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代谢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原发灶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治疗前18F-FDG PET/CT影像,所有患者均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表达状态,分析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与原发灶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PD-L1阴性患者比较,阳性患者原发灶SUVmax、MTV、TLG均较高(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L1的表达与 SUVmax、MTV、TLG均有显著的相关性(r=0.537,P=0.000;r=0.413,P=0.002;r=0.457,P=0.000)。经多变量分析,SUVmax被确定为预测肿瘤PD-L1表达的唯一独立因素(OR:2.132,95%CI:1.694~2.578,P=0.00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FDG摄取与PD-L1表达存在相关性,PD-L1阳性更易发生在高SUVmax、MTV和TLG患者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免疫细胞亚群浸润的相关性,初步探讨其在肺癌治疗及判断预后中的指导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且接受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检查及肺癌根治术的NSCLC患者119例,其中鳞癌32例、腺癌8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原发灶CD3+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CD8+TILs、CD68+肿瘤相关树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CD163+TAMs及CD11c+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浸润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各免疫细胞亚群与SUVmax的相关性,同时采用Kaplan-Meier法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状况。  结果  肿瘤原发灶SUVmax与CD8+TILs(r=0.332,P<0.001)和CD163+TAMs(r=0.223,P=0.015)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而与CD3+TILs、CD68+TAMs和CD11c+DCs的浸润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SUVmax、肿瘤大小及免疫浸润细胞CD163+TAMs和CD11c+DCs与患者的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仅TNM分期和肿瘤大小为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肿瘤原发灶PET/CT SUVmax与部分免疫细胞亚群浸润水平显著相关,提示18F-FDG PET/CT可间接反应肿瘤微环境的免疫状态,这对NSCLC患者预后判断以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联合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评分(FLMR)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589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Fbg及LMR的界限值,根据F-LMR评分原则将患者分为3组:F-LMR 0分、F-LMR 1分、F-LMR 2分。通过χ2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运用Log-rank法进行差异性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根据ROC曲线,3.48 g/L、3.23分别作为Fbg和LMR的界值。F-LMR 0分215例、F-LMR 1分228例、F-LMR 2分146例,术前F-LMR评分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位置、手术类型、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有显著相关(P <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手术类型、病理分期、肿瘤大小、F-LMR评分、LMR及Fbg水平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病理分期(DFS:HR:1.700,95%CI:1.483~1.950,P < 0.001;OS:HR:1.703,95%CI:1.486~1.952,P < 0.001)和F-LMR评分(DFS:HR:1.264,95%CI:1.077~1.484,P=0.004;OS:HR:1.301,95%CI:1.107~1.528,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  结论  术前F-LMR评分可作为预测行根治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原发灶肿瘤细胞(tumor cells,TC)、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umo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s,TIIC)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2018-2021年我院72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且病理证实的癌组织TC、TIIC中PD-L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72例结直肠癌TC PD-L1阳性率为6.9%,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TIIC PD-L1阳性率为48.6%,与术前血CEA、CA199水平有关。Kaplan-Meier 及 Log-rank 结果显示,患者OS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TIIC PD-L1表达有关(P<0.05),TIIC PD-L1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OS长。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TIIC PD-L1 表达是影响CRC患者 OS 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D-L1 在CRC TC及TIIC中均表达,TIIC PD-L1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OS长。TIIC PD-L1的表达更能反应肿瘤免疫微环境,为免疫治疗疗效预测、CRC预后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顺铂耐药性上皮性卵巢癌(cisplatin resistant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CREOC)患者的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ibose nucleic acid,LncRNA)的浆细胞瘤异位基因1(plasma cytoma variant translocation1,PVT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关系及其作用。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139例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病理诊断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REOC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PD-L1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CREOC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PD-L1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 < 0.05)。CREOC组织中的LncRNA PVT1和PD-L1表达呈正相关(r=0.629,P < 0.001)。LncRNA PVT1和PD-L1的高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 < 0.05)。Ln? cRNA PVT1高表达与残留病灶大小、血清CA125水平有关(P < 0.05)。单因素Logistic生存分析显示,LncRNA PVT1和PD-L1的高表达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明显低于LncRNA PVT1和PD-L1的低表达者(P < 0.05)。  结论  CREOC患者组织中LncRNA PVT1和PD-L1的表达明显增高,且LncRNA PVT1的表达与PD-L1呈正相关。LncRNA PVT1和PD-L1的高表达与CR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中的更具侵袭性及较差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中国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8年4月至2014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122例NSCLC初治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PD-1和CD3+T细胞表达情况,采用x2和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PD-L1表达在临床因素中分布差异性,用Person检验和Spearman检验分析PD-L1表达与EGFR基因型、CD3+T细胞数量及淋巴细胞PD-1表达的相关性,以及原发灶与淋巴结PD-L1表达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原发灶肿瘤细胞PD-L1表达百分比中位值1.5%(0~93.2%),PD-L1表达在TNM分期分布上有统计学差异(P =0.003),与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r=0.273,P=0.002),与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史、肿瘤最大径、病理类型、CEA水平分布无显著相关(P >0.05);PD-L1表达水平与CD3+T细胞数量、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D-L1表达阴性、低表达和高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亦无显著相关(P >0.05);48例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原发灶与相应转移淋巴结肿瘤细胞PD-L1表达水平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NSCLC患者原发灶肿瘤细胞PD-L1表达在TNM分期分布上有差异,与CD3+T细胞数量、淋巴细胞PD-1表达水平、EGFR基因突变情况无相关性;原发灶与相应转移淋巴结之间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亦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腺癌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的表达与肿瘤组织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2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术后病理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D-L1表达情况,分析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PD-L1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102例患者中50例(49%)PD-L1阳性,阳性患者原发灶的SUVmax高于阴性患者(6.59±5.03 vs. 2.89±4.65, P=0.0001),用SUVmax预测PD-L1表达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是0.801(P=0.0001);当SUVmax临界值为1.70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522。结论 肺腺癌原发灶FDG摄取与PD-L1表达存在相关性,PD-L1阳性更易发生在高SUVmax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TKI耐药后晚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在真实世界中化疗、化疗联合抗血管和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最佳免疫治疗联合方案和探讨优势人群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收治229例TKI耐药后晚期EGFR突变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本研究将纳入的患者分为非ICI治疗组(化疗和化疗联合抗血管)122例,ICI治疗组(含免疫治疗)107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  结果  纳入患者非ICI治疗组和ICI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5.2个月和5.2个月(P=0.129),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18.2个月和14.1个月(P=0.026)。进一步分析107例ICI治疗组,使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化疗联合抗血管联合免疫治疗和免疫单药或抗血管联合免疫治疗的中位PFS分别为5.6、6.7和2.3个月(P=0.074),中位OS分别为15.5、18.6和8个月(P=0.165)。PD-L1表达≥50%患者的中位PFS和中位OS较PD-L1表达<50%患者明显延长(中位PFS:5.6个月vs. 5.0个月,P=0.040;中位OS:19.2个月vs. 12.6个月,P=0.046)。  结论  晚期EGFR突变型NSCLC患者TKI耐药后四药联合免疫治疗似乎呈现出更好的生存获益趋势,PD-L1表达是预测该人群免疫治疗获益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颜波  常媛媛  杨晓华  叶敏 《肿瘤学杂志》2023,29(11):934-941
摘 要:[目的] 探讨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标志物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组53例2017—2018年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进行手术并病理确诊的ⅢA期NSCLC患者,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临床因素与NSCL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通过免疫组化检测CSCs标志物(OCT4、SOX2、CD44、ALDH1A1)在NSCLC中的表达,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将CSCs标志物高H评分、年龄和微乳头成分6项指标进行累加评分,定义为肿瘤干性指数。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肿瘤干性评分与NSCLC患者OS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948,95%CI:1.092~2.474,P=0.031)、微乳头成分(HR=2.720,95%CI:1.267~5.842,P=0.011)和CEA水平(HR=1.008,95%CI:1.000~1.015,P=0.040)与OS 显著性相关。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CT4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在肺腺癌中,OCT4高表达组预后较差(P=0.004)。SOX2、CD44、ALDH1A1对肺癌预后的影响不明显。肿瘤高干性评分与OS显著性相关(HR=2.212,95%CI:1.245~3.676,P=0.024)。[结论]在肺腺癌患者中,OCT4高表达和肿瘤高干性指数可能与预后差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肺腺癌不同组织学亚型、气道播散、胸膜侵犯等预后相关因素与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 death factor ligand-1,PD-L1)蛋白的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突变类型的差异分析,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病理确诊肺腺癌患者233例的临床病理资料,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肺癌组织内PD-L1表达,同时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法对EGFR基因片段进行检测。  结果  233例肺腺癌中PD-L1表达阳性38.2%(89/233),在男性、年龄≥65岁、低分化、肿瘤最大直径≥2 cm以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气道播散和脉管、胸膜侵犯患者中阳性率较高(P<0.05);EGFR突变阳性率70.8%(165/233),与患者性别显著相关(P<0.05);PD-L1表达和EGFR突变交叉阳性/交叉阴性与肿瘤的侵袭能力显著相关(P<0.05);PD-L1表达与贴壁结构、微乳头结构及实体型结构显著相关(均P<0.05),而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乳头结构、实体型结构相关(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D-L1比例与贴壁结构呈负相关(r=?0.252,P<0.001),与微乳头结构和实体型结构呈正相关(r=0.271,r=0.473,均P<0.001),与腺泡结构及乳头结构无相关性。PD-L1表达与EGFR中Exon19 Del突变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1),研究发现无EGFR Exon19 Del突变的患者其PD-L1表达较高。  结论  肺腺癌患者PD-L1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结构的比例构成、分化程度、气道播散及脉管、胸膜侵犯等预后较差因素显著相关,且PD-L1表达与EGFR Exon19 Del突变显著相关,无Exon19 Del突变患者将有可能成为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从而为临床诊疗评判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浸润(perineural invasion,PNI)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 00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标本中有无PNI将所有患者分为PNI阴性组和PNI阳性组,分析PN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结果  1 007例胃癌患者中PNI阳性120例,阳性率为11.9%。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脉管癌栓是PNI的独立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根治度、TNM分期、术式、癌结节、脉管癌栓、PNI、术前CA19-9及CEA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相关。PNI阴性和PNI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和3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orrmannⅣ型、TNM分期、根治度、癌结节和PNI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分析显示,PNI仅对Ⅰ、Ⅱ和Ⅲa期胃癌预后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NI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可作为Ⅰ、Ⅱ和Ⅲa期患者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PD-L1表达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显像的241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依据PD-L1表达状态分为阳性和阴性组、高表达和低表达组。Pearson χ2检验比较组间分类变量的差异;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在NSCLC中,PD-L1阳性组SUVmax、TLG均高于阴性组(P<0.05)。PD-L1高表达组SUVmax、MTV、TLG均高于低表达组(P<0.05)。鳞癌PD-L1阳性率、高表达率均高于腺癌(P<0.05)。在腺癌中,PD-L1阳性组、高表达组的SUVmax分别高于阴性组、低表达组(P<0.05),组间MTV、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鳞癌中,代谢参数与PD-L1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在NSCLC的腺癌中,SUVmax是PD-L1阳性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也是PD-L1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在ALK阴性腺癌中,SUVmax均是PD-L1阳性、高表达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  结论   SUVmax能够预测腺癌患者PD-L1的表达状态,为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P型铜转运ATP酶(ATP7A)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9例未接受手术及放疗而只接受含顺铂方案一线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TP7A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ATP7A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ATP7A的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细胞质, ATP7A的标本阳性率为41.6%(37/89), 而在间质及正常肺组织均未见表达; ATP7A表达状态与含顺铂方案的化疗反应及组织分化分级呈正相关(P=0.001, P=0.039), 而与年龄(P=0.469)、性别(P=0.442)、分期(P=0.436)、PS(P=0.361)、组织学分型(P=0.670)及CEA水平(P=0.661)无关; 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ATP7A阳性表达的患者总生存(OS)低于ATP7A阴性表达患者(P=0.021);单因素分析显示ATP7A、分期、PS、CEA水平和组织分化分级和OS呈正相关(P值=0.021、P=0.019、P=0.004、P=0.022、P=0.010);多因素分析显示ATP7A、分期、CEA水平和组织分化分级是接受含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45、P=0.001、P=0.003、P=0.009)。  结论  ATP7A在大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 ATP7A表达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分化分级、含铂方案化疗疗效及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提示ATP7A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以作为含铂方案化疗的疗效预测因子及生存期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凝血因子Ⅲ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高凝状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病理和生化检测证实为NSCLC高凝状态患者74例,NSCLC无高凝状态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凝血因子Ⅲ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结果  化疗前NSCLC高凝状态患者血清凝血因子Ⅲ为(560.32~200.34)ng/L,显著高于无高凝状态患者(463.29~159.22)ng/L的表达水平(P=0.008),且显著高于化疗后凝血因子Ⅲ(471.39±160.31)ng/L的血清表达水平(P & #60;0.001);凝血因子Ⅲ在NSCLC高凝状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26)、远端转移(P=0.025)和TNM分期(P= 0.007)有关,且与凝血酶原时间(PT)(r=-0.638,P=0.032)、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r=-0.702,P=0.028)呈负相关,与纤维蛋白原(FIB)(r=0.715,P=0.008)、血小板(PLT)(r=0.597,P=0.007)呈正相关;凝血因子Ⅲ高表达水平的NSCLC高凝状态患者1~3年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 & #60;0.05)。  结论  NSCLC高凝状态患者血清凝血因子Ⅲ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对患者生存期具有预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1)、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TIL)和叉头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FoxP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于天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PNI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Youden指数,获取PNI最佳分界值,分析不同PNI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全组患者PNI均值为43.93±5.86,当PNI值为44.15时,Youden指数最大,敏感度为74.6%,特异度为67.2%。低PNI组(< 44.15)和高PNI组(≥44.15)患者分别占38例(46.3%)和44例(53.7%),PNI水平与患者的ECOG PS评分、Ann Arbor分期、IPI评分、LDH水平等均有相关性(均P < 0.05)。低PNI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低于高PNI组(65.8% vs.86.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48,P=0.028)。全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69.1%,低PNI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6.8%、67.8%和56.9%,均低于高PNI组96.7%、89.5%和8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21,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PNI值< 44.15、ECOG PS评分≥2分、IPI评分>2分、分期Ⅲ~Ⅳ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 1.0×109/L对预后有影响(均P <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NI值< 44.15和Ⅲ/Ⅳ期为影响该组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P=0.006,0.011)。  结论  PNI值可作为DLBCL患者简便可行的临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短疗程、大分割胸部姑息放疗(palliative thoracic radiotherapy,PTR)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行PTR的ⅢB期及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25例,其计划靶区(PTV)剂量为45 Gy/15 f,单次剂量3 Gy。评价PTR后症状缓解情况、放疗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Log-rank进行检验。  结果  除1例患者只完成36 Gy/12f外,其余24例均完成全部放疗计划。18例患者的胸部症状得到缓解,患者咳血症状缓解率为87.5%(7/8),咳嗽为70.6%(12/17),胸痛为73.3%(11/15),呼吸困难为57.1%(8/14),声音嘶哑为50%(1/2)。PTR后胸部病灶达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为28%(17/25),未发现3级及以上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患者的中位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为13个月(95%CI 6.6~19.5个月),1年OS为51.5%(17/25)。单因素分析显示,PTR前KPS评分、PTR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因素。  结论  对于进展期NSCLC患者,采用45 Gy/15 f短疗程、PTR剂量分割模式缩短了治疗时间,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胸部症状,提高了OS,且近期不良反应较低,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期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Deauville五分法(Deauville five-point scale,5-PS)与最大标准摄取值缩减率(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 variation,△SUVmax)两种图像判读法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4例DLBCL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生存资料分析,计算并采用χ2检验比较5-PS和△SUVmax对DLBCL患者预后预测的能力。结果:5-PS和△SUVmax分别以4分、86%进行分组。5-PS<4分组、△SUVmax≥86%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均优于5-PS≥4分组、△SUVmax<86%组的患者(P<0.05)。△SUVmax与5-PS对患者PFS和OS均有影响,较高的阴性预测值(89.4%,93.6%;76.1%,85.9%),较低的阳性预测值(48.9%,31.9%;47.8%,34.8%),并且△SUVmax对于患者的敏感性优于5-PS(82.1%,83.3%vs.39.3%,44.4%)。单因素分析中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P=0.007)、△SUVmax(P<0.001)、5-PS(P=0.014)及基线全身肿瘤代谢体积(total metabolic tumor volume,TMTV)(P=0.001)与PFS相关,△SUVmax(P=0.014)、5-PS(P=0.033)、TMTV(P=0.004)与O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MTV是O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5),△SUVmax和TMTV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P=0.020),并且△SUVmax<86%且高水平TMTV患者较低TMTV患者的PFS明显缩短(P=0.001)。结论:5-PS和△SUVmax均能初步评估DLBCL患者预后,但△SUVmax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并且联合基线TMTV可以对DLBCL患者进行再次危险度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