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肺叶切除术后两种镇痛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开胸肺叶切除术患者胸部硬膜外镇痛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 I~Ⅱ级、开胸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麻醉方法为静吸复合麻醉,术后静脉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PCIA);B组全麻诱导前T5-6间隙硬膜外置管,2%利多卡因3 ml试验剂量,术后罗哌卡因及芬太尼硬膜外镇痛(PEA).所有患者均记录气管导管及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第4,24,48 h静息及运动疼痛评分,镇静评分.观察两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感染、肺不张)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气管导管拔除时间(0.7±0.2)h早于A组(2.1±0.4) h,P<0.01;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2.7±0.6)d明显早于A组(4.3±0.7)d,P<0.05.B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及运动疼痛评分均小于A组(P<0.05),而镇静评分两组无差异.术后B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A组17.5%,P<0.05,特别是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两组有明显差异(2.5%与12.5%,P<0.01).结论:开胸肺叶切除手术硬膜外镇痛效果优于静脉自控镇痛,并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胸腔积液引流术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7年~2011年4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6例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外接水封瓶的闭式引流的治疗方法,B组20例采用经典胸腔穿刺抽液引流术的治疗方式,对比研究二者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数据汇总后,得出A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16.8±0.42),症状好转时间(3.90±1.29)方面明显少于B组(18.1±9.4、9.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简单实用安全,医疗费用较低,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创伤小不良反应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袁蓉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08-4509
目的:分析肺癌胸腔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 A 组和 B 组各27例。A 组采用常规穿刺引流术治疗,B 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A 组总有效率(51.85%)明显低于 B 组(85.19%);A 组复发率(48.15%)明显高于 B 组(1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7 Fr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肺癌胸腔积液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80例肺癌合并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A、B两组.超声定位后,A组用seldinger法将1根7 Fr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B组用常规胸腔抽液法.两组积液引流或抽干净后,经导管注入博莱霉素45 mg及50%葡萄糖注射液50 ml进行胸膜固定.结果:A组置管1、6、24 h引流量分别为(460±80)、(832±121)、(1 550±325)ml;导管留置时间5~30 d;引流总量为(3 530±520)ml.A组较之B组疗效明显改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7 Fr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可有效用于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患者耐受性好,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胸腔穿刺和大口径胸管的置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治疗方案在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静脉补液组(A组)和常规静脉补液组(B组).监测手术当日至术后第5天的补液量,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 术后A组的补液量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5天累计A组的胸腔引流量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限制性补液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继续失血量,减少了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血痰或肺水肿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引流导管在中量以上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积液量均在中等以上.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传统胸腔穿刺组,B组:中心静脉导管组,C组:腹腔引流导管组.对比观察各组患者的耐受性、舒适性、安全性、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C组1例患者出现气胸和呼吸困难,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患者胸腔内积液平均(5.5±3.5)d引流干净;B组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胸腔积液平均(6.2±4.3)d引流干净;A组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胸腔积液平均(10.7±3.9)d引流干净.C组患者的适应性强于A组与B组.结论 腹腔引流导管在中量以上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相关性胸腔积液之间的关系.方法:71例研究对象分为A组(AECOPD合并胸腔积液组)27例,B组(单纯AECOPD组)31例及C组(非COPD组,对照组)13例,并将A组随机分为A1组13例及A2组14例,所有入选AECOPD患者均按照COPD诊治指南治疗,A1组在规范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及胸腔积液量.结果:①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A1组及A2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而A、B组均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1周后A1组D-二聚体水平较A2组、B组下降(P<0.05),2周后与C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A2组、B组D-二聚体水平下降缓慢,4周后与C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胸腔积液量:治疗前A1、A2组之间胸腔积液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胸腔积液量均减少(P<0.05),而A1组胸腔积液量少于A2组(P<0.05);治疗4周后A1组所有患者胸腔积液全部吸收,而A2组仍有5例患者存在少量胸腔积液(P<0.05).③胸腔积液量与血浆D-二聚体呈正相关(r=0.607,P<0.05).结论:AECOPD相关性胸腔积液的发病可能与肺循环高凝状态有关.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加快AECOPD相关性胸腔积液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膜腔注入凝血酶联合ARROW中心静脉三通导管微创置入胸腔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恶性胸腔积液(A组)患者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腔微创置ARROW中心静脉三通导管引流,并每次注入凝血酶1 000 u。分别与36例常规胸腔穿刺抽液(B组)和29例传统胸腔闭式引流术(C组)对比。结果:A组症状缓解人数(13/3)、总有效率(90.6%)、胸膜粘连发生率(62.5%)、胸腔积液治疗后减少百分比(76±6.3)%、引流的液体量(4 900±150)ml、引流天数(5±1.2)天、住院时间(17±2.9)天,均优于B组(P<0.01)。A组并发症少,引流的液体量少,引流和住院时间短,优于C组(P<0.05~P<0.01)。结论:在B超定位下微创置入ARROW中心静脉导管,通过三通管注入凝血酶至胸膜腔,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可靠且易被患者接受的引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心静脉导管在癌性胸水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A组,n=36)和对照组(B组,n=33)。A组采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穿刺并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水后再注入顺铂,置管时间平均20 d;B组采用传统方法胸腔穿刺放胸水,每周1次穿刺放液后注入顺铂,80~100 mg/次,每周1次,连续3周,1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有效率为88.9%,B组有效率为54.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入持续引流胸水后再注入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共74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胸腔积液抽液治疗,同时注入尿激酶。观察组患者实施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抽出的液体量、抽液次数、胸腔积液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抽出的液体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抽液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11.
凌建华 《四川医学》2013,(12):1839-1840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按就诊时间和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和传统置管组,胸腔镜组在电视胸腔镜下处理积液和胸膜后喷洒滑石粉,传统置管组经胸腔闭式引流后向胸膜腔内灌注滑石粉胶浆,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胸腔镜组有效率(96%)明显高于传统置管组(73%)(P<0.05),且住院时间、引流时间短于传统置管组,胸腔镜组有术后复张性肺水肿、肺漏气、阻塞性肺不张各1例.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滑石粉喷洒胸膜固定术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微创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测定胸水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探讨胸水LDH对肺腺癌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9例肺腺癌并发胸腔积液患者,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排尽积液后给予顺铂胸腔灌注化疗,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阳性者接受络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治疗,无EGFR突变者行常规方案化疗。治疗前采用乳酸底物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LDH水平,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胸水LDH=436.7U/L作为cut-off值,对肺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预后判断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59.3%;低含量(≤436.7 U/L)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较高含量(>436.7 U/L)组显著延长,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与EGFR-TKI治疗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胸水LDH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检测胸水LDH对判断肺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治疗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75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使用传统胸腔穿刺术,比较两组可靠性和临床效果。结果胸腔积液平均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出现气胸及胸膜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不仅损伤小、简便易行,而且引流效果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陈文景 《当代医学》2014,(16):20-21
目的分析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注入尿激酶应用于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6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穿刺抽液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注入尿激酶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胸腔积液引流量(2143±221)mL显著多于对照组(1365±214)mL(P〈0.05);胸膜厚度(2.76±0.23)mm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31)mm(P〈0.05);试验组FVO%为(93.2±3.2),FEV,%为(922±4.1)高于对照组的(86.5±3.8)、(84.3±3、4)(P〈0、05)。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注入尿激酶用于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佳,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黄佩花  吴多省 《医学综述》2012,(20):3487-3488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东方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8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胸腔穿刺抽液。记录两组患者退热、胸闷气促缓解时间;记录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吸收时间。结果观察组退热、胸闷气促缓解、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能够缩短退热、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促进胸腔积液吸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和评价改良细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自制穿刺针及细导管穿刺置管引流,B组采用传统胸穿抽液.比较两组病人的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胸液引流量、胸液消失天数、住院平均天数、胸膜肥厚、胸膜粘连包裹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在血气胸、穿刺晕针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结论 改良细导管胸腔引流术操作简便、取材方便、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莹  余阗  蒋晓睿 《四川医学》2009,30(12):1939-1940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疗效。方法中到大量胸腔积液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予以分次穿刺抽液治疗。两组患者进行穿刺次数、B超定位次数、胸水消失时间、疼痛程度、气胸发生率等对比评定。结果两组在穿刺次数、B超定位次数、胸水消失时间、疼痛程度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治疗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其方法简单易行,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257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7例,应用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对照组50例,常规胸穿抽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对比多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可减少胸穿次数、降低反应,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光春  文毅  廖小勇  邱干 《重庆医学》2011,40(8):799-80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MPE患者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A组)的效果,并与30例行胸腔闭式引流后胸腔注入滑石粉液(B组)和31例仅放置胸腔闭式引流(C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完全缓解率为78.8%;B组总有效率为70.0%,完全缓解率为50.0%;C组总有效率为38.7%,完全缓解率为22.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MPE疗效明显优于另外两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梁彦  钟宏  郑贵雄  邓捷  伍际琪 《海南医学》2016,(12):1968-1971
目的:比较胸腔镜胸膜固定术与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12月108例大量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数表法随机分为胸腔镜组与闭式引流组各54例,胸腔镜组行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胸腔闭式引流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定期复查胸部CT及胸片,治疗前后检测胸腔积液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数值等,比较两组胸水控制情况、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患者均随访3年,记录复发情况及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胸腔镜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30%(52/54),明显高于闭式引流组的74.07%(40/5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胸液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胸腔镜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闭式引流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镜组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闭式引流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闭式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3年,胸腔镜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3.70%,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5.56%、33.33%和22.22%,闭式引流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48.15%,、11.11%和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胸腔镜胸膜固定术治疗大量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优于胸腔闭式引流术,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