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即"双轨合一"并轨培养模式,是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重大变革,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临床能力培养为中心,培养既具有较强的临床能力又具备较好的学术发展潜力,既具有医学从业资质又具备临床应用研究学术资质的适用性人才。学校自2010年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5+3"培养模式以来,逐步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文章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就"双轨合一"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后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深入改革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医学教育层次结构中最高的教育等级,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完善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兼具的医学人才,已成为各高校探索教育发展改革的工作重点,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从当前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探讨其培养模式的优化,阐述多导师共同培养以及跨学科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从科研水平的提升、论文书写与发表能力的提升、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和临床实践以及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几方面探讨提升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各方面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研究生教育迅猛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行的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缺点日益显现,制约了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探索一种高效、可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迫在眉睫。实行导师团队模式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提高导师团队科研素质,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科研领域表现得尤为重要。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建立健全导师团队,为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高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驱动创新"。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大局。当前,我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注重传统知识教学,而忽视了研究生科研素质及创新精神的培养,研究生缺乏规范化学术训练,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偏低。其中,研究生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管理办法的不足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瓶颈所在。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和管理办法的创新,强化完善研究生导师责任制、导师培训制,是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增强医学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征,处于高等教育最高层的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双重任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质量下降等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函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我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了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不足,对导师团队和科研平台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力求通过充分发挥导师团队培养和科研平台的优势,挖掘研究生的创新潜力,从论文选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论文质量的把控方面,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高等院校对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始终把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传统教育模式显然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脚步,且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创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扎实、知识面较广,研究生更容易实现创新创业,但研究生的基本素质不强及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不够,所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生是当今社会的主要任务,也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供人才储备。作为高等学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创新,大力支持创业。本研究通过对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以期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能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是衡量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建立以教学为基础、科研为主导、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为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办法,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阔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临床医学的关键人才,其学习水平、专业技能的掌握直接影响日后的工作能力,进而关系临床诊疗水平。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一些缺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并轨模式处于初期阶段,无论是培养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均有待改进,加上随着各种疾病发病率的提高,临床工作繁忙,导致带教老师精力不足,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技能掌握造成一定阻碍。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和传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局限性,对其进行改革是提高临床医师诊疗水平的基础措施,是目前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实际出发,通过明确现阶段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不足,提出具体的改革途径,以期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临床输送更多高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临床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水平的高素质高层次医学人才。"双轨合一"培养模式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的创新,是我国医学学位教育的一次战略性举措,对于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临床科研在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相关体系进行构建,是当前口腔医学教学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总结,从科研选题、课程设置和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在新的模式下,培养出临床与科研能力兼备的优质的高级应用型口腔临床医生。  相似文献   

10.
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其中“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十四亿人民的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面推进医学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医学类研究生年龄和价值观相对成熟、培养模式分散等特点,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通过强化党支部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打造新媒体和实践育人平台等措施,构建了研究生“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和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实现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和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双一流”建设高校医学博士生延期毕业的影响因素,为改进医学博士生培养模式、降低延期毕业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通过“学生个体特征”“关键培养环节”“导学互动”以及“心理建设与社会支持”4个维度,构建医学博士生延期毕业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选择跨学科读博的研究生更易发生延期(OR=8.80,P=0.01),以“申请考核”(OR=9.06,P<0.01)、“硕博连读”(OR=5.41,P=0.02)方式录取的博士生较以直博生方式录取的博士生发生延期毕业风险更高;关键培养环节中“论文写作培训与科研能力训练”(OR=0.33,P=0.01)、“资助程度”(OR=0.42,P=0.05)以及导学互动中“导师及科研团队的指导”(OR=0.23,P=0.03)和“科研投入”(OR=0.56,P<0.01)均对正常毕业存在负向影响关系。结论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源选拔机制、形成良好的导学互动、科学系统的写作训练、充实的资助以及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有益于降低医学博士生的延期风险。下一步应加强关键培养环节的质量监控,完善医学博士生分流机制,强化问题导向,实现“导师+院系联动”保证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健康中国建设和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学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在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中,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医学科学家和领军人才是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必然选择。创新八年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应汲取长学制试办经验,直面现存问题,聚焦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八年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确立“目标引领、厚植基础、面向临床、聚集创新”的办学原则,为我国卫生事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未来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促使社会各界以更为前瞻性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审视并思考我国医学教育的未来改革之路。我国现行医学教育的学制学位体系存在多学制学位并存、培养年限长、培养内涵急需优化等问题。通过比较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医学教育模式,建议我国借鉴和遵循医学教育统一学制和独立设置医学学位的一般规律和经验,在现行“5+3”为主体的医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重构医学教育的学位体系,以“5+3”一体化项目为载体推进新医科的改革,对8 年整体教育进程中医学教育的内涵、目标和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的调整、优化和完善,“5+3”一体化和医学8 年制统一授予独立设立的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增强医学教育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并为培养具有多学科素质和全球竞争力的专科医学人才建立体系保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新医科”人才培养体系,“基于医疗卫生系统的需求,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以胜任力为目标驱动重新梳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采用“课程矩阵”设计法,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根据课程目标凝炼课程内容、精炼核心课程;充分利用网络开放课程资源,选修课分模块化设置;通过多种形式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5+3”医学人才培养是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贯制的培养机制。但多年来,口腔医学教育界对这种本身属于本研贯通培养的课程建设重视不够。回顾口腔医学进行本研贯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介绍口腔医学人文学、口腔专业课程、临床模拟训练和循证医学课程4个板块课程建设,分析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基本设计和课程内涵。并通过分析目前专业学位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厘清思路,加强口腔医学本硕博贯通培养,实现口腔医学教育从本科教育为主体向以博士教育为主体的课程设计与建设升级。  相似文献   

16.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基石,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以培养“白求恩式卓越医学人才”,探讨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即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搭建多种人文素质践行平台以及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职业精神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教育体系,育人机制坚持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白求恩精神教育,凸显了基础医学教育体系与白求恩精神教育体系的有机结合。通过借鉴成功经验并结合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特点,探索适合于基础医学教育的人文教育体系和教育方法,以培养医疗技能和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卓越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梳理我国目前八年制医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八年制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的建议。方法 采用比较教育研究法对国内开办八年制医学专业的医学院校的培养定位、课程框架、招生方式进行比较,采用词频分析法对各学校培养定位进行分析。结果 各八年制开办学校在八年制专业培养定位的描述上有一定相似性的同时,在课程框架的制定上各开办学校却表现出极明显的差异。结论 建议从招生多学科背景的成熟的受教育者及制定八年制医学教育标准两方面取得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医学本质的内在驱动使然,更是我国新时代对医学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要求。广州医科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把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广医人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凝练成“南山精神”,并将其融入医学生培养过程,构建以“南山精神”为引领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体系,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在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体制上进行了改革,将医学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并实施,旨在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培训培养出熟练掌握各种临床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单位有"重临床、轻科研"的倾向,出现了轻视医学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系统科研培训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将医学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成兼具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本文通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应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等思想观点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是国内培养神经外科人才的高端基地之一。近 10 年来,研究所培养了近 2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博士研究生 78 人,硕士研究生 120 人。通过对近 10 年来研究所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毕业就业情况梳理,分析三甲医院毕业生就业率、京内就业率、京外就业率及总体就业率情况,探讨提升研究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以达到提高研究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以期对神经外科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建议,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高层次的神经外科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