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联合化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利妥昔单抗在DLBCL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中的应用。方法 DLBCL 患者21例,IPI评分低危和中低危(0~2分)14例,中高危和高危(3~5分)7例。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4~8个疗程,其中有5例接受APBSCT,动员方案为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加依托泊苷,预处理方案为CBV (环磷酰胺、卡莫司汀、依托泊苷)方案。结果 21例患者中CR 13例(61.9 %),总有效率90.5 %(19/21);2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69.74±10.43)%,2年总生存率为(84.44±8.35)%。IPI评分0~2分患者CR率92.9 %,总有效率100 %,3~5分患者CR率0,总有效率71.4 %,IPI 0~2分患者CR率高于3~5分患者(P<0.01);5例接受APBSCT的患者采集的中位单个核细胞(MNC)为7.34×108/kg,中位CD+34细胞为8.82×106/kg,造血恢复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9天,血小板>20×109/L的中位时间+12天;主要不良反应是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14.3 %)以及化疗相关的血液学不良反应。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DLBCL疗效满意,IPI 0~2分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3~5分患者;利妥昔单抗不影响外周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造血重建;利妥昔单抗应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1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PGI-DLBCL患者中,男31例,女20例,中位发病年龄48岁(16~80岁),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恶心、呕吐等;原发于胃29例(56.86%),小肠15例(29.41%),结肠4例(7.84%),直肠1例(1.90%),混合部位2例(3.92%).包块直径≥10 cm患者13例(25.49%).24例(47.06%)肿瘤细胞来源于生发中心(GCB),27例(52.94%)来源于非生发中心(non-GCB).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来源、原发部位(胃或肠道)和大包块对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Lugano分期Ⅲ~Ⅳ期、乳酸脱氢酶(LDH)增高、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3~5分和CA125增高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Lugano分期Ⅰ~ⅡE期、LDH正常、IPI评分0~2分和CA125正常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样方案化疗组患者同单纯CHOP样方案化疗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 Lugano分期、IPI评分、LDH增高、CA125增高对于预测PGI-DLBCL患者的生存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套细胞淋巴瘤(MCL)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反应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友谊医院25例MC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反应及预后因素.结果 25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65岁,男女比例3.4∶1,其中骨髓侵犯15例(60%),Ann Arbor分期Ⅲ期6例(24%),Ⅳ期17例(68%),10例(40%)患者有B症状,5例(20%)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6例(64%)患者β2-微球蛋白(β 2-MG)升高.17例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者完全缓解率为64.71%、2年总生存(OS)率为69.6%、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45.1%,高于常规化疗者(P<0.005).预后分析显示:母细胞变异型、骨髓侵犯、LDH升高、Ki-67指数、简化的MCL国际预后指数(sMIPI)> 5分.白细胞升高为预后不良因素,而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脾大、年龄、B症状及β2-MG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 MCL恶性度高,预后差.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明显提高CR率、PFS率及OS率.  相似文献   

4.
42例中高危以上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劲  周旭  刘瑜  彭翠翠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3):757-759
目的:探讨中高危以上弥漫大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的临床特征、治疗措施与预后。方法:对42例中高危以上的弥漫大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国际标准化预后指数(IPI)评分、Ann Arbor分期,将采用联合化疗为主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的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按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中高危25例(59.52%),高危17例(40.48%);按Ann Arbor分期,Ⅱ期2 例(4.76%),Ⅲ期29例(69.05%),Ⅳ期11例(26.19%);10例(23.81%)伴骨髓受侵,其中5 例诊断为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38例(90.48%)LDH 值升高,其中最高达10000U/L以上;伴B 症状共35例(83.33%)。 治疗总有效率达71.43% ,其中完全缓解25例(59.52%),部分缓解5 例(11.90%),病情稳定1 例(2.38%),死亡11例(26.19%),4 年总生存率为73.81% ;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72.73% ,高于化疗组54.84%(P<0.05),中位生存期35.38个月,较化疗组(29.25个月)延长。综合分析显示IPI 评分、临床分期、治疗策略的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规范及强力化疗方案是治疗中高危以上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措施;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最佳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Cdc7、Mcm2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60例DLBCL初治患者的性别、年龄、ECOG评分、Ann Arbor分期、IPI评分、骨髓累及、B症状有无、结外受累数目、血乳酸脱氢酶(LDH)数值、治疗模式、组织细胞来源等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组织蜡块中Cdc7、Mcm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经单因素分析,Cdc7阳性和阴性表达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41%、73%(P<0.05);Mcm2阳性和阴性表达者分别为25%、75%(P<0.05);临床资料:ECOG评分(0~1分 vs 2分)(76.7% vs 23.3%);Ann Arbor分期(Ⅰ~Ⅱ期 vs Ⅲ~Ⅳ期)(65.0% vs 35.0%);IPI(0~1分 vs ≥2分)(78.3% vs 21.7%);LDH(正常 vs 高于正常)(70.0% vs 30.0%);单纯化疗 vs 化疗+放疗(41.7% vs 58.3%);GCB vs ABC来源(53.3% vs 46.7%)。其2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7和Mcm2的表达与DLBCL的临床分期和IPI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Ⅲ/Ⅳ期DLBCL患者Cdc7和Mcm2的表达高于Ⅰ/Ⅱ期患者,IPI评分越高,Cdc7和Mcm2的表达也越强。结论:除IPI评分、治疗模式、组织细胞来源是DLBCL的预后因素外,Cdc7和Mcm2高表达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CHOP与CHOP-L方案治疗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2012年1月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确诊的45例AIT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HOP与CHOP-L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8例应用CHOP方案治疗,总有效率(OR)为50%,其中完全缓解率(CR)5例(27.8%),部分缓解率(PR)4例(22.2%);1、2、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66.7%、44.4%及33.3%,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33.3%、22.2%、22.2%。27例应用CHOP-L方案化疗,OR为74%,其中CR 9例(33.3%),PR 11例(40.7%);1、2、3年的OS分别为81.4%、62.9%及37%,DFS分别为40.7%、33.3%、25.9%。应用CHOP-L方案化疗、Ann Arbor分期I-II期、结外侵犯0~1个、Ki-67≤50%、无巨大包块、无皮疹的患者疗效较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分期I-II期、ECOG评分0~1分、Ki-67≤50%、无巨大包块(>10cm)、结外侵犯0~1个及应用CHOP-L方案化疗的患者均较对照组有较高的3年OS与DFS,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及无B症状患者生存期优于男性及合并B症状患者(P<0.05),但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ECOG评分是影响本组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AITL以老年、晚期患者多见,预后较差,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联合CHOP方案化疗提高了其治疗的有效率、3年生存率及DFS,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耐受。Ann Arbor分期、结外侵犯、Ki-67≤50%、巨大包块、皮疹及化疗方案是影响近期疗效的重要因素。患者的Ann Arbor分期、ECOG评分、Ki-67、巨大包块、结外侵犯的程度及化疗方案的选择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4例鼻型NK/T细胞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经免疫组化证实.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46例,Ⅱ期19例,Ⅲ期16例,Ⅳ期3例.单纯放疗29例,单纯化疗5例,放疗、化疗结合50例.预后判断采用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全组5年总生存(OS)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48.8%与35.7%.首程治疗后达CR的5年OS为59.4%,未达CR的5年OS为15.0%(P<0.01).单纯化疗中1例达CR(20.0%),单纯放疗21例达CR(72.4%),放疗、化疗结合42例达CR(84.0%),放疗、化疗结合与单纯放疗后达CR明显高于单纯化疗(P<0.01).单纯放疗和放疗、化疗结合的5年OS率分别为44.8%和54.0%(P>0.05),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20.0%(P<0.05);单纯放疗和放疗、化疗结合的5年DFS分别为34.5%、40.0%,明显高于单纯化疗(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IPI、首程CR、B症状、鼻中隔和(或)硬腭穿孔及治疗方法为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其中以IPI评分最明显.结论 对鼻型NK/T淋巴瘤采用单纯化疗疗效差,而放疗、化疗结合疗效较好,但远期生存情况仍不满意.  相似文献   

8.
探讨原发骨恶性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09年5月本院收治的37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以评估独立的预后因素。结果:37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1(18~85)岁,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骨痛,局部软组织肿胀、肿块形成和病理性骨折。78%患者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经化疗和/或放疗,18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3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2例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中位随访时间32(7~171)个月,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5%和43.2%。患者接受4周期以上化疗,B细胞淋巴瘤加用利妥昔单抗者疗效较好。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B症状、年龄和结外受侵数是PB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BL应采取综合治疗,同时给予蒽环类药物为主的全身化疗,B细胞淋巴瘤首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给予帕米膦酸盐治疗骨病变。Ann Arbor分期、B症状、年龄和结外受侵数为PBL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罗保安  李云 《癌症进展》2012,10(4):405-408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疗效,观察影响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收入的DLBCL患者17例,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观察化疗后疗效及淋巴结亚群改变情况,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PS评分、Ann Arbor分期、结外浸润情况、LDH水平、体力状态(PS)评分、B症状、血红蛋白及T细胞浸润等相关情况,观察其对化疗的相关影响。结果本组所有17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后疗效评估显示CR7例,PR6例,SD3例,PD1例,治疗有效率为76.4%(13/17)。影响化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中显示,血清LDH水平、PS评分、AnnArbor分期为影响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对弥漫型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显著,其中PS评分低、Ann Arbor分期低、血清LDH水平正常的患者化疗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CD5阳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例 CD5阳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采用 Kaplan-Meier 法估算患者的生存时间,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9例 CD5阳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1、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483%、255%,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个月。全组患者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6%、449%、318%,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9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 Ann Arbor 分期、LDH 水平、IPI评分、结外受累范围、病理分型、利妥昔单抗的使用与否对总生存时间有显著影响(P <005)。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为 Ann Arbor 分期、病理类型及利妥昔单抗的使用与否。结论 CD5表达是 DLBCL 的不良预后因素,病理类型、Ann Arbor 分期及利妥昔单抗的使用是 CD5阳性 DLBCL 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放化疗效果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ⅠE~ⅡE期的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74例,其中,单纯放疗28例,单纯化疗36例,同步放化疗10例.36例单纯化疗患者中,25例采用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4例采用DICE方案(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顺铂+依托泊苷),7例采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地塞米松+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依托泊苷方案.Ann Arbor分期:Ⅰ期60例,Ⅱ期14例.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 74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全组失访10例,死亡24例.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72.5%,其中,单纯放疗组为92.7%,单纯化疗组为62.3%,同步放化疗组为79.1%,单纯放疗组与单纯化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6,P<0.05),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9,P>0.05).接受单纯放疗患者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病情稳定率、进展率分别为89.3%(25/28)、7.1%(2/28)、3.6%(1/28)、0,接受单纯化疗的患者分别为55.6%(20/36)、25.0%(9/36)、8.0%(3/36)、11.1%(4/36),接受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分别为80.0%(8/10)、10.0%(1/10)、0、10.0%(1/10);单纯放疗组完全缓解率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4,P<0.05),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6,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B症状、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ECOG评分及Ann Arbor分期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 放疗作为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取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年龄、ECOG评分、B症状、Ann Arbor分期、IPI及治疗方法与生存预后有关,年龄、ECOG评分及Ann Arbor分期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prognostic model in the treatment of mature T- and natural killer (NK) -cell lymphoma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TCL) and NK-/T-cell lymphoma (NKTCL)) is crucial.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usefulness of Ann Arbor staging classification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IPI), prognostic index for T-cell lymphoma (PIT) and International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Project score (IPTCLP). Between 2000 and 2009, 176 patients (122 males) with PTCL and NKTCL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from a single institute in Taiwa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plete response (CR) rate, 3-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early mortality rate and four prognostic models was analyzed. Thirty-one patients received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and were analyzed separately. Three-year OS rate was 34.7%, and anaplastic large-cell lymphoma harbored better outcome than others. IPI score had the lowest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value (1081.197) and was the best score in predicting OS and early mortality (P=0.009). Ann Arbor stage classification can predict CR rate more precisely (P=0.006). OS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HSCT, even in patients with unfavorable features compared with chemotherapy alone. All prognostic models were useful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PTCL and NKTCL but IPI score did best in predicting OS in PTCL and PIT score in NKTCL. This study also supported the role of HSCT in patients with high-risk or refractory PTCL or NKTCL.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L)的临床特征、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ENKL患者,予单纯放疗3例,单纯化疗9例,其余15例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其中3例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对B组症状、乳酸脱氢酶(LDH)、一般状况评分、国际预后指数评分、Ann Arbor分期、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 Kaplan-Meier法。结果 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2(2~42)个月。1、2、3年的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79.5 %、71.6 %、53.7 %。早期(Ⅰ期+Ⅱ期)及晚期(Ⅲ期+Ⅳ期)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83.3 %、62.3 %(P=0.368),早期患者单纯放疗或化疗4例均获总有效(OR)(CR+PR),化疗联合放疗10例,OR 9例。晚期患者单纯化疗8例,OR 2例;化疗联合放疗5例,OR 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近期疗效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对于ENKL早期患者,放疗或化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放化疗联合治疗及auto-HSCT是治疗晚期ENKL的重要方法。年龄及近期疗效可作为判断ENKL预后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原发胃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与原发结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N-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预后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中心2013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确诊为PGI-DLBCL 70例和PN-DLBCL 80例,卡方检验比较原发胃肠与结内的DLBCL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特点,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PGI-DLBCL较PN-DLBCL分期偏晚,LDH增高多,联合有手术治疗多,放疗相对较少。单因素分析提示,PGI-DLBCL的年龄、LDH、IPI积分这3项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内DLBCL患者组年龄、双表达、LDH、IPI积分、KI67%值、分期这6项是预后的影响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提示PGI-DLBCL的年龄≥60岁、LDH升高是其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IPI≥3分、KI67≥70%是影响结内DLBCL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GI-DLBCL患者应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上可根据年龄、LDH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目标超过结内DLBCL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29例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Yao B  Li YX  Fang H  Jin J  Liu XF  Yu ZH 《癌症》2006,25(4):465-470
背景与目的:原发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预后较差.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率均较高.目前本病尚无标准治疗原则。本研究主要探讨影响原发鼻腔NHL的预后因素。方法: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12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鼻腔NHL。116例经病理形态学诊断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根据Ann Arbor分期,ⅠE期102例,ⅡE期22例,ⅣE期5例。124例ⅠE/ⅡE期患者单纯放疗22例,单纯化疗7例,45例放疗后化疗,50例化疗后放疗。5例ⅣE期以化疗为主。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ly survival,DFS)分别是68.0%和55.8%。ⅠE期和ⅡE期患者的5年OS分别是71.7%和70.6%(P=0.77),DFS分别是60.9%和47.0%(P=0.09)。首程治疗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的患者5年OS为83.1%,而未达CR患者的5年OS为18.0%(P〈0.01),相应5年DFS分别为68.0%和15.5%(P〈0.01)。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l)评分为0,1和≥2的5年OS分别为81.1%、60.1%和14.3%(P〈0.01),DFS分别为68.8%、44.6%和22.5%(P〈0.01)。38例患者治疗中进展或疗后复发,远处结外器官复发占78.9%,是治疗失败主要原因。单因素分析显示,首程治疗后的CR率、一般状态评分(performance status,PS)、IPI和修订后IPI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治疗后的CR率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治疗后的CR率是影响原发鼻腔NHL的重要预后因素,原因以远处病灶治疗失败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次诊断Ⅲ级或伴转化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初次诊断Ⅲ级或伴转化FL患者共94例临床资料,根据基线临床资料进行随访生存资料亚组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确定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全部患者随访3年累积无进展生存(PFS)率和累积总生存(OS)率分别为56.15%,81.79%。不同IPI评分、FLIPI-1评分、FLIPI-2评分、Ann Arbor分期、淋巴结受累部位、直径3 cm以上淋巴结受累部位及结外病变亚组患者随访3年累积PFS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IPI评分、FLIPI-1评分、FLIPI-2评分及LDH水平亚组患者随访3年累积OS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淋巴结受累部位≥5个、直径>3 cm受累淋巴结个数≥3、结外受累部位≥2个、IPI评分2~3分、FLIPI-1评分/FLIPI-2评分≥3分均与初次诊断Ⅲ级或伴转化FL患者PFS有关(P<0.05);IPI评分2~3分、FLIPI-2评分≥3分及LDH≥240 IU/mL均与初次诊断Ⅲ级或伴转化FL患者OS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2~3分是初次诊断Ⅲ级或伴转化FL患者PFS独立影响因素(P<0.05);IPI评分2~3分和FLIPI-1评分≥3分均是初次诊断Ⅲ级或伴转化FL患者OS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初次诊断Ⅲ级或伴转化FL患者生存获益与IPI评分和FLIPI-2评分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IV阴性浆母细胞淋巴瘤(PB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搜集1997年1月1日—2020年3月30日本院及其他文献报道的HIV阴性PBL病例,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分析对筛选的临床特征、分子病理、治疗以及预后相对完整的病案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60例患者,平均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Ⅰ/Ⅱ期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ENKT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并探讨新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至2020年收治的Ⅰ/Ⅱ期ENKT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近期疗效及远期预后,探讨新的评价指标对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结果: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Ⅰ/Ⅱ期ENKTL患者75例,中位发病年龄为41岁,男女比例为2.1∶1。Ann Arbor 分期Ⅰ期48例(64.0%),Ⅱ期27例(36.0%);CA新分期Ⅰ期33例(44.0%),Ⅱ期4例(5.3%),Ⅲ期38例(50.7%)。一线化疗方案主要包括P-Gemox及MESA方案,患者总体CR率为42.7%,PR率为14.7%。其中,使用MESA方案的患者的Ann Arbor分期Ⅱ期、Ki-67≥65%、CA分期Ⅲ期和B症状的人数占比较多。难治/复发患者39例(52.0%),13例患者使用PD-1单抗±西达苯胺,缓解后继续原方案维持治疗的8例患者的2年PFS及OS均为100.0%。所有患者中位随访43个月,2年及5年的OS率分别为95.0%和70.7%。单因素分析显示,EBV-DNA水平(P=0.002,P=0.002)是预后不良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水平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的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P=0.005)与预后负相关。结论:CA分期及PINK-E评分能较好地进行ENKTL分层。除高EBV-DNA拷贝数之外,高PLR可能成为预后不良的新指标。P-Gemox方案或MESA方案改善了高龄、B症状、鼻外发病部位患者的预后,新药如PD-1单抗或西达苯胺为难治/复发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