眼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8.81±28.34)μm、(531.43±33.30)μm、(526.05±30.84)μm、(523.38±27.54)μm和(525.29±27.92)μm,低度数组眼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9.76±28.72)μm、(536.90±26.51)μm、(534.24±27.67)μm、(534.19±25.84)μm及(531.76±27.16)μm,戴镜后6个月中央角膜厚度下降,以后无变化(F=56.843;P=0.000)。结论 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双眼眼轴差距缩小。角膜塑形效果于戴镜6个月内稳定。(眼科, 2017, 26: 131-13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以2015-2017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且连续戴镜1年以上的20例单眼近视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配戴角膜塑形镜的20只近视眼纳入研究组;未配戴角膜塑形镜的20只对侧眼纳入对照组。戴镜前及戴镜1年,使用角膜内皮镜检查双眼角膜内皮。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2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六角形细胞百分比(HEX)和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戴镜前ECD、HEX和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CD呈下降趋势(t=2.490,P=0.022),每年下降1.99%;HEX亦呈下降趋势(t=4.096,P=0.001),每年下降4.23%。研究组ECD亦呈下降趋势(t=5.802,P<0.001),每年下降1.64%;HEX呈下降趋势(t=3.728,P=0.001),每年下降4.82%。研究组和对照组CV在随访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治疗1年后ECD、HEX和CV变化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3、0.258、-0.392,均P>0.05)。结论:夜戴角膜塑形镜1年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矫正近视及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2015年105例在绵阳市中心医院眼科就诊的近视儿童,年龄8~12岁,等效球镜度-0.50~-5.00 D。方法 观察组35例(70眼)近视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对照组配比70例近视儿童配戴框架眼镜。随访观察1年,测量裸眼视力(LogMAR视力表)及屈光度(等效球镜);采用IOL-Master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Humphery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A超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心角膜厚度。主要指标 视力、屈光度、眼轴、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及变化量。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组(观察组)戴镜前球镜度数为(-4.15±1.08)D,戴镜后1年为(-3.21±1.02)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 P<0.001);对照组为(-4.71±1.36)D,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P<0.001);观察组前后变化量(0.9±1.6)D,对照组(0.06±1.9)D(t=2.35,P=0.02)。观察组戴镜前裸眼视力为0.69±0.14,戴镜后0.42±0.11(t=10.8, P<0.001),对照组0.58±0.15(t=-5.43,P<0.001);观察组前后变化量-0.26±0.19,对照组-0.03±0.19(t=-5.7,P<0.001)。观察组戴镜前眼轴长度为(27.42±0.91)mm,戴镜后(27.0±1.2)mm(t=1.8,P=0.07),对照组(28.2±1.1)mm(t=-16.97,P<0.001);观察组前后变化量(-0.35±0.6)mm,对照组(1.3±1.1)mm(t=8.02,P<0.001)。观察组戴镜前角膜厚度为(550.2±30.5)μm,戴镜后(548.1±26.8)μm(t=0.31, P=0.71),对照组(554.2±23.6)μm(t=1.55,P=0.24);观察组前后变化量(2.3±1.36)μm,对照组(1.8±1.31)μm(t=1.78,P=0.08)。观察组戴镜前角膜曲率为(43.52±1.07)D,戴镜后(38.02±2.20)D(t=17.2, P<0.001),对照组(44.37±2.12)D(t=-13.87,P<0.001);观察组前后变化量(3.81±2.17)D,对照组(0.91±1.4)D(t=8.03,P<0.001)。角膜健康状况良好,因戴镜所致不适症状经适当用药或镜片处理后均可消失。结论 角膜塑形镜对儿童轻、中度近视是一种有效地矫正视力和控制近视进展的方法。(眼科,2016, 25: 98-1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54例(254眼),按照角膜塑形术的验配程序,根据患儿及家属的选择给予验配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设计1、设计2、设计3),分别测量戴镜前以及戴镜1年后的眼轴长度。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角膜塑形镜矫治1年后,眼轴增长(0.11±0.16)mm,其中低度近视、中度近视眼轴分别增长(0.20±o.18)mm及(0.09±0.14)mm,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11.41,P〈0.01;t=-8.33,P〈0.叭;f=-8.73,P〈0.01)。低度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眼轴改变大于中度近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2,P〈0.01)。无论低度近视或中度近视,设计1组与设计3组眼轴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设计3组具有更明显的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F=4.32,P=-0.018;F=5.58,P=-0.004)。结论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不尽相同。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所导致的周边屈光的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光学设计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7~14岁低中度青少年近视患者254例(254眼),按照角膜塑形术的验配程序,根据患儿及家属的选择给予验配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设计1、设计2、设计3),分别测量戴镜前以及戴镜1年后的眼轴长度。对相关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角膜塑形镜矫治1年后,眼轴增长(0.11±0.16)mm,其中低度近视、中度近视眼轴分别增长(0.20±0.18)mm及(0.09±0.14)mm,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11.41,P<0.01;t=-8.33,P<0.01;t=-8.73,P<0.01)。低度近视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后眼轴改变大于中度近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12,P<0.01)。无论低度近视或中度近视,设计1组与设计3组眼轴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设计3组具有更明显的延缓近视进展的作用(F=4.32,P=0.018;F=5.58,P=0.004)。结论 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进展的作用不尽相同。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光学设计的角膜塑形镜所导致的周边屈光的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光学区偏中心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6.5~17.0岁近视患者110例(213眼)。按戴镜前年龄分为3组:A组,6.5~10.0岁组;B组,11.0~13.0岁组;C组,14.0~17.0岁组。按戴镜前近视球镜度分为:低度近视组(<-3.00 D),中度近视组(-3.00~-6.00 D)。按戴镜前散光度分为3组:<0.50 D散光组,0.50~1.00 D散光组,≥1.00 D散光组。按配戴角膜塑形镜3个月后不同偏心量分为:轻度偏中心组(<0.5 mm),中度偏中心组(0.5~1.0 mm),重度偏中心组(>1.0 mm)。检测戴镜3个月后的角膜地形图形态,记录光学区的偏中心分布。分析偏中心与患者戴镜前年龄、近视球镜度、散光度及角膜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成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平均偏心量为(0.53±0.33)mm,偏心方向主要集中于颞下方。配戴角膜接触镜3个月后偏心量<0.5 mm者111眼(52.1%),0.5~1.0 mm者81眼(38.0%),>1.0 mm者21眼(9.9%)。不同年龄组光学区偏心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戴镜前近视度(t=1.76,P<0.05)和散光度(F=9.254,P<0.05)越大,偏心量越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戴镜前原始角膜曲率分析显示角膜鼻侧较颞侧偏平,重度偏心者鼻颞侧各位置角膜曲率均较轻中度偏心者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偏心量与角膜参数(角膜平坦曲率、角膜陡峭曲率、角膜对称指数、角膜非对称指数)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戴镜前球镜度和散光度呈正相关(r=0.354、0.127,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过程中可发生光学区偏中心,偏中心的发生与戴镜前屈光状态及角膜生理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的临床疗效,以及戴镜1年后屈光度、角膜厚度和眼轴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9~15岁的中度近视青少年患者87例(174眼),平均等效球镜度为(-4.13±0.74)D;37例配戴角膜塑形镜,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裸眼视力、角膜曲率;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角膜厚度及眼轴的变化。50例配戴框架眼镜,测量并比较1年后等效球镜度、眼轴的变化。对相关数据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角膜塑形镜组戴镜1年后停戴1个月等效球镜度为(-4.69±0.57)D;框架眼镜组戴镜1年后为(-4.72±0.80)D,塑形镜组和框架组1年等效球镜度分别增加(0.31±0.21)D、(0.77-0.46)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09,P〈0.01);眼轴增加分别为(0.11±0.26)mm、(0.26±0.60)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565,P〈0.01)。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与1年后角膜厚度无差异。结论角膜塑形镜治疗青少年中度近视效果确切;与框架眼镜相比,可明显减少近视增长,有效控制眼轴变长,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近视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青少年低、中度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内蒙古包钢医院眼科门诊青少年近视患者240例。根据年龄分为7-12岁组和13~18岁组,每一年龄组根据屈光度再分为:低度近视组(-1.00-3.00D)和中度近视组(-3.25—6.00D)。同年龄组同屈光度组再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美国易安药公司夜载型角膜塑形镜矫正,对照组给予上海视海公司单焦点非球面镜片框架眼镜矫正。观察实验组戴镜前与戴镜1年后角膜上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泪膜破裂时间(T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的变化。观察实验组戴镜前和戴镜后1d、1周、1月、3月、6月、1年的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的变化。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戴镜前与戴镜后一年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变化。结果实验组:(1)未发现角膜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裸眼视力:戴镜后均较戴镜前提高(P〈0.05),1周后趋于稳定;(3)屈光度:戴镜后均较戴镜前降低(P〈0.05),1周后趋于稳定;(4)角膜曲率:戴镜后均较戴镜前降低(P〈0.05),1周后趋于稳定;(5)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戴镜前与戴镜1年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TBUT: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Schirmer试验:戴镜前与戴镜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屈光度和眼轴变化的比较:(1)两组屈光度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眼轴长度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高透氧材料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延缓近视进展控制眼轴增长,不同年龄段低、中度近视患者有同样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矫正青少年儿童近视的疗效,探讨角膜塑形镜对近视进展控制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11-2012年间在上海瑞视维景眼科门诊部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青少年儿童58例,均以左眼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1.1±2.0)岁,平均等效球镜度(SE)(-3.68±1.36)D。选用Boston EqualensⅡ和Boston XO 2种不同材料角膜塑形镜,按照所验配的角膜塑形镜材料为A组(38例)和B组(20例),再以-3.00 D为界分为低度近视组(19例)和中度近视组(39例),患者连续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后停戴4周复诊,分别比较戴镜2年前后的SE、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平坦曲率值、角膜陡峭曲率值和角膜散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符号秩和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在戴镜2年后均有近视度数加深[(-0.35±0.64)D,t=4.132,P<0.01],眼轴长度增加[(0.33±0.33)mm,t=4.411,P<0.01],角膜平坦曲率值减少[(-0.33±0.25)D,t=10.001,P<0.01]和角膜散光增加[(-0.34±0.38)D,t=6.873,P<0.01];但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度近视组的SE、眼轴长度和角膜散光改变量分别为(-0.70±0.68)D,(0.47±0.36)mm,(-0.54±0.37)D,均高于中度近视组的改变量[(-0.17±0.54)D,(0.26±0.29)mm,-0.25(-1.00,0.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93、-2.384,Z=-2.598,P<0.01)。结论青少年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2年后仍有少量近视进展和眼轴增长,并且中度近视的近视增加量可能低于低度近视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青少年近视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延缓近视进展的有效性及其对角膜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系列观察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视光中心配戴角膜塑形镜且连续配戴5 a的153例(153眼)青少年近视患者,分别于戴镜前及戴镜后1 a、2 a、3 a、4 a、5 a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评估角膜状态,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眼轴长度,采用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六边形细胞比例及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等,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裸眼视力及等效球镜度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2.515、415.389,均为P<0.001)。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眼轴增长速度平均为每年0.16 mm。戴镜5 a中,64眼(41.83%)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70.31%为1级或2级角膜点状染色。与戴镜前中央角膜厚度相比,戴镜后不同时间的中央角膜厚度均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戴镜前相比,配戴角膜塑形镜5 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内皮细胞面积均无显著变化(F=0.328、0.735,均为P>0.05);但六边形细胞比例显著降低(F=12.020,P<0.001),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显著增高(F=23.016,P<0.001)。结论 青少年近视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且可有效延缓眼轴增长速度,长期戴镜未引起严重的角膜或结膜并发症,对角膜内皮细胞、中央角膜厚度影响均甚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度(SE)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SE范围为-0.75^-6.00 D。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的(0.46±0.24)mm下降到戴镜2年后的(0.33±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屈光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屈光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角膜塑形(OK)镜对儿童青少年低度近视眼进展控制的长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眼科就诊的儿童青少年169例(294只眼)低度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例(134只眼),女性94例(160只眼);年龄8~14岁,平均年龄(9.5±1.6)岁。按照配戴OK镜时间分为2年、3年及4~5年组。对比患者配戴OK镜前后球镜屈光度、眼轴长度(AL)及角膜曲率的变化。近视眼控制进展以球镜屈光度改变(△SD)和眼轴长度改变(△AL)来衡量。患者的年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AL及平均角膜曲率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将不同性别、年龄、基线球镜屈光度及AL患者的△SD及△AL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其相关性。 结果配戴OK镜前,2年、3年及4~5年组患者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3.39±1.36)D、(43.21±1.32)D及(43.32±1.40)D;配戴后分别为(42.91±2.09)D、(42.85±1.30)D及(42.98±1.37)D,配戴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19,5.348,6.613;P<0.05);上述3组患者的△SD分别为(-0.71±0.56)D、(-0.74±0.59)D及(-1.15±0.88)D。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配戴2年组不同年龄、角膜曲率及AL患者△S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578,3.279,7.815;P<0.05);不同年龄、基线球镜屈光度、角膜散光及AL患者△AL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7.389,6.994,3.566,5.708;P<0.05)。配戴3年组不同年龄、基线球镜屈光度及AL患者△SD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6.639,13.785,5.443;P<0.05);不同年龄和基线AL患者△AL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80,3.170;P<0.05)。配戴4~5年组不同年龄和基线球镜屈光度患者△S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328,4.175;P<0.05);不同年龄和基线球镜屈光度患者△AL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50.146,4.813;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与各随访时间点△SD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0.183,0.231,0.508;P<0.05)。基线球镜屈光度及AL与配戴3年后的△SD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0.400,0.181;P<0.05)。患者年龄与各随访时间点△AL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0.326,-0.488,-0.697;P<0.05);基线球镜屈光度及基线AL与配戴2年及3年后△AL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0.172,-0.184;P<0.05)。 结论随访低度近视眼患者配戴OK镜5年,患者的角膜中央曲率趋于平坦,且维持稳定。OK镜控制低度近视眼进展效果显著,且患者的年龄、球镜屈光度及AL是影响其近视眼进展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Myopia is a common ocular disorder, and progression of myopia in children is of increasing concern. Modern overnight orthokeratology (ortho-k) is effective for myopic reduction and has been claimed to be effective in slowing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myopic control) in children, although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is has been lacking. This 2 year pilo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whether ortho-k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nd control myopia in children. METHODS: We monitored the growth of axial length (AL) and vitreous chamber depth (VCD) in 35 children (7-12 years of age), undergoing ortho-k treatment and compared the rates of change with 35 children wearing single-vision spectacles from an earlier study (control). For the ortho-k subjects, we also determined the changes in corneal curvature a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 changes of refractive errors, AL and VCD. RESULTS: The baseline 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ve errors (SER), the AL, and VCD of the ortho-k and control subjec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All the ortho-k subjects found post-ortho-k unaided vision acceptable in the daytime. The residual SER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was -0.18 +/- 0.69 D (dioptre) and the reduction (less myopic) in SER was 2.09 +/- 1.34 D (all values are mean +/- SD). At the end of 24 months, the increases in AL were 0.29 +/- 0.27 mm and 0.54 +/- 0.27 mm for the ortho-k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unpaired t test; p = 0.012); the increases in VCD were 0.23 +/- 0.25 mm and 0.48 +/- 0.26 mm for the ortho-k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p = 0.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initial corneal flattening in the ortho-k group but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changes in corneal power and changes in AL and VCD. CONCLUSION: Ortho-k can have both a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control effect in childhood myopia. However, there are substantial variations in changes in eye length among children and there is no way to predict the effect for individual subjec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儿童及青少年近视患者长期配戴高精密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15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方法 对2012-2013年间在北京远程视觉视光眼科门诊部初诊验配日本ORTHO-K角膜塑形镜并连续观察3年的150例(300眼)患者,进行戴镜前及戴镜1、2、3年的裂隙灯眼部检查,裸眼视力检查(按五分记录法),泪液分泌检查,并进行眼轴测量,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学检测。同时选取其中66眼,由其他品牌更换为日本ORTHO-K角膜塑形镜后,通过患者主诉及检查评分评价其舒适度、清晰度、清洁度的情况。主要指标 裸眼视力、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比例、泪液分泌量、角膜厚度、裂隙灯检查角膜结膜状况。结果 3年间角膜结膜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戴镜前裸眼视力4.55±0.34,戴镜3年后视力提高到4.88±0.25(P<0.001)。戴镜前球镜及柱镜屈光度数分别为(-2.99±2.44)D、(-1.17±1.20)D,戴镜初期塑形稳定后球镜、柱镜度数均下降,分别为(-1.95±2.12)D(P=0.01)、(-1.11±1.06)D(P=0.001)。戴镜3年眼轴与戴镜前比较增长(0.28±0.12)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戴镜初期(1年内)角膜厚度变薄较明显,为(-7.71±2.80)μm,以后每年变化分别为(-2.56±2.78)μm、(0.44±2.95)μm。戴镜3年后较戴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戴镜前,戴镜1、2、3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244±309)个/mm2、(3265±304)个/mm2、(3264±299)个/mm2、(3270±296)个/mm2,戴镜3年与戴镜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泪液分泌量和泪膜破裂时间在戴镜3年后亦无明显异常变化。原类型镜片舒适度、清晰度、清洁度主觉评分分别为8.69±0.62、9.26±0.72、9.37±0.58;换镜片类型后三项主觉评分明显增高,分别为9.16±0.36、9.33±0.65、9.62±0.47(t=-2.181,-0.601,-0.830;P均<0.05)。结论  三年的随访结果显示,配戴高精密度角膜塑形镜患者主观舒适度有一定改善,对于裸眼视力提升有明显效果,并有效减缓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展,无明显眼表损伤出现。(眼科,2018, 27: 353-35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眼球突出度、等效球镜度数、眼轴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近视患者及正视者189例,散瞳检影验光进行屈光度检查,采用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眼球突出度,相干光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按眼轴长度不同分正视及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均取右眼进行各组之间眼球突出度比较,分析眼球突出度、等效球镜度数、眼轴长度三者之间关系。结果正视及轻度近视组眼轴〈25.00mm,平均(23.54±0.73)mm,等效球镜度数为(-0.76±1.29)D。中度近视组眼轴长度25.00~27.00mm,平均(25.77±0.53)mm,等效球镜度数为(-5.33±237)D。高度近视组眼轴≥27.00mm,平均(30.08±209)mm,等效球镜度数为(-15.92±5.12)D。正视及轻度近视组平均眼球突出度为10.50~19.50mm,平均(14.66±1.94)mm,中度近视组平均眼球突出度为13.00~19.50mm,平均(16.16±1.40)mm,高度近视组平均眼球突出度为14.00~23.00mm,平均(18.30±1.63)mm。高度近视组眼球突出度分别大于中度近视组、正视及轻度近视组(P〈0.01)。中度近视组眼球突出度大于正视及轻度近视组(P〈0.01)。眼球突出度、等效球镜度数、眼轴三者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眼球突出度=0.616×AL(眼轴长度)(R^2=0.990,F=18450.30,P〈0.01);眼球突出度=14.65—0.227×SE(等效球镜度数)(R^2=0.500,F=187.05,P〈0.01);等效球镜度数=52.06—2.24×AL(眼轴长度)(R^2=0.892,F=1537.83,P〈0.01)。结论随着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增加,近视眼眼球突出度随之线性增加。随着眼轴增长眼球向后扩张、眼球向前突出,眼球向前突出更为明显。(中华腰科杂志,2007,43:525-529)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及框架眼镜2a后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评估不同光学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者50例(99眼)为角膜塑形镜组、RGPCL近视者48例(95眼)为RGPCL组及单光足矫框架眼镜近视者50例(100眼)为框镜组,随访2 a.记录三组患者戴镜前及戴镜2 a后的近视球镜度、柱镜度、等效球镜度(spherical equivalent,SE)、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角膜塑形镜组戴镜6个月内每次复查时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为准确测量屈光度及AL,角膜塑形镜组和RGPCL组2 a后至少停戴30 d再进行检查.结果 戴镜前3组间年龄、屈光状态、AL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 a后,三组的AL及SE均有所增加(F=278.43、140.12,均为P<0.01),AL和SE增加分别为:角膜塑形镜组(0.30-0.39) mm、(0.83±0.97)D,RGPCL组(0.55±0.41)mm、(1.55±0.63)D,框镜组(0.59±0.34) mm、(1.73±0.62)D,角膜塑形镜组增加量最少,另两组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后各时间点的UC-VA较配戴前均明显提高(F=486.38,P<0.01).结论 角膜塑形镜、RGPCL及框架眼镜3种光学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作用以角膜塑形镜效果最佳,配戴角膜塑形镜还能明显提高近视者的UCV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配戴角膜塑形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之间开始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32例,年龄8~16(11.2±2.2)岁,随访时间2年。双眼等效球镜屈光度差值≥1.00 D,滴用睫状肌麻痹剂后的等效球镜度范围为-0.75~-6.00 D。患者分为高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高眼)和低屈光度眼组(两眼中屈光度较低眼),每组32眼,均配戴角膜塑形镜。观察双眼戴镜前以及戴镜后半年、1年、1.5年,2年的眼轴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双眼眼轴差值由戴镜前(0.46±0.24 mm) 下降到戴镜2年后(0.33±0.2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8,P<0.001),高屈光度眼组戴镜2年后眼轴变化量(0.38±0.21)mm小于低屈光度眼组眼轴变化量(0.51±0.2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1)。结论:青少年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减小近视性屈光参差双眼之间的眼轴差值,减少屈光参差量,可以更有效减缓近视屈光度较高眼的眼轴增长,配戴角膜塑形镜是改善屈光参差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