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慢性心力衰竭伴铁缺乏患者补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国内外关于慢性心力衰竭伴铁缺乏患者静脉铁剂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s),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英文研究8篇,方法学质量均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性:①静脉注射和口服铁剂未明显升高血红蛋白的水平[OR=0.71,95% CI(-0.08,1.50),P=0.08],但能够显著提高血清铁[OR=175.18,95% CI(118.54,231.83),P < 0.01]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的水平[OR=7.01,95% CI(4.16,9.86),P < 0.01]。②口服铁剂不能改善患者的峰值摄氧量(peak VO2)[OR=0.19,95% CI(-0.27,0.65),P=0.42]、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OR=41.00,95% CI(-95.54,177.54),P=0.56]、堪萨斯城生存质量评分(KCCQ)[OR=0.10,95% CI(-0.304,3.24),P=0.95];而静脉应用铁剂能改善患者的peak VO2[OR=1.33,95% CI(0.60,2.06),P < 0.01]、NT-proBNP[OR=-517.99,95% CI(-764.88,-271.11),P < 0.01]、KCCQ[OR=6.02,95% CI(2.62,9.43),P < 0.01]。(2)安全性:静脉注射和口服铁剂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OR=0.98,95% CI(0.74,1.29),P=0.88]、全因死亡或因心血管事件住院[OR=0.75,95% CI(0.42,1.33),P=0.32]、全因死亡[OR=0.76,95% CI(0.43,1.35),P=0.34]或住院的发生[OR=1.1,95% CI(0.49,2.51),P=0.82]。结论:CHF伴ID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铁剂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静脉注射铁剂有效性较口服铁剂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ATP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转运蛋白(ABCB1)基因多态性(rs1045642)对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纳入考察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和阿片类药物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相关性的研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共计2 560例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西方人群ABCB1 C3435T CC型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与CT+TT型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SMD=0.31,95% CI(0.04,0.58),P=0.02],T等位基因携带者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大。亚洲人ABCB1 C3435T CC型阿片类药物消耗量与CT+TT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2,95% CI(-0.17,0.42),P=0.41]。结论:ABCB1 C3435T基因多态性与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相关,携带T基因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消耗量大,需要更多的镇痛药物,需要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谨慎调整镇痛药物使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亚洲炎症性肠病患者中NUDT15 R139C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类药物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中NUDT15 R139C基因多态性与巯嘌呤诱导的白细胞减少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6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3 676例炎症性肠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NUDT15 R139C纯合突变与杂合突变者发生白细胞减少的风险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差异有显著性([TT&CC:OR=73.24,95% CI(32.81,163.47),P<0.000 01;TC&CC:OR=5.99,95% CI(4.97,7.22),P<0.000 01;TT+TC&CC:OR=7.33 95% CI(6.12,8.78),P<0.000 01]);此外还发现,NUDT15 R139C纯合突变与杂合突变者发生早期白细胞减少的风险[TT&CC:OR=56.90,95% CI(25.40,127.49),P<0.000 01;TC&CC:OR=2.20,95% CI(1.42,3.41),P=0.000 2;TT+TC&CC:OR=6.19,95% CI(2.76,13.85),P=0.002]、严重白细胞减少的风险[TT&CC:OR=34.32,95% CI(16.74,70.37),P<0.000 01;TC&CC:OR=2.50,95% CI(1.54,4.05),P=0.000 2;TT+TC&CC:OR=4.87 95% CI(3.13,7.59),P<0.000 01]均较野生型患者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NUDT15 R139C基因突变患者使用巯嘌呤药物发生白细胞减少、早期白细胞减少、严重白细胞减少的风险显著高于野生型,临床上NUDT 15R139C基因型的测定可对巯嘌呤类药物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后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减轻患者疼痛情况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还可以降低术后恶心[OR=0.35,95% CI(0.23,0.53)]、呕吐[OR=0.41,95% CI(0.24,0.70)]、瘙痒[OR=0.37,95% CI(0.19,0.68)]、寒战[OR=0.17,95% CI(0.03,0.92)]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不增加低血压[OR=13.68,95% CI(0.71,262.17)]和心动过缓[OR=2.45,95% CI(0.87,6.90)]的发生率。在苏醒指标上,右美托咪定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一线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Ovid 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和Wan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12月,对每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7个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1)左旋氨氯地平联合ACEI在SBP降低值[SMD=0.92,95% CI(0.79,1.04),P < 0.000 01],DBP降低值[SMD=0.87,95% CI(0.72,1.03),P < 0.000 01]和总有效率[RR=1.23,95% CI(1.20,1.26),P < 0.000 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左旋氨氯地平联合ARB在SBP降低值[SMD=1.29,95% CI(1.10,1.48),P < 0.000 01],DBP降低值[SMD=0.94,95% CI(0.79,1.09),P < 0.000 01]和总有效率[RR=1.22,95% CI(1.20,1.25),P < 0.000 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左旋氨氯地平联合β受体拮抗剂在SBP降低值[SMD=0.88,95% CI(0.39,1.36),P=0.000 5],DBP降低值[SMD=0.80,95% CI(0.35,1.25),P=0.000 5]和总有效率[RR=1.18,95% CI(1.12,1.23),P < 0.000 01]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利尿剂在SBP降低值[SMD=1.34,95% CI(0.78,1.90),P < 0.000 01],DBP降低值[SMD=0.72,95% CI(0.20,1.24),P=0.007]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现有临床证据,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一线降压药降压效果优于单一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延长或持续输注方式(2~4 h输注或持续24 h输注)对比传统间断输注方式(0.5~1 h输注)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延长或持续输注方式(观察组)对比间断输注方式(对照组)治疗严重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个RCTs,合计1 6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RR=1.27,95% CI(1.18,1.36),P<0.000 01]和细菌清除率[RR=1.28,95% CI(1.18,1.39),P<0.000 0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持续输注的细菌清除效果优于延长输注;(2)观察组的耐药菌产生率显著降低[RR=0.30,95% CI(0.14,0.65),P=0.002];(3)亚组分析显示持续输注组[MD=-6.08,95% CI(-6.68,-5.48),P<0.000 01]和延长输注组[MD=-3.06,95% CI(-3.56,-2.56),P<0.000 01]均能使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4)观察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用药疗程也显著缩短[MD=-0.76,95% CI(-1.29,-0.22),P=0.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RR=0.98,95% CI(0.70,1.36),P=0.8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对于呼吸系统感染,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结论:与间断输注方式相比,延长或持续输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可提高治疗严重感染的疗效,两者安全性相当。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规范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控制癌痛的临床合理性和实用性。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选南平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中重度疼痛实体肿瘤患者387例,收集临床相关资料,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分析规范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与经验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对控制癌痛的治疗效果。结果:规范用药癌痛控制良好率(78.4%)明显高于经验用药(32.9%)(χ2=78.562,P=0.000);规范用药的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明显低于经验用药(P=0.000);癌痛规范用药绐疗中,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验用药的剂量和加药速度明显高于规范用药。结论:规范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控制癌痛更为科学合理,具有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renin-angiotensin,RAS)阻滞剂与钙通道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s,CCBs)长期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万方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关于RAS阻滞剂与CCBs长期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改良版的Jadad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 RCTs,包括14 564人。Meta分析显示:在长期治疗过程中,RAS阻滞剂治疗组和CCBs治疗组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事件死亡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心绞痛的发生率均没有明显差异。与CCBs相比,RAS阻滞剂可显著降低终末期肾病[RR=0.82,95% CI(0.68,0.92),P=0.031]和心衰[RR=0.77,95% CI(0.68,0.86),P<0.001]的发生率,但会增加卒中的发生风险[RR=1.15,95% CI(1.00,1.33),P=0.046]。RAS阻滞剂治疗后更易发生干咳[RR=2.1,95% CI(1.00,4.41),P=0.046],CCBs治疗过程中更易出现水肿[RR=0.48,95% CI(0.25,0.94),P=0.032]。结论: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治疗中,RAS阻滞剂治疗发生卒中的风险大于CCBs,CCBs长期治疗发生心衰的风险明显大于RAS阻滞剂。RAS阻滞剂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替加环素(TGC)与亚胺培南/西司他汀(IMI/CIS)相比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3期)、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同时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www.chictr.org.cn),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3月。纳入关于替加环素对比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RCT,共计4 18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治愈率:(1)ME人群:TGC与IMI/CIS组相比[RR=1.00,95% CI(0.95,1.05),P=0.92]临床治愈率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CE人群:TGC组相比IMI/CIS组[RR=0.99,95% CI(0.96,1.02),P=0.50]临床治愈率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c-mlTT人群:TGC组相比IMI/CIS组[RR=0.97,95% CI(0.94,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I/CIS组稍高于TG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TGC组相比IMI/CIS组会增加患者二次感染发生率[RR=1.75,95% CI(1.34,2.28),P ≤ 0.000 1]、恶心发生率[RR=1.34,95% CI(1.08,1.65),P=0.008]、呕吐发生率[RR=1.39,95% CI(1.19,1.63),P ≤ 0.000 1],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率:TGC组较IMI/CIS组死亡率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5,95% CI(0.94,2.22),P=0.09]。结论:TGC较IMI/CIS并不能显著提高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却增加主要胃肠道不良反应与二次感染的发生率。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RCT来验证。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A118G多态性对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影响,为其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Medlin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索有关癌痛患者OPRM1基因A118G多态性和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相关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7年12月31日。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研究,共459例患者。OPRM1基因A118G多态性检测结果分为突变纯合子(GG)基因型、野生杂合子(AG)基因型、野生纯合子(AA)基因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GG基因型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的需要量较AG基因型高[SMD=-39.74,95%CI(-59.20,-20.28),P<0.001];GG基因型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的需要量较AA基因型高[SMD=-48.77,95%CI(-68.01,-29.53),P<0.000 1]。结论:基于目前研究表明OPRM1基因A118G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患者阿片类镇痛药物使用剂量有相关性,携带G等位基因的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更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系统评价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CBM和VIP, 检索时限截至2015年6月, 纳入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结果。然后采用RevMan 5.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1)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组对比垂体后叶素组能提高显效率[RR=1.59, 95%CI(1.36, 1.86), P<0.000 01]和有效率[RR=1.31, 95%CI(1.21, 1.42), P<0.000 01], 缩短其咯血停止或缓解的时间[MD=-1.89, 95%CI(-3.03, -0.74), P=0.001]。(2)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组对比垂体后叶素组能降低其腹痛[OR=0.08, 95%CI(0.01, 0.62), P=0.01]和血压升高[OR=0.06, 95%CI(0.01, 0.71), P=0.03]的发生率, 头晕[OR=0.07, 95%CI(0.00, 1.21), P=0.07] 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3)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组对比酚妥拉明组能提高显效率[RR=1.50, 95%CI(1.12, 2.01), P=0.006]和有效率[RR=1.33, 95%CI(1.15, 1.54), P=0.000 2], 缩短其咯血停止或缓解的时间[MD=-1.35, 95%CI(-1.90, -0.80), P<0.000 01]。(4)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组对比酚妥拉明组能降低其头晕[OR=0.07, 95%CI(0.02, 0.25), P<0.000 1]的发生率, 腹痛[OR=0.21, 95%CI(0.04, 1.04), P=0.06]和血压升高[OR=1.22, 95%CI(0.07, 21.18), P=0.89]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组能提高垂体后叶素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缩短咯血停止或缓解的时间, 并减少腹痛、血压升高的发生率, 其2组头晕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组能提高酚妥拉明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缩短咯血停止或缓解的时间, 并减少头晕发生率, 其2组腹痛和血压升高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综述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相关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为临床疼痛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已报道的有关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基因组学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基因组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因受药物代谢酶基因(如CYP3A4、CYP2D6、UGT、COMT)、药物作用靶点或受体基因(如OPRM1)、转运蛋白基因(如ABCB1)多态性的影响,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存在很大个体差异。以上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阿片类药物用于患者疼痛治疗的有效剂量、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结论:开展相关基因检测,有助于提高阿片类药物疼痛治疗的精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对癌痛控制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2016年1月在某院肿瘤内科收治入院的成人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名患者接受医生和护士的常规诊疗,干预组50名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药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镇痛药物剂量调整、患者教育、镇痛药物疗效评估、向医生提出个体化用药建议、及时报告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等。比较2组患者在1,2,3,7,14 d时的疼痛评分,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便秘改善情况,对干预过程中药师提出的用药建议进行汇总。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在24 h(4.12 vs 4.84,P=0.048)、48 h(3.10 vs 4.60,P<0.001)、72 h(2.68 vs 3.92,P<0.001)、7 d(2.71 vs 3.74,P<0.001)、14 d(2.28 vs 3.42,P<0.001)。干预组患者在经药师宣教后,用药依从性好的患者人数增加了近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诊疗前后用药依从性无变化(P=0.499)。干预组50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便秘,23例便秘得到有效改善,有效率为67.65%;对照组有33例患者发生便秘,14例得到有效改善,有效率为42.42%。2组便秘改善有效率具有明显的组间差异(P=0.038)。临床药师针对干预组患者的药学监护共提出了122条建议,医生共采纳74条,采纳率为60.6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降低患者疼痛强度和镇痛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疼痛缓解率与用药依从性,作为多学科癌痛治疗团队中的一员,临床药师在癌痛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系统评价塞来昔布联用阿片类药物(吗啡、羟考酮)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关于塞来昔布联用阿片药物对比单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9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并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s,1 29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单用阿片,塞来昔布联用阿片药物能显著提高疼痛缓解率(OR=1.94,95%CI=1.64~2.59)、减少日均阿片药物用量(MD=-10.64,95%CI=-15.03~-6.26)和提高生活质量(MD=3.53,95%CI=1.34~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阿片药物类别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与上述Meta-分析结果一致。在安全性方面,塞来昔布能显著降低吗啡便秘、恶心呕吐、嗜睡、头痛头晕发生率和羟考酮便秘发生率(P<0.01),对阿片药物致排尿困难发生率无影响。结论 塞来昔布联用阿片药物用于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疗效确切,同时可显著降低便秘和恶心呕吐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晚期癌症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216例晚期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予以盐酸羟考酮控释片镇痛治疗情况,初始剂量10~20 mg,q12h,根据疼痛情况调整剂量至无痛或基本无痛状态,评估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最终剂量滴定后,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药剂量范围10~130 mg,q12h。疼痛完全缓解率52.8%(114例),部分缓解43.1%(93例),总的癌痛缓解率(CR+PR/总人数)95.8%。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84例)、头晕(33例)、恶心呕吐(45例)、厌食(27例)、嗜睡(9例)、尿储留(3例),但症状轻微且可控。结论: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是晚期癌症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有效治疗选择,其可以通过剂量滴定个体化给药的方式显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