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凝溶胶蛋白(gelsolin,GSN)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胃癌组织中GSN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12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GSN表达情况。结果 GSN表达与胃癌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0.05)。中低分化肿瘤GS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分化肿瘤,晚期胃癌(Ⅲ+Ⅳ)中GS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早期胃癌(Ⅰ+Ⅱ),淋巴结转移患者GS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论胃癌组织中GS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并随肿瘤进展及分化程度降低而下降,GSN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7例胃癌组织中SOX2的表达,并选取30例远端切缘胃壁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24%(35/67),显著低于对照组胃壁组织的阳性表达率93.33%(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6,P< 0.01);在胃癌组织中SOX2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SOX2表达下调与胃癌的早期发生有关,并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OX2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跨膜蛋白CD15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CD15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合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判定。结果:CD15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正常胃组织中表达高,其表达程度与肿瘤数目、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越大、分化程度低、TNM分期高及有淋巴结转移者CD151表达越高(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的CD151表达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有关,参与胃癌侵袭和转移并且对患者的预后判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STMN1及UBE2C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联及两基因表达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80例胃癌病理标本及对应180例正常胃部黏膜标本中STMN1及UBE2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TMN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6%,而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6.1%(P<0.05),STMN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Lauren分型明显相关(P<0.05)。UBE2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而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仅为24.4%(P<0.05),UBE2C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Lauren分型关联性显著(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TNM分期与STMN1及UBE2C表达相关(P<0.05)。STMN1与UBE2C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288,P<0.05)。结论:STMN1的表达与胃癌的产生、进展、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UBE2C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道调节STMN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FAF1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FAF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FAF1 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27±0.12)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组织(0.48±0.08)(P<0.01)。FAF1 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FAF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FAF1异常表达在胃癌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FAF1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定量检测4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中FAF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FAF1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27±0.12)明显低于癌旁(0.40±0.06)和正常组织(0.48±0.08)(P<0.01).FAF1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细胞分化程度、远处转移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无关.结论:FAF1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FAF1异常表达在胃癌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核黄素转运蛋白2(riboflavin transporter-2,RFT2)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胃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及癌旁胃黏膜组织标本各6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RFT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FT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胃癌组织中RFT2蛋白表达水平在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Lauren组织学分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患者性别、民族、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FT2蛋白表达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降,其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长抑制因子1(ING1)基因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70例胃腺癌组织及癌旁对照胃黏膜组织中ING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70例癌组织中有57例(81.43%)ING1基因mRNA表达明显下调,其中4例组织为ING1表达缺失,与癌旁正常胃黏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NG1基因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与胃癌的分化程度、肿瘤累及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ING1在人胃癌细胞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肿瘤累及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MHC与HSP70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HC和HSP70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及8例非胃癌组织中MHC和HSP70的表达情况.结果 (1)MHC、HSP70在正常胃黏膜和肿瘤组织之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2)MHC的低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1);HSP70的高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3)MHC、HSP70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P<0.01).结论 MHC和HSP70的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具有负相关性,提示MHC和HSP70可能在胃癌的分化和转移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辽宁省肿瘤医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收集的50例正常胃组织和100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ZO-1表达情况,并分析胃癌组织中ZO-1表达水平与各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ZO-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40.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4.0%)和正常胃组织(84.0%)(P=0.000)。ZO-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均>0.05)。ZO-1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分化程度越低、浸润越深、伴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临床分期越高,ZO-1表达水平越低(P均<0.05)。ZO-1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70%vs20%,P<0.05)。[结论]ZO-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与肿瘤的临床分期、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价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HER2在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140例,其中淋巴结转移94例.采集胃癌患者的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方法检测3种组织中HER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40例胃癌原发灶组织中HER2蛋白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癌旁组织中HER2表达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HER2蛋白在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中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94例淋巴结转移灶和对应的胃癌原发灶中HER2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例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灶与原发灶HER2表达一致率为89.4%,两类标本HER2表达状态具有一致性(Z=6.386,P<0.001).结论 胃癌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HER2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有关;胃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HER2的表达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患者在不能获取原发病灶的情况下,检测转移灶中HER-2可能为靶向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晚期胃癌患者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TGF-β、PD-L1及PI3K的表达情况,并探讨TGF-β、PD-L1及PI3K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8年01月我院74例接受过胃癌根治术且组织学证实为胃腺癌患者的病例蜡块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中TGF-β、PD-L1以及PI3K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TGF-β、PD-L1、PI3K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TGF-β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浸润程度、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PD-L1和PI3K的表达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TGF-β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TGF-β与PI3K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I3K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与TGF-β、PD-L1、PI3K阴性相比,TGF-β、PD-L1、PI3K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缩短(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TGF-β、PD-L1以及PI3K的高表达,并且TGF-β、PD-L1、PI3K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密切相关,三者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且高表达患者的预后情况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miR-340与远端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其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远端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系中miR-340的水平,分析miR-340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iR-340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性能;通过转染miR-340模拟物(mimic)上调胃癌细胞HGC-27和MGC-803中miR-340的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miR-340对胃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结果:miR-340在远端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P<0.05)。miR-340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敏感性为76.32%,特异性为79.41%。低水平miR-340是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相比,胃癌细胞中miR-340的表达水平下调。上调miR-340的表达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结论:miR-340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能够调控胃癌细胞的迁移、侵袭,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张建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8,(11):1723-1727
目的:研究ZEB-1、E-cadherin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 法)检测ZEB-1 蛋白和E-cadherin 蛋白在171 例胃癌组织和60 例癌旁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在胃癌组织中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ZEB-1在胃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P<0.05),且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 临床分期有关(P<0.05);E-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胃组织,且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 临床分期有关(P<0.05);ZEB-1、E-cadherin 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69,P=0.019)。结论:联合检测E-cadherin 和ZEB-1 对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β-catenin、STT3A及PD-L1相关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02月至 2021年10月63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β-catenin、STT3A及PD-L1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β-catenin、STT3A及PD-L1三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的β-catenin、STT3A及PD-L1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稳定PD-L1表达糖基化修饰的可能影响因素,为胃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法提供新思路。结果:胃癌组织中β-catenin、STT3A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PD-L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胃癌组织中,β-catenin与STT3A、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D-L1与STT3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β-catenin、STT3A、PD-L1三种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且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有关,因此三种蛋白可能与肿瘤的预后相关。此外,β-catenin、STT3A、PD-L1三者之间的的表达呈相关性,结果表明胃癌组织中可能存在β-catenin调控STT3A从而调节PD-L1的糖基化过程,从而影响PD-L1稳定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胃癌组织中NEDD9、CD44和Ki67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05月-2019年0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正常胃黏膜50例作为参照组,检测NEDD9、CD44和Ki67在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率的表达,分析3种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早期胃癌患者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NEDD9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患者,且进展期胃癌患者高于早期胃癌。NEDD9高表达随浸润程度、分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无关。CD44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但与TNM分期、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Ki67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早期胃癌,与性别、TNM分期、肿瘤大小、浸润程度有关,与年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NEDD9、CD44、Ki67在早期胃癌患者中已有较高表达率。结论:检测NEDD9、CD44、Ki67指标对早期胃癌的诊断、评估胃癌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或为胃癌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帮助,为胃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鲜胃癌组织标本50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DX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的CDX2、Ki67的表达水平升高( P<0.05);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期有相关性(P<0.05),且分化不好、浸润深度T3-4、有淋巴结转移,分期较晚的胃癌组织,CDX2表达较低,Ki67表达较高,两者可能与胃癌的增殖分化有关,但两者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 CDX2、Ki67在胃癌中高度表达,对于分析胃癌的恶性程度并判断预后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YAP、VGLL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YAP、VGLL4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从而判断其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YAP、VGLL4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少数在胞浆表达。YAP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增加,且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VGLL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较癌旁组织表达减少,且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负相关。结论:YAP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肿瘤发展和恶性程度呈正相关,肿瘤容易发生侵袭和转移,VGLL4在胃癌组织中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与肿瘤发展和恶性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揭示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中Topo-Ⅱ、GST-π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Topo-Ⅱ在正常组织与胃癌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20)、100 %(30/30)、96.7%(29/30)、87.5%(35/40),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2/20)、83.3 %(24/30)、96.7%(29/30)、100.0%(40/40),Topo-Ⅱ、GST-π在正常组织与胃癌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Topo-Ⅱ、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均无关(均P> 0.05);Topo-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增多,Topo-Ⅱ表达降低;GST-π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 0.05),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越多、肿瘤直径越大,GST-π表达越高.GST-π与Topo-Ⅱ负相关(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GST-π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WISP1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标本87例及其配对非癌(距癌灶边缘>5 cm取材)胃黏膜组织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WISP1和Ki67蛋白在胃癌组织及其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WISP1的阳性表达率为81.61%(71/87),显著高于非癌胃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12.50%(10/80)。WISP1蛋白表达,在低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较中(P=0.000)、高(P=0.032)分化管状腺癌显著增高,弥漫型胃癌显著高于肠型胃癌(P=0.000),在肿瘤直径>5 cm的胃癌组织中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 cm的胃癌组织(P=0.010),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原发灶癌组织中较无淋巴结转移组增高(P=0.025)。Ki67蛋白表达与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浸润深度(P=0.043)和淋巴结转移(P=0.027)相关。WISP1阳性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k=0.240,P=0.026)。结论:WIS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联合检测胃癌组织中WISP1和Ki67蛋白的表达,可更好的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为胃癌患者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